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古代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在《静夜思》的诵读与教学中,很有必要以文化人类学的方式来解读和思考一些经典唐诗的人类学特征,同时需要超越我们对唐诗在传统观念上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读李白的《静夜思》,同时将文化人类学与诗人当时的心境结合起来分析这首诗歌,力图突破这首诗在传统意义上呈现出的时代意义与人类学特征。
关键词:经典唐诗 文化人类学 特征
所谓文化的“轴心时代”到来之时,在文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多面交融中,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些经典唐诗的人类学意义。从对一些经典唐诗的诵读中,我们需要全新思考经典生成的情境和经典产生时作者的当下意识与文化重塑。更有必要重新探讨“文学”,即“人学”的价值。文学即人学,本身就突出了文学的人类学价值,我们关注文学与人类学之关系时,一定不能回避文学的文化人类学价值。因为文学本身就生成在文化人类学的环境之中。文化人类学家是在文化的层面来关注文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这一点也为正确理解文学经典开曲径通幽之门。我们不妨重读《静夜思》这首家喻户晓、流传万古的经典唐诗,看看其表达了怎样的人类学意义。
一、表达了人类对“月”的崇拜
月是自然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永恒的天体,月因为有光,所以古人称之为“月亮”。中国古代最明显的思想观念就是天人合一,即人成为天的一个组成部分,天也成为人的一个大的载体。因此,中国古代人对天怀有崇敬之情,这种对天的崇敬,具体体现在对天体的崇拜,即对日月星辰的崇拜。这些崇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群居时代,因为在那个时代里,人类最怕黑暗,人们除了白天活动以外,晚上经常群居在黑暗之中,所以只要月亮出来,他们就拥有光明,因此他们对月亮怀着一种强烈的崇敬和渴望之情。
在中国农耕文明中,因为在夜间有露水下降,以滋润人畜,并使人畜得以行动,而露水也能滋润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人们崇拜月亮,是因为月亮能挽救农作物与牲畜的生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静夜思》的创作背景是夜晚,因此,由月亮带来的一切恩惠激发了作者对月的崇拜之情。不难发现,作者在诗中将月写成“地上霜”,霜只要见太阳,就会化成露水,滋润万物。可见,月不仅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露水,滋润农作物,因此作者此时对月产生了崇拜,写下了这首《静夜思》。这个“思”,我们可以理解为“思慕”,由思产生的爱慕恰恰表现了李白对月的崇拜之情。
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我们从《李白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中查知,李白写这首诗的年龄大约在二十六七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正值追求理想之时,正值激情奋发之时。是一个非常博大的天体,唐代的人们以诗书写这样大的天体,足以表现他们胸怀的博大,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寻。
从《李白传》中看,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很落魄的,他花完了身上的银子,“而且财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场大病,更使他困倒在逆旅之中。和他交游的人,看见他钱也光了,人也病了,十之八九便纷纷散去”。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月,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文学作品中象征心胸莹洁和人生盈缺的自然意象。”也许这种心胸是诗人的理想,人生亏缺可能是诗人写此诗时的失望。人的理想,就是人敢于超越自我,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征服困难的毅力。在这种勇气和毅力的促使下,人就会选择一种更大、更自由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我们从《静夜思》选取的意象“月”中可以看出,李白的心胸和他对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可以看出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月球作为一个博大的人类生存空间,恰恰成为个体人生无边的挑战空间,在此之境,人可以自由地飞翔。
三、由“月”引发了对女性的思念
中国文化人类学中认为,最初日月同是人,月是兄日是妹,兄对妹求爱,妹掌兄的颊后逃走,兄便追去,二人走到了地的尽头,跳入空中,便成为日月,仍然飞跑不停。月的一边有时有黑,那便是它被打黑了的嘴巴转向地面,被人类看见。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太阳代表男性,月亮代表女性,月亮在天上,月中有嫦娥,因此月为嫦娥之家,嫦娥是月的主人,嫦娥以女性的形象住在月球上,她在月球上目注人间的一切冷暖。李白诗中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实是诗人在举头望月之时,与月中嫦娥产生了互应,他抬头的时候看见了嫦娥。
中国古人善于睹物思怀,睹物思怀成为中国古人最基本的情感基因。不难发现李白由月中的嫦娥想到了家中的妻子。这首诗与其说是思念家乡,不如具体一点说,李白此时在望月时在思念家中的妻子。
人在失意时容易念家,容易想起自己的亲人,这是中国人最容易突发的思想感情,也是中国古人伤春悲秋的情感特征。李白有许多写月的诗,大多写的是秋天之月。比如《子夜四时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比如《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秋天,草叶泛黄,风吹落叶,落叶归根。秋季最容易触动人的乡井之情。写这首诗时,诗人李白身处扬州,由秋季夜晚触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月宫中的嫦娥更是勾起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对妻儿的思念,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此时的思念是深沉的、具体的。
四、表达了人类普遍的孤独
孤独感,大多是由于失意、悔恨、痛苦等情绪引发的,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这种情绪就更容易被周围的空旷环境激活。从整首诗而言,《静夜思》创作的环境是在一所简陋的客栈之中,客栈四处无人,就足以凸显其孤独之存在。有时,孤独感大多由周围环境的宁静触动,这种宁静,往往是由于环境的单调而自然生成的。李白在诗中表达孤独的时候常选取一些具有概括性的意象,比如月、山、地、河之类,以此类自然物的博大,来衬托出作为个体的人的渺小。作为个体的人,他处在巨大的空间时,容易产生寂寞与孤独之感。这是人类莫名其妙的、无法澄清的孤独感,恰恰让李白点破。
在这一首诗中,我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诗人的孤独之感。一是从“月”这个博大自然客体中发现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中的月光,照着的不仅仅是诗人的床具,而且照亮了整个扬州大地,因此,由自然物之大与人个体的渺小之对比产生了孤独。二是由诗人落魄产生的孤独。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花完身上的银子,朋友们个个离他而去,唯他独自一个流落到客栈,孤零零思索着自己的人生,的确有一种世态炎凉与穷人当街之感而产生的孤独。三是由于秋天这个季节产生的孤独之感。武汉大学的尚永亮说过:“秋具有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所以,诗人对秋特别具有一种主动追求借以励志的心态,而饱含诗人主观色彩的秋景和秋的意象反转过来,又极力地催发了诗人的生命力,从而不仅使得人与秋在一个更深的层面达到了同一,而且使得诗人的秋作更突出了劲健感和深厚感。”这首诗的视角是自己,但作为个体的自己恰恰又是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此诗意在阐释群体所遭遇的孤独之感。
品读这首诗,不难发现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写于秋季,可以说是秋景之作。本诗中,将秋季自然万物的成熟与个体功名未遂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加以表现,从而营造出一种更加感伤的失落和孤独,使得诗人与秋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形成一种落差,这足以让他透过金秋看到人失意的整个过程,自然导致无奈与孤独之感。
总之,在经典不断被重读的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像《静夜思》这样家喻户晓的唐诗,并回到诗人写作的时代与环境中,仔细咀嚼这些唐诗的时代精神,努力为经典诗歌的解读打开一条新的通道,从而让经典凸显其更广泛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 安旗.李白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3]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 唐圭璋.全唐诗.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5]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经典唐诗 文化人类学 特征
所谓文化的“轴心时代”到来之时,在文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多面交融中,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些经典唐诗的人类学意义。从对一些经典唐诗的诵读中,我们需要全新思考经典生成的情境和经典产生时作者的当下意识与文化重塑。更有必要重新探讨“文学”,即“人学”的价值。文学即人学,本身就突出了文学的人类学价值,我们关注文学与人类学之关系时,一定不能回避文学的文化人类学价值。因为文学本身就生成在文化人类学的环境之中。文化人类学家是在文化的层面来关注文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这一点也为正确理解文学经典开曲径通幽之门。我们不妨重读《静夜思》这首家喻户晓、流传万古的经典唐诗,看看其表达了怎样的人类学意义。
一、表达了人类对“月”的崇拜
月是自然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永恒的天体,月因为有光,所以古人称之为“月亮”。中国古代最明显的思想观念就是天人合一,即人成为天的一个组成部分,天也成为人的一个大的载体。因此,中国古代人对天怀有崇敬之情,这种对天的崇敬,具体体现在对天体的崇拜,即对日月星辰的崇拜。这些崇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群居时代,因为在那个时代里,人类最怕黑暗,人们除了白天活动以外,晚上经常群居在黑暗之中,所以只要月亮出来,他们就拥有光明,因此他们对月亮怀着一种强烈的崇敬和渴望之情。
在中国农耕文明中,因为在夜间有露水下降,以滋润人畜,并使人畜得以行动,而露水也能滋润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人们崇拜月亮,是因为月亮能挽救农作物与牲畜的生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静夜思》的创作背景是夜晚,因此,由月亮带来的一切恩惠激发了作者对月的崇拜之情。不难发现,作者在诗中将月写成“地上霜”,霜只要见太阳,就会化成露水,滋润万物。可见,月不仅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露水,滋润农作物,因此作者此时对月产生了崇拜,写下了这首《静夜思》。这个“思”,我们可以理解为“思慕”,由思产生的爱慕恰恰表现了李白对月的崇拜之情。
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我们从《李白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中查知,李白写这首诗的年龄大约在二十六七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正值追求理想之时,正值激情奋发之时。是一个非常博大的天体,唐代的人们以诗书写这样大的天体,足以表现他们胸怀的博大,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寻。
从《李白传》中看,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很落魄的,他花完了身上的银子,“而且财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场大病,更使他困倒在逆旅之中。和他交游的人,看见他钱也光了,人也病了,十之八九便纷纷散去”。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月,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文学作品中象征心胸莹洁和人生盈缺的自然意象。”也许这种心胸是诗人的理想,人生亏缺可能是诗人写此诗时的失望。人的理想,就是人敢于超越自我,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征服困难的毅力。在这种勇气和毅力的促使下,人就会选择一种更大、更自由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我们从《静夜思》选取的意象“月”中可以看出,李白的心胸和他对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可以看出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月球作为一个博大的人类生存空间,恰恰成为个体人生无边的挑战空间,在此之境,人可以自由地飞翔。
三、由“月”引发了对女性的思念
中国文化人类学中认为,最初日月同是人,月是兄日是妹,兄对妹求爱,妹掌兄的颊后逃走,兄便追去,二人走到了地的尽头,跳入空中,便成为日月,仍然飞跑不停。月的一边有时有黑,那便是它被打黑了的嘴巴转向地面,被人类看见。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太阳代表男性,月亮代表女性,月亮在天上,月中有嫦娥,因此月为嫦娥之家,嫦娥是月的主人,嫦娥以女性的形象住在月球上,她在月球上目注人间的一切冷暖。李白诗中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实是诗人在举头望月之时,与月中嫦娥产生了互应,他抬头的时候看见了嫦娥。
中国古人善于睹物思怀,睹物思怀成为中国古人最基本的情感基因。不难发现李白由月中的嫦娥想到了家中的妻子。这首诗与其说是思念家乡,不如具体一点说,李白此时在望月时在思念家中的妻子。
人在失意时容易念家,容易想起自己的亲人,这是中国人最容易突发的思想感情,也是中国古人伤春悲秋的情感特征。李白有许多写月的诗,大多写的是秋天之月。比如《子夜四时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比如《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秋天,草叶泛黄,风吹落叶,落叶归根。秋季最容易触动人的乡井之情。写这首诗时,诗人李白身处扬州,由秋季夜晚触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月宫中的嫦娥更是勾起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对妻儿的思念,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此时的思念是深沉的、具体的。
四、表达了人类普遍的孤独
孤独感,大多是由于失意、悔恨、痛苦等情绪引发的,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这种情绪就更容易被周围的空旷环境激活。从整首诗而言,《静夜思》创作的环境是在一所简陋的客栈之中,客栈四处无人,就足以凸显其孤独之存在。有时,孤独感大多由周围环境的宁静触动,这种宁静,往往是由于环境的单调而自然生成的。李白在诗中表达孤独的时候常选取一些具有概括性的意象,比如月、山、地、河之类,以此类自然物的博大,来衬托出作为个体的人的渺小。作为个体的人,他处在巨大的空间时,容易产生寂寞与孤独之感。这是人类莫名其妙的、无法澄清的孤独感,恰恰让李白点破。
在这一首诗中,我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诗人的孤独之感。一是从“月”这个博大自然客体中发现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中的月光,照着的不仅仅是诗人的床具,而且照亮了整个扬州大地,因此,由自然物之大与人个体的渺小之对比产生了孤独。二是由诗人落魄产生的孤独。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花完身上的银子,朋友们个个离他而去,唯他独自一个流落到客栈,孤零零思索着自己的人生,的确有一种世态炎凉与穷人当街之感而产生的孤独。三是由于秋天这个季节产生的孤独之感。武汉大学的尚永亮说过:“秋具有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所以,诗人对秋特别具有一种主动追求借以励志的心态,而饱含诗人主观色彩的秋景和秋的意象反转过来,又极力地催发了诗人的生命力,从而不仅使得人与秋在一个更深的层面达到了同一,而且使得诗人的秋作更突出了劲健感和深厚感。”这首诗的视角是自己,但作为个体的自己恰恰又是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此诗意在阐释群体所遭遇的孤独之感。
品读这首诗,不难发现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写于秋季,可以说是秋景之作。本诗中,将秋季自然万物的成熟与个体功名未遂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加以表现,从而营造出一种更加感伤的失落和孤独,使得诗人与秋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形成一种落差,这足以让他透过金秋看到人失意的整个过程,自然导致无奈与孤独之感。
总之,在经典不断被重读的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像《静夜思》这样家喻户晓的唐诗,并回到诗人写作的时代与环境中,仔细咀嚼这些唐诗的时代精神,努力为经典诗歌的解读打开一条新的通道,从而让经典凸显其更广泛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 安旗.李白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3]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 唐圭璋.全唐诗.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5]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