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课本和资料,培养学习兴趣,获取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要抓住课前、课堂、课后、课外四个环节.
【关键词】: 化学阅读能力 化学教学 学生阅读 阅读教材 解决问题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加强和引导学生对化学教材的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认识,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效的阅读方法,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阅读能力培养,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化学课本肯定没有小说、连环画那么轻松有趣,致使一部分学生认为课本枯燥、味如嚼蜡,越学越糊涂,从而产生畏惧、厌烦情绪,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缺乏阅读兴趣。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化学的阅读能力,就是通过阅读化学课本和课外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用以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与美,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阅读。
二 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化学概念
在化学教材中,标题以外的黑体字一般都属于概念性的范畴,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
1.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认识新问题,通过联想、讨论、推理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与讨论结果。
2.化学基本概念的文字阅读。着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字和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概念用语几个方面的阅读。
①化学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应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读,要让学生明白概念有它自己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任意删改,只能深入地理解,明确其中的化学涵义,实质上是要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与要求。
②概念之间的区别。对于一些容易混淆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以判断。
③概念用语。化学教材的用语,书写都有严格的要求。通过阅读,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二)阅读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各种粒子符号等。化学用语的引入是研究化学问题的需要和教学深入的必然结果,化学用语是最为简洁精练的化学语言,必须牢固而准确地掌握。
学生初接触化学符号,往往就直接按字母的读音读出,(正如我们在初学英语时总要给它标个汉语以牢记。)例如:CaCO3读成“Ca,C,O,3”,而不读成“碳酸钙”,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正确理解化学符号的含义,正确运用化学符号都不利,在教学中应严格按学科要求进行化学用语的阅读。特别是在教学伊始,就必须严格按学科要求进行化学用语的读、写训练,如严格区分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的“+”与离子符号中的“+”、数学中的“+”的意义和读法,区分诸如“2H,H2,2H2”中“2”的含义……为便于学生阅读、记忆,还可将一些内容编成口诀的形式(如化合价的记忆),这样,既可以避免死亡硬背、不求甚解,还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用语的规律,以达到运用自如。
(三)阅读实验
对于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图的阅读,要引导学生阅读以下几个内容:(1)实验内容;(2)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3)实验装置图的原理;(4)实验要求的条件;(5)推测实验时的正确现象,并回答:a、化学实验的原理;b、实验结论;c、对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以及实验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差原因。
(四)阅读习题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大多要通过解题来体现,因此,读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讲解例题时,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自己将题一读了事,而应该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细心读题,标出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题示“信号”,发现题中“隐含”条件,弃去“多余”条件,抓住问题的实质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将mgCuO用H2还原,在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并干燥后称得残余固体ng,在此过程中实际消耗H2wg,求有多少克CuO参加了反应?
那么,怎样阅读此题呢?
(1)学生通读全题。
(2)标关键词“大部分”、“残余固体”、“实际消耗”。
(3)分析m与n大小:m>n,所以(m-n)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
(4)n为CuO和Cu的质量之差。
显而易见,这道题目要用差量法计算了。
再如,酸性溶液中,NO3-和Fe2+能否共存; 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的单质,这些都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学们在阅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
三、预读、复读,提高学习效益
1.指导学生预读
指导学生在预习中阅读教科書,教师要向学生讲清预读的意义。预读的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和自己不懂的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去听讲,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懂的问题上,这样将会学得快,记得牢。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预读方法:(1)通读全文;(2)记住章节标题和课本中的小标题;(3)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当学生预读能力较弱时,要给出预读提纲,预读思考题,引导学生预读。当学生预读习惯未养成时,必须注意培养,严格要求,督促检查。
2.指导学生复读
指导学生在复习中阅读的意义在于进一步理解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使记忆牢固,教师要教会学生复读的方法,课后及时复习、阅读,结合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阅读课本、笔记及相关的参考资料。此时的阅读,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反复思考,划出重点,提出中心,理出脉络,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组成提纲或综合表解,也就是做好阅读笔记,读写结合。这样眼看、脑想、手写,系统掌握的知识就很牢固,从而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坚持不懈的阅读能力培养将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参考文献
1冯燕瑛.培养学生化学自学能力的途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7,(12):9
2张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4):22
3侯红孝.培养学生读书、用书的好习惯.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7):27
【关键词】: 化学阅读能力 化学教学 学生阅读 阅读教材 解决问题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加强和引导学生对化学教材的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认识,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效的阅读方法,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阅读能力培养,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化学课本肯定没有小说、连环画那么轻松有趣,致使一部分学生认为课本枯燥、味如嚼蜡,越学越糊涂,从而产生畏惧、厌烦情绪,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缺乏阅读兴趣。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化学的阅读能力,就是通过阅读化学课本和课外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用以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与美,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阅读。
二 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化学概念
在化学教材中,标题以外的黑体字一般都属于概念性的范畴,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
1.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认识新问题,通过联想、讨论、推理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与讨论结果。
2.化学基本概念的文字阅读。着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字和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概念用语几个方面的阅读。
①化学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应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读,要让学生明白概念有它自己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任意删改,只能深入地理解,明确其中的化学涵义,实质上是要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与要求。
②概念之间的区别。对于一些容易混淆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以判断。
③概念用语。化学教材的用语,书写都有严格的要求。通过阅读,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二)阅读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各种粒子符号等。化学用语的引入是研究化学问题的需要和教学深入的必然结果,化学用语是最为简洁精练的化学语言,必须牢固而准确地掌握。
学生初接触化学符号,往往就直接按字母的读音读出,(正如我们在初学英语时总要给它标个汉语以牢记。)例如:CaCO3读成“Ca,C,O,3”,而不读成“碳酸钙”,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正确理解化学符号的含义,正确运用化学符号都不利,在教学中应严格按学科要求进行化学用语的阅读。特别是在教学伊始,就必须严格按学科要求进行化学用语的读、写训练,如严格区分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的“+”与离子符号中的“+”、数学中的“+”的意义和读法,区分诸如“2H,H2,2H2”中“2”的含义……为便于学生阅读、记忆,还可将一些内容编成口诀的形式(如化合价的记忆),这样,既可以避免死亡硬背、不求甚解,还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用语的规律,以达到运用自如。
(三)阅读实验
对于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图的阅读,要引导学生阅读以下几个内容:(1)实验内容;(2)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3)实验装置图的原理;(4)实验要求的条件;(5)推测实验时的正确现象,并回答:a、化学实验的原理;b、实验结论;c、对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以及实验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差原因。
(四)阅读习题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大多要通过解题来体现,因此,读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讲解例题时,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自己将题一读了事,而应该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细心读题,标出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题示“信号”,发现题中“隐含”条件,弃去“多余”条件,抓住问题的实质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将mgCuO用H2还原,在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并干燥后称得残余固体ng,在此过程中实际消耗H2wg,求有多少克CuO参加了反应?
那么,怎样阅读此题呢?
(1)学生通读全题。
(2)标关键词“大部分”、“残余固体”、“实际消耗”。
(3)分析m与n大小:m>n,所以(m-n)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
(4)n为CuO和Cu的质量之差。
显而易见,这道题目要用差量法计算了。
再如,酸性溶液中,NO3-和Fe2+能否共存; 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的单质,这些都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学们在阅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
三、预读、复读,提高学习效益
1.指导学生预读
指导学生在预习中阅读教科書,教师要向学生讲清预读的意义。预读的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和自己不懂的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去听讲,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懂的问题上,这样将会学得快,记得牢。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预读方法:(1)通读全文;(2)记住章节标题和课本中的小标题;(3)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当学生预读能力较弱时,要给出预读提纲,预读思考题,引导学生预读。当学生预读习惯未养成时,必须注意培养,严格要求,督促检查。
2.指导学生复读
指导学生在复习中阅读的意义在于进一步理解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使记忆牢固,教师要教会学生复读的方法,课后及时复习、阅读,结合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阅读课本、笔记及相关的参考资料。此时的阅读,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反复思考,划出重点,提出中心,理出脉络,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组成提纲或综合表解,也就是做好阅读笔记,读写结合。这样眼看、脑想、手写,系统掌握的知识就很牢固,从而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坚持不懈的阅读能力培养将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参考文献
1冯燕瑛.培养学生化学自学能力的途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7,(12):9
2张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4):22
3侯红孝.培养学生读书、用书的好习惯.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