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幸得到一锦盒中国泥塑戏剧脸谱,看着那生动的造型、夸张的色彩、变幻的线条,我震撼了,竟然在一百零八个形象中无一重复者,把项羽、典韦、关羽、魏延、庞统、曹操一个个描摹得如此栩栩如生,看着看着,他们仿佛唱起来了舞起来了,生旦净末丑都在这小盒子里郑重上演。朋友说:好好珍藏吧,等我们这一代人老了,可再也没有人能做出这么精美的泥塑了。
这个坏消息,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作为群众文艺工作者的我,不得不想到许多问题:为什么这么好的工艺不能红红火火地发展下去呢?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发扬广大这朵泥塑民间艺术奇葩呢?走什么样的道路能够让泥塑艺术之花常开不败?我经过半年的调查,特将自己一点思考和认识写出来,希望对民间艺术同行们有所裨益。
中国泥塑北有天津泥人张,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南有无锡惠山的彩塑,有400多年的历史。我们浙江嵊州的泥人也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东晋时期,繁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今天,嵊州泥塑厂大小共有五家,基本上是十几个工人的家庭小作坊经营模式,产品销往义乌批发市场,然后远销海外。然而,目前,中国泥塑行业处于一种低迷状态。以嵊州鹿山泥人厂为例,史历江夫妇继承父业,办厂50年,产品供不应求,订单源源不断,销路从不发愁,但是这几年苦于工人劳力有限,一直没敢扩产。二十年前是十几个人的小厂,至今仍然只有这几个老工人,工人年纪大了,眼力不好了,对付上色描画这些精致活儿就比较吃力,而新的工人,来了没学几天就走了,因为泥塑技术需要有耐心毅力,从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道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尤其以彩绘更见难度,需要画师眼明心亮才行。由此可见,泥塑工艺之难,制约着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的积极性。另外,目前的泥塑题材多局限于老形象,缺少与时俱进的新作品,很多孩子甚至青年都没有感受过泥塑工艺品的魅力,这些都是影响继承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基于对泥塑艺术现状的调查了解,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使泥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推陈出新,创造新题材
民间艺术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符合当时代大众口味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嵊州泥塑产品花色品种共有200多种,产品造型以夸张变形写意为主,格调文雅,有古典名著里人们喜闻乐观的人物,有神话、民间传说和人们向往的喜庆吉祥题材,也有戏曲、舞蹈、少数民族题材和各类动物等,各地泥塑产品在工艺上存有较大不同,但是在题材上是比较一致的,普遍的现象是继承传统有余,开拓创新偏少,缺少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品。这方面需要行家多花心思潜心研究,尤其是要多考虑如何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关注甚至激发他们极大的热情。是不是可以根据儿童心理创造泥塑新题材呢?比如,孩子们最喜欢一些动画形象,市场上就会出现一个动画产业链,而这产业链里为什么就不能出现几个泥塑作品呢?以现时代为例,孩子们喜欢虹猫蓝兔,我们就做虹猫蓝兔呀;孩子们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也跟着做啊;孩子们喜欢聪明勇敢的大角牛,我们也跟着做啊。让孩子们的玩具柜上增加泥塑动画形象的收藏,从小耳濡目染,一举多得。当然,我们不是说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心理要抛弃传统的泥塑题材,而是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去呈现传统的东西比较好。
二、重视申报,也要重视保护
全国各地泥塑纷纷进行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其中已经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有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塑、浚县泥咕咕等。嵊州泥塑也已录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扶持。现在泥塑行业尚未给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使得后继人才缺乏。而资金的缺乏,使许多身怀绝技的民俗或民间艺人的技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全方位记录。有些地方对民间老艺人生产、生活状况还缺乏关心和重视,一些传统民间工艺行业陷入困境,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有文章报道,2003年湖南省邵阳市的11位民间老艺人给市领导现场表演民间艺术,领导们看了之后顿觉惊奇不已,发现邵阳地区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民间艺术,但由于这些老艺人都年近古稀,没有经济来源,后来市政府对老艺人进行重点保护,每个月发给他们500元工资,让他们带徒弟并传授艺术。这个非常举动,解决了老艺人们的生活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全心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嵊州泥塑如鹿山泥塑厂现年45岁的艺人徐亚云,从15岁开始学习上色,默默无闻地坐在案桌前描画,一画就是30载,从她的妙手中诞生了多少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不知当老外捧在手上的时候是不是在惊呼:“中国真棒!”像这样的艺人从未因为待遇不好而放弃过干这一行,她们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一直守在这小小的泥塑世界里。而当她们这一代年老力衰的时候,还有谁来有耐心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描,还有谁能掌握如此精湛的技艺?泥塑工艺后继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给大师、杰出艺人一定的带徒津贴,或者给学习者一定的补贴,或许是使传统民间文化得以存活、延續、创新、发展的一个好办法。
三、加强学校教育,开设地方课程
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在民间艺术传播的对象局限在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范围,而我认为更应该考虑如何吸引住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所谓“根底深”,才“枝繁叶茂”。泥塑产品很少在商场里见到,偶尔有人想用泥塑作为馈赠佳礼,找遍大街小巷也不见芳踪,这样的市场情况,导致孩子们实在很少有机会接触泥塑,更不用说能亲手摸一摸画一画了。当我的孩子第一次看到泥塑戏剧脸谱的时候,他大为惊讶:“妈妈,泥巴能做成这么漂亮的东西啊!是怎么做出来的呢?看这些眉毛眼珠胡子好细致哦,得用多细的笔来画啊!”其实孩子对新鲜事物都是比较感兴趣的,但首先我们得让孩子有接触的机会。目前青少年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有些不正常,新闻就有报道:“很多学生因崇拜周杰伦,喜欢其《东风破》这首歌才让他们对唐诗有点认识。”不乏其例。而且他们的眼光更多地放在了西方眼花缭乱的低层次文化上,造成“中不中,洋不洋”的现象,让人倍感担忧。
我们的中小学都设有地方课程,课程内容是不是可以倾向于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让青少年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地方传统文化,适当学习技艺,培养兴趣爱好。嵊州地方课程丰富多彩,却没有泥塑的舞台。在贵门青少年实践基地,有陶泥制作课程,虽和泥塑有相似之处,却终究代替不了嵊州泥塑的工艺,也显示不了泥塑的魅力。开设泥塑地方课程应该也是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的有力举措。
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美誉度
西安有个剪纸一条街,剪纸艺人坐在那里现剪现卖,游客非常喜欢那些作品,而且价格还不贵,特别是“老外”。为什么茶艺陶艺剪纸都有现场展示,偏偏少有泥塑现场展示呢?各地都有名吃一条街,为什么没有民间工艺一条街呢?我们嵊州有领带节、茶叶节、越剧节,为什么就不能举办一个泥塑节呢?加大宣传力度,应该从政府、地方文化部门和艺人自身三方面进行努力。现在泥塑产品基本上以销往国外为主,但是我认为,艺术要成为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一个不被民族珍爱的艺术,它在国际上所走的道路也是不会长久的。泥塑产品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它首先必须被我们自己的民族喜爱并好好传承下去。嵊州民间艺术大师宓风光先生扛着浙派泥塑大旗辛苦奔波于世界各地,为我们家乡泥塑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我很希望在本地区到处能看得到买得到泥塑工艺品,在本地区有很多人掌握泥塑工艺,有很多人加入到泥塑产业链里并大获丰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泥塑工艺品只是在文化艺术村里比烟花还寂寞地躺着。
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工艺渐渐被遗忘,当人们对着精美的泥塑工艺品反复欣赏爱不释手的时候,可曾想过,当年迈的泥塑艺人不再了,将来的人们还能不能见到这朵民间艺术奇葩?不要让未来充满太多遗憾,无论是保护还是保留,今天的我们,都应当认真而严肃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如何传承?”
参考文献:
[1]赵文明.民间艺术怎样摆脱“人亡艺绝”窘境.
这个坏消息,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作为群众文艺工作者的我,不得不想到许多问题:为什么这么好的工艺不能红红火火地发展下去呢?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发扬广大这朵泥塑民间艺术奇葩呢?走什么样的道路能够让泥塑艺术之花常开不败?我经过半年的调查,特将自己一点思考和认识写出来,希望对民间艺术同行们有所裨益。
中国泥塑北有天津泥人张,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南有无锡惠山的彩塑,有400多年的历史。我们浙江嵊州的泥人也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东晋时期,繁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今天,嵊州泥塑厂大小共有五家,基本上是十几个工人的家庭小作坊经营模式,产品销往义乌批发市场,然后远销海外。然而,目前,中国泥塑行业处于一种低迷状态。以嵊州鹿山泥人厂为例,史历江夫妇继承父业,办厂50年,产品供不应求,订单源源不断,销路从不发愁,但是这几年苦于工人劳力有限,一直没敢扩产。二十年前是十几个人的小厂,至今仍然只有这几个老工人,工人年纪大了,眼力不好了,对付上色描画这些精致活儿就比较吃力,而新的工人,来了没学几天就走了,因为泥塑技术需要有耐心毅力,从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道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尤其以彩绘更见难度,需要画师眼明心亮才行。由此可见,泥塑工艺之难,制约着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的积极性。另外,目前的泥塑题材多局限于老形象,缺少与时俱进的新作品,很多孩子甚至青年都没有感受过泥塑工艺品的魅力,这些都是影响继承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基于对泥塑艺术现状的调查了解,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使泥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推陈出新,创造新题材
民间艺术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符合当时代大众口味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嵊州泥塑产品花色品种共有200多种,产品造型以夸张变形写意为主,格调文雅,有古典名著里人们喜闻乐观的人物,有神话、民间传说和人们向往的喜庆吉祥题材,也有戏曲、舞蹈、少数民族题材和各类动物等,各地泥塑产品在工艺上存有较大不同,但是在题材上是比较一致的,普遍的现象是继承传统有余,开拓创新偏少,缺少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品。这方面需要行家多花心思潜心研究,尤其是要多考虑如何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关注甚至激发他们极大的热情。是不是可以根据儿童心理创造泥塑新题材呢?比如,孩子们最喜欢一些动画形象,市场上就会出现一个动画产业链,而这产业链里为什么就不能出现几个泥塑作品呢?以现时代为例,孩子们喜欢虹猫蓝兔,我们就做虹猫蓝兔呀;孩子们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也跟着做啊;孩子们喜欢聪明勇敢的大角牛,我们也跟着做啊。让孩子们的玩具柜上增加泥塑动画形象的收藏,从小耳濡目染,一举多得。当然,我们不是说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心理要抛弃传统的泥塑题材,而是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去呈现传统的东西比较好。
二、重视申报,也要重视保护
全国各地泥塑纷纷进行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其中已经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有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塑、浚县泥咕咕等。嵊州泥塑也已录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扶持。现在泥塑行业尚未给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使得后继人才缺乏。而资金的缺乏,使许多身怀绝技的民俗或民间艺人的技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全方位记录。有些地方对民间老艺人生产、生活状况还缺乏关心和重视,一些传统民间工艺行业陷入困境,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有文章报道,2003年湖南省邵阳市的11位民间老艺人给市领导现场表演民间艺术,领导们看了之后顿觉惊奇不已,发现邵阳地区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民间艺术,但由于这些老艺人都年近古稀,没有经济来源,后来市政府对老艺人进行重点保护,每个月发给他们500元工资,让他们带徒弟并传授艺术。这个非常举动,解决了老艺人们的生活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全心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嵊州泥塑如鹿山泥塑厂现年45岁的艺人徐亚云,从15岁开始学习上色,默默无闻地坐在案桌前描画,一画就是30载,从她的妙手中诞生了多少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不知当老外捧在手上的时候是不是在惊呼:“中国真棒!”像这样的艺人从未因为待遇不好而放弃过干这一行,她们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一直守在这小小的泥塑世界里。而当她们这一代年老力衰的时候,还有谁来有耐心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描,还有谁能掌握如此精湛的技艺?泥塑工艺后继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给大师、杰出艺人一定的带徒津贴,或者给学习者一定的补贴,或许是使传统民间文化得以存活、延續、创新、发展的一个好办法。
三、加强学校教育,开设地方课程
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在民间艺术传播的对象局限在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范围,而我认为更应该考虑如何吸引住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所谓“根底深”,才“枝繁叶茂”。泥塑产品很少在商场里见到,偶尔有人想用泥塑作为馈赠佳礼,找遍大街小巷也不见芳踪,这样的市场情况,导致孩子们实在很少有机会接触泥塑,更不用说能亲手摸一摸画一画了。当我的孩子第一次看到泥塑戏剧脸谱的时候,他大为惊讶:“妈妈,泥巴能做成这么漂亮的东西啊!是怎么做出来的呢?看这些眉毛眼珠胡子好细致哦,得用多细的笔来画啊!”其实孩子对新鲜事物都是比较感兴趣的,但首先我们得让孩子有接触的机会。目前青少年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有些不正常,新闻就有报道:“很多学生因崇拜周杰伦,喜欢其《东风破》这首歌才让他们对唐诗有点认识。”不乏其例。而且他们的眼光更多地放在了西方眼花缭乱的低层次文化上,造成“中不中,洋不洋”的现象,让人倍感担忧。
我们的中小学都设有地方课程,课程内容是不是可以倾向于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让青少年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地方传统文化,适当学习技艺,培养兴趣爱好。嵊州地方课程丰富多彩,却没有泥塑的舞台。在贵门青少年实践基地,有陶泥制作课程,虽和泥塑有相似之处,却终究代替不了嵊州泥塑的工艺,也显示不了泥塑的魅力。开设泥塑地方课程应该也是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的有力举措。
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美誉度
西安有个剪纸一条街,剪纸艺人坐在那里现剪现卖,游客非常喜欢那些作品,而且价格还不贵,特别是“老外”。为什么茶艺陶艺剪纸都有现场展示,偏偏少有泥塑现场展示呢?各地都有名吃一条街,为什么没有民间工艺一条街呢?我们嵊州有领带节、茶叶节、越剧节,为什么就不能举办一个泥塑节呢?加大宣传力度,应该从政府、地方文化部门和艺人自身三方面进行努力。现在泥塑产品基本上以销往国外为主,但是我认为,艺术要成为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一个不被民族珍爱的艺术,它在国际上所走的道路也是不会长久的。泥塑产品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它首先必须被我们自己的民族喜爱并好好传承下去。嵊州民间艺术大师宓风光先生扛着浙派泥塑大旗辛苦奔波于世界各地,为我们家乡泥塑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我很希望在本地区到处能看得到买得到泥塑工艺品,在本地区有很多人掌握泥塑工艺,有很多人加入到泥塑产业链里并大获丰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泥塑工艺品只是在文化艺术村里比烟花还寂寞地躺着。
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工艺渐渐被遗忘,当人们对着精美的泥塑工艺品反复欣赏爱不释手的时候,可曾想过,当年迈的泥塑艺人不再了,将来的人们还能不能见到这朵民间艺术奇葩?不要让未来充满太多遗憾,无论是保护还是保留,今天的我们,都应当认真而严肃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如何传承?”
参考文献:
[1]赵文明.民间艺术怎样摆脱“人亡艺绝”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