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华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在金师附小举行。颜君敏老师和杨凯明老师分别执教的“植树问题”,以主题鲜明的思想引领、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扎实有效的知识建构却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向我们演绎了两种模型的植树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
颜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从拍手游戏入手,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针对问题情境“20米的道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建立“两端都种,棵树=间隔数+1”“只种一端,棵树=间隔数”与“两端都不种,棵树=间隔数-1”三种数学模型。之后变化问题情境,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都会想到做除法,然后根据题意理解属于三种模型中的哪种模型,从而决定是否要加1或者减1。
但是,在自己执教后会发现,现在很多问题情境隐藏“两端种与不种”的明显提示语。部分孩子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往往很难提炼具体题意,造成错误。
恰好相反,杨凯明老师从研究“点与段”的关系上向我们展示了植树问题的另一基本模型,让我们从新的方面重新审视植树问题的“原”是什么?他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片段一】解决问题1
20米长的线段,每5米分一段,可以分成幾段?
生:20÷5=4(段)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平均分。
师:几米一段?分成几段?
生:5米一段,分成4段。
师:你能把我们刚才的想法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思考:从解决段数问题入手,让学生理解除法就是平均分,而除法是解决“植树问题”的数学方法。引导孩子画线段图,为理解点数与段数做铺垫。
【片段二】解决问题2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⑴生独立思考。(反馈出现4棵或5棵的情况。)
师:你猜,我会怎么和大家讲这道题?
生:画线段图。
思考:其实这样的问题,对现在的孩子,特别是部分在课外接触数学思维训练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而且学生会很理性地告诉你,当两端都种,一端种,两端都不种该怎么解决。但杨老师充分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没有急于总结,而是让学生猜一猜,该怎么讲这道题,课堂气氛很放松。学生也自然而然想到课初始老师引导画线段图的方法。
⑵用线段图分析题意
20÷5=4(段) 4+1=5棵
问:为什么要加上1?
生:分成4段,边上还要再种一棵,就是5棵。
师:从线段图上看,树是种在哪里的?
生:点上。
思考:此时,杨老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种种情况展开教学,并总结三种传统模型,而是借助线段图,抓住段与点的关系进一步研究,理解树种在点上。
⑶研究段数与点数的关系
师:4段有5个点。1段有几个点?
生:2个。
师:2段有几个点?
生:3个。
师:3段有几个点?
生:4个。
师:点数与段数有什么关系?
生:点数=段数+1。
思考:在研究点与段的关系中,总结规律:点数=段数+1。
⑷巩固应用
师:如果我把“全长20米小路”改成“30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生:30÷5=6(段)6+1=7(棵)
师:35米呢?
生:35÷5=7(段)7+1=8(棵)
师:那“40米”、“100米”呢?
思考:从除法的意义入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申出植树问题。将树放在点上,解决棵树问题其实就是理解点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关键就是求几个点。
“植树问题”的这两节课,一堂是我们常见的经典课,一堂是创新课。经典的课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它已经形成一种模范,这类问题一般就这样去思考,去教学。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这样探究的。而杨老师演绎的版本是在经典基础上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角度:
首先,立意在已有数学知识。“植树问题”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它的根源就是除法的意义运用。杨老师没有直接从生活经验出发,从模型中去教学,从直观的图中去寻找,而是从除法的意义入手,通过除法的意义,发现段数与点数的关系:点数比段数多1。这是一个生活事实,更是一个数学事实,以此来进行变式。
其次,找准知识生长点和衍伸点。“植树问题”的知识生长点就是利用点数与段数的关系,点数必须比段数多1,找到“两端都种”这一基本模型,杨老师没有将以往的三种模型放在同等的位置进行教学。而是讲究先后,先理解两端都种的事实,再出示变式。变式中点还是在,只是点被占了。占据一个点就减1,占了两个点就减2。这样学生很快可以先求出点数,一端不种-1,两端不种-2。
在听完杨老师的课后,回到学校,我重新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研究了“植树问题”的相关问题。课后,我们班的孩子告诉我:“胡老师,这种新的方法好简单啊,一下子就可以理解了,而且不会搞混。”特别原先因为公式理解不深刻,一时分不清用哪个公式的孩子也大大提高了解题效率。
而另一生长点就是平均分。杨老师课开始“20米长的线段,每5米分一段,可以分成几段?”教学时就追问孩子:“为什么用除法?”“因为要平均分”。整堂课是对平均分内涵的丰富。
《北史·祖莹传》写道:“作文须自出机杼,或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数学教学亦是如此。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日新月异,家长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很多知识,家长会提前教授给孩子。对于这部分知识,老师怎样才能授出新意,让孩子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我们对书本上的每个知识点追本溯源,理清来龙去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融会贯通。
颜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从拍手游戏入手,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针对问题情境“20米的道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建立“两端都种,棵树=间隔数+1”“只种一端,棵树=间隔数”与“两端都不种,棵树=间隔数-1”三种数学模型。之后变化问题情境,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都会想到做除法,然后根据题意理解属于三种模型中的哪种模型,从而决定是否要加1或者减1。
但是,在自己执教后会发现,现在很多问题情境隐藏“两端种与不种”的明显提示语。部分孩子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往往很难提炼具体题意,造成错误。
恰好相反,杨凯明老师从研究“点与段”的关系上向我们展示了植树问题的另一基本模型,让我们从新的方面重新审视植树问题的“原”是什么?他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片段一】解决问题1
20米长的线段,每5米分一段,可以分成幾段?
生:20÷5=4(段)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平均分。
师:几米一段?分成几段?
生:5米一段,分成4段。
师:你能把我们刚才的想法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思考:从解决段数问题入手,让学生理解除法就是平均分,而除法是解决“植树问题”的数学方法。引导孩子画线段图,为理解点数与段数做铺垫。
【片段二】解决问题2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⑴生独立思考。(反馈出现4棵或5棵的情况。)
师:你猜,我会怎么和大家讲这道题?
生:画线段图。
思考:其实这样的问题,对现在的孩子,特别是部分在课外接触数学思维训练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而且学生会很理性地告诉你,当两端都种,一端种,两端都不种该怎么解决。但杨老师充分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没有急于总结,而是让学生猜一猜,该怎么讲这道题,课堂气氛很放松。学生也自然而然想到课初始老师引导画线段图的方法。
⑵用线段图分析题意
20÷5=4(段) 4+1=5棵
问:为什么要加上1?
生:分成4段,边上还要再种一棵,就是5棵。
师:从线段图上看,树是种在哪里的?
生:点上。
思考:此时,杨老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种种情况展开教学,并总结三种传统模型,而是借助线段图,抓住段与点的关系进一步研究,理解树种在点上。
⑶研究段数与点数的关系
师:4段有5个点。1段有几个点?
生:2个。
师:2段有几个点?
生:3个。
师:3段有几个点?
生:4个。
师:点数与段数有什么关系?
生:点数=段数+1。
思考:在研究点与段的关系中,总结规律:点数=段数+1。
⑷巩固应用
师:如果我把“全长20米小路”改成“30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生:30÷5=6(段)6+1=7(棵)
师:35米呢?
生:35÷5=7(段)7+1=8(棵)
师:那“40米”、“100米”呢?
思考:从除法的意义入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申出植树问题。将树放在点上,解决棵树问题其实就是理解点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关键就是求几个点。
“植树问题”的这两节课,一堂是我们常见的经典课,一堂是创新课。经典的课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它已经形成一种模范,这类问题一般就这样去思考,去教学。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这样探究的。而杨老师演绎的版本是在经典基础上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角度:
首先,立意在已有数学知识。“植树问题”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它的根源就是除法的意义运用。杨老师没有直接从生活经验出发,从模型中去教学,从直观的图中去寻找,而是从除法的意义入手,通过除法的意义,发现段数与点数的关系:点数比段数多1。这是一个生活事实,更是一个数学事实,以此来进行变式。
其次,找准知识生长点和衍伸点。“植树问题”的知识生长点就是利用点数与段数的关系,点数必须比段数多1,找到“两端都种”这一基本模型,杨老师没有将以往的三种模型放在同等的位置进行教学。而是讲究先后,先理解两端都种的事实,再出示变式。变式中点还是在,只是点被占了。占据一个点就减1,占了两个点就减2。这样学生很快可以先求出点数,一端不种-1,两端不种-2。
在听完杨老师的课后,回到学校,我重新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研究了“植树问题”的相关问题。课后,我们班的孩子告诉我:“胡老师,这种新的方法好简单啊,一下子就可以理解了,而且不会搞混。”特别原先因为公式理解不深刻,一时分不清用哪个公式的孩子也大大提高了解题效率。
而另一生长点就是平均分。杨老师课开始“20米长的线段,每5米分一段,可以分成几段?”教学时就追问孩子:“为什么用除法?”“因为要平均分”。整堂课是对平均分内涵的丰富。
《北史·祖莹传》写道:“作文须自出机杼,或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数学教学亦是如此。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日新月异,家长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很多知识,家长会提前教授给孩子。对于这部分知识,老师怎样才能授出新意,让孩子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我们对书本上的每个知识点追本溯源,理清来龙去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