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中国国学思想所倡导的人与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和谐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必须在生态文明设中关注与弘扬国学思想,中国国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经过洗练也更能实现其价值。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弘扬国学 内在联系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文明概述
生态文明一方面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全面发展、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为根本目标的文化伦理形态,另一方面也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三方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一切精神与物质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会促成人类社会形态出现根本性转变,过去三百年的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是人类征服自然。世界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促使人类征服自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大量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预示着地球已经无力承担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带来的地球负担,这时就需要探索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伦理价值观的转变。
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只存在人这一主体,自然界和生命被视作是人的对象,因而只需要对人讲道德,不必对其自然界和他生命讲道德,认为只有人有价值,自然界和其他生命没有价值,这就是工业文明时期人统治自然的哲学根据。生态文明认为,人不是唯一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人不是唯一有价值的事物,自然也有价值,人不是唯一有主动性的物体,自然也有主动性,人不是唯一依靠自然的生命,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生态文明就要求我们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需要其他生命共享这个地球。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或者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表明生态文明是一个生态性与人性和谐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既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就是要遵守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
(二)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创造一个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主要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在工业文明时期,生产方式是从原料到产品再到废弃物,这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以高消费为特征,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主张对资源更多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要想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是要主动地把实用节约作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根本特征,只需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重视文化和精神方面的享受。生态文明作为世界新潮流,按理首先应该在发达国家开展,因为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较早,生态危机也出现的较早。但是一方面因为西方工业文明具有很大关心惯,还需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二方面因为西方强大的技术资金使得本国的生态危机实现缓解;三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态成本。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但这也为中华民族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
三、国学的生态理念
(一)人是自然的产物。
人是万物之灵,是大自然的产物。孔子是我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倡导的伦理学是一种“仁学”或“人学”。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它始终从人文关爱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人生。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国学的视角来看,宇宙是一个和谐有序的、广大圆融的有机整体,人是万物的根本,人与自然一定要和谐相处,不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处罚。荀子则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还能对自然进行改造,而这种改造是建立在彼此和谐的基础上的。孟子倡导“爱物”,并且根据实际给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详细措施,孟子通过其微妙的分析提出了三点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思想:首先,自然界有自身固有的变化规律,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其次,人类的活动一定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第三,人类的活动会受到自然的约束,一是人类必须要依赖自然才能得以生存,二是,人类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只有做好这些,人们的生活才能富裕,经济才能发展,否则就一定受得到自然的惩罚。
(三)人际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中国国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国学可以认为是“君子之学”、“为人之学”。可以把国学的基本理念划分为人格理想论、“仁学”道德本体论及“成人”功夫论或修养论三个主要层面的内容。以人生理想为目标,以仁学本体论作为基础,实现实践活动中的践履,然后通过刻苦的修养,从而达到内在精神超越,实现知行合一。
(四)人的身心和谐。
中国国学对人的身心和谐十分重视。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怎么才能把人的各种需求进行正确引导,实现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减少人格的分裂的出现,这也是国学的研究目标之一。中国国学指出,真正的人应该是在理性的追求中实现精神层面的满足,超越感官的欲求,强调身心健康。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弘扬国学的内在联系
生态文明的思想在中国国学文化是有深厚的国学根基的,并不是毫无联系的。孟子思想中的“知性则知天”,把人性的来源指为天。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仁和知”,“仁和知”不仅有人间关怀,还有自然关怀。“仁者乐山,知者乐水”,既表达出来美学上的审美体验,更体现了伦理上的自然关怀 。所有这些都证明了天地人物不是相互对峙、各自独立的系统,而是彼此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在大自然的统一中,各遂其性,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生态文明建设与弘扬国学的内在联系主要在下面三点体现:
(一)要以自然界为“本”。
不可以把人类的低位看作高于自然界。自然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我们倡导以人为本,但不可以因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的低位看作高于自然界,人主宰自然界。如若真是这样,就是“忘本”。并且,人之所以为贵,就在于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有思虑忧患,并不是说能够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破坏和索取。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严惩。 (二)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
既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遵循自然界是生命之源的前提条件下,适时的进行开发利用。就像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一样,一定不可以违背自然界的循环规律,乱伐、乱砍、乱采,无节制地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所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环境保护国策,还是具有很大意义的。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作为指导,掌握和认识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科学开发利用。
(三)要弘扬中国国学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国学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道家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得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认为众生平等,体现了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强调一切人们的行动和作为,要把尊重自然规律作为最高准则 。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生态文明思想发扬光大,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人民在更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五、结语
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基本保持一致,生态伦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中国学术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理论与生态文化具有世界的唯一性,全覆盖性。
注释:
刘启营. 从中国传统文化解读生态文明. 前沿. 2008(08).
张立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10(04).
王丽媛. 试论生态文明.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弘扬国学 内在联系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文明概述
生态文明一方面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全面发展、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为根本目标的文化伦理形态,另一方面也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三方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一切精神与物质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会促成人类社会形态出现根本性转变,过去三百年的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是人类征服自然。世界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促使人类征服自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大量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预示着地球已经无力承担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带来的地球负担,这时就需要探索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伦理价值观的转变。
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只存在人这一主体,自然界和生命被视作是人的对象,因而只需要对人讲道德,不必对其自然界和他生命讲道德,认为只有人有价值,自然界和其他生命没有价值,这就是工业文明时期人统治自然的哲学根据。生态文明认为,人不是唯一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人不是唯一有价值的事物,自然也有价值,人不是唯一有主动性的物体,自然也有主动性,人不是唯一依靠自然的生命,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生态文明就要求我们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需要其他生命共享这个地球。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或者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表明生态文明是一个生态性与人性和谐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既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就是要遵守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
(二)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创造一个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主要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在工业文明时期,生产方式是从原料到产品再到废弃物,这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以高消费为特征,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主张对资源更多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要想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是要主动地把实用节约作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根本特征,只需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重视文化和精神方面的享受。生态文明作为世界新潮流,按理首先应该在发达国家开展,因为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较早,生态危机也出现的较早。但是一方面因为西方工业文明具有很大关心惯,还需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二方面因为西方强大的技术资金使得本国的生态危机实现缓解;三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态成本。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但这也为中华民族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
三、国学的生态理念
(一)人是自然的产物。
人是万物之灵,是大自然的产物。孔子是我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倡导的伦理学是一种“仁学”或“人学”。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它始终从人文关爱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人生。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国学的视角来看,宇宙是一个和谐有序的、广大圆融的有机整体,人是万物的根本,人与自然一定要和谐相处,不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处罚。荀子则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还能对自然进行改造,而这种改造是建立在彼此和谐的基础上的。孟子倡导“爱物”,并且根据实际给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详细措施,孟子通过其微妙的分析提出了三点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思想:首先,自然界有自身固有的变化规律,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其次,人类的活动一定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第三,人类的活动会受到自然的约束,一是人类必须要依赖自然才能得以生存,二是,人类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只有做好这些,人们的生活才能富裕,经济才能发展,否则就一定受得到自然的惩罚。
(三)人际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中国国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国学可以认为是“君子之学”、“为人之学”。可以把国学的基本理念划分为人格理想论、“仁学”道德本体论及“成人”功夫论或修养论三个主要层面的内容。以人生理想为目标,以仁学本体论作为基础,实现实践活动中的践履,然后通过刻苦的修养,从而达到内在精神超越,实现知行合一。
(四)人的身心和谐。
中国国学对人的身心和谐十分重视。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怎么才能把人的各种需求进行正确引导,实现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减少人格的分裂的出现,这也是国学的研究目标之一。中国国学指出,真正的人应该是在理性的追求中实现精神层面的满足,超越感官的欲求,强调身心健康。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弘扬国学的内在联系
生态文明的思想在中国国学文化是有深厚的国学根基的,并不是毫无联系的。孟子思想中的“知性则知天”,把人性的来源指为天。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仁和知”,“仁和知”不仅有人间关怀,还有自然关怀。“仁者乐山,知者乐水”,既表达出来美学上的审美体验,更体现了伦理上的自然关怀 。所有这些都证明了天地人物不是相互对峙、各自独立的系统,而是彼此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在大自然的统一中,各遂其性,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生态文明建设与弘扬国学的内在联系主要在下面三点体现:
(一)要以自然界为“本”。
不可以把人类的低位看作高于自然界。自然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我们倡导以人为本,但不可以因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的低位看作高于自然界,人主宰自然界。如若真是这样,就是“忘本”。并且,人之所以为贵,就在于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有思虑忧患,并不是说能够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破坏和索取。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严惩。 (二)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
既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遵循自然界是生命之源的前提条件下,适时的进行开发利用。就像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一样,一定不可以违背自然界的循环规律,乱伐、乱砍、乱采,无节制地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所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环境保护国策,还是具有很大意义的。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作为指导,掌握和认识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科学开发利用。
(三)要弘扬中国国学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国学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道家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得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认为众生平等,体现了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强调一切人们的行动和作为,要把尊重自然规律作为最高准则 。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生态文明思想发扬光大,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人民在更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五、结语
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基本保持一致,生态伦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中国学术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理论与生态文化具有世界的唯一性,全覆盖性。
注释:
刘启营. 从中国传统文化解读生态文明. 前沿. 2008(08).
张立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10(04).
王丽媛. 试论生态文明.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