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如游戏——新轴心时代的文化交流》,
[法]魏明德著,
商务印书馆2013年6月版,
32.00元
魏氏明德老先生,法人,意趣高雅,文心颇深,常于浅显之处独品深味,又赞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辞辛劳,苦苦专研汉学。老先生推崇意人利玛窦与中国明朝徐光启的伟大友谊,更敬佩他们虽身处不同文化背景,但互相学习、努力对话的精神,意欲继承前人遗志,致力于将“对话”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融于跨学科之普遍领域,进行不同文明的互动研究,在当今多元文化环境之下寻求普世价值之可能性。
于是,《对话如游戏》一书妙然出世。
此书仿佛寂寂深思,又仿佛喃喃自语,作者浸淫其中,读者也随之陶然。在老先生看来,无话不游戏,古今皆然。孔子与弟子讨论固然是游戏,现在哈佛的老师与学术交流也是游戏;普通老百姓唠嗑儿是游戏,教授学者们大辩论也是游戏。一词一句,一言一语,无不在游戏之框内。凡游戏,皆有规则,“全取决于谈话脉络”,或者说这是一场希望自己意见对别人产生影响力的语言博弈。老先生说:“这就像是在下一场西洋棋,或者是打麻将那样,不同的对话依循不同的规则,但它们都显示出不同游戏的规则具有相似之处。”妙哉,斯语!
老先生希望从游戏的规则人手,让大家明白不同人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族群之间,只要对话,必定有一定之规则,此规则影响着对话者彼此的理解。要实现积极的交流,完美的对话,就需要了解这些规则,尽管它们是灵活的,如飞鸟,它们是多变的,如流云,但只要抓住它们,就可以为人类的舌头增加美妙的和声,让我们的思想更自由准确地直抵对方的心灵从而产生共鸣。
然而,要掌握对话的规则,就不能不谈到时代的大背景。老先生盛赞当今为第三个“轴心时代”,虽然他谦虚地说“我们是否已经到达另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点还无法完全确定”,但他对于时代变革带来的狂潮却有着发自内心的激动。
他写道:“轴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在这个时代中,重新定义自己的命运,并进一步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宿命。”
又道:“我们所目睹的周遭不同现象,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如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数字化和因特网,恐怖主义,宗教对话,宗教基要主义,后现代主义,都成为一种危机的指标,将把我们带往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里,危机被定义为实现凤凰涅槃的机遇,那是通往重生之时的窒息,是迎接光明到来的黯淡,是绿芽即将破土的挣扎。因为,危机引发了自省,激起了团结,启动了进步(见第一章“公共领域的互动”之《启动进步的一星烛火》)。
危机让人们正视周遭的世界,去思考真实与虚幻的关系(见第二章“转变中的社会风貌”之《真实世界不是计算机游戏》),短期价值与长远价值的关系(见第二章“转变中的社会风貌”之《价值、环保与经济发展》),现代娱乐与人性追求的关系(见第二章“转变中的社会风貌”之《电视不是你的眼睛》)。第二章也提出了“中国认同”这个问题,指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
老先生对宗教学、哲学与人类学颇有研究,因此对于社会现实性问题的思考就如静水流深一般。在第三章“现代人的静坐”中,他以多篇学术散文探讨,在这个流变的、焦躁的、浮动的、不安的,甚至是将被撕裂得更深更严重的年代里,现代人该如何寻求宁静的心灵,人类该怎样团结一致,直面挑战,迎接未来。这是老先生与自我心灵的对话,也是与读者的深谈。他有着广泛的人文关怀情结,他希望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在消费主义、贫富不均以及优势与弱势文化冲突之中,每个人都认真思考“何为个人”这个问题。老先生呐喊道:“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地讨论它并为之把握方向……它也应该是个人复兴的一个机会。”读至此,不得不叹道:“先生不老,热血更胜。”
最后一章,老先生将反思扩大到国际社会,危机与对话仍是中心话题,如文章《水是无边界的宝物》、《世界治理与区域联盟》、《赫拉克勒斯与七头蛇:思索人类生存七大危机》、《文化行动迎战气候变迁》,等等。其立意与我国长期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先生说:“我们不仅要教育个人的道德感和团体感,也必须拓展新的国际视野,并参与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契约,使得每一个国家都能在相互尊重彼此文化和社会特点的前提下和平共存。”这,就是国际对话的游戏规则,也是通往全新未来的光明大道。
最后一篇,为《利玛窦的世界地图》,这是魏明德老先生对四百六十多年前的利玛窦神父的致敬。那个时候,利玛窦不辞辛劳,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在传播主的声音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着最先进的技术与思想。那个时候,先进的中国人,如徐光启等人,对西方科技的掌握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甚至明朝皇帝和亲王对于整个世界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场西学的传入运动直到清朝嘉庆年间,所以中国知识分子李天纲,引用梁启超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理念,把这段时间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是一场何等伟大的对话,遗憾的是,中西文化对话在后来遭到了惨痛的挫折,于是,历史走了好长一段崎岖的道路。中国不得不通过惨烈的革命来走向近现代化,而西方则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
正反相较,益显对话的重要性。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互动、观摩、对话以及开放的心胸,是发展的中国所需的,也是世界各国所需的。我们要看到冲突,我们还要发出安定和建设的声音。
本文,亦是评者与魏老先生的一场不见面的对话。
愿拙论抛砖引玉,激起更多读者的深思与共鸣。
《桂林梁先生遗书》
梁漱溟 编著
商务印书馆2013年9月版
1200.00元
桂林梁先生,即梁济,晚清名士,哲学家梁漱溟之父。1918年,梁济自沉于北京积水潭,遗书自言“殉清”,震动当时舆论。《桂林梁先生遗书》收录由梁漱溟纂辑其父《遗书》六种并《年谱》一卷,此次影印出版,以梁漱溟亲批的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为底本,共一函四册,双色印刷,保留梁漱溟批校笔迹,极为珍贵。本书可作为研究梁漱溟思想渊源与晚晴民初士人思想动向的重要材料。随书附赠梁漱溟手写《心经》与《纪念梁济先生》小册子。
[法]魏明德著,
商务印书馆2013年6月版,
32.00元
魏氏明德老先生,法人,意趣高雅,文心颇深,常于浅显之处独品深味,又赞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辞辛劳,苦苦专研汉学。老先生推崇意人利玛窦与中国明朝徐光启的伟大友谊,更敬佩他们虽身处不同文化背景,但互相学习、努力对话的精神,意欲继承前人遗志,致力于将“对话”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融于跨学科之普遍领域,进行不同文明的互动研究,在当今多元文化环境之下寻求普世价值之可能性。
于是,《对话如游戏》一书妙然出世。
此书仿佛寂寂深思,又仿佛喃喃自语,作者浸淫其中,读者也随之陶然。在老先生看来,无话不游戏,古今皆然。孔子与弟子讨论固然是游戏,现在哈佛的老师与学术交流也是游戏;普通老百姓唠嗑儿是游戏,教授学者们大辩论也是游戏。一词一句,一言一语,无不在游戏之框内。凡游戏,皆有规则,“全取决于谈话脉络”,或者说这是一场希望自己意见对别人产生影响力的语言博弈。老先生说:“这就像是在下一场西洋棋,或者是打麻将那样,不同的对话依循不同的规则,但它们都显示出不同游戏的规则具有相似之处。”妙哉,斯语!
老先生希望从游戏的规则人手,让大家明白不同人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族群之间,只要对话,必定有一定之规则,此规则影响着对话者彼此的理解。要实现积极的交流,完美的对话,就需要了解这些规则,尽管它们是灵活的,如飞鸟,它们是多变的,如流云,但只要抓住它们,就可以为人类的舌头增加美妙的和声,让我们的思想更自由准确地直抵对方的心灵从而产生共鸣。
然而,要掌握对话的规则,就不能不谈到时代的大背景。老先生盛赞当今为第三个“轴心时代”,虽然他谦虚地说“我们是否已经到达另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点还无法完全确定”,但他对于时代变革带来的狂潮却有着发自内心的激动。
他写道:“轴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在这个时代中,重新定义自己的命运,并进一步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宿命。”
又道:“我们所目睹的周遭不同现象,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如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数字化和因特网,恐怖主义,宗教对话,宗教基要主义,后现代主义,都成为一种危机的指标,将把我们带往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里,危机被定义为实现凤凰涅槃的机遇,那是通往重生之时的窒息,是迎接光明到来的黯淡,是绿芽即将破土的挣扎。因为,危机引发了自省,激起了团结,启动了进步(见第一章“公共领域的互动”之《启动进步的一星烛火》)。
危机让人们正视周遭的世界,去思考真实与虚幻的关系(见第二章“转变中的社会风貌”之《真实世界不是计算机游戏》),短期价值与长远价值的关系(见第二章“转变中的社会风貌”之《价值、环保与经济发展》),现代娱乐与人性追求的关系(见第二章“转变中的社会风貌”之《电视不是你的眼睛》)。第二章也提出了“中国认同”这个问题,指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
老先生对宗教学、哲学与人类学颇有研究,因此对于社会现实性问题的思考就如静水流深一般。在第三章“现代人的静坐”中,他以多篇学术散文探讨,在这个流变的、焦躁的、浮动的、不安的,甚至是将被撕裂得更深更严重的年代里,现代人该如何寻求宁静的心灵,人类该怎样团结一致,直面挑战,迎接未来。这是老先生与自我心灵的对话,也是与读者的深谈。他有着广泛的人文关怀情结,他希望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在消费主义、贫富不均以及优势与弱势文化冲突之中,每个人都认真思考“何为个人”这个问题。老先生呐喊道:“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地讨论它并为之把握方向……它也应该是个人复兴的一个机会。”读至此,不得不叹道:“先生不老,热血更胜。”
最后一章,老先生将反思扩大到国际社会,危机与对话仍是中心话题,如文章《水是无边界的宝物》、《世界治理与区域联盟》、《赫拉克勒斯与七头蛇:思索人类生存七大危机》、《文化行动迎战气候变迁》,等等。其立意与我国长期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先生说:“我们不仅要教育个人的道德感和团体感,也必须拓展新的国际视野,并参与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契约,使得每一个国家都能在相互尊重彼此文化和社会特点的前提下和平共存。”这,就是国际对话的游戏规则,也是通往全新未来的光明大道。
最后一篇,为《利玛窦的世界地图》,这是魏明德老先生对四百六十多年前的利玛窦神父的致敬。那个时候,利玛窦不辞辛劳,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在传播主的声音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着最先进的技术与思想。那个时候,先进的中国人,如徐光启等人,对西方科技的掌握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甚至明朝皇帝和亲王对于整个世界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场西学的传入运动直到清朝嘉庆年间,所以中国知识分子李天纲,引用梁启超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理念,把这段时间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是一场何等伟大的对话,遗憾的是,中西文化对话在后来遭到了惨痛的挫折,于是,历史走了好长一段崎岖的道路。中国不得不通过惨烈的革命来走向近现代化,而西方则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
正反相较,益显对话的重要性。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互动、观摩、对话以及开放的心胸,是发展的中国所需的,也是世界各国所需的。我们要看到冲突,我们还要发出安定和建设的声音。
本文,亦是评者与魏老先生的一场不见面的对话。
愿拙论抛砖引玉,激起更多读者的深思与共鸣。
《桂林梁先生遗书》
梁漱溟 编著
商务印书馆2013年9月版
1200.00元
桂林梁先生,即梁济,晚清名士,哲学家梁漱溟之父。1918年,梁济自沉于北京积水潭,遗书自言“殉清”,震动当时舆论。《桂林梁先生遗书》收录由梁漱溟纂辑其父《遗书》六种并《年谱》一卷,此次影印出版,以梁漱溟亲批的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为底本,共一函四册,双色印刷,保留梁漱溟批校笔迹,极为珍贵。本书可作为研究梁漱溟思想渊源与晚晴民初士人思想动向的重要材料。随书附赠梁漱溟手写《心经》与《纪念梁济先生》小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