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本文对初中学生写作水平和初中教师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体验式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探,研究形式是多样化的,只有积极地参与体验式作文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摸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体验式作文教学道路,还需要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关键词】初中作文 教学现状 体验式作文教学 资源的开发 有效实施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事实上,写作历来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写作活动是最能体现学生语言智慧和综合表达素质、完整的精神活动的创造性实践。然而,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存在作文难教、学生厌写、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成为语文教师难以逾越、难啃的“硬骨头”。本文分几个部分深入剖析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一种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实施策略。
1.学生写作水平现状
1.1 学生写作效率低下、缺乏写作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生活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情。然而,目前学生写作积极性差,缺乏写作动力,通常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写作目的不明确,就文写文,功利性太强,很少有学生认识到写作是可以服务生活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写作动机严重偏离,唯一目的就是应付考试,仅仅追求高分作文,为了在作文写作中获得高分,通常是生搬硬套地模仿现有“作文大全”中的优秀作文,死记硬背,凑成一篇作文应付交差。学生缺乏自身主观的思考,不知道该怎么规划自己的写作架构,也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写作的真正目的,长此以往就对写作产生厌烦情绪,慢慢失去对写作的兴趣。
大多数初中学生写作存在思想障碍,而行文语言的表达困难和缺乏素材是困扰学生写作的两大因素。作文,作为与我们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母语运用,大部分学生缺乏写作动力、对写作持有漠视的态度,现状着实堪忧。
1.2 学生作文内容单一,形式固化。
目前,初中学生关注生活的面较为狭窄,大多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写作的视野广度和深度。大部分学生作文弄虚作假、空话连篇、千篇一律,缺乏自我思想情感和自我意识的抒发。很多学生不善于用语言表达个人情感,主题情感缺乏,主动言语能力缺失。目前,初中学生作文内容主题思想趋于同一,题材大多惊人相似,句式结构、语气语调大同小异,作文中空话、套话、漂亮话比比皆是。比如,要求学生写英雄事迹相关的作文,很多学生就会写“解放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抗洪抢险”、“冒着生命危险拯救落水儿童”等千篇一律的话题,思想内容固化,缺乏新意。
当前初中学生作文形式固化。翻开每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作文,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用词、架构出现惊人的相似,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写作孕育了新一代的“八股文”,学生的写作思维严重固化,写作过程如同流水线加工,出来都是同一个“模子”的作品,缺乏自己的见解、创意和个性,导致学生写作缺乏个性、抄袭、模仿、套用现象泛滥。
1.3 学生作文情感流失、缺乏生活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感悟生活,让自己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写。
目前初中学生作为常常出现捏造“悲惨现象”,为了获得高分,不惜编造父母离异、父母早逝等谎言,在写作中自我意识、主体地位缺乏。作文内容严重虚构,矫揉造作,不敢从真实生活出现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体验,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严重匮乏。
2.初中教师写作教学现状
2.1 教师写作教学理念陈旧。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为了达到速成的效果,通常在作文课上老师仅仅局限于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语言的积累、生活的体验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刻意传授一些记叙文、议论文、材料作文等的经典写作步骤,导致学生的思想受到严重禁锢,丧失了对写作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化,作文大多千篇一律。
其次,很多語文教师认为短期内提高作文分数是基本达不到的,认为教与不教区别不大,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有显著的提高。平时很少花时间研究作文教学与阅读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却在应试作文辅导上煞费功夫,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听从老师的教诲,为了追求保险,学生也只能朝着“作文模板”方向发展,写作主体意识严重缺乏,写出来的作文也很难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从而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和写作教学的本质规律。
2.2 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我们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作文作为一种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的个体活动,而且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千差万别,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都呈现个性化,从而影响着学生写作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
很多语文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采用“题海战术”,不断增加作文训练量,学生的作文成绩就能提高,因此不断的鼓励学生多写多练,然而,学生为了应付,拼凑甚至抄袭现象普遍存在,老师也拼命地批改、讲解作文,师生都不堪重负,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并没有把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没有分析作文写作的客观规律所在。长此下去,学生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势必造成他们在写作时无病呻吟,套话空话连篇,写出毫无分量的作文。 2.3 作文训练重活动轻技能。
目前,人教版初中作文内容统一安排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初中课本中,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按照要求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准备阶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三个步骤进行作文教学,基本上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活动,并没有达到作文技能指导和训练的目的,导致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从而导致“作文障碍”,需要在该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解决“重活动、轻技巧”的问题。
3.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3.1 开发体验式作文教学资源。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材料之来源为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此类皆由自得。”作文的本质即在实践活动体验的基础上,人的意识通过语言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既然这一切统一于实践活动体验,而且写作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功能的根源是人类实践着的物质世界,因此,行之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策略即是活动体验-在自然、社会、生活中感知、思考、体验。
体验式作文教学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体验活动,引领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开辟写作和创造的源泉,因此需要构建如图1所示的体验式作文资源库。不难看出,该资源库涵盖了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纵横交错。下面对社会生活体验和学校生活体验为例,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社会生活体验:可布置一些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到菜市场观察体验活动、采访周围的成功人士等,体验形形色色的人每天的生活,为学生创造写作源泉;也可开展红色旅游等主题活动,了解历史,洗礼心灵,让学生理解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收集作文素材。
校园生活体验: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内外体验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如建立一个文学社、办板报、办校园期刊、设计策划一个节目、一台演出等,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让他们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充满信心;开办“模拟法庭”,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让他们写申诉材料和辩护词等;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通过人物采访、素材编写、评语编辑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写作训练;开展“校园小手工义卖活动”,让学生提前进入“市场竞争”,在义卖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才,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2.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有效实施路径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是以开展丰富的体验式活动为操手,以体验资源的积累作为基础,以培养体验意识与体验能力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写作水平稳步提高。体验式作文教学实施要达到写作目的意图上达到自觉、写作过程中达到自主、成文以后达到自正的效果,必须采取合理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实施策略。
2.1 树立写作体验意识。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在体验活动中积极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牢固的体验意识;同时,在开展体验活动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激发学生的体验兴趣,让体验活动的开展形成良性循环;体验意识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要在長期的体验活动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从自觉行为逐渐演化为自然行为。
2.2 培养写作体验能力。体验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考感悟、情感内化等能力。在现实生活和情境活动中,学会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的差异,通过观察形成对事物的敏感性,经过个体的思考,内化形成情感,最终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当然观察要带着目的,事先拟定合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目的,下意识地进行观察;另一方面,观察需要有独到的视角,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不一样的个性感悟,先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捕捉事物的独特点,抓住观察对象与其它事物的不同之处,也许这个点就是一个独特之处。要学会分层次观察,由此及彼,层次分明,把握符合个体需要的观察和情感切合点,产生有意义的观察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3 需要积累写作体验资源。比如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多种形式的日记,如随笔式、个人经历场景式、对生活的感悟式等;同时对日记进行分类记录,与周围的同学分享身边的乐趣,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做好读书笔记,勤于从阅读中采集,善于积累资料,强化自己对写作素材的记忆,保证所得资料能不轻易地被忘记。
2.4 构建“读写共同体”。如何将生活、阅读、写作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生活中体验,在阅读和写作体验中生活,建立“生活+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写作模式。以生活为基础,构建阅读和写作共同体,开展共同体验活动,有效实现生活、阅读、写作一体化的目标。创造优质的读写氛围,提供物质载体,创设丰富多彩的读写多动,积极分享读写活动的方法、收获和感悟,促进读写共同体的构建。
4.结论
本文对初中学生写作水平和初中教师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体验式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探,研究形式是多样化的,只有积极地参与体验式作文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摸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体验式作文教学道路,还需要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关键词】初中作文 教学现状 体验式作文教学 资源的开发 有效实施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事实上,写作历来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写作活动是最能体现学生语言智慧和综合表达素质、完整的精神活动的创造性实践。然而,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存在作文难教、学生厌写、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成为语文教师难以逾越、难啃的“硬骨头”。本文分几个部分深入剖析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一种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实施策略。
1.学生写作水平现状
1.1 学生写作效率低下、缺乏写作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生活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情。然而,目前学生写作积极性差,缺乏写作动力,通常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写作目的不明确,就文写文,功利性太强,很少有学生认识到写作是可以服务生活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写作动机严重偏离,唯一目的就是应付考试,仅仅追求高分作文,为了在作文写作中获得高分,通常是生搬硬套地模仿现有“作文大全”中的优秀作文,死记硬背,凑成一篇作文应付交差。学生缺乏自身主观的思考,不知道该怎么规划自己的写作架构,也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写作的真正目的,长此以往就对写作产生厌烦情绪,慢慢失去对写作的兴趣。
大多数初中学生写作存在思想障碍,而行文语言的表达困难和缺乏素材是困扰学生写作的两大因素。作文,作为与我们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母语运用,大部分学生缺乏写作动力、对写作持有漠视的态度,现状着实堪忧。
1.2 学生作文内容单一,形式固化。
目前,初中学生关注生活的面较为狭窄,大多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写作的视野广度和深度。大部分学生作文弄虚作假、空话连篇、千篇一律,缺乏自我思想情感和自我意识的抒发。很多学生不善于用语言表达个人情感,主题情感缺乏,主动言语能力缺失。目前,初中学生作文内容主题思想趋于同一,题材大多惊人相似,句式结构、语气语调大同小异,作文中空话、套话、漂亮话比比皆是。比如,要求学生写英雄事迹相关的作文,很多学生就会写“解放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抗洪抢险”、“冒着生命危险拯救落水儿童”等千篇一律的话题,思想内容固化,缺乏新意。
当前初中学生作文形式固化。翻开每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作文,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用词、架构出现惊人的相似,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写作孕育了新一代的“八股文”,学生的写作思维严重固化,写作过程如同流水线加工,出来都是同一个“模子”的作品,缺乏自己的见解、创意和个性,导致学生写作缺乏个性、抄袭、模仿、套用现象泛滥。
1.3 学生作文情感流失、缺乏生活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感悟生活,让自己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写。
目前初中学生作为常常出现捏造“悲惨现象”,为了获得高分,不惜编造父母离异、父母早逝等谎言,在写作中自我意识、主体地位缺乏。作文内容严重虚构,矫揉造作,不敢从真实生活出现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体验,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严重匮乏。
2.初中教师写作教学现状
2.1 教师写作教学理念陈旧。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为了达到速成的效果,通常在作文课上老师仅仅局限于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语言的积累、生活的体验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刻意传授一些记叙文、议论文、材料作文等的经典写作步骤,导致学生的思想受到严重禁锢,丧失了对写作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化,作文大多千篇一律。
其次,很多語文教师认为短期内提高作文分数是基本达不到的,认为教与不教区别不大,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有显著的提高。平时很少花时间研究作文教学与阅读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却在应试作文辅导上煞费功夫,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听从老师的教诲,为了追求保险,学生也只能朝着“作文模板”方向发展,写作主体意识严重缺乏,写出来的作文也很难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从而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和写作教学的本质规律。
2.2 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我们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作文作为一种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的个体活动,而且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千差万别,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都呈现个性化,从而影响着学生写作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
很多语文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采用“题海战术”,不断增加作文训练量,学生的作文成绩就能提高,因此不断的鼓励学生多写多练,然而,学生为了应付,拼凑甚至抄袭现象普遍存在,老师也拼命地批改、讲解作文,师生都不堪重负,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并没有把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没有分析作文写作的客观规律所在。长此下去,学生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势必造成他们在写作时无病呻吟,套话空话连篇,写出毫无分量的作文。 2.3 作文训练重活动轻技能。
目前,人教版初中作文内容统一安排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初中课本中,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按照要求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准备阶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三个步骤进行作文教学,基本上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活动,并没有达到作文技能指导和训练的目的,导致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从而导致“作文障碍”,需要在该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解决“重活动、轻技巧”的问题。
3.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3.1 开发体验式作文教学资源。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材料之来源为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此类皆由自得。”作文的本质即在实践活动体验的基础上,人的意识通过语言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既然这一切统一于实践活动体验,而且写作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功能的根源是人类实践着的物质世界,因此,行之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策略即是活动体验-在自然、社会、生活中感知、思考、体验。
体验式作文教学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体验活动,引领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开辟写作和创造的源泉,因此需要构建如图1所示的体验式作文资源库。不难看出,该资源库涵盖了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纵横交错。下面对社会生活体验和学校生活体验为例,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社会生活体验:可布置一些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到菜市场观察体验活动、采访周围的成功人士等,体验形形色色的人每天的生活,为学生创造写作源泉;也可开展红色旅游等主题活动,了解历史,洗礼心灵,让学生理解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收集作文素材。
校园生活体验: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内外体验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如建立一个文学社、办板报、办校园期刊、设计策划一个节目、一台演出等,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让他们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充满信心;开办“模拟法庭”,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让他们写申诉材料和辩护词等;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通过人物采访、素材编写、评语编辑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写作训练;开展“校园小手工义卖活动”,让学生提前进入“市场竞争”,在义卖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才,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2.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有效实施路径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是以开展丰富的体验式活动为操手,以体验资源的积累作为基础,以培养体验意识与体验能力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写作水平稳步提高。体验式作文教学实施要达到写作目的意图上达到自觉、写作过程中达到自主、成文以后达到自正的效果,必须采取合理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实施策略。
2.1 树立写作体验意识。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在体验活动中积极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牢固的体验意识;同时,在开展体验活动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激发学生的体验兴趣,让体验活动的开展形成良性循环;体验意识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要在長期的体验活动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从自觉行为逐渐演化为自然行为。
2.2 培养写作体验能力。体验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考感悟、情感内化等能力。在现实生活和情境活动中,学会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的差异,通过观察形成对事物的敏感性,经过个体的思考,内化形成情感,最终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当然观察要带着目的,事先拟定合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目的,下意识地进行观察;另一方面,观察需要有独到的视角,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不一样的个性感悟,先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捕捉事物的独特点,抓住观察对象与其它事物的不同之处,也许这个点就是一个独特之处。要学会分层次观察,由此及彼,层次分明,把握符合个体需要的观察和情感切合点,产生有意义的观察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3 需要积累写作体验资源。比如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多种形式的日记,如随笔式、个人经历场景式、对生活的感悟式等;同时对日记进行分类记录,与周围的同学分享身边的乐趣,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做好读书笔记,勤于从阅读中采集,善于积累资料,强化自己对写作素材的记忆,保证所得资料能不轻易地被忘记。
2.4 构建“读写共同体”。如何将生活、阅读、写作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生活中体验,在阅读和写作体验中生活,建立“生活+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写作模式。以生活为基础,构建阅读和写作共同体,开展共同体验活动,有效实现生活、阅读、写作一体化的目标。创造优质的读写氛围,提供物质载体,创设丰富多彩的读写多动,积极分享读写活动的方法、收获和感悟,促进读写共同体的构建。
4.结论
本文对初中学生写作水平和初中教师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体验式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探,研究形式是多样化的,只有积极地参与体验式作文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摸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体验式作文教学道路,还需要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敬请各位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