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效应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e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心理学中,预热效应是指人们把因启动预热式学习而产生促进的心理效应现象。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进行教学。例如,在课下,通过设置导学案、参观博物馆和重视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等途径发挥预热效应;在课上,能够通过构建适宜预热效应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及采用预热式的导学模式教学发挥预热效应。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会在历史教学中巧用心理效应。
  关键词:预热效应 历史 历史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2.056
  历史本来就是一门非常独立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同时,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社会主义理想、品质。在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心理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预热效应在其中更是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历史教师如果能适当地安排一些预热活动,不但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还能培育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对整体教学活动产生明显的、积极的影响。
  一、预热效应的含义
  为了使机器能更好地运行,提早给其通通电、加加热,因而发生预热效应,使机器更快更好地进行工作。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机器就不能很好地运行,效果也会差。运动员们在运动或竞赛前也一定要做好预热,进行热身,使身体每个部分的关节更加灵活,都处于很好的状态,为运动和比赛做好准备。人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样的,经过一些学习基础知识进行铺垫,可以实现预热效应。
  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把因启动预热式学习而产生促进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之为“预热效应”。
  二、预热效应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预热效应在教育中主要有两个探讨的方向。一是在正式开始学习新知识前,对相关知识的回忆、对与新知识点相关的其余知识点的理解学习,都属于一种预热。在这里,用学习迁移理论也可以诠释预热效应,它属于一种正迁移,也是一种顺向迁移。
  另一个值得强调的方向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大家交流意见和共同启发,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对原本不太关心的事会产生很大兴致,从而推动他们进行思考和学习,产生比较好的学习成效。这两个方向都显示了预热效应的应用。
  (一)課堂前
  1.设置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预习能力
  历史学科对知识点要求记忆性很强,预习是其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历史教学来说,更是有不能替代的功能。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也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历史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设置导学案,学生借助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熟悉学习内容,上课时就可以紧跟教师的讲解进度,抓住这节课的讲授重点,能更快速、更好地思考,学生历史课堂的听课效率也会明显提高。例如,在讲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前,教师设置一份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基础上,进行预习和自学。学生通过预习,会了解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都城,以及三朝更替的前后顺序等基础知识,产生了一种预热效应,对课堂上教师讲的关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和“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相同之处”这些重难点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2.拓展历史学习的空间,让参观博物馆成为历史预习的习惯
  以文物为载体的博物馆教育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是学校历史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历史教学资源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合理开发、选择、利用博物馆资源,将参观博物馆有效融入历史教学,对学校开展好历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价值。
  让学生到博物馆中去,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也为他们的课堂学习增加了储蓄和养分。博物馆里文物所提供的具体、形象的历史信息,能让学生直接地感受历史。同时,在博物馆获得的知识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和思考,让他们想从课本上找到谜底,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也会更加端正。尤其是参观伟人或名士的纪念馆或旧居,能升华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些都为课堂上的历史教学进行了充分的预热。
  3.重视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重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是历史教学的要求,也是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而且由于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也有着良好的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安排,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例如,初一的学生可以阅读《二十六史故事》和《上下五千年》,初二的学生可以阅读《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初三的学生可以阅读《欧洲历史名人》和《两次世界大战》等,在周末或寒暑假都可以阅读。通过历史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感受历史,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增加熟悉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历史阅读风气。
  (二)课堂上
  1.构建适合预热效应的课堂教学环境
  历史学科学习的乐趣来自其内容本身的生动形象性,教师要利用学生求知进步的心理,乐于接触新鲜事物的特点,创设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宽松、信任的环境中敢于、乐于表现。同时,教师要以愉悦的心情肯定学生的见解,对于有争议的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预热,引领他们博采众长。
  除了鼓励、肯定学生之外,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丰富的历史音频资源来构造教学环境。例如在讲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时,教师可以播放贴合课文内容的视频,如《封神榜武王伐纣》或《哪吒》的片段。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得到快乐的体验,产生预热效应。
  2.采用预热式的导学模式教学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个性化地获取了信息,所以在课上,他们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应让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开展小组预热和全班预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次调整了自己课前预习时的看法,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学生的发言,师生共同整合本节课的焦点,对本课内容充分预热。   经过了课上的第一个环节预热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围绕焦点问题继续畅所欲言,细致剖析,把本节课的学习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进行精读重点,完成课上的第二次预热。例如,在讲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时,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对本节课夏朝的创建和“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等重点内容进行细读,感悟出国家的出现是一个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记号,进一步认识王朝兴与衰的共同原因和朝代更替规律。
  然后是课堂上的第三次预热,这一环节是指解决了本课的内容和有关问题之后,学生会想了解更多的与课本相关的其他知识,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找出知识的生长点,确定后续的学习点。同时,教师要注意课与课之间的连接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关于中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这几节课文,依次体现了我国古代奴隶社會从开始至发展,再至鼎盛直至衰败瓦解的进程。只有注意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前后贯通,才能促进学生对每节课的内容更好地了解和掌握。
  总之,预热效应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预热效应的合理运用,不仅有利于历史教学的实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加他们学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更有利于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人。
  历史课堂教学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学一直在改变。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和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历史课堂中善于利用心理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法,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会在历史教学中巧用心理效应。
  参考文献:
  [1] 高晓红《初中历史学习中预习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2] 吴果青《语文翻转课堂的心理效应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盛红满《“预热效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教育革新》2002年第4期。
  [4] 孙昭君《浅析心理效应在雅思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超限效应”和“预热效应”为例》,《教师》2018年第20期。
  [5] 朱小慈《心理效应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中国接骨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法复位,小央板撬式架外固定,练功、内外用药的治疗方法。治疗11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结果:复位效果,解剖复位占6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时期,是学生智力水平、自理能力等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恰当的教学方法无疑能够给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心理、言行特点等,教育学家推出了“激励教育”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但激励教育在具体运用中也出现了部分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语文教学结合激励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桡远骨折是指桡骨下端2.5cm范围内的骨折。此骨折占全身骨折的6.7-11%,好发于中老年人。骨折通常分为两型:伸直型发病率高,屈曲型极为少见,占全身骨折的0.11%(西医骨科称为科雷
会议
语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词汇和语法使用的综合展现,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普遍反映为追求辞藻的
摘 要: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材观的影响,直接按照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文本内容,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以单篇为主,阅读储备不足,阅读能力发展不尽如人意。针对此问题,教育领域提出了整体教学要求。在此要求指导下,一线教育工作者积极体验,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这个新的教学形式,力求通过整体单元内容,打破单篇阅读的限制,使学生获取丰富的阅读资源。通过大量阅读,丰富阅读储备,提高阅
  目的:对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同定术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lO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术,24周后拆除外
会议
  目的:观察非手术绿色无痛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治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中国整脊推拿配合膏药外敷,其中病程最短5天,最长18年,年龄最小18岁,最
  目的:探讨中药洗剂外敷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的屈伸功能。方法:将98例患者分成两组。对A组(治疗组):50例胫骨平台骨折适合手术指征的
会议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做出一定的改变,教师要认识到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注重小学语文激励教学的作用,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开展激励教育,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关键词:激励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
  推拿正骨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常用非手术疗法之一,但临床所用手法的形式多样,疗效不一。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作者对杠杆定位正骨手法与一般平面用力推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