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文化传承 保护蒙古文古籍文献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8623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蒙古文古籍文献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蒙古文古籍文献是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累积中系统、多角度地展现了蒙古族精神、文化及思想多维度的精华与点滴。蒙古文古籍文献不仅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历史文明的宝藏。结合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收藏情况,进一步对蒙古文古籍文献进行研究与探索,开发蒙古文古籍文献资源,最终达成保护蒙古文古籍文献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 文化传承;蒙古文古籍文献;收藏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1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蒙古文文献开发与利用研究,科研课题编号:MW-YB-2020023。
  一、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收藏情况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样的游牧性质民族。由于气候环境及人文环境因素,蒙古族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不断地迁徙和开拓。居住地分散,在和别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勤劳智慧的蒙古族人民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典籍与文献,其中包含了本民族的历史文献,也包含了跨境及世界性古籍文献,深刻印刻了蒙古族文化的灿烂辉煌史。
  (一)国内的收藏情况
  蒙古文古籍文献大多收藏在国家各级图书馆,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以及社会各科研组织单位。其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而其他收藏比较多的则多数分布在北方地区,黑、吉、辽居多[1]。
  (二)国外的收藏情况
  由于历史原因,蒙古族文化经历过侵蚀与掠夺,导致了大量的蒙古文古籍文献流失于国外。根据不完全统计,丹麦国家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等都藏有蒙古文古籍文献。其中俄罗斯收藏的木刻本、手抄本高达上百件。这样高数量的遗落给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收藏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蒙古族的文字和语言有着极为多变的发展史,据有记载的统计显示,蒙古族在民族发展史上创作并沿用过的文字包括:回鹘文、素永布文、八思巴文、托忒文等多种不同文字[2]。蒙古文文字随着人文环境因素及当时的政治因素进行着演变、调整,最终形成规范常用的文字形式。系统的文字缔造了深厚的文化,通过文献典籍的形式流传下来。
  (三)收藏的种类及类型
  从版本形式上看,蒙古文古籍文献并不是单一而绝对的形式进行记录,现有的版本包括石印本、刻本、油印本、抄本、铅印本等。
  从文种上看,蒙古文古籍文献展现了主流文化的衍生历史,以及多元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进化史。其中纯蒙古文文献在全部古籍文献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高达126种[3],从比例上来说,占据整体文种的74.6%,其次就是蒙汉文种合璧形式下的文献,数量为17种,这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因素有着莫大的关系,长期的蒙汗对立与合作让蒙汉之间的文化有了紧密的交际。
  从内容上看,蒙古文古籍文献在多个文化领域都有所涉猎,内容表现形式极其丰富多元。主要包含宗教、政治、语言文字、天文历法、医药卫生、文学类等十二种不同的内容形式,相互之间又有所互动与关联[4]。由于历史时代背景因素及政治环境因素需求,蒙古文古籍文献的宗教类文献占比最高,佛教类文献在蒙古族宗教史上有着最为突出的地位。
  二、蒙古文古籍文献的研究及开发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收藏与管理开始了新时代下的探索与努力。对于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收藏与研究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广范围内的收藏与汲取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展开蒙古文古籍文献的研究,在科学有效研究的基础上,才可以在原有蒙古文古籍文献的历史文化上进行民族及人类文化的再开发。
  蒙古文古籍文献以宗教类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佛教类的古籍文献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甘珠尔》和《丹珠尔》是蒙古族最大的古籍文献,这两部古籍文献汇集了蒙古民族文化语言的精髓,将蒙古族古语的修辞方式、语法形式的宝贵资料整合起来,同时对佛经的翻译提供了巨大帮助,在蒙古文古籍文献史中做出了无法估量的数据和凭据支持。
  而数字化的古籍文献管理给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收藏与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带来了来自时代的活力。对于蒙古文古籍文献的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的研究从社会文化领域上来说是对研究及保护古籍文献的里程碑式突破与改革,对古文化传承上有着重大意义。
  扫描《清实录》《甘珠尔》《丹珠尔》等珍贵文献,进行数字化的储存[5]。对于蒙古族的八思巴文和托忒文等文种进行电子版的制作,通过扫描存档,拍照转化为数字影像等高科技技术,将蒙古文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及资源共享,便于研究者及讀者在网络上的数字平台进行操作。
  三、蒙古文古籍文献的研究及开发利用中遇到的问题
  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管理是建立在蒙古文古籍文献的保护和收藏的基础上,如果收藏和保护环节出现了短板,对于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管理这样的探索也带来了问题。
  蒙古文古籍文献是极为宝贵的资源,但如果不能科学有序地保护与收藏,不能再抢救和整理的环节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那将导致蒙古文古籍文献无法发挥出作用。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收藏较为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档案馆、历史博物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及寺庙都有数量不等的收藏,这样广泛分布的收藏地域让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整合存在一定的困难[6]。同时还有少量的蒙古文古籍文献收藏在民间个人的手中,部分还流失在国外各地,这让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收藏和保护工作出现了残缺和遗漏。纸质版的蒙古文古籍文献很多已经受损严重,无法进行反复地翻阅来进行研究开发,很多孤本都出现了残缺和损坏的现象。这些问题给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利用带来了困难,也让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利用,显得尤为迫在眉睫[7]。   四、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管理建议
  (一)政府的扶持与宣传
  政府和机构要对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管理进行规范化要求,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去对蒙古文古籍文献进行专业的管理和操作,国家之间进行协调作业。一方面组织科学高效的古籍文献收藏及抢救工作,为数字化的管理及网络化的利用打好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在数据清晰全面的前提下,加大保护蒙古文古籍文献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机构和个人有着思想意识的提升。号召用数字化进行与时俱进的蒙古文古籍文献管理与保护。政府通过法规政策等措施,保护数字存储下的蒙古文古籍文献的安全性与全面性,避免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发生。同时加大对于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的资金投入,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专项负责蒙古文古籍文献的修复、收集及数字化管理事宜,吸引高端化人才对接完成这一文化传承性质的工作。政府应该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角度去鼓励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项目。
  (二)采用并推广先进的技术
  目前对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存贮比较推荐的技术是缩微复制以及电子扫描。经过数字化管理的蒙古文古籍文献可以有效减少实体古籍文献被翻阅的次数,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古籍文献原本。同时通过网络,蒙古文古籍文献可以实现在互联网上被检索与分享,推广了蒙古文古籍文献的传播度,增强了其影响力,让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有了良好的互动与交融。
  (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在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图书馆、研究机构等收藏单位的人员管理,提高重视程度,加大维护力度,保证蒙古文古籍文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要专门培养一批修复蒙古文古籍文献工作中的专门人才,修复和數字化管理工作都要抓起来,在安全作业,高效操作的基础上,紧跟新技术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完成数据库的建立。
  五、结语
  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收藏、保护、研究、数字化再开发等工作任重而道远。保护蒙古文古籍文献是文化传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蒙古族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于蒙古文古籍文献的保护意识,增强对于蒙古文古籍文献的重视程度,全方位对于蒙古文古籍文献进行研究与开发。要继续坚持收藏蒙古族人民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在国内外都展开持久的收集工作,深刻研究蒙古族文化的精髓,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产生时代的碰撞与火花。利用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科学方式,结合时代特性,数字化存储蒙古文古籍文献,形成资源共享型数据库,继续引领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苏日娜.蒙古文古籍文献的保护现状及其对策[C].第十二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23-27.
  [2]徐晨星,李亚军.注重古籍保护 促进文化传承[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4):128-133.
  [3]冯彦宁.立足保护,注重传承,着眼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做法和体会[C].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论文集,2016:90-97.
  [4]斯琴图.《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的出版与蒙古文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1):116-119.
  [5]安亮军.略论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搜集、保护、利用[C].第十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201-204.
  [6]宝音.略论蒙古文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35-38.
  [7]宝音.蒙古文古籍文献的研究与利用[C].第十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33-38.
  作者简介:
  王继娜,女,汉族,辽宁人,研究生,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学。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主要以鸡首壶为研究对象,从仿生设计的角度对鸡首壶的发展及演变进行研究。运用历史研究法、图像对比研究法、个案与综合研究法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方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鸡首壶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仿生设计在鸡首壶中的应用,在感受鸡首壶的设计美感的同时,更深一步去了解科学的设计方法。通过鸡首壶在装饰与造型上的发展演变,可以发现鸡首壶是我国古代陶瓷設计中较早,也是较好地运用仿生设计的陶瓷器皿,其具体体现
期刊
【摘要】 当代藏族作家对民间“高大全”式英雄形象的颠覆,是小说文本意义生成的重要因素。小说文本只有与不在场的藏族民间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发生互文关联,它开放多元的文化意义才能够被激活。在互文性运作中探讨藏族作家对传统“英雄叙事”的颠覆与重构意义,有助于发掘作家相似性创作背后的文化认同和精神羁绊。  【关键词】 藏族;民间文学;作家文学;英雄叙事;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黔东南苗族是一个追求自由的民族,在他们的女性服饰中也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思想的自由,在自由中创造和展现着美,实现了与自然生态的自由对话,表现出了生命的活力。这些内涵使他们的女性服饰成为自由与美的艺术。  【关键词】 苗族;女性服饰;生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91-02  黔东南苗族女性服饰不仅是
期刊
【摘要】 石家庄丝弦是石家庄地区独有的戏曲剧种,它的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也几经起落,本文对石家庄丝弦音乐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根据石家庄丝弦音乐不同的研究视角分为五类,呈现石家庄丝弦作为地方戏曲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现状。  【关键词】 石家庄丝弦;戏曲;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89-
期刊
【摘要】 西方油画在中国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面貌,经过一代代画家们的艺术实践,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与特色。本文以油画风景中的写意性为研究方向,将写意性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做了概括性的介绍,阐述了写意性油画的特征,以及近现代的一些代表画家,最后展望了中国写意性油画的未来。  【关键词】 风景;写意;油画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白毛女》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史上的一部典型代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取材方面,还是在演奏形式方面,均具有独特的魅力。《白毛女》是晋察冀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典型故事,地主黄世仁把佃户杨白劳逼死,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威逼利诱其女儿喜儿,将其卖给他人,喜儿经过千辛万苦逃脱“魔爪”,在深山之中生活了多年,头发全部变成了白色,一直到当地解放之后,喜儿才得以走出大山,并获得自由之身。该部作品对
期刊
【摘要】 中国“漫改”动画短片的前世今生,历经了形式与内容上的种种改变,如今创造出了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非人哉》也是新时代国产“漫改”的一个代表作,用轻松搞笑的风格,展开了对中国古代传统神话故事中各种经典角色的日常生活想象,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時与新媒体有着巧妙的融合,是新时代下“漫改”动画短片的一个典型。  【关键词】 新时代;漫改;动画短片;《非人哉》  【中图分类号】J954
期刊
【摘要】 基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日益发展。而红色旅游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独特方式,也日益走进民众生活。革命故居作为人文景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已成为红色旅游的主打产品。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革命故居;红色旅游;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文化馆在传递正能量、组织具有群众性质的实践活动以及提升群众文化水平的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与特点、作用以及相应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 文化馆;群众文化;建设;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新兴词语“柠檬精”作为2019年十大流行语之一,以其新颖的形式和意义被广泛使用。本文首先研究“柠檬精”的来源和语义,又从认知角度探讨词语最初的概念整合过程。认为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隐喻机制起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概念整合角度对“柠檬精”做出分析,旨在更好地说明其形成过程和机制。  【关键词】 概念整合;流行语;柠檬精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