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才能泰然地与别人沟通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沟通的能力,简单来说可以有两个部分:一是沟通技巧。一是沟通者的心态。”耿峰做了一个手势,“我们用冰山来描述沟通的能力。水面上的部分,是沟通的技巧;水面下的部分,是沟通者的心态。技巧短时间可以掌握,也容易模仿。但水面下的成熟心态部分才是更长久、更稳定,更容易生成专属于你的独特的沟通模式。”
  耿峰在业余时间喜欢研读佛法、练习瑜伽。她说话平和、温柔,不会令人感觉到情绪有太大的起伏。在她看来,佛学和瑜伽有个共同的特色,就是都要先从专注入手。当我们持续保持专注的时候,就更容易泰然地与自己或他人沟通。才能听清对方在表达什么,也会更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从而找出彼此共赢之处。
  
  耿峰是如何说话的?
  不要怕说错话。才能会说话
  
  其实我以前是内向、害羞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把一个人放到一个环境中,比如职场,要求他必须说话的时候,他就不得不说了。我也是这样被逼出来的。现在我很享受每一次的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天赋差异没有太大。说话应该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内心有恐惧,怕输、怕错,有很多的放不下,这样就容易紧张,导致我们好像不会说话。
  听演讲,台上的讲话有多少能被记住?有调研数表明是7%,7%是多少?大概只有三句话。而我们记住的是什么呢?演讲者气质、状态、感觉。比如对人是否尊重、亲和,说的话是否实在、自然、言之有物。所以别怕说错,不是很多人能记住你说的每一句话。对于年轻人来说,说错话更容易被谅解,只要没有恶意。不恶毒。大多数人更在乎你的真诚与内涵。
  先学会让自己放松下来,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运动的时候,如果我们觉得累了,或者跟不上动作了。教练都会说:“放松,深呼吸”。如果某些沟通让你感到压力或者紧张。或许你可以尝试先关注一下自己的呼吸。当然如果平日没有呼吸的训练。临阵常常想不起来,或者不知怎么做,所以,最好平时多练习,随时用起来,会很上手。
  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中,都有可以学习和品味的。比如,每次练瑜伽时。其实都是在与自己的内在进行一次深入对话,跟自己的恐惧、紧张、不安或者喜悦、平和、宁静对话。当我们可以真正和自己对话的时候。突然发现和其他人沟通也不是太难了。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让自己的身心变得柔软。才更容易与其他人和解,接受他人,使沟通更顺畅。
  
  真实点儿。听众比你聪明!
  
  沟通最重要的是自然和真实,要用心来说话。来倾听。这来自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彻底尊重。
  语言只是思想的外衣,越想伪装。越容易被别人看穿。我们都有过类似经验:当一个人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虽然他觉得自己藏得非常有技巧、隐蔽,但我们非常清楚他的动机和用意。我们也见过很多实在、谦卑的人,他们语言平实。但句句真诚。希望和你分享人生的感悟,希望你有所收获,我们不会因此而觉得他无华。反而觉得如此亲近、自然、值得尊重。他们心底着实尊重我们,所以我们不自觉地回应以尊敬。
  如果我们可以更宏观、更辩证,看到事物都是相对而生。那我们说话就不会过于偏激,而容易让听众觉得很圆融和更容易接受。比如,我们企图说明苹果比梨更有营养,一定会有人反对或者觉得狭隘。那我们就先界定清楚我们研究的范围和条件、调查的人群等。在这些特定的条件下,我们应用特定的调研方法。得出的是这个结论,那么认为梨更有营养的人就更容易接受。
  
  和领导沟通:箭射过来时让一让。不要顶上去
  
  其实职场中,对上与对下的沟通,往往都是很敏感的。比如和领导沟通常有这种情况:领导并不理解你做事情的苦衷,就直接指责你。这时请先不要用情绪对冲。那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你可以选择暂停,比如先听完领导的话。然后说。“请容许我想一下再跟您讨论”。有情绪的候。已经不是在处理事情,往往会变成争执。批评也可以理解为并不是指责我们,而只是在谈论事情。如同射箭。我们自己不要挺身去做挡箭牌。要学会把箭让过去。和射箭的人站在一个方向上来看。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化解这支箭。
  刚工作的朋友喜欢问领导,这个该如何做、哪个该怎样解决。我建议,当有问题出现时,最好可以带着A、B、C三种解决方案去询问哪个更合适。这是成熟的沟通方式。也许我们的三个方案都被否定了,但领导会知道我们在思考,我们也能从中学到领导的思考轨迹。
  要夸赞领导吗?有很多新入职的人,非常喜欢拿恭维的话来夸赞领导。赞美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艺术。我觉得像身材、年龄、相貌等话题比较敏感,不如谈论下天气、气色或者领导经常和你谈论的主题。不用刻意表现出很熟络的样子,那样大家反而会有点尴尬。比如,见面的问候是:“今天您穿得真显瘦。”倒不如说“您今天气色不错”更得体。如果说:“我整理文件时发现了您的身份证,别说,您看起来还真不像那个年龄的。”我倒更建议她说:“今天天气真好,您的心情看起来和天气一样好呢。”
   和下属说话,太近会没有成长空间,太远他会孤独
  
  如果下属做了很多工作,作为主管,你觉得他做得并不合格。但是如果直接说,别人可能会很受伤害,或者非常抵触。但你本身的经验又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和被即刻理解的。我觉得这时。要尊重对方的工作。从工作中看到积极的方面,可用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不要全盘否定。尽量一起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言的分寸很重要。上级和下级的沟通拿捏到什么程度很重要,就像炒菜的火候。如果太多指令,下级会感到没有成长空间;太放任不管,他又会感到孤独无助。
  和同事沟通也是一样。比如你和同事带着各自的方案请领导定夺,也许你们的方案是矛盾的,如果一上来就开始争论方案的对与错,领导会听不太清,而未来同事间也难相处。倒不如“求同存异”,比如先提出“同”的部分,再讨论“异”的部分。对方觉得你们仍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只是有一点认知的差异想要探讨。这样领导也能更清楚,需要他判断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分歧到底在哪里。
  
  沟通料理的“速食”与“慢炖”
  
  学习沟通,可以选择速食面,也可以选择炖菜,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此如短期的“口才课程”、推销员课程等,就很速食。速食也会开花结果,不过我觉得那果子不是自己的,是嫁接的,很难融会贯通,用起来牵强和笨拙。而且长时间不温习,就用不上手。
  我更喜欢真正心灵成长的“慢炖”课程。那是先往下扎根,然后。慢慢开出来自己的花,结出自己的果,是完全属于你的,非常独特。有质感,是从内而外的改变。我有学习过NLP的系列课程,也学习过很深入的沟通技巧、谈判技巧,这些课程的实质都是改变心态。只有充分坦然面对自己、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才是真正解决问题之道。而这些功夫是不容易消退的,是真正属于你的。
  另外,平时可以多注意学习和积累。比如看电视时。看什么并不重要,多看看里面的对白,如果有些话让我们为之触动,感到心灵一震,我们就可以停顿下来,想想这句话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有这份力量、震撼到我们的什么地方。如果听到一些觉得不合适宜的话,我们也可以想想不合适在哪里,如果是我们会怎样说得更好。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学习的过程,只要平时留心关注一下就会慢慢看到成长。
  每个人都希望接近内心更有力量的人,从而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坚定,所以培养这份力量吧。当我们内在的力量足够时,我们就不再想和别人对立;不想挑战别人;不想批判别人;也不会觉得别人不好、环境不好、世界不好——我们会喜欢每个人,接受环境,充满感恩;因此你是积极的、阳光的、友善的、平静的、坦然的。所以别人喜欢和你在一起,喜欢和你沟通,因为你充满了积极正面的能量。
其他文献
服装设计师大概是很多文艺青年心中隐隐的梦想,他们在台前衣香鬓影相随,引导着人们对神秘时尚潮流的追逐方向。把这层华服掀开,设计师的职业是否真的那样自由自在?他们能否肆意地喷薄灵感?他们的生活是否精美如画?  张爱玲说,这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祁刚大概是在时尚杂志里曝光率最高的中国设计师,1999年他大学毕业就进入了艺术家陈逸飞的工作室。第二年发布的“骊骚”、“惊谷”专场让他一役成名,获
期刊
早就听说王樯打起电话来赏心悦耳。亲自见识到她的“会说话”是在年初马会举办的媒体答谢会上。开场王樯只说了简单几句话。就周到地考虑到了来宾、主持人、老板、同事、公司立场等方方面面——这种“功力”也在我们此次会面中可见一斑:一见面她就说,“我就喜欢一边工作一边见朋友,就像压根没事儿、没在工作一样。”多会说话!  而见到初次会面的实习生丁晨,王樯又是主动递名片、又是安排座位。“新人最容易感觉被忽视,所以我
期刊
缪钦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擅长沟通的人。“我说话比较直接,性子急,凡事求快”,在顾客至上的麦当劳,缪钦刚开始很不习惯。“开业前经理花了两个月培训我们,如何在一分钟内完成对客人柜台服务的“‘六部曲’”,我的速度很快,但与顾客的沟通总不过关,经理教我要目视顾客、懂得聆听。学会在一分钟内与他们建立联系。抓住增值点。”除了与顾客沟通,还有和内部员工的沟通。缪钦这时才发现,原来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情绪都很不一样。“
期刊
在讲“为什么不会说话”之前,我们需要先定义什么是“会说话”。“在职场组织内部,会说话是在内部的沟通中,能将自己的意思、思想有效表达。并展现专业。而普适性的‘会说话’则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也是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对方也能够正确接收你所表达的内容;其次是语言的处理比较适宜。容易让人接受;最后是说话要得体。”赵卜成说。  有这样一个场景:你因为停车场卫生突然变得非常糟糕。去物业公司询问。和前台接待发生
期刊
“涵哥是唐僧,我是孙悟空。然后猪八戒应该是钱枫或田源,或者是两人合体,不过猪八戒比较像钱枫,田源是沙悟净。小五应该是白马,浩二是菩提老祖,俞灏明则是红孩儿。”  欧弟为何如此形容天天兄弟?他们之间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关于团队分工和角色定位的秘密?  我在录影棚外的休息室见到汪涵时,他正脱了鞋盘腿坐在沙发上养精神,周围是陆陆续续到来的准备上场的天天兄弟。“我经常在节目以外给他们上课,让他们背一些历史文化
期刊
曾经在连战和马英九幕僚团队里工作过的游梓翔回答问题很有艺术感。他反应迅速。在回答的每一个小问题中。都自有起承转合的逻辑,轻言缓语、清晰晓畅,几乎没有废字。而且,在电话这头,我能感觉到他始终挂着微笑。  游梓翔反应的迅速和他从高中起就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有关,那时他说话的天赋被发现后。他就再没离开过“说话”这一行。他仍然热爱辩论。还经常在辩论比赛中出任评委。但他觉得,辩论只是为了训练自己反应的速度、掌
期刊
理论上的方法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直到真正体会其精髓后,才会变成自己语言风格的一部分。但是记住一些经典的话语,掌握一些看似细微末节的说话技巧,却能够迅速让你的语言生动起来。    语录篇    刚出道时,林志玲被说成花瓶,她却幽默地接受了批评:“花瓶吗?很好啊,这也是对外表的一种肯定,我会把它看成赞美,再说声谢谢。当然,如果你真的对这只花瓶有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真实的我。”  约请前麦肯锡
期刊
在奔驰E系新车发布会以及《中国经营报》25周年庆典上见过周瑛琪的主持功力。她对厂商意图的了解、语言的到位、对场面和氛围的把握,相信台下每个来宾都能感觉到。而让她成为备受主办方欢迎的主持人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她主持的技巧,更在于她修炼为人。这让她的临场反应更有温度和高度。  “人首先要有一种善意。能为对方考虑时,他说的话就会比较好。”周瑛琪说。她的外公曾经对她说过:“要关心你所关心的人关心的事一关心别
期刊
1982年。陶景洲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继续到巴黎第一大学学习。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最早公派留学生之一。也是进入法国律师界的第一位中国人。  陶景洲认为:“语言是沟通的基础。用对方熟悉的语言,沟通才会没有障碍。”工作需要全球飞的陶景洲除了中文外。法语和英语都非常流利,在法国留学掌握了法语;而开始执业后,商务上用得最多的是英语;不过,陶景洲说得最多的还是中文:“我刚好掌握的是三个时代的语言:法语的辉
期刊
虽然作为电台主持人,工作很大一部分通过说话来展现,小飞和喻舟还是坚定地认为自己算是说话方面的“反面教材”。  首先,他们打心眼里觉得说话这件事不是技术活儿——当然,这不代表本刊的观点;其次,他们也认为自己不算会说话。尤其是喻舟。典型地“直”——位主持人采访他们时。说起来小飞长得有点儿像演员夏雨,喻舟立马接了一句,“少来了,你太明显了吧?怎么当主持人,功课不做也就罢了,还这么拍人马屁。”原本以为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