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在连战和马英九幕僚团队里工作过的游梓翔回答问题很有艺术感。他反应迅速。在回答的每一个小问题中。都自有起承转合的逻辑,轻言缓语、清晰晓畅,几乎没有废字。而且,在电话这头,我能感觉到他始终挂着微笑。
游梓翔反应的迅速和他从高中起就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有关,那时他说话的天赋被发现后。他就再没离开过“说话”这一行。他仍然热爱辩论。还经常在辩论比赛中出任评委。但他觉得,辩论只是为了训练自己反应的速度、掌握别人思维的路径。并不是沟通的常态。一般的沟通,感情要大于道理。如果你一定要别人接受你的道理,反而会失去人际关系。
常态的沟通中。需要多元、包容、尊重的态度。虽然游梓翔的专业是学习如何把话说得更漂亮,但他并不认为这是靠学习“技巧”取胜的专业,并不是你把“语言与政治”、“语言与社会关系”、“语言与组织运作”、“语言与多元文化”的知识都学会,你就能成为说话行家。说话重在启发,启发你与人沟通的愿望;启发你去聆听;启发你爱自己所说的内容,最后才是教你说话技巧。
游梓翔是如何说话的?
沟通的王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服之以德
我们口语传播学要拜的祖师爷是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管口语传播叫修辞学。现在中文对修辞偏重辞格。但修辞学核心的部分其实是人透过语言怎样影响他人。口语传播主要训练两部分:人与人之间怎样维护关系。二是怎样表达,让语言发挥说服力。
我们一般说沟通的王道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服之以德。
比如传播学中经常研究的题目是政治人物形象遭受损害时怎样修复。这一点马英九做得很好,他在事情辩护上,始终像个律师。他会理性地解释,你们质疑我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适宜的。但他在态度上,也会对这次争议给外界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他会有很诚恳、愿意自我检讨的态度,让人觉得他不是一个强词狡辩的人。
其实“理”相对容易做到,但“情”更难。需要加上肢体、表情。我在台湾经常举温家宝的例子。2008年春节南方雪灾。很多民工困在广州火车站不能回家。他上台首先说:“我知道你们想回家。”透过肢体。跟民众表示其实我能感觉到你们此刻的感受。我也感同身受。
服之以德,主要是日积月累,用平时累积的品德形象让人觉得自己的话比别人有分量。
脚本比稿子更重要。观念比文字更重要
我们之前看到有人上台公开发言要拿稿子。稿子当然可以让你语言更精致。让人觉得像一篇文章。全盘使用稿子时,过度准备,就不像是在说自己的话,你也就失去了口语传播最厉害的东西——说服力。
说话最好的状态是,没有稿子,只有脚本。我知道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要说什么,我的脑海里有的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堆字。很多善于演说的人每次讲的宇不见得一样。但观念都一样——观念远远比文字重要。把观念传递给听众。让他们能抓住你观念的精髓,这才是最重要的。与人沟通的最好方法是聆听和发问
传播学中会有一些理论告诉你,怎样判断不同类型人的喜好和倾向。但多数情况是我们缺乏足够的信息去判断,我们自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去观察人们的行为:他的身体是开放的还是紧张的。他与你的沟通是放松的还是疏远的。与人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聆听别人。多多发问。
发问的技巧一般就像学校里的三种常规题目一样:是非题、简答题、申论题。与对方不熟时多问申论题。如果发现他不会讲太多时用更单纯的讲话方式:“你能告诉我你的几个爱好吗?”“如果这几个给你选择……你会选哪一样呢?”这在工作中也很有效。作为领导需要得到确定的答案时要用是非题:“你确定你三月可以给我吗?”也有比较和气的领导,会说“你三月可以给我喔”。但得到的回答会比较模糊。
最不要问的就是假问题。比如有的主管常说:“能不能做得到?”你并没有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而是语言里暗示了他非做到不可。我们还经常犯的错误是,缺乏耐心,给了他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对方还在琢磨怎样回答时,你就已经忍不住代替他回答。或者是插入了另外一个问题。说话最重要的元素:首先要爱你说的内容
其实很多人说自己不善言辞,但我们还是要回到解决这个观念本身——我为什么要说出来这件事,这是件什么事。爱说,想说。觉得自己说的重要,才会解决说话的问题。
我通常训练学生。先来讲一件自己最爱的事情。你最喜欢玩游戏,那么就可以告诉我,昨天玩线上游戏多么成功、多么开心。语言迟钝、找不到恰当的修辞都不要紧,你只要告诉我,为什么那个游戏好玩,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能把它感动你的地方传递给第二个人。那么你就学会了说话最重要的元素:首先要爱你说的内容。我们见过太多口齿清晰、说话流畅的读稿机。但并不能感动听众。反而是那些说话并不流畅,但他真的好想说他的话。他好喜欢他说的东西。这种人会比较让你感动。首先说清楚我为什么被这件事感动,我要与你分享我的感动,然后把这个感动说出来,就一定有效。不必太在意末端的部分。先处理前端的部分。
处理好前端再来处理末端就不会太难。最好的方式是多多练习。与亲朋好友在一起,或者参加一些活动,多听听那些会说话的人怎样说。彼此聚合。互相聆听,说话就不会是件难事。
游梓翔反应的迅速和他从高中起就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有关,那时他说话的天赋被发现后。他就再没离开过“说话”这一行。他仍然热爱辩论。还经常在辩论比赛中出任评委。但他觉得,辩论只是为了训练自己反应的速度、掌握别人思维的路径。并不是沟通的常态。一般的沟通,感情要大于道理。如果你一定要别人接受你的道理,反而会失去人际关系。
常态的沟通中。需要多元、包容、尊重的态度。虽然游梓翔的专业是学习如何把话说得更漂亮,但他并不认为这是靠学习“技巧”取胜的专业,并不是你把“语言与政治”、“语言与社会关系”、“语言与组织运作”、“语言与多元文化”的知识都学会,你就能成为说话行家。说话重在启发,启发你与人沟通的愿望;启发你去聆听;启发你爱自己所说的内容,最后才是教你说话技巧。
游梓翔是如何说话的?
沟通的王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服之以德
我们口语传播学要拜的祖师爷是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管口语传播叫修辞学。现在中文对修辞偏重辞格。但修辞学核心的部分其实是人透过语言怎样影响他人。口语传播主要训练两部分:人与人之间怎样维护关系。二是怎样表达,让语言发挥说服力。
我们一般说沟通的王道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服之以德。
比如传播学中经常研究的题目是政治人物形象遭受损害时怎样修复。这一点马英九做得很好,他在事情辩护上,始终像个律师。他会理性地解释,你们质疑我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适宜的。但他在态度上,也会对这次争议给外界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他会有很诚恳、愿意自我检讨的态度,让人觉得他不是一个强词狡辩的人。
其实“理”相对容易做到,但“情”更难。需要加上肢体、表情。我在台湾经常举温家宝的例子。2008年春节南方雪灾。很多民工困在广州火车站不能回家。他上台首先说:“我知道你们想回家。”透过肢体。跟民众表示其实我能感觉到你们此刻的感受。我也感同身受。
服之以德,主要是日积月累,用平时累积的品德形象让人觉得自己的话比别人有分量。
脚本比稿子更重要。观念比文字更重要
我们之前看到有人上台公开发言要拿稿子。稿子当然可以让你语言更精致。让人觉得像一篇文章。全盘使用稿子时,过度准备,就不像是在说自己的话,你也就失去了口语传播最厉害的东西——说服力。
说话最好的状态是,没有稿子,只有脚本。我知道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要说什么,我的脑海里有的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堆字。很多善于演说的人每次讲的宇不见得一样。但观念都一样——观念远远比文字重要。把观念传递给听众。让他们能抓住你观念的精髓,这才是最重要的。与人沟通的最好方法是聆听和发问
传播学中会有一些理论告诉你,怎样判断不同类型人的喜好和倾向。但多数情况是我们缺乏足够的信息去判断,我们自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去观察人们的行为:他的身体是开放的还是紧张的。他与你的沟通是放松的还是疏远的。与人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聆听别人。多多发问。
发问的技巧一般就像学校里的三种常规题目一样:是非题、简答题、申论题。与对方不熟时多问申论题。如果发现他不会讲太多时用更单纯的讲话方式:“你能告诉我你的几个爱好吗?”“如果这几个给你选择……你会选哪一样呢?”这在工作中也很有效。作为领导需要得到确定的答案时要用是非题:“你确定你三月可以给我吗?”也有比较和气的领导,会说“你三月可以给我喔”。但得到的回答会比较模糊。
最不要问的就是假问题。比如有的主管常说:“能不能做得到?”你并没有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而是语言里暗示了他非做到不可。我们还经常犯的错误是,缺乏耐心,给了他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对方还在琢磨怎样回答时,你就已经忍不住代替他回答。或者是插入了另外一个问题。说话最重要的元素:首先要爱你说的内容
其实很多人说自己不善言辞,但我们还是要回到解决这个观念本身——我为什么要说出来这件事,这是件什么事。爱说,想说。觉得自己说的重要,才会解决说话的问题。
我通常训练学生。先来讲一件自己最爱的事情。你最喜欢玩游戏,那么就可以告诉我,昨天玩线上游戏多么成功、多么开心。语言迟钝、找不到恰当的修辞都不要紧,你只要告诉我,为什么那个游戏好玩,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能把它感动你的地方传递给第二个人。那么你就学会了说话最重要的元素:首先要爱你说的内容。我们见过太多口齿清晰、说话流畅的读稿机。但并不能感动听众。反而是那些说话并不流畅,但他真的好想说他的话。他好喜欢他说的东西。这种人会比较让你感动。首先说清楚我为什么被这件事感动,我要与你分享我的感动,然后把这个感动说出来,就一定有效。不必太在意末端的部分。先处理前端的部分。
处理好前端再来处理末端就不会太难。最好的方式是多多练习。与亲朋好友在一起,或者参加一些活动,多听听那些会说话的人怎样说。彼此聚合。互相聆听,说话就不会是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