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培养产学研结合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作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初步形成了以学校、社会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为基本形式;以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专业岗位训练、职业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尽管还不完善,但对于更好地解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社会适应问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按照地方高校“培养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何从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出发,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要、胜任社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不仅是提升系办专业的实力、培养特色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拓展自我发展空间、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更是突出系办专业特色、实现专业以及学科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1.目标突出应用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社会需要更多的、胜任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专门人才。办学瞄准这一人才需求市场,突破学校本位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寻求与社区、社会事业单位的紧密联系,以学校、社会紧密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2.功能突出互补性。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在向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同时,还必须与社会进行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教育、科研、服务等完整的功能体系和有效机制,置身于社会一线,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过程,拓展自我发展优势空间,增强专业竞争实力。
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办学根据自身教师及专业特点与优势,根据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社区主任助理、社区管理干部培训等服务,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校社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
3.方式突出可行性。
产学研结合是一种办学理念,这种理念必须延伸到办专业的各个层面和社会发展的多元空间,必须联系专业发展方向与社会需求吻合度、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共享的范围的可利用的程度、专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具体模式。
二、学校、社会携手合作培养模式的内容
在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过程中,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应用研究、社会服务为两翼,以岗位实训为主要特征,通过学校社会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利用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力,有效解决办专业过程中资源不足、实践环节薄弱及学生就业能力比较差等问题,最终达到应用人才培养根本目的。
1.建立有效的专业指导机制。
建立学校社会双方共同参与,高校同行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强化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和方向定位;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必须定期研究专业建设与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情况,为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校社合作、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并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
2.建立协议化实践合作机制。
必须通过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签订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协议,构建合作教育的基本平台,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实训场地,形成比较灵活的协议化的合作机制,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平台。
3.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
在学校、社会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及校内模拟训练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长期从事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担任专业的专业课程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以有效地进行指导。同时可以利用社会资源,选派教师挂职锻炼,深入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一线,了解实际并积累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实际工作的阅历和经验,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以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实现高校与地方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4.构建实践—理论—实践的课程教学模式。
实践—理论—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是学校、社会合作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程度,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现场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建立开放式的教学课程体系,缩减专业必修课程;为拓展专业口径,必须增加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根据专业方向采用版块式学科组合,设计专业岗位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强化实践环节。在实践课教学的安排上,还要把课时切分学期初和学期末分两段进行,期初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建立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进行理论教学,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必要的认知前提;期末的实践是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理论开展社区工作实践,并用社区实践中来检验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理论水平。
5.方向明确的“岗位养成”式实训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根据社区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具体课程设置,在四年学习中安排不同主题的专业实习,到校外实习基地(社区)进行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岗位实习,如社区工作与实务、社区法律工作实务、社区民政工作实务、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实务、社区文化工作实务、社区信息化管理工作实务等;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以“社区主任助理”身份在社区参加岗位工作,通过社区主任助理挂职实习,用“岗位养成式”的实训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专业岗位的适应,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观察判断、协调交往、策划组织和应变能力。还要建立相应的实践课考评体系,通过个人总结、实习报告(论文)、小组意见和实习单位鉴定等四个环节设置和要求来确保岗位养成的质量。必须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实际的锻炼,体现关爱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
“岗位养成”式的实训方式,可以使学生逐渐溶入职业人的生活,创新意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增强求知欲望;通过兼职和挂职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了专业知识结构,学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训练调查研究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实习中深入了解社会各阶层,感受生动具体的国情教育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探寻自己未来步入社会的形象,寻找自己与这个形象的差距,认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思考就业问题的思路,学会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增强面对社会的信心和迎接挑战的勇气。
6.利用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专业课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优势,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参与实习单位积极工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定位必须准确,人才特色必须鲜明,实践环节必须加强,产学研必须结合,高校地方必须共赢。在应用型人才探索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思考如何强化学科意识,如何进一步把握专业教学的规律,如何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的实效性,如何提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不断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初步形成了以学校、社会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为基本形式;以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专业岗位训练、职业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尽管还不完善,但对于更好地解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社会适应问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按照地方高校“培养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何从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出发,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要、胜任社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不仅是提升系办专业的实力、培养特色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拓展自我发展空间、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更是突出系办专业特色、实现专业以及学科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1.目标突出应用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社会需要更多的、胜任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专门人才。办学瞄准这一人才需求市场,突破学校本位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寻求与社区、社会事业单位的紧密联系,以学校、社会紧密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2.功能突出互补性。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在向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同时,还必须与社会进行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教育、科研、服务等完整的功能体系和有效机制,置身于社会一线,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过程,拓展自我发展优势空间,增强专业竞争实力。
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办学根据自身教师及专业特点与优势,根据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社区主任助理、社区管理干部培训等服务,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校社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
3.方式突出可行性。
产学研结合是一种办学理念,这种理念必须延伸到办专业的各个层面和社会发展的多元空间,必须联系专业发展方向与社会需求吻合度、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共享的范围的可利用的程度、专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具体模式。
二、学校、社会携手合作培养模式的内容
在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过程中,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应用研究、社会服务为两翼,以岗位实训为主要特征,通过学校社会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利用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力,有效解决办专业过程中资源不足、实践环节薄弱及学生就业能力比较差等问题,最终达到应用人才培养根本目的。
1.建立有效的专业指导机制。
建立学校社会双方共同参与,高校同行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强化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和方向定位;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必须定期研究专业建设与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情况,为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校社合作、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并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
2.建立协议化实践合作机制。
必须通过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签订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协议,构建合作教育的基本平台,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实训场地,形成比较灵活的协议化的合作机制,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平台。
3.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
在学校、社会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及校内模拟训练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长期从事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担任专业的专业课程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以有效地进行指导。同时可以利用社会资源,选派教师挂职锻炼,深入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一线,了解实际并积累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实际工作的阅历和经验,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以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实现高校与地方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4.构建实践—理论—实践的课程教学模式。
实践—理论—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是学校、社会合作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程度,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现场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建立开放式的教学课程体系,缩减专业必修课程;为拓展专业口径,必须增加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根据专业方向采用版块式学科组合,设计专业岗位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强化实践环节。在实践课教学的安排上,还要把课时切分学期初和学期末分两段进行,期初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建立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进行理论教学,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必要的认知前提;期末的实践是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理论开展社区工作实践,并用社区实践中来检验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理论水平。
5.方向明确的“岗位养成”式实训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根据社区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具体课程设置,在四年学习中安排不同主题的专业实习,到校外实习基地(社区)进行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岗位实习,如社区工作与实务、社区法律工作实务、社区民政工作实务、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实务、社区文化工作实务、社区信息化管理工作实务等;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以“社区主任助理”身份在社区参加岗位工作,通过社区主任助理挂职实习,用“岗位养成式”的实训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专业岗位的适应,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观察判断、协调交往、策划组织和应变能力。还要建立相应的实践课考评体系,通过个人总结、实习报告(论文)、小组意见和实习单位鉴定等四个环节设置和要求来确保岗位养成的质量。必须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实际的锻炼,体现关爱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
“岗位养成”式的实训方式,可以使学生逐渐溶入职业人的生活,创新意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增强求知欲望;通过兼职和挂职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了专业知识结构,学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训练调查研究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实习中深入了解社会各阶层,感受生动具体的国情教育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探寻自己未来步入社会的形象,寻找自己与这个形象的差距,认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思考就业问题的思路,学会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增强面对社会的信心和迎接挑战的勇气。
6.利用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专业课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优势,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参与实习单位积极工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定位必须准确,人才特色必须鲜明,实践环节必须加强,产学研必须结合,高校地方必须共赢。在应用型人才探索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思考如何强化学科意识,如何进一步把握专业教学的规律,如何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的实效性,如何提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不断解决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