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几十个学生编在一个班里还不能算是一个集体,至少不能算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只有把一个新组织起来的集体培养成一个健全的集体,才能有效地完成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任务。健全的班集体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设一个健全的班集体,既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也是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落实“三个一切”,把学生培养成才的手段。
一、建设健全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1、方向:既要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班主任要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天天讲,月月讲,反复讲,不厌其烦地讲,要深入学生的心田。
2、目标:集体的重要特征在于有共同奋斗的目标。共同奋斗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健全班集体的精神支撑和前进动力。
3、核心:由班团干部、积极分子组成,是一个班集体的中坚骨干。
4、纪律:纪律是有效开展各项活动、建设健全班集体的根本保证。
5、舆论:正确的舆论能使班集体具有团结向上的活力和凝聚力。
6、风气:要形成团结友爱、勤奋好学、文明向上、遵章守纪的良好班风。
二、怎样建设健全的班集体
1、要确定共同奋斗的目标
⑴学生集体的主要特征
①明确的方向;②共同奋斗的目标;③集体活动。
⑵怎样确定共同奋斗的目标
①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要反映时代要求,符合社会需求;③适合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班上具体情况;④是班集体成长的共同要求。
2、具体实施办法
⑴学期初确定本学期总目标
学期总目标就是一个学期要达成的整体大目标,如:本学期成为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在各项竞赛中名次名列前茅。总体确定后,要在班上大力宣传,组织学生认真讨论,鼓舞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并经常用这一目标来检查和督促班集体,使它们成为集体前进的巨大动力。
⑵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确定近期目标
为了实现总目标,班主任应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紧握学校的工作安排,适时地安排近期目标,使总目标具体化、现实化。
①短期目标:在一周或两周内达到什么目标,如在学校举行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中要获得什么位次,每个同学在一月内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技术等。②阶段性目标:使目标任务化、明确化,如一周或两周内班级指标考核评分要达到先进之列,清洁区卫生、寝室、教室卫生要创优等。
当一个目标实现后,班主任要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指明问题,及时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引导班集体向新的高度迈进。
3、选拨和培养班干部及积极分子,建立坚强的核心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能有力地带动全班同学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因此,发现和培养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集体核心是培养班积极的一项重要工作。
⑴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在各项活动中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
新生入学之初,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停留在学生自我介绍或档案表上,对所有的学生的情况不可能了解得很全面、透彻。给班主任选拔积极分子带来一定难度,这是班主任就要通过询问、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生。如:通过学生的中考分数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能力,通过打扫教室卫生或其他劳动了解和发现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活动能力、团结协作的品质等。通过各项活动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及时地从积极分子中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关心集体,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团干部。
⑵重视对班干部的培养和管理,使之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学生学习的楷模
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主要是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及管理,使他们成为深受同学信赖和支持的出类拔萃的人。
①要求他们树立“服务”意识,当干部是为了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同时服务于同学,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有“特权”思想,要做同学们的勤务员,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排忧解难,带领同学们完成各项学业任务。②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学习的模范、劳动的模范、各项活动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在学生中产生威信,获得支持。③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④教育他们虚心诚恳、工作主动,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结同学、平等待人、正确对待自己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⑤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对他们工作中的成绩要充分肯定。但是不能掩饰和袒护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因为他们毕竟是学生,是学生就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班主任既要严厉批评,又要耐心帮助,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使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
⑶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是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对积极分子的要求不能像对干部的要求那样追求全面发展。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能要求过高,主要是要求上进,愿意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服务。积极分子队伍愈来愈壮大,健全班集体就会更加巩固。
4、培养正确的舆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是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正确舆论树立与否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班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就能明辨是非,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不正确的东西,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能使班集体更加团结,更加朝气蓬勃,更能帮助它的每一个成员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要重视班上学生的舆论倾向,要着力树立正确的舆论。
⑴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让正确的舆论在各种活动中形成
正确的舆论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舆论是观念形态文化的表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文化安全”就是号召人们自觉抵御腐朽没落文化尤其外来糟粕文化的侵袭。班主任要通过宣传技校生日常行为规范、技校工作条例、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对学生进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开展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指导学生阅读政治书刊和文学艺术作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通过各种活动(如歌咏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活动、体育竞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树立正确的班集体舆论。
⑵举行班会来培养集体舆论
举行班会对培养集体舆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班会可以达到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目的。
①班会的形式:班务会、民主生活会、主题班会。②组织班会的注意事项:目的明确;主题突出;形式活泼;准备充分。
要把组织准备班会的全过程当做培养和教育班集体的过程。如:我校2000年曾组织了题为“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唐诗的体会”与“零违纪活动对我班的影响和作用”的两次班会,收到了非凡的效果。
⑶坚持表扬与批评,促进正确的班级舆论的形成
要大力弘扬正气,理直气壮地表扬和宣传好人好事。坚持原则,支持和维护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严厉批评错误的观念和行为,抵制歪风邪气,形成人人要求进步、争做好人好事的风气,始终把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充分应用墙报、黑板报专栏、广播等重要舆论阵地进行宣传讨论,特别是表扬与批评,促进正确舆论的形成。在表扬与批评中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批评现象为主、批评个人为辅,不点名为主、点名为辅的原则,注意批评的方法、语气、措辞,不能讽刺、挖苦、侮辱学生。对被批评的学生也要关心和尊重,决不可歧视他们。
5、建立到位有效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
把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管理育人,班主任要对学生加强常规管理,并在管理中进行教育,使班级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都有序可循,以利于健全的班集体的形成。
⑴制订班级各项规章制度
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制订学习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
⑵注意事项
①从实际出发,要求不宜过高;②条文不宜多,便于记忆和操作;③可以相互监督,可以长期坚持。
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到人人关心,大家监督提高个人的自觉性与纪律性,养成集体的优良传统。
6、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班集体建设
课外活动是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建设健全的班集体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的存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巩固和发展集体,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占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是意义重大。“好动”是青年人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青年人“好动”的特点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使他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和提高。
一、建设健全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1、方向:既要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班主任要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天天讲,月月讲,反复讲,不厌其烦地讲,要深入学生的心田。
2、目标:集体的重要特征在于有共同奋斗的目标。共同奋斗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健全班集体的精神支撑和前进动力。
3、核心:由班团干部、积极分子组成,是一个班集体的中坚骨干。
4、纪律:纪律是有效开展各项活动、建设健全班集体的根本保证。
5、舆论:正确的舆论能使班集体具有团结向上的活力和凝聚力。
6、风气:要形成团结友爱、勤奋好学、文明向上、遵章守纪的良好班风。
二、怎样建设健全的班集体
1、要确定共同奋斗的目标
⑴学生集体的主要特征
①明确的方向;②共同奋斗的目标;③集体活动。
⑵怎样确定共同奋斗的目标
①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要反映时代要求,符合社会需求;③适合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班上具体情况;④是班集体成长的共同要求。
2、具体实施办法
⑴学期初确定本学期总目标
学期总目标就是一个学期要达成的整体大目标,如:本学期成为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在各项竞赛中名次名列前茅。总体确定后,要在班上大力宣传,组织学生认真讨论,鼓舞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并经常用这一目标来检查和督促班集体,使它们成为集体前进的巨大动力。
⑵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确定近期目标
为了实现总目标,班主任应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紧握学校的工作安排,适时地安排近期目标,使总目标具体化、现实化。
①短期目标:在一周或两周内达到什么目标,如在学校举行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中要获得什么位次,每个同学在一月内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技术等。②阶段性目标:使目标任务化、明确化,如一周或两周内班级指标考核评分要达到先进之列,清洁区卫生、寝室、教室卫生要创优等。
当一个目标实现后,班主任要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指明问题,及时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引导班集体向新的高度迈进。
3、选拨和培养班干部及积极分子,建立坚强的核心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能有力地带动全班同学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因此,发现和培养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集体核心是培养班积极的一项重要工作。
⑴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在各项活动中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
新生入学之初,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停留在学生自我介绍或档案表上,对所有的学生的情况不可能了解得很全面、透彻。给班主任选拔积极分子带来一定难度,这是班主任就要通过询问、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生。如:通过学生的中考分数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能力,通过打扫教室卫生或其他劳动了解和发现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活动能力、团结协作的品质等。通过各项活动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及时地从积极分子中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关心集体,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团干部。
⑵重视对班干部的培养和管理,使之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学生学习的楷模
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主要是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及管理,使他们成为深受同学信赖和支持的出类拔萃的人。
①要求他们树立“服务”意识,当干部是为了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同时服务于同学,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有“特权”思想,要做同学们的勤务员,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排忧解难,带领同学们完成各项学业任务。②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学习的模范、劳动的模范、各项活动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在学生中产生威信,获得支持。③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④教育他们虚心诚恳、工作主动,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结同学、平等待人、正确对待自己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⑤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对他们工作中的成绩要充分肯定。但是不能掩饰和袒护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因为他们毕竟是学生,是学生就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班主任既要严厉批评,又要耐心帮助,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使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
⑶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是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对积极分子的要求不能像对干部的要求那样追求全面发展。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能要求过高,主要是要求上进,愿意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服务。积极分子队伍愈来愈壮大,健全班集体就会更加巩固。
4、培养正确的舆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是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正确舆论树立与否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班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就能明辨是非,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不正确的东西,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能使班集体更加团结,更加朝气蓬勃,更能帮助它的每一个成员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要重视班上学生的舆论倾向,要着力树立正确的舆论。
⑴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让正确的舆论在各种活动中形成
正确的舆论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舆论是观念形态文化的表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文化安全”就是号召人们自觉抵御腐朽没落文化尤其外来糟粕文化的侵袭。班主任要通过宣传技校生日常行为规范、技校工作条例、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对学生进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开展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指导学生阅读政治书刊和文学艺术作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通过各种活动(如歌咏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活动、体育竞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树立正确的班集体舆论。
⑵举行班会来培养集体舆论
举行班会对培养集体舆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班会可以达到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目的。
①班会的形式:班务会、民主生活会、主题班会。②组织班会的注意事项:目的明确;主题突出;形式活泼;准备充分。
要把组织准备班会的全过程当做培养和教育班集体的过程。如:我校2000年曾组织了题为“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唐诗的体会”与“零违纪活动对我班的影响和作用”的两次班会,收到了非凡的效果。
⑶坚持表扬与批评,促进正确的班级舆论的形成
要大力弘扬正气,理直气壮地表扬和宣传好人好事。坚持原则,支持和维护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严厉批评错误的观念和行为,抵制歪风邪气,形成人人要求进步、争做好人好事的风气,始终把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充分应用墙报、黑板报专栏、广播等重要舆论阵地进行宣传讨论,特别是表扬与批评,促进正确舆论的形成。在表扬与批评中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批评现象为主、批评个人为辅,不点名为主、点名为辅的原则,注意批评的方法、语气、措辞,不能讽刺、挖苦、侮辱学生。对被批评的学生也要关心和尊重,决不可歧视他们。
5、建立到位有效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
把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管理育人,班主任要对学生加强常规管理,并在管理中进行教育,使班级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都有序可循,以利于健全的班集体的形成。
⑴制订班级各项规章制度
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制订学习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
⑵注意事项
①从实际出发,要求不宜过高;②条文不宜多,便于记忆和操作;③可以相互监督,可以长期坚持。
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到人人关心,大家监督提高个人的自觉性与纪律性,养成集体的优良传统。
6、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班集体建设
课外活动是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建设健全的班集体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的存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巩固和发展集体,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占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是意义重大。“好动”是青年人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青年人“好动”的特点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使他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