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时代特点 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u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部队官兵的思想特点是具有多样性,充分考虑这些多样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冲击,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着眼特点 加强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也是部队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把端正思想认识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
  
  1、要用时代的眼光看待官兵。对官兵的特点要结合当前时代的大背景去理解,不能用老眼光、按老套路作评价。否则,容易将他们的特点看成缺点,导致对官兵根本态度的冷漠,甚至把他们推到对立面,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化。
  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不能简单地把官兵注重物质利益视为思想境界不高或缺乏理想追求,在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物质利益的态势下,军队要发展,军人要生存,对物质待遇有看法是正常的。相反,漠视它,一味要求官兵讲牺牲奉献,却是与时代不相协调的,只能窒息官兵的活力。
  3、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官兵。对官兵的思想特点要看本质,不能轻率评判、浅显作解。看待和评价官兵,要始终抓住广大官兵政治坚定、思想道德纯洁这一主流,不能片面地认为:只要进了军队这所大学校,思想觉悟就应该多么多么高,凡是讲的道理都应该听得进,凡是提的要求都应该落实好。如此必然导致容不得官兵的某些缺点,以偏概全。要看到官兵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多元化社会心理在官兵身上的折射,因而属于正常现象。因此,我们的工作是如何让官兵正确应对这些问题。
  
  二、把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
  
  当前,社会处于利益格局的调整之中,利益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军地反差、亲属下岗、后路堪忧等引发的现实利益问题困扰着官兵。因此,应紧紧着眼官兵关注利益、关心发展的特点,把引导官兵科学看待和正确调节利益关系摆到教育的核心位置,从官兵最为关心的利益问题入手,教育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精神和物质等各种利益关系,使其切实弄清建设小康社会是全体官兵的共同利益所在,从而自觉地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使其真正懂得只有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谋求自身利益,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才能不断满足自己的正当需求。针对官兵看重物质利益的特点,把官兵个人成长进步与工作实绩结合起来,把福利待遇与所做贡献结合起来,把倡导无私奉献与维护正当权益结合起来,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把引导官兵艰苦奋斗与适度政策倾斜结合起来,妥善处置围绕官兵发生的众多物质利益问题,确保教育工作做到官兵的心坎上。
  
  三、把心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官兵们日益感受到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强大压力,普遍呈现心理状态复杂多变的特点,容易产生心理不适、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纳入视野,积极关注官兵心理的发展变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
  1、要加强官兵心理变化规律的研究。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科学性,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心理学知识、深入分析官兵的心理变化轨迹、普遍建立官兵心理健康档案等做法准确把握官兵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
  2、要注重官兵健康心理的培养。及时化解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采取耐心教育、重点疏导、心理互助、心理护理等形式,通过平等交流、交谈、磋商以及倾听、倾诉、指导等过程,及时化解其心理危机,消除其心理症状。
  3、要尽力满足官兵正当的心理需求。针对官兵心理需求复杂多样的特点,应既注重纠正官兵提出的不正当需求,又注意把握官兵心理,摸清需求动机,想方设法满足官兵追求成才、企盼尊重、渴望关怀、向往快乐的正当心理需求。
  总之,把心理科学运用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是新形势下贴近官兵、搞好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    一、问题要有价值    所谓“有价值”,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主义。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
期刊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它对持久并深入地维持良好的学习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只有使学员时刻保持高度注意的状态,才能保证其对学习对象有清晰的反映,才能有效地感知和思维,使学习有所收获。那么,教员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前言要申宗明意,促使学员有意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自觉
期刊
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中学生物兴趣小组 邹柳 等 指导老师 李石中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71页的演示实验——《发酵中的实验现象》是这样描述的: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看看瓶中的液体会不会冒气泡,气球会不会胀大。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  我在做这个实验时,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冒出的气泡、胀大的气球,还将发酵后的液体倒入一次性茶杯中分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闻到了发酵后特殊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
期刊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进行知识信息交流,智慧碰撞、互相启迪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与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已被国民教育中大多数人所认同,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高等院校教学中更应得到广泛应用。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家均提倡讨论式教学。《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蔡元培认为:“最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老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
期刊
教学语言是语言这种交际工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又是教师以最完美的语言为手段传递信息、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合作的技能。  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和技巧。教学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那么,物理课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呢?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精炼、准确、清晰、逻辑性强    语言
期刊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家庭和学校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尤其是在养成教育中,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最初的教育载体和最佳实践课堂,其作用是学校教育不能替代的。然而,父母在未成年人养成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而养成教育就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和习得过程,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最早的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
期刊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一、激发求知欲望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
期刊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就愈能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