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器官,五脏主藏,六腑主泻,五脏与六腑之间有表里相合关系,共同完成人体各种复杂的生理活动。肺为五脏之一,大肠属六腑之列,二者互为表里,《灵枢.本输》将这种关系称之为“肺合大肠”。
肺居胸中,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有“华盖”(见《类经图翼》)之称,具有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制节等生理功能;大肠位居下焦,上接小肠,下端为魄门,其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传导糟粕,吸收水分,变化生成大便并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正是描述了大肠的这种生理功能。由于“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别走阳明”;“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出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别入太阴”(《灵枢.经脉》)。由此可知,二者经脉互相络属,其络脉分别走入与之相应络属的脏腑,从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这也正是“肺合大肠”的解剖结构基础,从而构成了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特殊关系。
这种生理上相互合作的协调关系,表现在肺居上焦,其气肃降,肺气降则有利于大肠的传导,帮助大肠排泄大便、保持腑气通畅的功能正常;大肠位居下焦,其腑气通畅,排泄大便的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肺气的肃降,使呼吸保持深沉平稳。在病理方面,亦常相互影响。若肺有病变,其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气机不利,津液不能下行,则大肠失其津液滋润,传导失职,可出现大便干结等症;反之,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传导不利,则会影响肺的生理功能而使肺气不降,反而上逆,表现为胸闷、咳喘、呼吸困难等。由于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发生病变时又常相互影响,所以,在治疗方面,若肺病宣降功能失常,在宣降肺气的同时,应当通畅大肠腑气,才有利于肺病的治疗;大肠的病变,传导功能异常,腑气不畅或不通,大便秘结时,则宜在通腑之时,兼以宣降肺气。二者适当兼顾,就可提高疗效,甚至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兹将笔者在临床上接诊的此类患者选择2例以佐证。
例1:女,25岁,某卫生院护士,1982年12月20日初诊,主诉:患间断便秘3年余,鼻孔干裂1年,3年来,经常便秘,渐伴大便带血,2~3日一行,鼻孔始干燥,渐形成干裂,曾经某县医院诊断为习惯性便秘、干燥性鼻炎,屡用中药通便、西药消炎、止血等汤、片、针剂及鼻通、四环素软膏等药滴鼻,便秘得通一时,继而便秘更甚,鼻孔干裂鲜效。现症如前述,口干,舌红少津,舌苔黄燥,脉细涩。辨证:大肠液亏,阴络损伤,肺失宣肃。治当滋液、通便、止血,宣降肺气,处方:沙参15g,麦冬15g,花粉15g,玄参15g, 杏仁12g(去皮,打), 桔梗8g,地榆炭18g,槐米18g,生大黄9g(后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经上方8剂之后,各种症状基本消失,又进3剂而收全功,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本例患者因系本院护士,便于观察,其临床症状较为特殊。患者素体阳盛,嗜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津液耗伤,加之肺津本有不足,肺失宣肃,在上则肺津不能宣达于其外窍而致鼻孔干裂,在下则不仅大肠本身津液亏耗,而且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行于大肠而使其失润,传导失职,见便秘;至于其便血,乃由大肠积热,热伤阴络,阴络损伤,血从内溢所致。朱丹溪的《平治荟萃.血属阴难成易亏论》曾说:“阴气一亏伤,所变之症,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灵枢.百病始生篇》也说:“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本例便血正属于“便红”、“后血”之列。故此,不仅应滋液、通便、止血,且必须配合宣降肺气之品方可获效,因而用上方后疗效满意。
例2:男,15个月。于1999年1月1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高热、咳嗽、喘息3天,患病后曾经西医诊断为小儿肺炎,静滴青霉素及“退烧针”(药不详),病情未减反而加重,邀余诊治。刻诊见患儿壮热(查体温40℃),烦渴引饮,咳嗽,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喉间痰鸣,指纹紫滞,脉数。病属肺炎喘嗽,乃由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伤津灼液,炼液成痰,痰热壅肺,气道被阻,以致肺失宣降所致。治当清热、宣肺、平喘,选用麻杏甘石汤加味:炙麻黄4g(先煎去沫), 炙杏仁5g, 生石膏20g(先煎). 炙甘草1g,桑皮6g,全瓜蒌6g。1剂,水煎服,每6小时1次,并继续静滴青霉素,药后诸症依然。细思之,药症相符,似无不妥可议,何以不效?随再追问病史,方知患儿近3日大便未行,触按患儿下腹,似有燥屎,余豁然大悟,经云“肺合大肠”,老师也曾屡次讲到“釜底抽薪”、“表里同治”之法,今既见典型的肺失宣肃之证,又有明显的大肠传导不及之征,正当“泻表安里”,通便泄热,引热从大便而解。遂拟宣肺化痰、通腑泄热之法,意以使肺气得以宣肃,腑气得以宣通,则热得清、咳得止、喘息自平。处方以上方中加入生大黄5g(后下),芒硝5g(分冲),枳实3g。水煎服,2剂,嘱每6小时服1次,1昼夜服完。药后大便2次,为燥便,随之壮热之势明显降低,咳嗽喘憋症状减轻。又以炙麻黄5g,(先煎去沫),生石膏15g(先煎),全瓜蒌6g,生大黄4g,葶苈子9g,苏子4g,炙甘草1g。水煎服,2剂,每日1剂,分4次服,藥后诸症消失而安。从此,近年来凡见此类病例,均采用肺与大肠同治之法,屡治屡效,足见《内经》“肺合大肠”理论的实践意义。
以上仅是笔者重温《内经》对“肺合大肠”理论的肤浅认识和临床运用点滴,不妥之处谨请同道们予以斧正。
肺居胸中,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有“华盖”(见《类经图翼》)之称,具有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制节等生理功能;大肠位居下焦,上接小肠,下端为魄门,其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传导糟粕,吸收水分,变化生成大便并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正是描述了大肠的这种生理功能。由于“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别走阳明”;“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出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别入太阴”(《灵枢.经脉》)。由此可知,二者经脉互相络属,其络脉分别走入与之相应络属的脏腑,从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这也正是“肺合大肠”的解剖结构基础,从而构成了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特殊关系。
这种生理上相互合作的协调关系,表现在肺居上焦,其气肃降,肺气降则有利于大肠的传导,帮助大肠排泄大便、保持腑气通畅的功能正常;大肠位居下焦,其腑气通畅,排泄大便的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肺气的肃降,使呼吸保持深沉平稳。在病理方面,亦常相互影响。若肺有病变,其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气机不利,津液不能下行,则大肠失其津液滋润,传导失职,可出现大便干结等症;反之,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传导不利,则会影响肺的生理功能而使肺气不降,反而上逆,表现为胸闷、咳喘、呼吸困难等。由于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发生病变时又常相互影响,所以,在治疗方面,若肺病宣降功能失常,在宣降肺气的同时,应当通畅大肠腑气,才有利于肺病的治疗;大肠的病变,传导功能异常,腑气不畅或不通,大便秘结时,则宜在通腑之时,兼以宣降肺气。二者适当兼顾,就可提高疗效,甚至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兹将笔者在临床上接诊的此类患者选择2例以佐证。
例1:女,25岁,某卫生院护士,1982年12月20日初诊,主诉:患间断便秘3年余,鼻孔干裂1年,3年来,经常便秘,渐伴大便带血,2~3日一行,鼻孔始干燥,渐形成干裂,曾经某县医院诊断为习惯性便秘、干燥性鼻炎,屡用中药通便、西药消炎、止血等汤、片、针剂及鼻通、四环素软膏等药滴鼻,便秘得通一时,继而便秘更甚,鼻孔干裂鲜效。现症如前述,口干,舌红少津,舌苔黄燥,脉细涩。辨证:大肠液亏,阴络损伤,肺失宣肃。治当滋液、通便、止血,宣降肺气,处方:沙参15g,麦冬15g,花粉15g,玄参15g, 杏仁12g(去皮,打), 桔梗8g,地榆炭18g,槐米18g,生大黄9g(后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经上方8剂之后,各种症状基本消失,又进3剂而收全功,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本例患者因系本院护士,便于观察,其临床症状较为特殊。患者素体阳盛,嗜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津液耗伤,加之肺津本有不足,肺失宣肃,在上则肺津不能宣达于其外窍而致鼻孔干裂,在下则不仅大肠本身津液亏耗,而且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行于大肠而使其失润,传导失职,见便秘;至于其便血,乃由大肠积热,热伤阴络,阴络损伤,血从内溢所致。朱丹溪的《平治荟萃.血属阴难成易亏论》曾说:“阴气一亏伤,所变之症,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灵枢.百病始生篇》也说:“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本例便血正属于“便红”、“后血”之列。故此,不仅应滋液、通便、止血,且必须配合宣降肺气之品方可获效,因而用上方后疗效满意。
例2:男,15个月。于1999年1月1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高热、咳嗽、喘息3天,患病后曾经西医诊断为小儿肺炎,静滴青霉素及“退烧针”(药不详),病情未减反而加重,邀余诊治。刻诊见患儿壮热(查体温40℃),烦渴引饮,咳嗽,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喉间痰鸣,指纹紫滞,脉数。病属肺炎喘嗽,乃由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伤津灼液,炼液成痰,痰热壅肺,气道被阻,以致肺失宣降所致。治当清热、宣肺、平喘,选用麻杏甘石汤加味:炙麻黄4g(先煎去沫), 炙杏仁5g, 生石膏20g(先煎). 炙甘草1g,桑皮6g,全瓜蒌6g。1剂,水煎服,每6小时1次,并继续静滴青霉素,药后诸症依然。细思之,药症相符,似无不妥可议,何以不效?随再追问病史,方知患儿近3日大便未行,触按患儿下腹,似有燥屎,余豁然大悟,经云“肺合大肠”,老师也曾屡次讲到“釜底抽薪”、“表里同治”之法,今既见典型的肺失宣肃之证,又有明显的大肠传导不及之征,正当“泻表安里”,通便泄热,引热从大便而解。遂拟宣肺化痰、通腑泄热之法,意以使肺气得以宣肃,腑气得以宣通,则热得清、咳得止、喘息自平。处方以上方中加入生大黄5g(后下),芒硝5g(分冲),枳实3g。水煎服,2剂,嘱每6小时服1次,1昼夜服完。药后大便2次,为燥便,随之壮热之势明显降低,咳嗽喘憋症状减轻。又以炙麻黄5g,(先煎去沫),生石膏15g(先煎),全瓜蒌6g,生大黄4g,葶苈子9g,苏子4g,炙甘草1g。水煎服,2剂,每日1剂,分4次服,藥后诸症消失而安。从此,近年来凡见此类病例,均采用肺与大肠同治之法,屡治屡效,足见《内经》“肺合大肠”理论的实践意义。
以上仅是笔者重温《内经》对“肺合大肠”理论的肤浅认识和临床运用点滴,不妥之处谨请同道们予以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