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我们的恩恩怨怨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我们学会将“结束即仇人”的感情结果柔化为“没有爱情但有亲情”;
  60年。我们终于不再以粗暴的方式、沉重的羞耻感对待离婚,把它变成跳槽一样的“没什么大不了”:
  60年。我们的择偶观经历了政治到情感的演变,走向人财双全的复合标准。
  婚恋家庭观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意识投影。老舍以《四世同堂》讲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某个大家庭的悲欢离合史,读者从中却能窥视到那个时代下所有家庭的喜怒哀乐。管中窥豹,以点概面,所有的爱恨离愁在单个人的故事里,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前行,最终把一条清晰的线索呈现在读者面前。
  
  解放了,是妇女地位的解放,现代自由婚姻的重建第一步。
  
  1950年5月,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出台,中国人第一次在法律上确立了一夫一妻制,妇女在婚姻中获得平等地位。此前,国民政府虽在法律中规定“男女婚恋自由”,但纳妾制并未废除,不能算作完全的“婚恋平等自由”。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标志着国人的婚恋从内容到形式都进入一个广阔天地。
  尽管在法律的捍卫下,新中国大多数青年男女都幸运地获得了自由挑选伴侣的权利,但新政府在这场“打破旧,树立新”的婚恋运动中,有不少让后人争议之处。1950年~1956年,在政府主导下,中国第一次离婚高潮兴起,有600万对夫妻离婚。离婚者中,有借此彻底摆脱盲婚、童养媳者,也有进城干部抛弃没有感情的糟糠之妻者。在后人的评述中,“该离不能离,不该离却离了”是其最大特点。而与离婚对应的,是近400万青年女性经由“组织安排介绍对象”,再次丧失婚姻自主权。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包办婚姻”。
  然无论如何,解放后,中国人的婚恋主旋律是“自由”,进步性不可抹杀,从中,我们甚至能看到中国人已经忘却了两千多年的人性化。
  
  政治挂帅,经济崩溃,家庭发展遭遇历史性倒退。
  
  上世纪60年代,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国已经出现了经济全盘崩溃的大危机。
  在政治主导的“革命热情”的掩盖下,经济危机并未造成社会根基的动摇,政治背景反映于爱情审美取向上,是女性首选工农兵,男性偏爱中性化风采的“邢燕子”。
  60年代初,中国家庭首先失去经济支撑,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三千余万人死于饥荒,无数家庭骨肉离散。之后,十年文革把支撑家庭稳固的另一条腿“社会意识形态”也砍断。以出身划分人的社会等级,鼓励夫妻互相举报、儿子揭发父亲等举措,让中国家庭在失去饥饱的生存保证后,人格的生存权亦被湮灭。
  当政治洗脑于家庭,这种倒退造成的伤害会殃及一个家族的数代人。
  
  改革是另一次解放,中国婚恋进入“人本”发展初期阶段。
  
  1978年,中央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与此同时,《婚姻法》开始修改。思想要解放,除了深刻理解“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主动学习西方先进之处,“婚恋思想”的解放,也是其中重要部分。与1950年代的“婚恋自由”相比,建立在人性化的自由选择是一次更大的进步。
  1980年,第二部《婚姻法》颁布,增加了对“离婚”条款的规定,“感情不和”等离婚理由被允许成立,这掀起中国第二次离婚高潮。虽然离婚在上世纪80年代依旧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办理离婚手续受到需要单位出具证明等约束,但中国人的婚姻观第一次跳出了政治的束缚,变成了夫妻两人的“家事”。
  各种各样的婚恋形式顶着批评指责声层出不穷。“秦香莲上访团”、“未婚同居”、“第三者”、“跨国婚姻潮”……短短数年,国人的择偶观已经发生极大变化,对“性”的需求在羞答答中释放出来。
  尽管人们对这种变化报以谨慎的怀疑态度,但就像~个长期受到严格管束的孩子突然发现苛刻的管教者消失了,短暂迷惘后,他们随即进入放纵的狂欢状态。
  中国婚恋观滑向另一个极端。
  
  媲美经济发展速度的婚恋开放速度,全盘西化背后的忧思。
  
  从建国至改革开放,中国人的婚恋观都在寻找外来坐标。从向苏联学习到向西方学习,其实都是经济作用于政治、政治再反馈于家庭的过程。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之路免不了要在挫折中前行,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同样走了许多弯路,甚至发生历史倒退。这是第二次倒退。
  与文革的那次伦理崩溃相比,它的核心是“对婚姻的低成本背叛”。国人对西方文明的了解停留在表面:于物质,是奢靡的享受;于精神,是少有约束的“尝试”,包括对婚姻外性关系的大胆尝试。究其原因,既是法制化进程跟不上经济发展脚步的产物,也是精神从空虚立刻进入到不加筛选、极度膨胀的极度“丰富化”的表现。
  1990年代末期,媒体终于站在更高的角度讨论家庭问题。当全社会都生病时,靠什么把急速崩溃的家庭拉回来?
  
  回归家庭,法律的及时跟进,中国家庭找到自己的坐标。
  
  2001年,第三部《婚姻法》颁布,它被称为“有史以来对中国家庭影响最大的一部法律”。市场经济的建立、财富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必要部分后,新《婚姻法》从经济层面宣判了出轨者将付出的沉重代价,以“结婚证”保证婚姻忠贞者的权益。
  三部婚姻法是家庭变迁史的最好证明。而除了法律的及时跟进,传统文化归来让中国家庭找到了灵魂。法与理的同步化科学构建,才能保证家庭在内外发展上都将受到约束。而这种约束与单纯的政治指挥一切相比,先进性不言而喻。
  进入新世纪以来,回归家庭浙成风潮。这股风潮依然从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东部地区刮起,人们修改了对成功的评判标准,与资产身家数量相比,夫妻关系融洽、子女教育有道更能检验出男性的能力。
  家庭是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中国家庭的现代化建设仍须努力。尽管它在短短60年中走完了非理性一破坏一彻底破坏一迷失一放纵一重建理性的一个轮回,但必须明白,无论社会如何变动。最终对家庭、婚恋起决定作用的。仍是人类婚恋的本质:爱与幸福。
  
  中国60年婚恋大事记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施行。在我国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婚姻家庭制度。
  1949年到i954年,为解决驻新疆20万官兵婚姻难题,新疆军区从湖南、山东、四川等地征召了4万多名女兵入伍。这些女兵后来被誉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
  1968年掀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几乎使所有经历过它的人都留下了感情的阴影和创伤。他们的爱情甚至婚姻都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于人民的恋爱、婚姻是一场浩劫。中国人的婚姻生活走入了一个“禁欲”时代。
  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第一,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第二,经调解无效。
  1981年,中国开始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从此避孕和流产合法化。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为适应婚姻家庭的发展,在夫妻财产制、家庭暴力和夫妻间的忠实义务等方面做了适当的调整。
  2004年,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以82岁高龄迎娶28岁的翁帆。
  2004年3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正式出台,在校大学生结婚禁令正式解除。
其他文献
建国6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短暂一瞬。对于中国,却是一场亘古未有之变。婚恋之变,无疑是这场巨变的一个侧面和缩影。  60年婚恋,最大的特征是两个字:激荡。多变、颠覆、震撼、深刻,勾勒出这段情史不同凡响的大轮廓。  婚恋问题,世上的人谁也躲不开。情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需求。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不管是出于生理需要,还是心理慰藉,或者传宗接代,很难找出一个正常人是婚恋的绝缘体。  婚恋问题,是人生很重
期刊
60年风云激荡,中国人的婚恋观一个甲子走完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路程:传统颠覆,婚恋多元,幸福成为唯一。60年变迁史,镌刻着众多具有时代印记的流行词,连缀起来,绘就了60年的婚恋图卷。  60年过去了,“刘巧儿”仍然会被人提起,这是个曾经蜚声全国的名字,能瞬间唤起父辈们心中那个熟悉的形象。而这个形象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叫封芝琴。  我们几经周折,联系上这位已85岁的老人。和黑白相框里那张娟
期刊
朱凤琴:63岁  郭常信:68岁    1967年深秋,我和妻子朱凤琴的婚恋在“文化大革命”响彻云霄的革命口号中开始了。  我1965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辽宁美术出版社,按规定“下去”参加了一年“四清”。1966年9月回来,正赶上“文化大革命”。1967年,我已是27岁的大龄青年了,还没有女朋友,好心的老同志吕燕就帮我介绍对象。  对象是比我小5岁的女孩朱凤琴,在太原街一个食品商店工作,各
期刊
口述:和慕娟 整理:许 芳    我叫和慕娟,是沈阳市第一食品厂一名退休工人。1956年8月和老伴蒲文和登记结婚,这张结婚证陪伴我们携手走过了52年的风雨历程。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乐亭县的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我们,坚强的母亲带着我们兄妹4人艰难的生活。因为家里穷,缺劳力,小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安心在农村参加劳动。  两年后,有亲属在城市里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他叫蒲文和,是辽宁
期刊
男人没有女人就没有家。丁乃钧直到40岁仍然单身一人。  1980年年底的一天晚上,整个学校一片冷清,年近40岁的丁乃钧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一份《人民日报》。无意间,他看到了一则广告,便突发奇想:既然产品能在报纸上登广告,单身的我是否也可以在报上刊登一则征婚广告呢?于是,丁乃钧连夜给《人民日报》的编辑写了封长信,请求给他登一则征婚广告……  1981年初,《市场》报刊登了这则征婚启事,丁乃钧也
期刊
泡泡是位二奶。  当然,在我认识二奶泡泡之前,泡泡只是泡泡,一个多梦、善感,雅致并且漂亮得有些离谱的女孩。  那是1993年11月底的某个黄昏,我刚来深圳不到一个月,因赶一个特别的采访(采访内容我忘了),破天荒打了一部的士。抵达目的地之后,我猛地一掀车门,撞翻了一位骑车上夜校的少女。天啊,因为我的莽撞、焦躁,竟将这位美女的小拇指撞成了骨折。  我放弃了采访,陪她去了医院。等待的间隙中,我们相互谈论
期刊
李爽,52岁,画家。1984年在巴黎结婚,定居至今。    李爽躲在法国人白天祥的公寓里。尽管公寓就在北京,她踩着的是自己国家的土地,但她依然有些心里没底。每当有陌生人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她都忍不住一阵紧张。  这是1980年的秋天,李爽刚刚23岁,身份是自由画家,最辉煌的职业经历是参加了中国美术馆的星星画展。“窝藏”她的白天祥是她的情人,时任法国驻北京使馆文化处的外交官。1979年,两人在一次画展
期刊
褚芳莲与徐先桃,恋爱始于1976年的秋天。那时候,21岁的徐先桃,是全村唯一的高中毕业生,他幼年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与胞妹相依为命。加之徐弱不禁风,常年患病,亲友们都为他未来的婚事担忧。  不久,经人介绍,徐先桃认识了邻近的昌松公社松山四队褚芳莲姑娘。她身材匀称,眉清目秀。两人一照面,都暗暗相中了对方。8月,两家热热闹闹地将这门亲事订了下来。  同年10月,大学恢复招考的消息传开了,徐跃跃欲试,准
期刊
非把你搞臭不可!    上世纪80年代末,京城曾经出现一个轰动一时的“秦香莲上访团”。一面红色的小旗上,写着“秦香莲上访团”六个字,小旗旁常簇拥着几十个脸色憔悴、神情忧悒的女人,有的蓬头散发,有的衣装整洁,有的抱着孩子……  这个由36名妇女组成的“秦香莲上访团”,“团长”是北京人薛桂荣,团员则来自全国各地。她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上告她们当了“陈世美”的丈夫。  薛桂荣原本是北京一家服装厂的女
期刊
非典型案例    著名的《海蒂性学报告》指出在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下,女性外遇的意义,不只在情感和性欲的满足,有些是对丈夫外遇的报复。  蓝菲的故事就是其中的非典型案例。  如果说外遇有主动和被动之分,那么—开始,她属于后者。情感和欲望无处释放,靠和丈夫之外的男人发生纠葛,以图换取些许的自尊和平衡。  自从发现丈夫凌伟明那天晚上并非如他所说,在和部门同事开会之后,心思细腻的蓝菲便发现他开始接二连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