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几点体会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时代赋予现代教育的是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中专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介绍中专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9-01
  
  中专化学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应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谈几点体会。
  1.通过理论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单单靠向学生传递知识和要学生存储知识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学生努力地去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达到向学生传输创新意识的目的。针对这个目的,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新颖而富有联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启发,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学习浓硫酸的氧化性时设计如下问题:试判断铁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足量的铁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同时,对学生进行联想、归纳、转化、拓宽等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水平,鼓励学生去思考。这样可以诱发学生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创造,贵在置疑,创新往往是从“置疑”开始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以问题为线索,鼓励学生善疑多问,且多创设置疑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根源。如在讲氯气的化学性质时,教师演示完氯气分别通过干燥有色布条和湿润有色布条的实验后,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条却不褪色。此时,利用这一现象,创设问题,加大分析力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1: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一现象说明哪种物质起了关键作用?
  问题2:Cl2和H2O两者同时存在时可使有色布条褪色,你能推断其可能的原因吗?
  问题3:真正起漂白作用是Cl2,还是Cl2和H2O反应后的生成物?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把实验与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便于学生领会、巩固和应用知识,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3.通过与相关学科渗透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专各学科是一个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中专的课程体系,每个学科只是这一体系的子系统,因此,化学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和渗透是理所当然的。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做到在知识上互相迁移,在方法上互相借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跨学科地思考问题。
  例如,由实验得知,用电解法将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时,电极所通过的电量Q正比于金属的物质的量n和金属离子的化合价a的乘积,其比例系数是一个恒量,称为法拉第常数,它与金属的种类无关。
  (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电子电量e=1.6×10-19C,Cu的摩尔质量为64×10-3Kg·mol-1)
  (1)试求法拉第常数F(电量以库仑为单位)
  (2)如果电解硫酸铜溶液获得1Kg的金属铜,通过电解槽的电量是多少?
  (3)用电解的方法在半径为R的铜球表面均匀镀上很薄的银层,在电镀槽中铜球是阳极还是阴极?另一电极是什么材料?若电流强度为I,通电时间为t,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金属银的密度为ρ,求镀层的厚度d。
  [说明]此题是化学与物理、数学三门学科的综合,它分层次、多角度设问,问题层层推进,思维步步深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必然出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
  4.加强化学知识应用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在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学习《硫、硫酸》后,可以让学生了解到SO2的产生、转化、危害及二次污染物酸雨的形成过程和危害。在《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煤和煤的综合利用》等中讲述有关能源危机的知识、介绍烃类及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再如介绍温室效应、海洋污染、土地沙漠化和新材料象光缆等密切联系生活以及在研究生物体中DNA分子、确定岩石、古代动植物化石的“年龄”等内容,这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而且使学生能加深理解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极为重要。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实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学习能力学. [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98-97.
  [2]尹鸿藻.化学教学参考.[J]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2.67-69.
  [3]张立志.化学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11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4-01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笔者的作文教学之路也仅处于摸索阶段,在此只能谈谈自已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供同仁们共同探讨,愿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命题激趣   任何一件事,只要是被动完成,你就不能指望有多好的效果,作文亦然。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写,自然就写不出好文章,因此,要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2-01     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物理课堂教学理应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一条渠道。  一、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是解决学生思维问题。具体操作即是解决学生学会和会学的问题。  (一)解决学会问题 
摘 要: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人物是教师。这是由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他的劳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其它所不能替代的,所以说教师的作用特别重要,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浅析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飨读者。  关键词:素质教育 传道授业 为人师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3-01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6-01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  一、营造合作学习氛围,使学生愉快地合作  教师要创建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 要:迎着21世纪的曙光,一群山坳里的孩子告别了昔日那间陈旧简陋的小土屋,坐进新建的宽敞的教室,全新的校园舒适的环境给师生们带来了快乐。2006年这里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开始实施远程教育。  关键词:远程教育 教师 飞翔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8-01     迎着21世纪的曙光,一群山坳里的孩子告别了昔日那间陈旧简陋的小土屋
摘 要:许多体育老师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进行训练时,通常将许多时间用在了对青少年的跳高专项技术训练上,而忽视了同步的“速度”素质训练。这样不仅不利其专项成绩的提高,而且错过了对“速度”素质训练的最佳时期,影响了运动员今后更好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青少年跳高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为运动员取得更好的跳高专项成绩和今后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青少年“速度”素质  中图分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50-01     农村小学远程教育的实施给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为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翻开了历史新篇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教师的紧迫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科学地综合选择和运用
前言:语文课程改革在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自古以来莆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
摘 要:教学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其目的是为了最大化的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更好的适应学科知识与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合理 教学设计 效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55-0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减能增效已成为当今世界的要务之一。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部门,也面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57-01     孔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一代教育的宗师,在传播其思想学问的过程中,凭借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以其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其弟子施以影响,在平等、自由的对话中塑造发展弟子们的人格。孔子的育人观对现代的教育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详尽地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