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莱坞的著名导演们,从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希区柯克这个胖子,怎样折磨她的女主角,童年的心理创伤可以在他的哪些电影里找到蛛丝马迹,他为什么宁可热死也不肯露出自己的身体?
门缝里的阴影
希区4岁或者11岁时(是的,他本人每次回忆这段往事都会杜撰一个年龄),因为犯错而被父亲斥责,疯狂的父亲把他拖到警察局,还恶作剧地给警察叔叔写了张字条:“这个孩子坏透了!”(每个成功的天才背后都有一个疯狂的父亲)希区在警局的黑房子里被关了半个世纪(实际上连五分钟都不到),据说当门缝里最后一缕光线无情地消失时,小希区坚信世界末日到来了。(于是,这家伙把他看到的黑暗与恐惧交织的阴影通过镜头传遍了全世界)
袋鼠与警车
事情还没完,关禁闭事件的后续影响是:希区从此变成了一个喜欢嘲笑警察无能的人,后来在他的电影中,警察不是搞错线索就是跟丢目标。希区还说:如果他有机会去澳大利亚拍戏,他一定会把亲爱的警察同志装进袋鼠的袋子里,然后让他们冲着袋鼠妈妈大喊:“追上前面那辆车!”
倒过来的蛋糕
一战结束后,年满18岁的希区终于接受了征兵体检。令他崩溃万分的是,军方给出的结果是——不合格。希区当然要问为什么,对方给出的结论是:他们不喜欢他的身材和长相。希区后来自嘲道:“我就像是一个倒过来的蛋糕,如果让我入伍,他们根本没法做一套合适的军装。”(事实上,希区的这些经历让他很受伤,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霾)
折磨视力的西装
在希区柯克的橱柜里,摆放着一大堆顶级面料做成的西装。恐怖的不是西装的数量和质量,而是它们的款式——如果不仔细辨别,肉眼根本无法看清这些貌似一模一样的西服,颜色居然还存在着微小的差别。(别人看上去他永远不换衣服,实际上他是一个相当刁钻的肥胖男模)
热死也是一种死法
因为肥胖,希区柯克从不当众露肉,有次在马拉喀什拍片,气温高达43度,现场的演员却从没见他脱下过深色的外套,领带也没有松开过。1928年拍摄《讹诈》时,摄影棚里没有风扇,没有冰块,在这个大蒸锅里,希区居然穿着黑色西装、紧紧的白衬衫、灰领带、黑袜子、黑鞋子,当灯光师将照明设备打开时,可怜的希区都快被烤熟了。(得自卑到什么程度才能宁愿热死也不露肉啊!)
防止沉船!
虽然不喜欢露肉,但希区却很喜欢在电影中露脸,他曾打算在《救生船》中坐上船演一个群众,但其他演员都害怕希区会把船弄沉,于是建议他扮演一具从救生艇边上漂过去的尸体。希区怒了——他说他无法接受如此没有尊严的事情,再说,鉴于他的体型(详见“倒过来的蛋糕”),无论他是仰着脸还是趴在水面上,都会被人一眼认出。最后,他不得不出现在报纸的减肥广告上。
施虐狂
希区柯克是个“施虐狂”,在女儿帕特丽夏熟睡时,他会悄悄跑过去把她的小脸蛋画成魔鬼,更可恨的是他还会在第二天早上早早醒来,得意地在门外等待那声凄厉的惨叫。在拍摄现场,他明知帕特丽夏和自己一样有恐高症,愣是把她骗上摄影棚的摩天轮,待轮子转到最高处,希区按下停止键,然后把灯关掉。一小时后哭到发抖的帕特丽夏被工作人员抱下来。当然,“一小时”显然是被恶意夸大的,帕特丽夏在上面其实只呆了3分钟。(帕特丽夏很好地继承了她爸的基因)
尖叫的分贝
为了印证《精神病患者》里的那具骷髅干尸吓不吓人,希区居然拿女主角之一珍妮特·李做实验:每次乘珍妮特吃午饭的间隙,他都会把一具干尸道具悄悄放进她的化妆间,然后按照每次尖叫的分贝高低判断采用哪件道具。当善良的珍妮特被这种恶作剧训练得无比坚强时,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那具骷髅,还是成功地把观众吓到心肌梗塞。
正经的窥淫
一向喜欢美女的希区在看完《罗马假日》和《修女传》之后,对俏妞奥黛丽·赫本产生了严重兴趣。他主动为她送上剧本《法官不能保释》,力邀她出演女主角。赫本听闻希区的盛情邀请,顿时喜不自禁,满口答应出演。但猴急的希区很快暴露了他的险恶用心——他心平气和地对赫本小姐说,希望她能完成片中一场被男人撕碎衣服的强奸戏。赫本大为错愕,回应希区道:“我必须对《修女传》里的角色负责。”(其实,多数女演员都对希区假公济私的窥淫癖倾向感到畏惧,因此该死的《法官不能保释》最终也没拍成)
紧一些,少一些
希区柯克通常只会给性感女星做三点要求:第一,尽可能降低声调;第二,减少不必要的手部动作;第三,直勾勾地盯着对方眼睛。当然,对于格蕾斯·凯丽这样的女演员,他还会附加要求,比如尽可能地穿得“紧一些,少一些”。
发财不用做梦
《精神病患者》拍完后,希区按规定应得25万美元报酬,但是制片公司成功说服他抽取60%的电影票房利润。结果,该片让希区得到了高达1500万美元的收益。(如果把通胀率因素算在内,那么希区从该片中得到的收入相当于如今的1.5亿美元)
药箱里的自杀武器
希区晚年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医生叮嘱他千万不要再喝要命的伏特加酒了,妻子阿尔玛也苦口婆心地劝告。但聪明的希区认为,即使没几天可活,也必须活得有尊严有自由。于是,他背着阿尔玛把酒瓶藏在了浴室的药箱里,每次洗澡时都拿出来咪两口。(果然,馋酒不止的希区很快离开了人世)
禁止拷贝
1976年,布莱恩·德·帕尔玛拍摄了《迷情记》。希区看了之后勃然大怒,公开在媒体上炮轰布莱恩·德·帕尔玛是在明目张胆地剽窃他的《迷魂记》。于是,很多打算拷贝希区作品的影人都收起了锋芒——当希区1980年逝世后,《惊魂记》居然在1983年和1986年连续推出了两部续集。(按照当时影评人的判断,这两部糟糕透顶的电影都有创造奇迹的可能——那就是把希区柯克气醒过来)
主持·编辑/乃清
门缝里的阴影
希区4岁或者11岁时(是的,他本人每次回忆这段往事都会杜撰一个年龄),因为犯错而被父亲斥责,疯狂的父亲把他拖到警察局,还恶作剧地给警察叔叔写了张字条:“这个孩子坏透了!”(每个成功的天才背后都有一个疯狂的父亲)希区在警局的黑房子里被关了半个世纪(实际上连五分钟都不到),据说当门缝里最后一缕光线无情地消失时,小希区坚信世界末日到来了。(于是,这家伙把他看到的黑暗与恐惧交织的阴影通过镜头传遍了全世界)
袋鼠与警车
事情还没完,关禁闭事件的后续影响是:希区从此变成了一个喜欢嘲笑警察无能的人,后来在他的电影中,警察不是搞错线索就是跟丢目标。希区还说:如果他有机会去澳大利亚拍戏,他一定会把亲爱的警察同志装进袋鼠的袋子里,然后让他们冲着袋鼠妈妈大喊:“追上前面那辆车!”
倒过来的蛋糕
一战结束后,年满18岁的希区终于接受了征兵体检。令他崩溃万分的是,军方给出的结果是——不合格。希区当然要问为什么,对方给出的结论是:他们不喜欢他的身材和长相。希区后来自嘲道:“我就像是一个倒过来的蛋糕,如果让我入伍,他们根本没法做一套合适的军装。”(事实上,希区的这些经历让他很受伤,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霾)
折磨视力的西装
在希区柯克的橱柜里,摆放着一大堆顶级面料做成的西装。恐怖的不是西装的数量和质量,而是它们的款式——如果不仔细辨别,肉眼根本无法看清这些貌似一模一样的西服,颜色居然还存在着微小的差别。(别人看上去他永远不换衣服,实际上他是一个相当刁钻的肥胖男模)
热死也是一种死法
因为肥胖,希区柯克从不当众露肉,有次在马拉喀什拍片,气温高达43度,现场的演员却从没见他脱下过深色的外套,领带也没有松开过。1928年拍摄《讹诈》时,摄影棚里没有风扇,没有冰块,在这个大蒸锅里,希区居然穿着黑色西装、紧紧的白衬衫、灰领带、黑袜子、黑鞋子,当灯光师将照明设备打开时,可怜的希区都快被烤熟了。(得自卑到什么程度才能宁愿热死也不露肉啊!)
防止沉船!
虽然不喜欢露肉,但希区却很喜欢在电影中露脸,他曾打算在《救生船》中坐上船演一个群众,但其他演员都害怕希区会把船弄沉,于是建议他扮演一具从救生艇边上漂过去的尸体。希区怒了——他说他无法接受如此没有尊严的事情,再说,鉴于他的体型(详见“倒过来的蛋糕”),无论他是仰着脸还是趴在水面上,都会被人一眼认出。最后,他不得不出现在报纸的减肥广告上。
施虐狂
希区柯克是个“施虐狂”,在女儿帕特丽夏熟睡时,他会悄悄跑过去把她的小脸蛋画成魔鬼,更可恨的是他还会在第二天早上早早醒来,得意地在门外等待那声凄厉的惨叫。在拍摄现场,他明知帕特丽夏和自己一样有恐高症,愣是把她骗上摄影棚的摩天轮,待轮子转到最高处,希区按下停止键,然后把灯关掉。一小时后哭到发抖的帕特丽夏被工作人员抱下来。当然,“一小时”显然是被恶意夸大的,帕特丽夏在上面其实只呆了3分钟。(帕特丽夏很好地继承了她爸的基因)
尖叫的分贝
为了印证《精神病患者》里的那具骷髅干尸吓不吓人,希区居然拿女主角之一珍妮特·李做实验:每次乘珍妮特吃午饭的间隙,他都会把一具干尸道具悄悄放进她的化妆间,然后按照每次尖叫的分贝高低判断采用哪件道具。当善良的珍妮特被这种恶作剧训练得无比坚强时,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那具骷髅,还是成功地把观众吓到心肌梗塞。
正经的窥淫
一向喜欢美女的希区在看完《罗马假日》和《修女传》之后,对俏妞奥黛丽·赫本产生了严重兴趣。他主动为她送上剧本《法官不能保释》,力邀她出演女主角。赫本听闻希区的盛情邀请,顿时喜不自禁,满口答应出演。但猴急的希区很快暴露了他的险恶用心——他心平气和地对赫本小姐说,希望她能完成片中一场被男人撕碎衣服的强奸戏。赫本大为错愕,回应希区道:“我必须对《修女传》里的角色负责。”(其实,多数女演员都对希区假公济私的窥淫癖倾向感到畏惧,因此该死的《法官不能保释》最终也没拍成)
紧一些,少一些
希区柯克通常只会给性感女星做三点要求:第一,尽可能降低声调;第二,减少不必要的手部动作;第三,直勾勾地盯着对方眼睛。当然,对于格蕾斯·凯丽这样的女演员,他还会附加要求,比如尽可能地穿得“紧一些,少一些”。
发财不用做梦
《精神病患者》拍完后,希区按规定应得25万美元报酬,但是制片公司成功说服他抽取60%的电影票房利润。结果,该片让希区得到了高达1500万美元的收益。(如果把通胀率因素算在内,那么希区从该片中得到的收入相当于如今的1.5亿美元)
药箱里的自杀武器
希区晚年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医生叮嘱他千万不要再喝要命的伏特加酒了,妻子阿尔玛也苦口婆心地劝告。但聪明的希区认为,即使没几天可活,也必须活得有尊严有自由。于是,他背着阿尔玛把酒瓶藏在了浴室的药箱里,每次洗澡时都拿出来咪两口。(果然,馋酒不止的希区很快离开了人世)
禁止拷贝
1976年,布莱恩·德·帕尔玛拍摄了《迷情记》。希区看了之后勃然大怒,公开在媒体上炮轰布莱恩·德·帕尔玛是在明目张胆地剽窃他的《迷魂记》。于是,很多打算拷贝希区作品的影人都收起了锋芒——当希区1980年逝世后,《惊魂记》居然在1983年和1986年连续推出了两部续集。(按照当时影评人的判断,这两部糟糕透顶的电影都有创造奇迹的可能——那就是把希区柯克气醒过来)
主持·编辑/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