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傅雷夫妇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6年9月2日,因不堪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傅雷与妻子朱梅馥在上海江苏路284弄(安定坊)5号的家中双双自尽。自尽前,傅雷写下遗书,将存款赠予保姆周菊娣,作为她失去工作后的生活费,还在一个小信封里装入53.50元,写明是他们夫妻的火葬费。他们还将棉被铺在地上,使尸体倒地时发出的声响,不会惊扰他人。
  我曾收集有关傅雷之死的各种文字记录,并一次次为之动容。我一向认为,傅雷夫妇的自尽,带走了一个时代的优雅与温厚。
  作为翻译家、文人,他们在我心中的形象并不饱满,可他们的死,却总如大石一般,沉重得让我喘不过气来。那场浩劫,摧毁的到底是什么?除了一个个生命,也许还有一个时代的气质与道德。
  两个知识分子,温文尔雅,却被红卫兵连日凌辱,斯文扫地、尊严丧尽。可在他们舍弃生命以保自尊的那一刻,却还记得家中的保姆,留给她生活费,还在遗书中写明“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自尽那天,朱梅馥还曾对保姆说:“菊娣,衣物箱柜都被查封了,我没有替换的衣服,麻烦你到老周(熙良)家给我借身干净的来。”她希望自己死得干净。即使这个社会亏欠了他们,他们也不愿意欠任何人的,所以留下了火葬费……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优雅与温厚吗?那也许是中国最好的一代知识分子,现在还有吗?
  我一向喜欢上海的老街道,不是因为所谓的小资情调,而是因为总能在老街老建筑的蛛丝马迹与钩沉中,触摸到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的东方名城,不仅有着纸醉金迷的一面,还有优雅温暖的一面。
  江苏路便是这样一条街道。严格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条街,在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划分中,它是其中一条轴心,一条条路与之交汇,如愚园路、华山路、武定西路等,都是我在寻访民国名人故居途中经停的一站,每条路上又有着一条条里弄,遍布各式小洋楼,随便拎出一栋都大有来头——这是一个城市足可引以为傲的历史,但几十年间物是人非的同时,“遗忘”二字如影随形,成了这个城市的大敌。
  在江苏路上,284弄有傅雷故居,也有天才钢琴家顾圣婴的故居,两人均在“文革”中自杀。旁边的285弄也曾一度红火,据说因为“张爱玲热”,她的故居如常德公寓等,都已成粉丝心中的“圣地”,连其亲朋曾居住的地方亦不能免。285弄是张爱玲的父亲、继母与弟弟终老之处,也吸引了不少粉丝。
  这条路开辟于1906年,当年著名的贵族女校中西女中也在这条路上。不过,这些年来城市改造频繁,江苏路的格局与旧时全异。在寻访中,我一度迷路,几番来回也寻不到284弄,更别说傅雷故居了。后来得人指点,由旁边的愚园路畅园的一条小路进入,才寻得目标。如今,284弄已被高楼环绕,曾与它一起承载当年岁月的其他弄堂大多已消失。
  傅雷故居是一个独立的庭院,小楼为三层西班牙式建筑,黄墙红瓦坡顶,院门掩着,但未上锁,里面铺着灰色地砖,寂静清冷。门口挂着“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但未有“傅雷故居”的字样(据说他在上海周浦出生时的故居,已修葺为纪念馆)。
  1949年12月,傅雷夫妇搬入这里,直至去世。这是傅雷居住最久,成就亦最多的地方,他译著中的经典,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等都在这里完成。至于几十万言的《傅雷家书》,也是他在这里用毛笔一字一字写就的。
  1958年,他被划为右派,译著的印数稿酬亦遭停发,日子艰难,但他仍坚持工作。1966年上半年,山雨欲来,经历过多次运动的傅雷显然感受到了压力,初夏时,老友周熙良来探望他,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再来一次1957年那样的情况,我是不准备再活的。”
  一语成谶。
  抄家后,搜出了莫须有的“证据”(一面小镜子和一幅旧画报),连亲友寄存的财物也被红卫兵们劫掠,所以,傅雷在遗书中还写道:“七、姑母傅仪寄存之联义山庄墓地收据一纸,此次经过红卫兵搜查后遍觅不得,很抱歉。八、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与我们自有的同时被红卫兵取去没收,只能以存单三纸(共370元)又小额储蓄三张,作为赔偿。九、三姐朱纯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亦被一并充公,请代道歉。她寄存衣箱贰只(三楼)暂时被封,瓷器木箱壹只,将来待公家启封后由你代领。尚有家具数件,问周菊娣便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們交代得如此清楚。
  我曾经诧异于这种责任感,但这两年读过不少民国时代的小学、中学课本,方才明白:这其实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受教育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更让我感怀的是,在傅雷夫妇的悲剧故事中,还有一位奇女子的存在。按当时惯例,“自绝于人民”者不能保留骨灰,傅雷夫妇当然属于此类,与傅家素不相识、但一向钟爱傅雷文字的文学青年江小燕自称是傅雷的干女儿,冒着巨大危险要回骨灰妥善保管,并给中央写信为傅雷鸣冤,结果因此吃尽苦头,成了“反革命”。
  “文革”后,她被平反,但青春已逝。1985年,46岁的她报考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班,终于圆了大学梦。成名的傅聪也曾找到她,意欲报答,这位奇女子只接受了一张傅聪音乐会的门票,在音乐会结束后翩然而去。
  这是一个每次忆及都让我眼眶湿润的故事。总有一种美好能穿越黑暗,它的名字叫“人性”。
其他文献
静夜,信手翻阅古籍时,巧遇苏东坡,书里说苏老先生和“制茶达人”蔡襄斗茶时,巧用竹里水。啥是竹里水?就是用新鲜的竹子,“引渡”山泉水,这样一来,他的茶汤中,自然而然就有了竹子的天然清香,结果,制茶理论高出苏东坡的蔡襄只好甘拜下风。  江南的五月,和風细雨,温度不高不低,体感舒适,花儿香,鸟儿鸣。动物也好,植物也罢,从思春中进入到一年之中最有朝气的季节。踏着五月的旋律,我也赶赶热闹,来到了江南的黄山。
期刊
“这个孩子,真不可救药!”  “老师别管他,我们学校的大肥猪都比他聪明!哈哈哈!”  办公室的玻璃窗外,贴着几双小眼睛,饶有趣味地看着老师数落脏兮兮的周宇宙。  我刚大学毕业,分配在这所小学带语文。周宇宙是我们班的另类,他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有些智障。  有一次上课,周宇宙龇牙咧嘴,神态怪异。我问:“咋啦?”  他低着头没回答。同学们说,他妈剁他了。  我吓了一跳。有同学掀开他的上衣,我真的看到纵
期刊
梦境不一定是虚构的,也不一定是幻觉。久居都市,我的梦境大多在高分贝的噪音中支离了。都市也有森林,但那是由高楼、广厦合成的。钢筋混凝土长不出梦境,即便长出了梦境,也说不上美妙。前不久,我到“梦里水乡”一游,恍若进入了深深的梦境,寻找到了一种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感觉。  梦里水乡,名副其实。长江之北、汉水之南的江汉平原上,嵌着一颗明珠:仙桃。仙桃有仙境,梦里水乡便是典例。  梦里水乡有一座荷塘村,傍水
期刊
要回来系狗  姐姐新交了一个男友,觉得相当满意。于是,在他生日那天,特地买了一根皮带送给他。不料,礼物刚刚送出,她发觉对方已移情别恋。一怒之下,又将皮带要回,转送给了弟弟。  弟弟见皮带价格不菲,而且样式新颖,非常喜欢。不过,他还是责怪姐姐不该将送出去的礼物再要回来。  姐姐气恼地说:“难道我要回来错了吗?这家伙朝三暮四,与其将皮带送给他,还不如要回来系狗!”  听姐姐这样说,弟弟当即目瞪口呆,半
期刊
左宗棠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湖南湘阴人,是晚清时期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立的“四大中兴之臣”。  左宗棠在家教上也令人称道。左家家风严正,好学精神浓厚,秉承左宗棠“不为科举功名读书而为明理读书”的家训宗旨,自强自立,低调谦虚,子孙后代尽管没有多少人出没于官场仕途,却在更广阔的天地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由于左宗棠长年在外,公务繁忙,家书便是他教育子女的基本方式。  求学切勿
期刊
之前有篇文章流传甚广,大意是为什么中国人带娃那么辛苦,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保姆都忙得手忙脚乱,老外一个妈妈能带两三个娃。  我想说,这些苦都是自找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外厨房水池下都有垃圾粉碎机,准备饭菜的时候有机垃圾不需要扔到垃圾箱然后去倒垃圾,节省了时间,也卫生。洗碗机也是家家必备,吃完饭把碗摆在洗碗机里拧好旋钮就没事儿了。是的,洗碗机的工作时间需要俩小时,但这俩小时你干什么都好,看书
期刊
元前205年,因司马卯背楚降汉,楚王项羽迁怒于都尉陈平,流露出杀戮之意。陈平每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决定弃项羽而投刘邦。  这天下午,趁着军营开晚饭的时机,陈平背上包裹偷偷溜出军营,一路策马扬鞭逃到了黄河边上。陈平想,过了黄河,就是刘邦的地盘,我也就安全了。看岸边停着一艘小船,陈平也没细问,便急匆匆登上小船,招呼船夫赶快开船。等船驶到了河中心,他忽然感到船慢了下来,抬头一看,只见船夫漫不经
期刊
去了趟台北。街头巷尾,最不缺的是“川味”红烧牛肉面的招牌。台北的“川味”牛肉面,源头当然是眷村,而以冈山的眷村可能性最大。冈山是空军官校所在,官校自成都迁来,眷属多半为四川人。丈夫们每天出门驾驶飞机--也许到了晚上,便回不来了。眷属们一边提心吊胆地等候,一边做着最熟悉的家乡味道。  身在台湾的张大千,特别爱用这道菜招待客人。张大千的红烧牛肉面做法如下:先用素油煎剁碎的辣豆瓣酱;放入两小片姜,葱节子
期刊
又想起了码头,一如想起了朋友,或者故乡。  至今,我的肺叶里还留有一片片的涛声。有这样一幅画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一条栈桥,从岸边伸向船甲板。棧桥上是我,栈桥下是滔滔的长江水。我给这幅画取了个名:码头。  刚刚到码头报到的那天,就有人对我说:“你是刚来的‘新码头’,慢慢沉淀啊。”我心里想的也很美,因为开始吃码头这碗饭了。那年代,在大家眼里,码头很风光,也备受青睐,能当码头工人是令人羡慕的。于是,当上了
期刊
第一次拜见白石老人是可染先生带我去的。  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端出来。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都是坏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座之后,我远远注视着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壳里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