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家训:读书、明理、谦虚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t322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宗棠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湖南湘阴人,是晚清时期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立的“四大中兴之臣”。
  左宗棠在家教上也令人称道。左家家风严正,好学精神浓厚,秉承左宗棠“不为科举功名读书而为明理读书”的家训宗旨,自强自立,低调谦虚,子孙后代尽管没有多少人出没于官场仕途,却在更广阔的天地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由于左宗棠长年在外,公务繁忙,家书便是他教育子女的基本方式。
  求学切勿为功名
  左宗棠不赞成子女单纯为了求取功名去读书应考,而强调以耕读为本,他认为读书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理,学以致用。这是左宗棠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原来,左宗棠自小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从4岁开始,便在家中读私立小学,6岁开始攻读“四书”和“五经”等儒家经典,9岁学作八股文。15岁时他参加县里的考试,名列第一。20岁这年,他到省里参加乡试,考上了举人。这时,摆在左宗棠面前的科举大道似乎一片光明,他自己也是信心满满。
  然而,此后的6年中,左宗棠3次赴京参加会试,却都榜上无名,这可气坏了心气很高、才华横溢的左宗棠。他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绝意仕进”,转而寻找新的报国途径。他刻苦钻研学问,对于农桑、政治、军事、地理、历史无不涉猎,无不精通。
  机遇都是为有真本事的人准备的。就在左宗棠40岁那年,太平军进攻长沙,眼看省城保不住了,左宗棠经人推荐,进入湖南,在巡抚手下当参谋,出谋划策,最终打败了太平军,深得领导的信任,后来竟然一步步坐到了高官显位。所以他对儿子说:“我以乙科入阁,这在家世中是从来没有的殊荣,在国家中也算是特例,这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子孙只要耕读为业,务本为怀,我心里就很安慰了。”
  你是块当官的料,有那个才华,官位早晚会来找你;你不是当官的料,即便一天想到晚,也不一定能得到。
  “只要读书明理,讲求做人,及经世有用之学,便是好儿子,不在科名。”一个政府的高官,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自己的后代,不要追求仕途之道,要以做人、明理为本,只要所学是对国家有用的本事,就是好后人。这种眼光与肚量,实在难能可贵。
  立志应当切实际
  立志是历代圣贤家训的重要内容。现在很多家长也经常教导孩子从小要立志、立大志。有的孩子将来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明星,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拿诺贝尔奖。
  这些好不好呢,无疑是很好的。但这样的立志,往往太抽象只是泛泛而谈,长大成人之后,大多付诸东流,不能兑现。而左宗棠要求子孙立志,却很周详而细致。
  他让子孙读《小学》(《小学》是一本南宋时期由朱熹和刘清之编撰的书,主要教育孩子从小如何注重言行、立志做人等),十分强调要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践行。他说:“《小学》一书,是圣贤教人做人的样子。你们读一句,就要知道里面的意思,就要照样去做。古人说:‘事父母,事君上,事兄长,待昆弟、朋友、夫妇之道,以及洒扫、应对、进退、吃饭、穿衣,均有现成的好榜样。口里读着这一句,心里就要想着这一句,看看自己能夠照样做到做不到?如果像古人那样做到了,就是个好人。如果做不到,就不好,就要改,这才是会读书,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好子弟。”
  他还要求子孙:“一字求一字下落,一句求一句道理,一事求一事原委。”他认为,读书贵在有恒,不必贪多,要量力而行。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人,一定要珍惜光阴,人这一辈子适合读书的时间其实很短暂。他说:“人生读书,得力的只有数年。十六岁以前,知识未开,二十五六岁以后,人事渐杂,此数年中放过则无成矣。”意思是,十五六岁之前,还不懂得读书的好处,容易虚度光阴;到了二十五六岁之后,事情就渐渐多了起来,又得求职就业,又得结婚生子,又得攒钱买房……岁月如梭,韶华易老,青春的小鸟一去再不复返。这几年如果不抓紧,荒废了,知识的基础打不牢,這一辈子就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左宗棠要求子孙:“勤苦则奢淫之念不禁自无,力学则游惰之念不禁自无,而学业人品乃可与寒素相等矣。”不要有奢侈安逸的念头,而要勤学苦练;不要有游手好闲的念头,而要努力上进,这样一来,学业人品才能与平民子弟一样。所以,他的子孙后代都能够做到自立自强,不以权势混世,而凭真本事吃饭。
  做人要低调谦逊
  左宗棠一生清正廉洁。他戎马一生,刚正不阿,克己奉公,虽享受高官厚禄,但死后没有任何家产。他为官三十余载,历任巡抚、总督和钦差大臣等要职,手握重权,要想发财简直易如反掌。然而左宗棠一生没有贪污一个铜板,也没有收受一个铜板。就连慈禧太后都为他打保票,专门下达口谕:大清国三十年不准参奏左宗棠!
  那么,左宗棠挣的钱去了哪里呢?都救济国家和急需之人了。
  同治八年(1869年),湖南大灾,左宗棠捐银一万两;光绪三年(1877年),西北大旱,左宗棠捐银一万三千两;创办福州船政局时,因经费吃紧,他将六万两俸禄倾囊而出,用于公用;兰州的黄河铁桥,已经通行一百余年,但鲜为人知的是,建这座大桥花费的三十八万两银子,是来自左宗棠的个人积蓄。他的部下刘典病死军中,左宗棠痛悼不已,从自己的廉俸中拿出六千两银子,为其治丧并安顿其家人。相反,他给家里的钱却很少,仅能维持日常开支。
  左宗棠告诫儿子们:“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国家发给我的钱,不是为了自己家里富裕。有了多余的钱,都随手花出去了。你们这些子孙不要有什么盼望,趁早自己想办法。在“千里做官只为财”的专制社会,左宗棠竟然没有受到丝毫腐蚀。反观当今,有多少父母,家境本已十分优裕,子女已有良宅美差,舒适而且幸福,可他们还是觉得不满足,还要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为子女集钱财,收受贿赂,最后东窗事发,沦为阶下囚。哪里有左宗棠的远见卓识!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左宗棠的表率作用,对子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清末乱世,左家出了不少治国能臣,后代更是教授、良医和科学家等人才辈出。他的精神财富与清白家风,至今一直润泽着左氏家族和他的故乡。
  摘自《祝你幸福·最家长》
其他文献
自儿子记事开始,我们每年都会有几次全家旅行。又逢假期,经3口人投票,今年目的地选在了美丽的鼓浪屿。  乘飞机转大巴又坐船,终于闻到了清新的海风。踏上鼓浪屿的那一刻,先生兴奋地大声说:“我一定要吃一口鼓浪屿的海蛎煎!”先生不是一个美食爱好者,无论吃什么,都是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样子,我们经常吐槽他吃饭随便。这样的人终于能遇到一样他想吃的东西,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和儿子对望一眼,默默地把他的话记在
期刊
安诺和她的德国老公是因真心相爱,而走到一起的。但是结婚以后,常常因为中外文化差异,导致生活中的小摩擦不断,婚姻生活出现了不和谐。这些小波折,安诺为了爱情都强自忍了。可是有一件事,让她再也无法忍耐,终于爆发了!  安诺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是母亲独自含辛茹苦地把她养大。就在安诺成家立业、生活蒸蒸日上的时候,母亲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差了。这天早晨,母亲突然胸痛得厉害,声音也嘶哑起来,安诺和老公赶忙驱车把母
期刊
每年的端午节,大家都得吃上几个粽子。在北方,像北京粽子一般个头较大,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在南方,像广东粽子则个头较小,馅料则有冬菇、五花肉等,口感鲜美。而这看似不起眼的吃食,实际上已经有了悠久发展历史。  如果从春秋战国时代算起,到现在粽子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古时,粽子又叫角黍,样子很像牛角,后世还出现了“蒸裹”、“不落荚”、“白玉团”等一堆小名,凭借高颜值美名远扬后,粽子又得到了一个洋气的英文名字
期刊
记得年少时候,家家都很穷。村里没有电磨,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石碾。用石头支起直径三米左右的石制碾盘,中间竖起一根铁质或木质的轴,一个直径和长度都约一米的石柱,称为碾砣,外面装上碾框,连在轴上,便做成了一个石碾。村民家的谷物,都要到石碾上磨成粉,然后过了筛子,细的留用,颗粒大一点的,继续在石碾上磨,然后再筛,如此周而复始。想来这石碾,便是改进了的舂米工具--石臼与石杵。  农闲时节,正是石碾最忙的时候
期刊
车轮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飞驰,一路上听的是《鸿雁》,是《天邊》,还有《蒙古人》。歌中唱得最多的就是故乡,北国的人仿佛只要看到茵茵草场就是看到了故乡。作为一直生活在南方的我而言,故乡应该是一座城镇,至少也会是一个村落,把一片辽阔的原野当作故乡,这个地域未免过于宽广了,我一时之间很难理解。  透过车窗,茫茫草原一直延展到视野的尽头,仿佛与天空汇于一线。模糊的界限之上,天空就像是一幢圆顶,将草原、湖水、牛羊
期刊
这个心事是悄然生长的,起初力道根本没有注意,悟到的那一刻,力道自己都惊出一身热汗来。那天,他蹲在洗手间背对着门,穿着全棉黑T恤,椰林沙滩裤,他撅着屁股,疯狂刷地。如意开了房门进得屋来,洗手间的水淌成激流,发出的哗哗噪音掩盖了如意的关门声,力道的后背也没长眼睛,他仍然撅着屁股专心刷地,如意轻轻走到力道的背后,想吓他,她举起手飞向他的屁股,就在最后一刻,她突然發现不是阿冕,此时力道的潜意识也一定有所体
期刊
静夜,信手翻阅古籍时,巧遇苏东坡,书里说苏老先生和“制茶达人”蔡襄斗茶时,巧用竹里水。啥是竹里水?就是用新鲜的竹子,“引渡”山泉水,这样一来,他的茶汤中,自然而然就有了竹子的天然清香,结果,制茶理论高出苏东坡的蔡襄只好甘拜下风。  江南的五月,和風细雨,温度不高不低,体感舒适,花儿香,鸟儿鸣。动物也好,植物也罢,从思春中进入到一年之中最有朝气的季节。踏着五月的旋律,我也赶赶热闹,来到了江南的黄山。
期刊
“这个孩子,真不可救药!”  “老师别管他,我们学校的大肥猪都比他聪明!哈哈哈!”  办公室的玻璃窗外,贴着几双小眼睛,饶有趣味地看着老师数落脏兮兮的周宇宙。  我刚大学毕业,分配在这所小学带语文。周宇宙是我们班的另类,他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有些智障。  有一次上课,周宇宙龇牙咧嘴,神态怪异。我问:“咋啦?”  他低着头没回答。同学们说,他妈剁他了。  我吓了一跳。有同学掀开他的上衣,我真的看到纵
期刊
梦境不一定是虚构的,也不一定是幻觉。久居都市,我的梦境大多在高分贝的噪音中支离了。都市也有森林,但那是由高楼、广厦合成的。钢筋混凝土长不出梦境,即便长出了梦境,也说不上美妙。前不久,我到“梦里水乡”一游,恍若进入了深深的梦境,寻找到了一种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感觉。  梦里水乡,名副其实。长江之北、汉水之南的江汉平原上,嵌着一颗明珠:仙桃。仙桃有仙境,梦里水乡便是典例。  梦里水乡有一座荷塘村,傍水
期刊
要回来系狗  姐姐新交了一个男友,觉得相当满意。于是,在他生日那天,特地买了一根皮带送给他。不料,礼物刚刚送出,她发觉对方已移情别恋。一怒之下,又将皮带要回,转送给了弟弟。  弟弟见皮带价格不菲,而且样式新颖,非常喜欢。不过,他还是责怪姐姐不该将送出去的礼物再要回来。  姐姐气恼地说:“难道我要回来错了吗?这家伙朝三暮四,与其将皮带送给他,还不如要回来系狗!”  听姐姐这样说,弟弟当即目瞪口呆,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