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曲“愁思”现象探析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te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关羁旅行役的古诗词中,或抒发生不逢时感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或自叹淹蹇,或愤世嫉俗;或思念乡关,或向往归隐。看似总是一条俗套的尾巴,细细咀嚼,品味,其言语思维力透纸背,高雅情趣终难掩盖,读来使人浮想联翩,读罢让人掩卷长思,读尽更给人领悟厚重的思想内涵。
  关键字:形象 画面 时间 空间 情愫
  一、以鲜活的形象来画“愁”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鲜活的形象对诗歌的主题具有很深的表现力。
  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如:“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 观猎》),全诗勾画了一位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和踌躇满志的神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遭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全诗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古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一般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细腻真切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挚急切的思念牽挂。再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刻画了一个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二、以鲜明的画面来写“愁”
  古诗中很多的画面都跟景物有关,特定的景物表达特定的感情,如:柳,可以抒发惜别、留恋之情;月、霜,与思乡、怀人有关;松、竹、梅、菊,多与人的品行志节有关;流水、秋风、落花、梧桐、残月、夕阳,这些多抒发凄凉伤感之情,或发感时伤世之叹,或抒孤寂落寞之感,或寄羁旅思乡之愁;大漠、孤烟、燕山,这些多出现在边塞诗中,或赞边关将士杀敌卫国的爱国情怀,或表达对守关将士的同情,或抒壮志未酬、久戍思乡的感慨等等。
  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一句交代了送别时的画面:秋雨黄昏送别。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啊。这句词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是在写情,造成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
  “碧云天,黄叶地”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茫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暮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则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
  三、以特定的空间来展“愁”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到“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联系其写作的背景:景炎二年,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日暮乡关”“烟波江上”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缠绵的乡愁,收到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的效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岸上的杨柳,晓风吹拂,残月微明)交融在一起,这情景确实凄凉难耐。可见,这两句中词人集中了许多最能触动离愁的东西入词,构成凄凉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情怀。
  四、以缠绵的情愫来说“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诗中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荣华富贵,是思恋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他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
  范仲淹在《苏幕遮》“黯乡魂,追旅思”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地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飘渺无边。
  诸多古代诗词曲就是以“离愁”构成一条独特风景线,给后人无限的共鸣与遐思,人类的情感在历史长河中凝思,沉淀,升华。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学前双语教育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幼教师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幼师英语教学也应顺应时代要求,走出固化的教学模式,以职业为导向,从教学观念、教材和课堂模式等方面改革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层次。  关键字:中职幼师英语课堂改革;教学观念;教材;课堂模式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学前双语教育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口风琴是一种体积小音准好,键盘式吹奏乐器,现在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如何让口风琴为我们的音乐课提高效率,增光添彩呢?  关键字:口风琴 吹奏乐器 指法规律  学生情况分析:我们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地区,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在上课时需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情况,有个别的学生电子琴考出了十级并继续学习钢琴,有的学生学习了架子鼓、萨克斯等,大部分学生基础是零,连乐谱也不认识,针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英语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开发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使个性发展和交际能力提升得到和谐的统一。  一、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被机械地教,机械地
期刊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数学的课本知识往往是以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等形式出现,学起来很容易乏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使我想起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打心眼儿里乐学数学,学在乐中,乐在学中。我总结如下几点: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  要使學生热爱所学的科目,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亲切、和谐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对老师才会产生
期刊
摘 要: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关键字:乡村生活;江南农村;田园风光  【教材分析】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一首古诗。  【设计理念】  1、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2、在语文实
期刊
摘 要:学生的获知过程也是思维的形成过程。本文探讨了在课堂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开拓学生思维的几点体会,通过思维的引导,激励学生学习知识。  关键字:小学教学 学生 思维探究  1 前言  俗话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用思维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是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体现。思维应该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可以说没有思维发展的活动是缺少意义的。同样,
期刊
摘 要: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存在的問题: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小; 知识语言输入多,能力语言输出少; 读写协同不足,对文本理解的自主表达能力欠缺等,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制约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出简单研究和阐述。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一 有效教学和语文的有效教学涵义  1 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对初中政治课题下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和提高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要不断改善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课上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我们多年的基础教学经验,本文就如何改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上着手,提出自己的一下看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而数学做为一种科学理论,理所当然的应该负担起美育的职责。本文从这样几个方面谈了自己对数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几点看法。一是数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二是数学审美的心理分析;三是数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关键字:审美教育 潜移默化 黄金分割 数学的内在美  一提数学,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些枯燥的数字、字母及符号,还有疲于应付的题山题海,学数学的人也都是一副呆头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