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生活不但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乐趣,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中如何寻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适应的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呢?
一、 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时,就会感觉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还不够精确,自然会产生问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如果有,那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有联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吗?”……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乐趣.
二、 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认识一位小数”时,我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背景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重组. 由于学生对小数的了解最初往往是从商品标价开始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的认识又多于对米、分米的认识,因此教学时先以元、角为基础,学习认识零点几元,再让学生自主探索认识零点几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认识几点几. 又因为读写是认识的前提,是学生生活实践中最为熟知的内容,所以教学时先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再探究一位小数的含义. 这样处理虽与教材编写殊途,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 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的目的. 例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课始让学生从一堆小棒中拿出12根小棒,并且能够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一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的先拿出2个5根,再拿出2根;有的拿出10根堆成一堆,旁边又放2根.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日常生活需要数数,数的组成是多样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教学通常人们把10根作为一个整体,10个一是1个十.
四、 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补少、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等量代换、按顺序思考等在生
活现实中到处可见. 例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多减要加”的道理,我举了一个实例. “小红带了162元到商场买一双新鞋,小红看中的鞋子的标价是97元,你认为小红会怎样拿钱?”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侧重指出下列这种拿法: 小红从口袋中拿出()张一百元,营业员找回小红()元,这时小红口袋里还有()元. 然后要求学生填空,并写出算式. 学生写出了以下算式:① 162-97;② 62+3;③ 100-97+62;④ 162-100+3. 通过观察算式,学生体会到算式的结果都相同,但算式③体现了操作的过程,算式④体现了“多减要加”的算理,算式②算起来最方便,体现了直觉思维. 在此实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多减要加”的道理,而且还发现了更为方便的方法,即遇到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也可以把被减数一分为二,一部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这部分数去减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再加上原来的尾数,这种方法更贴近生活实际.
总之,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学数学就是为了学会应用,学会生活. 只要我们细细感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比如说,购物会用到数的运算;小朋友搭积木时会用到空间几何;修房造屋会用到图形的整合;投票选举时会用统计知识……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由此可见,生活与数学形影相随,密不可分. 而数的运算在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 理财、购物、比较大小等,无一不用到数的运算. 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价值深远而非比寻常. 因此,在生活中准确地把握数的内涵,运用数的外延,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生活. 数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中的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 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时,就会感觉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还不够精确,自然会产生问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如果有,那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有联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吗?”……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乐趣.
二、 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认识一位小数”时,我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背景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重组. 由于学生对小数的了解最初往往是从商品标价开始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的认识又多于对米、分米的认识,因此教学时先以元、角为基础,学习认识零点几元,再让学生自主探索认识零点几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认识几点几. 又因为读写是认识的前提,是学生生活实践中最为熟知的内容,所以教学时先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再探究一位小数的含义. 这样处理虽与教材编写殊途,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 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的目的. 例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课始让学生从一堆小棒中拿出12根小棒,并且能够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一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的先拿出2个5根,再拿出2根;有的拿出10根堆成一堆,旁边又放2根.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日常生活需要数数,数的组成是多样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教学通常人们把10根作为一个整体,10个一是1个十.
四、 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补少、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等量代换、按顺序思考等在生
活现实中到处可见. 例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多减要加”的道理,我举了一个实例. “小红带了162元到商场买一双新鞋,小红看中的鞋子的标价是97元,你认为小红会怎样拿钱?”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侧重指出下列这种拿法: 小红从口袋中拿出()张一百元,营业员找回小红()元,这时小红口袋里还有()元. 然后要求学生填空,并写出算式. 学生写出了以下算式:① 162-97;② 62+3;③ 100-97+62;④ 162-100+3. 通过观察算式,学生体会到算式的结果都相同,但算式③体现了操作的过程,算式④体现了“多减要加”的算理,算式②算起来最方便,体现了直觉思维. 在此实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多减要加”的道理,而且还发现了更为方便的方法,即遇到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也可以把被减数一分为二,一部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这部分数去减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再加上原来的尾数,这种方法更贴近生活实际.
总之,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学数学就是为了学会应用,学会生活. 只要我们细细感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比如说,购物会用到数的运算;小朋友搭积木时会用到空间几何;修房造屋会用到图形的整合;投票选举时会用统计知识……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由此可见,生活与数学形影相随,密不可分. 而数的运算在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 理财、购物、比较大小等,无一不用到数的运算. 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价值深远而非比寻常. 因此,在生活中准确地把握数的内涵,运用数的外延,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生活. 数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中的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