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读书的蚂蚁安吉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h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的时候,小蚂蚁安吉从邻居纳西那里借了一本好看的书。可是,刚看了一半,寒冷的冬天就来了,大家都忙着储备粮食,修整洞内的设施,然后封闭洞口。在妈妈的监督下,一个个钻进被窝,开始漫长的冬眠。
  安吉是个好动的孩子。
  雪花还没有飘下来的时候,纳西就说:“那本书你看不
  完了,还给我,明年春天再借给你看吧。”
  可是,安吉的心被那本书里的故事抓得紧紧的,他可不希望纳西把书拿回去。
  一直要到明年春天才能知道故事的结尾,安吉可等不及。
  看到安吉着急的样子,纳西体贴地说:
  “要不,我把故事的结尾讲给你听好了。”“不不不!”安吉连连摆手。
  每个孩子的心理都是这样。看了好玩儿的故事,就想讲给别人听,可正读
  这个故事的人,恰恰又怕别人告诉自己结尾。
  安吉说:“我有办法在冬天读完这本书的。”
  纳西纳闷极了:安吉到底有什么办法,在没有阳光的洞里面读书呢?他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其实。爱读书的孩子总会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不信你看,安吉正稀哩哗啦地翻他的玩具箱呢。
  他把平日从外边拾到的小镜片都找出来,一个个摆在地上比量着,选出适用的放在口袋里。然后找出钉子、锤子,乒乒乓乓地千了起来。
  “安吉,你在干什么?”兄弟姐妹们问他。
  “嘘——秘密!”安吉竖起一根指头,贴到嘴边。
  大家都干活去了。冬天到了,有多少事要干啊,谁有闲功夫关心这个小淘气鬼在瞎忙什么。
  直到安吉把最后一块镜片安在自己的床头时,大家才明白了:原来,安吉利用太阳光的折射,给自己做了一盏小台灯!阳光照在最靠近洞口的第一块镜子上。然后第一块镜子把阳光折射到第二块镜子上,第二块镜子再把阳光折射到第三块镜子上……就这样,阳光一路旅行到了安吉的床头。
  安吉把床头的镜片翻过去,房间里就黑了。翻过来,一缕柔和的光线便静悄悄地降落在床头,正好够安吉一个人读书。
  想到可以在冬眠的日子里读完那本好看的书,安吉偷偷地乐了!他真想立即给纳西打个电话。可惜,所有的蚂蚁都冬眠了,他怎好去打扰别人的美梦呢?安吉只好守着这个秘密一直到明年春天了。
  
  责任编辑:三宅
其他文献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除了上一期谈到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等外在自我形象之外,另一种内在的自我形象也不容忽视。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是积极或消极,乐观或悲观、内向或外向、热情善良或冷漠自私、平易近人或高高在上、待人诚恳或城府颇深……怎样都好,这些自身的心理取向、交际方式、处世之道和人生态度都会在不经意间展示在孩子眼前。好的那些,会成为一种看不见的教育,短时期内难见效果,但对孩子的教益却深刻而长远。不
期刊
上期谈到对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事实上,在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辅以几个基本的教学环节,使其贯穿幼儿阅读训练的始终,否则,那些方法是很难持续操作下去的。    三、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五个教学环节    1.指字训练  以手指指宇的训练应贯穿阅读的全过程,一直到孩子自然而然地不指字即可阅读为止。在实践中,父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给幼儿选择适合的教材,字体
期刊
怎样改造孩子内向的性格    我女儿3岁半,胆小,不爱动,更不爱说话:问她问题也总是以点头或摇头作答。我该怎样改变孩子内向的性格?  青岛 胡培培    孩子内向表面看是孩子的问题,其实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试试以下方法,对你或许有所帮助。  1.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并与幼儿园老师沟通,请老师帮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同伴交往,感受和小朋友在一起的乐趣。  2.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年龄略小点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情感信息”至少有六成是通过非语言信息如手势、表情、语调等来传达的,但遗憾的是,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往往忽视了教孩子理解这些非语言信息。实际上,有相当比例的孩子之所以在集体中不受欢迎或成绩偏低,与不能准确、迅速地理解教师,同伴的非语言信息有关。专家强调,帮助孩子学会较好地理解非语言信息会让他们在人生之途少受挫折。  专家曾对1000多名9-11岁的儿童做非语言信息理解测试,利
期刊
小男孩叫小然,有个时髦的英文名叫Owen,今年10岁,读四年级。  父母送他参加本次培训营的目的十分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痛改“磨蹭”作风。当然,他们并没有要求10天营期内立竿见影,而只是提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让孩子认识到提高效率的必要性,学会些方法。  看来这是对很理智的父母,我心想,他们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问题,而不是“押宝”在某个老师身上,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  个宽松的环境,也有利于我们
期刊
小兔波波带了很多礼物打算去山外探望—个老朋友,谁知刚刚来到半山腰,却发现自己亲手烹制的胡萝卜菠菜沙律竟然忘了带!沙律是一定得回去拿的,可波波又不想拎着一堆礼物来回跑,于是便将礼物藏在半山腰的一棵树下,想等一会再回来取。为了到时能认出这棵树,聪明的波波把树的形状在纸上画了下来。  波波家后面有一条捷径直通山上。可是要走这条路的话,必须经过一个小关隘。这个小关隘是由—位铁面无私的蓝精灵把守的,凡是想通
期刊
我的小孙子元元1岁的时候开始独立行走。从那时起,我就注意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把握一切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的自理能力    3岁前的孩子处于行为的敏感期,家长要抓住这个重要时机。我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耐心培养元元的生活自理能力。  元元1岁半的时候,对自己吃饭产生了兴趣。这时候,元元手的协调动作还不完善,常
期刊
傍晚,隔壁突然传来康康声嘶力竭的哭声,接着是他爸爸的打骂声。过去一问,原来是康康跟爸妈要了100元钱,撒谎说是学校让交的,结果竟拿去和同学一起吃麦当劳了。  康康正读小学一年级,学习一般,但能说会道,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的孩子强得多。据他父母讲,康康从四五岁的时候起就时不时地说一些无中生有的事,稍大一点后便不断地撒一些小谎,比如要他到楼下的小卖部去买东西,他不想去,就会撒谎说小卖部关着门呢。但当时也
期刊
有一个孩子很小,只有一粒豆那么大。  他出门去玩,母鸡总把他当成真正的豆子。追着啄上半天,害得他不敢从鸡窝前过;别人踩下的脚印,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好大的“湖泊”,要走好久才能绕过去……  不过,妈妈可没觉得孩子这么小有什么不好,每次邻居提起,妈妈总是骄傲地说:“我的孩子是天下最棒的孩子!他每餐只吃一个饭粒就饱了;他既不会和猫打架,也不会弄坏缝纫机。他是个听话的孩子!”  每当豆大的孩子一身泥水地回
期刊
孩子都需要伙伴,在他们眼中,一句“我不跟你玩”便是给同伴很大的惩罚。但不少孩子在交友中会产生顾虑,尤其是学龄初段的孩子,乍一面对陌生的同学,往往感到怯生而不知如何与之交往,或怕遭到拒绝而不敢贸然相邀。孩子遇到这类交往障碍的时候,家长应加以重视并积极引导,否则次数多了,就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  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就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课余认识新同学。”每天放学后,我会关心地问他:“今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