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boliwen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化学学科是三大基础自然学科之一,在化学学科中就有很多涉及到了环境保护的知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 化学 教学 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化学学科是三大基础自然学科之一,在化学学科中就有很多涉及到了环境保护的知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以及基本要求
  “环保”是21世纪的首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化学污染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严重破坏。地球环境与人类的生存问题密切相关,如今环境保护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环境保护与化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蕴含着化学知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对初中化学环保意识培养的基本要求:
  (1)理解污染环境的物质的基本情况,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向初中学生讲解基本的化学常识和处理污染技能,使得学生了解气候变化、雾霾等大气污染、酸雨,长江水系等水体污染等等各方面的环保常识,并就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给出简单可行的建议,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环境保护技能和绿色生活理念。
  (2)争取让学生都身体力行,成为环保志愿者
  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要争取让他们都身体力行,从小事、日常问题开始,节约、保护资源,如,回收可再生资源、不过度使用各种化学资源等。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策略
  1、明确教育教学目标,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为培养初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教师要制定好环境保护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中在学习中建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
  1)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学会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会运用化学原理消除污染。
  2)充分利用教材、网络和社区资源,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3)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环境、关爱他人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在实验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实验教学也就成为了我们开展环保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与其他的环保教育不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践行环境保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
  1)合理控制实验药品的用量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实验药品,而如果我们在使用药品的时候用量过大,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环保的行为,因此,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合理的利用实验药品,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情况下,要把实验药品的用量控制在最小化,这样的实验显然会更加环保,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改进实验装置等手段来降低实验药品的用量。
  2)对实验素材进行循环利用
  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的实验素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因此,我们在处理实验垃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垃圾分类整理好,例如,把金属、塑料、纸等分类存放,这样便于在以后的实验中把这些实验素材进行循环利用,这样既减少了污染,又节约了实验成本,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对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处理
  在化学实验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实验药品和产物,而这些产物中有很多是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有害的,而这些物质又很难被循环利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把这些实验药品和产物随意丢弃,而是要对其进行无害处理。同时,这种对有害物进行处理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的增强。
  3、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社会调查也是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被污染的环境中,目的是让更真实、更严峻的现实教育学生,远比课堂的教学有效。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总之,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要激活语文课堂,课前要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教学中巧妙设疑激趣,掀起思维创新高潮。  关键词 激活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激活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课前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先学后教是被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实验和实践所证明了的
期刊
摘 要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煤矿企业的生产与环保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以资源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工业企业,其本身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环境问题,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环保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煤矿作业过程中节能、环保、意识、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节能环保设施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与广大业内人士分享。  关键词 煤矿 节能 环保 管理  煤是人类生产与
期刊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主要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共存的价值,但是传统学习主要过分突出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了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
期刊
摘 要 展望新世纪地理教育改革的前景,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这是地理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地理 展望  我国地理教育改革正在不断走向深入,步入成熟。在世纪之交如何认真地回顾地理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地理教育改革的前景,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这是地理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  (一)地理教育改革中贯彻“三个面
期刊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模式的转变, 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正逐渐普及。护理质量的提高,不仅包括了为患者提供技术娴熟的医疗护理,还包括了良好的护理礼仪给患者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护理人员是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的人,其良好的仪表、优雅的风范、恰当礼貌的用语可以使患者感到温暖和亲切。同时,护士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讲究礼仪,注重仪表在现代全新的护理理念中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摘 要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 语文 预习  一、加强对课前预习的认识  (一)课前预习的内涵  1、预习是一种铺垫。 预习是了解课文的阶段。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效的教和学打好基础。一方面预习不能是“浮光掠影”的,另一方面又不必都要
期刊
摘 要 信息技术已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课堂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语文 整理利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便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计算机让课堂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
期刊
在教学中,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叫做“迁移”。如果影响是积极的、有利的,称之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干扰或阻碍性的,则称之为“负迁移”。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知识的负迁移。这给教学带来很大危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  引起负迁移的因素很多,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新旧知识混淆不清。例如,初中学生在学了have break
期刊
摘 要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也渗透着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思维能力  一、高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  1、在形式思维逐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同时,辩证思维开始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  所谓形式思维,是指在对历史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来抽取史实的本
期刊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迎来了久违的春天。许多教师大胆探索,无论从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形式的丰富化,教学交流的多边化,教学效益的立体化,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毋庸置疑,语文教学正在课改之路上阔步前进。但也令不少语文教育界人士忧虑的是,课改进程中的确出现了不少偏离语文教学规律,影响语文教学效益的不良倾向。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现象,结合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当前语文教学应强调“五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