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于 鹏
加强多边能源合作
中国和八国集团。俄罗斯主办2006年八国首脑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是全球能源安全。但如果中国缺席,世界大国坐在一起讨论世界能源问题也无太大意义。即使受邀参加,中国也会担心参加西方富国集团俱乐部、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将削弱其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力量。如果能弱化机构使命而演变为国际论坛性质的组织,邀请重要国家加入并解决最紧迫的经济问题,八国集团将从中受益。
对美国政府来说,中国被排除在国际能源的多边规则之外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如果排除中国便是鼓励中国搭这种模式产生的利益便车,而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做有效的贡献。如果美国带头鼓励中国参与八国集团,这一举措可有力回应美国在遏制中国成长的言论。当然所有的前提是建立在“策略性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的,否则美中将在一段时间内很难避免实行相互攻击对方的政策。
中国和IEA。我们可以使中国成为国际能源机构的有效合作者,让中国作为非完全参与成员,来参与国际能源机构的相关事务。虽然有些专家主张将中国纳入国际能源机制,却极少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为了使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国际能源组织中来,能源与政治问题专家Ed Morse提出让中国加入的两种具体机制和措施:第一,通过期权,以费用为基础的保险政策,允许非成员国在紧急情况下动用lEA的战略储备;第二,通过IEA成员国联合资助建立区域性储备。
总之,美国通过IEA同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采取以下三种互不排斥的形式:第一,维持和提高中国在目前各种项目的参与合作水平,不管是建立在正式还是非正式的身份基础上。第二,发展以中国为对象,或者有中国参加的新项目和协议(如建立在1996年能源政策谅解备忘录以及2001年能源技术合作框架基础上的附加特殊政策协议)。第三,寻求建立一个中层的正式联盟,给予中国在IEA决策中明确的地位,同时和中国一起形成关于怎样在石油供应中断时期进行有效合作等重要问题的具体计划和协议。
加强区域能源合作
建立东北亚安全共同体。由于朝核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缺乏明确走向,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一个旨在增进信任、加强相互了解、促进积极合作、增强技术能力的独立的东北亚安全论坛,成员包括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和俄罗斯。中日在能源方面对俄罗斯能源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并随着中国开采东海资源,两国关系更加紧张。增强互信与合作对双方获取关键油气资源都有利。美国在东北亚能源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海军保护中日两国的中东石油供给线,保证东北亚地区能源进口的稳定。而由于美日联盟和美中广泛的经济联系,一旦中日在中国东海有任何能源冲突,美国军队可能介入。俄罗斯作为六方会谈的成员之一,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供应来源,且与日本领土纠纷升温,加入东北亚安全共同体十分必要。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韩国是众多大型地区油气管道规划的中心,韩国选择亚洲液化天然气海运供给还是俄罗斯的管道燃气供应,将对地区能源走向相当重要。
推动双边对话和沟通
第一,美国应提高双边能源对话的水平和分量。中美已先后召开两次能源对话: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发起新一次能源对话,将能源作为首要问题列入议事日程的重点。而在2005年6月由美国能源部长鲍德曼倡议的首次能源对话,给中国发改委和美高层提供了商讨机会。两次能源对话传达的关注要点和信息应更加协调一致。
第二,美国政府应尽量避免过激言辞,以不必要地加深中国对美国意图的疑慮。实践表明,某些不当的政策措施会黯淡未来合作前景、加深两国政府间的不信任。在2005年尤尼克并购案和2006年迪拜港口收购案中,有人建议,未来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决议时让国会发挥更大作用。这一措施将大大降低未来中国投资的可能性,发出不信任中国经济活动的信号。
第三,美国必须同亚洲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接触,劝阻能源竞争目的和行动,这将是多边区域对话机制的有益补充。因为能源竞争可能会加剧中国对未来能源供应的忧虑,并直接破坏区域能源合作前景和市场信心。日本、印度和俄罗斯政策变化将改变中国的能源政策轨迹。
加强多边能源合作
中国和八国集团。俄罗斯主办2006年八国首脑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是全球能源安全。但如果中国缺席,世界大国坐在一起讨论世界能源问题也无太大意义。即使受邀参加,中国也会担心参加西方富国集团俱乐部、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将削弱其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力量。如果能弱化机构使命而演变为国际论坛性质的组织,邀请重要国家加入并解决最紧迫的经济问题,八国集团将从中受益。
对美国政府来说,中国被排除在国际能源的多边规则之外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如果排除中国便是鼓励中国搭这种模式产生的利益便车,而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做有效的贡献。如果美国带头鼓励中国参与八国集团,这一举措可有力回应美国在遏制中国成长的言论。当然所有的前提是建立在“策略性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的,否则美中将在一段时间内很难避免实行相互攻击对方的政策。
中国和IEA。我们可以使中国成为国际能源机构的有效合作者,让中国作为非完全参与成员,来参与国际能源机构的相关事务。虽然有些专家主张将中国纳入国际能源机制,却极少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为了使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国际能源组织中来,能源与政治问题专家Ed Morse提出让中国加入的两种具体机制和措施:第一,通过期权,以费用为基础的保险政策,允许非成员国在紧急情况下动用lEA的战略储备;第二,通过IEA成员国联合资助建立区域性储备。
总之,美国通过IEA同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采取以下三种互不排斥的形式:第一,维持和提高中国在目前各种项目的参与合作水平,不管是建立在正式还是非正式的身份基础上。第二,发展以中国为对象,或者有中国参加的新项目和协议(如建立在1996年能源政策谅解备忘录以及2001年能源技术合作框架基础上的附加特殊政策协议)。第三,寻求建立一个中层的正式联盟,给予中国在IEA决策中明确的地位,同时和中国一起形成关于怎样在石油供应中断时期进行有效合作等重要问题的具体计划和协议。
加强区域能源合作
建立东北亚安全共同体。由于朝核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缺乏明确走向,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一个旨在增进信任、加强相互了解、促进积极合作、增强技术能力的独立的东北亚安全论坛,成员包括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和俄罗斯。中日在能源方面对俄罗斯能源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并随着中国开采东海资源,两国关系更加紧张。增强互信与合作对双方获取关键油气资源都有利。美国在东北亚能源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海军保护中日两国的中东石油供给线,保证东北亚地区能源进口的稳定。而由于美日联盟和美中广泛的经济联系,一旦中日在中国东海有任何能源冲突,美国军队可能介入。俄罗斯作为六方会谈的成员之一,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供应来源,且与日本领土纠纷升温,加入东北亚安全共同体十分必要。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韩国是众多大型地区油气管道规划的中心,韩国选择亚洲液化天然气海运供给还是俄罗斯的管道燃气供应,将对地区能源走向相当重要。
推动双边对话和沟通
第一,美国应提高双边能源对话的水平和分量。中美已先后召开两次能源对话: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发起新一次能源对话,将能源作为首要问题列入议事日程的重点。而在2005年6月由美国能源部长鲍德曼倡议的首次能源对话,给中国发改委和美高层提供了商讨机会。两次能源对话传达的关注要点和信息应更加协调一致。
第二,美国政府应尽量避免过激言辞,以不必要地加深中国对美国意图的疑慮。实践表明,某些不当的政策措施会黯淡未来合作前景、加深两国政府间的不信任。在2005年尤尼克并购案和2006年迪拜港口收购案中,有人建议,未来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决议时让国会发挥更大作用。这一措施将大大降低未来中国投资的可能性,发出不信任中国经济活动的信号。
第三,美国必须同亚洲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接触,劝阻能源竞争目的和行动,这将是多边区域对话机制的有益补充。因为能源竞争可能会加剧中国对未来能源供应的忧虑,并直接破坏区域能源合作前景和市场信心。日本、印度和俄罗斯政策变化将改变中国的能源政策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