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埃及前总统萨达特说他是“疯子”,许多西方国家说他是“魔鬼”、“恐怖公司”老板,但利比亚人却称他为“沙漠雄师”、导师。虽然评价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不同评价的人都认为他是国际舞台上一位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日前,卡扎菲又有了新的令世界震惊的举动:利比亚国际合作人民委员会秘书(外长)沙勒加姆2003年12月19日宣布说,“利比亚将彻底清除国际社会禁止的武器”,利比亚已经向美英两国军事专家公开了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物质、设备和计划”。卡扎菲随后发表谈话指出,利比亚的决定是“明智的决定,勇敢的步骤,将得到利比亚人民的支持”。他强调,这项决定将鼓舞世界各国,特别是中东和非洲国家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从而使这些国家在建设一个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恐怖主义的新世界方面发挥作用。利比亚愿意接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等国际条约的约束。
利比亚的这一决定是美军活捉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之后还不到一个星期公布的,时间上的连接也就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国际舆论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于是卡扎菲再次成了全球媒体关注的“明星”。一些西方媒体评论说,卡扎菲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时常朝令夕改,但此次确实是真的,是他深思熟虑的决定。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
利比亚的决定犹如一声巨雷,惊动了国际社会,并作出了迅速反应。美国总统布什当天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利比亚领导人作出这一声明,表示利比亚开始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他还说,如果利比亚“采取这些重要步骤并证明其承诺是认真的”,美国也将履行自己的承诺,帮助利比亚建立一个“更加自由、更加繁荣的国家”。英国首相布莱尔说:“这是个具有历史意义和有勇气的决定,我为之拍手喝彩。” 北约发言人加米·西阿表示,“北约非常满意获知这一好消息”。
法国外长德维尔潘表示,法国欢迎利比亚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准备接受国际核查的决定,认为利比亚的这个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个成功”。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称:“我们认为利比亚的决定是非常负责任的举动”,利比亚的这个举动将为国际社会所支持的在中东地区建立无核区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表示,中国对利比亚的决定表示欢迎。中国认为政治和外交手段是解决防扩散问题的有效方式,支持在此方面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
中东地区一些国家也表示了积极立场。埃及外长马希尔对记者说:“埃及欢迎这一决定,并希望本地区其它国家也这样做。”伊朗政府称赞利比亚决定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展计划是一个“积极行动”,并呼吁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压,促使其效仿利比亚的做法。阿盟秘书长穆萨说,利比亚做出的决定表明,阿拉伯国家对在本地区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认真的,“利比亚的立场证实了迫使以色列遵守所有禁止核武器的法律和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重要性。”联合国安理会还发表主席声明说,安理会成员对利比亚政府能够认识到国际社会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担忧并自主决定消除这些担忧表示欢迎,希望利比亚政府早日落实它的公开承诺,包括接受紧急国际核查。
秘密会谈
有报道说,利比亚采取的决定是卡扎菲改变立场并与美英举行秘密会谈的结果。报道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利比亚的国际环境,早在几年前卡扎菲就采取了一系列具体行动:2000年,利比亚曾帮助西方解决了发生在印尼的人质危机。“9·11”事件发生后,卡扎菲发表声明向美国表示哀悼,他说:“令人恐怖和震惊的事件肯定会唤醒人类的良知,在这个时候应该向美国人民表示同情,并和他们站在一起。”当时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还证实,卡扎菲向美国政府提供了关于“基地”组织的情报。同时,卡扎菲对渗透到利比亚的一些国际恐怖组织进行了打击,对国内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激进组织采取了清除行动,后来又下决心解决了1988年12月发生的苏格兰洛克比空难问题。
在与美英等国关系出现缓解后,卡扎菲采取了进一步行动。据报道,今年3月中旬,也即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夕,卡扎菲派代表秘密访问英国,请求英国充当中间人,安排利比亚与美国就其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进行谈判。利比亚特使在伦敦与英国有关方面人员举行多次秘密会谈后,布莱尔和布什进行了紧急磋商,抽调大批外交和情报人员以及武器扩散专家对利比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究展开背景调查。几个月后,美国情报人员秘密前往利比亚,并告诉卡扎菲美国已经获悉利比亚的武器计划,这迫使的黎波里保证放弃其非常规武器。据路透社报道,由美国和英国情报官员组成的小组于2003年10月和12月秘密飞往利比亚,并在那里活动了近两个星期,他们访问了一些武器研制地点,还看到10年前生产的数吨硫磺芥子气。
一位参加与卡扎菲会谈的美国情报官员说:“会谈通常在夜间举行。卡扎菲对每次会谈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利比亚方面非常开放,他们允许我们进入这些设施,提供了大量有关武器研究计划的文件。他们还允许我们带走部分样品、拍照以及其他取证工作。”利比亚还向美英情报人员展示了“军民两用”的化学武器工厂,和平时期用于生产催化剂,战时可以迅速转产制造芥子毒气。利比亚方面表示,他们一直在试图研制一套核燃料棒的循环使用系统,并且已经在核武器制造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在考察中,利比亚方面表示愿意加入化学武器公约,并“承诺彻底销毁所有化学武器库存和相关的军需设备”。利比亚政府官员甚至还承认,他们与朝鲜之间有联系,因为朝鲜是利比亚远程导弹的供应国。利方官员带领美英专家小组成员进入了他们的导弹研制机构。“情报小组还被允许访问科学家和一些用于医学或者制药目标的设施”。
卡扎菲要走出困境
在人们欢迎利比亚作出明智决定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卡扎菲采取了如此大的动作。国际媒体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各自的立场做了许多猜测,众说纷纭,但没哪家具有权威性,不过曾秘密访问过利比亚并与卡扎菲进行会谈的英国情报官员的话似乎更全面也更可信。他说,卡扎菲是这一进程的驱动力量,他的动机可能是出于对美国领导的对伊拉克战争的担心、或者是加入国际社会的愿望、或者是出于对国内极端主义的担心。
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利比亚是以石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国家,长期的国际制裁使依靠单一经济生活的利比亚遭受了重大损失,利比亚要摆脱困境。在阿拉伯世界,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是对美国态度强硬的国家,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利比亚不断对美国采取挑衅行动,它所倚仗的是储量巨大的原油。但1986年美国对其启动了经济制裁,1992年利比亚又因洛克比空难事件受到联合国的制裁。由于制裁,石油生产所需的生产技术、设备和零配件的进口困难重重,吸引外国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以振兴国内经济的设想也仅停留在图纸上,每日原油产量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330万桶减少到2001年的140万桶。此外,虽然面粉和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还保持稳定,但羊肉、鸡肉和鱼等“奢侈品”的价格比制裁前上涨50%至100%。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报告说,利比亚失业率在2001年高达30%,这些给民众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而在制裁前,利比亚的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美元,在非洲地区利比亚曾是一个富裕的国家。长期的经济制裁已使利比亚国力衰弱,卡扎菲自己曾承认联合国和美国对利比亚的制裁使利比亚损失了300亿美元。
制裁对利比亚航空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在1992年联合国安理会对利比亚进行制裁前,利比亚航空公司拥有的黎波里、班加西等7座大型民航机场及各式客机30余架。目前利比亚航空业名存实亡,几架破旧的飞机只能在国内飞行。另外,严重的经济困难也使利比亚的社会和政治稳定面临着潜在的威胁。利比亚从痛苦的历史中体会到,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解除制裁的惟一途径,而解除制裁必须与美国修复关系。
利比亚如何摆脱孤立,改善国际形象,是卡扎菲多年一直思考的问题。国际制裁使利比亚在国际上十分孤立,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利比亚在世界格局中失去了靠山,它在国际上的朋友也所剩无几,即使是那些同情利比亚的国家也不敢光明正大地与这个“支持恐怖主义”的政权交往。另外,利比亚是阿拉伯联盟成员国,按理说与兄弟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应该很好,但因为卡扎菲对许多问题表态随意性很强,结果与沙特等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也比较紧张,甚至还多次提出要退出阿拉伯联盟。
利比亚的极端分子想要杀掉卡扎菲,也是促使卡扎菲做出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加拿大情报机构曾得到的情报说,利比亚境内有一组织名叫利比亚伊斯兰抵抗运动。该组织是由“基地”组织支持的,另外也得到三个武装组织——“伊斯兰殉教者运动”、“利比亚圣战运动”和“伊斯兰变革运动”的支持;其资金自然来自“基地”等极端组织,同时也有私人捐赠以及通过走私军火等刑事犯罪活动。这一组织主要活动在利比亚东北部海岸线四周的山区。情报说,“基地”的高级头目阿纳斯·塞拜是该组织的领导,组织成员中有约2500名“利比亚阿富汗人”,这些人参加了1979年到1989年的反对原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斗,然后又回到利比亚掀起了伊斯兰反叛运动。
为此,有舆论认为,卡扎菲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得到保护,这也就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卡扎菲为何呼吁在全球范围内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提出愿意在美国总统布什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之间进行调和以避免“一场失去理智的战争”的理由。
促使利比亚作出决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卡扎菲担心伊拉克事件在利比亚重演。“9·11”事件后,美国把对外政策的重点放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首先是以打击“基地”组织为名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随后又绕开联合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美国打击恐怖活动的决心是不容怀疑的,而且是长久的,美国的单边主义也越来越膨胀。
几十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一直把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视为一个潜在的威胁,洛克比空难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更把利比亚与恐怖主义挂上了钩。小布什上台后,虽然没有把利比亚称为“邪恶轴心”国,但在美国的安全战略中,华盛顿对利比亚的定性与伊拉克、伊朗以及朝鲜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美国活捉萨达姆后,这无疑对卡扎菲更造成了极大心理影响。所以当卡扎菲被问及是否对其他“无赖”国家有什么建议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们应该以利比亚为榜样,以避免他们本国的民众面临灾难。”
卡扎菲与众不同
利比亚改变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立场,除了上述原因外,卡扎菲的个性也起了很大作用。卡扎菲全名叫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生在利比亚海滨城市锡尔特以南30公里一个卡达法部落。这是一个贝都因部落,贝都因,在阿拉伯语中是放牧的意思。
卡扎菲的父母都是贫穷的贝都因人,也都大字不识。卡扎菲是家中惟一的男孩,且排行最小,他从小就受到家人的宠爱。卡扎菲的童年是在故乡的沙漠和帐篷中度过的。卡扎菲的父亲以放牧为生,生活非常简朴,有人说卡扎菲是靠喝骆驼奶、吃阿拉伯大饼长大的。沙漠中的部落生活是枯燥无味的,童年时代的卡扎菲最大的爱好是听大人讲故事,其中包括贝都因人的传统,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发展,利比亚的历史,外国对利比亚的入侵,阿拉伯和利比亚的英雄人物,部落中的轶事趣谈,以及神话故事等。艰苦的自然环境培养了卡扎菲吃苦耐劳的品格。
到入学年龄时,虽说家里很穷,卡扎菲的父母还是把他送进了锡尔特一所小学学习,当时他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而且又是贝都因人,班上同学都称他是乡巴佬。习惯压力的卡扎菲不仅没有被压倒,反而使倔强的他更奋发学习,他白天在学校读书,晚上睡在清真寺的地板上。每到周末,他都步行数十公里回家,周末过后他又步行回学校,小小年纪周周在往返途中穿过沙漠地区,这种长途跋涉使他吃了不少苦头,但也磨炼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体魄。中学阶段是卡扎菲成长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广泛阅读报刊,收听埃及电台“开罗之音”广播,努力增加对外界的了解,深入思考和探索一些重大问题。在这期间,对卡扎菲影响最大的是埃及总统纳赛尔的演讲及其名著《革命哲学》,尤其是纳赛尔关于“自由军官组织”的论述深深镌刻在卡扎菲的脑海中。
由于卡扎菲苦惯了,他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喜欢住帐篷而不喜欢住豪华宅邸,喜欢骑骆驼而不爱坐高级轿车。无论任何场合,卡扎菲总是身着同一颜色的服装,有时是白上衣、白裤、白鞋、白头巾、白手套,外披一件镶着金边的白色斗篷;有时是黄色卡其布军服,戴同样颜色的头巾。据保镖说,卡扎菲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是面包和驼奶,午餐多为烤牛肉或烧牛排,外加利比亚汤。
据报道,卡扎菲非常信任妇女,利比亚革命成功后,妇女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他的卫队由清一色的女兵组成。在值勤时姑娘们一律身着绿色卡其布军装,肩挎冲锋枪,她们身上不戴任何首饰,只在胸前别一枚卡扎菲的像章。
或许是卡扎菲来自生活的最底层,他当了国家领导人后经常到基层了解情况,并作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定。1971年,卡扎菲到一些政府机关突访,发现许多机关职员在办公室里喝咖啡聊天,这引起他的极大不满。为了使他们把主要精力能集中到工作上,第二天就派军用卡车拉走了办公室里的大部分家具。还有一次,卡扎菲思考问题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决定立即去埃及会见纳赛尔总统,可是,负责卡扎菲安全的卫队正在沙漠里训练,最终卡扎菲孤身一人乘直升机去了开罗,甚至连埃及方面也没有通知,直到他的飞机在开罗上空盘旋,纳赛尔才知道卡扎菲来了。
不容过于乐观
从目前各方反应看,利比亚局势发展是好的。据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于2003年12月27日抵达利比亚,随同巴拉迪出访的有对伊拉克进行核查的颇有经验的专家。他在接受路透社记者专访时说:“根据我们对利比亚有关计划的了解情况来看,他们离制造原子弹还很远,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是全面了解利比亚核计划的来龙去脉,比如说它的起源,它的历史,它的内容,并且如何消除与和平目的无关的相关活动。”另外,利比亚官方通讯社报道称,利比亚外交部长沙勒加姆已收到了英国外相发出的访英邀请。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国首相将于明年初访问利比亚,布什总统随后也将访问利比亚。我预计布什将在美国解除对利比亚的制裁后访问利比亚,美国将在3个月内解除对利比亚的制裁。”赛义夫还透露说,美英两国政府已经“承诺保护我们(利比亚)免受任何攻击”,而且两国还就多项安全和军事协定进行了磋商,一旦达成协议,双方将来还有可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也有报道说,利比亚日前已将掌握的几百名“基地”恐怖分子和其他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详细情报交给了美国和英国情报机构。
但观察家认为,尽管如此,人们也不应过度乐观,因为利比亚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不是“一日之寒”,而且在未来具体彻底销毁利比亚的违禁武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美国一位高级官员曾指出,目前只是个开始,利比亚人希望与美国合作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目前还不适合讨论利比亚的举动对取消制裁有何影响力。布什也表示,利比亚要想获得美国的投资和援助必须彻底兑现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承诺,并且进行内部改革。看来,利比亚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的改善还需要走不短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