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包一般是指将特定产品生产的某个或若干工序、环节、区段转移到企业外部完成,是对产品内分工生产方式的一个特定角度表达。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业态,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IT系统开发和架构、应用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等自身业务需求通过外包由第三方来完成,以专注企业核心业务,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经济活动,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产业是一围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也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无锡新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江苏省、无锡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沿阵地,是江苏省最早认定的离岸服务外包基地、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在省、市领导关心下,在省商务厅、市商务局等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无锡新区始终坚持“奋力打造中国国际服务外包新领军园区”目标定位,围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球服务外包100强、围内服务外包50强企业中已有20家投资无锡新区,37家服务外包企业取得CMMI等围际资质认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形成了企业快速集聚、业务快速增长、环境快速提升、产业不断优化的良好势头。
以政策为引导形成产业集聚。无锡新区在服务外包产业兴起之初,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发展要求,全面实施软件服务外包和新兴信息服务等产业新的认定办法,进一步确立扶优助强原则,建立并逐步完善项目引进评估体系,通过更大力度资源倾斜,积极推进服务外包企业的落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除了在政策制定方面殚精竭虑,无锡新区在落实政策上也掷地有声:以兑现服务外包产业的扶持资金为例,2010年,新区对各类园区、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的省级资金支持达2300万元,帮助申报并获得国家资金支持近1800万元。无锡新区财政每年也安排了不少于6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合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新区服务外包企业的集聚,推动了重点企业的扩张壮大。
以园区为载体提升产业环境。无锡新区十分重视产业环境对于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刻紧抓载体建设质量和速度,截至目前已经建成各类可用载体超过100万平方米。其中,作为无锡新区服务外包核心区的无锡(国家)软件园(iPark)一期、二期运营日趋完善,三期已正式启用;无锡新区与北科建集团、北京中关村软件同合作共建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也即将启动建设。此外,除了场地载体,无锡新区还不断积极打造以功能分类为标签的细分型载体,如国内领先的软件及外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接发包)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软件测评平台和知识产权平台等,其中,IBM软件创新孵化“盘古天地”平台首开了国内公共技术服务领域SAAS服务模式的先河。
“十二五”期间,无锡新区仍将以打造中国服务外包“Park园区”第一品牌为目标,全面规划启动无锡(国家)软件园四期、海辉软件同等建设项目;预计至“十二五”期末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载体达到3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立足“盘古天地”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包括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平台、软件服务创新孵化平台、IT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共性支撑平台、投资融资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等在内的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环境。
以项目为驱动加速产业成长。无锡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快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破题过程中,新区将针对性的招商引资作为主要途径,很抓龙头企业,加快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步伐,仅2010年无锡新区共引进各类知名服务外包企业120家,如海辉集团中国区总部、SONY软件开发中心、曙光计算机(中国物联网云计算中心)、中兴智能交通、大唐电信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0.5亿美元,执行金额8.1亿美元。
同时,针对本土实际情况,无锡新区在“十二五”期间将打造中国对日服务外包主阵地为目标,扩大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在日的知名度;并且了解和把握日本服务外包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对日承接能力;从而吸引一批来自日本的重大项目落户无锡新区,并鼓励日本知名企业在新区设立区域总部,加强服务外包双方联系:此举将极大拓宽无锡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布局,为服务外包产业的成长带来新的动力。
以人才为势能铸就产业优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人才供给是决定产业发展高度的重要因素。第一,无锡新区以国家“干人计划”和无锡市“530”计划为依托,实施“筑巢、引凤、还巢”计划,围绕服务外包流程的各项环节,吸引海归人士和优秀毕业生来新区创业、就业。第二,坚持教育培训量质并举,初步建立了由国家重点科研院所、著名高校、服务外包企业、职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多元化、多层次服务外包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第三,重点扶持定制培训、项目管理和系统工程师等高级人才培训,以无锡新区现有人才培训机构为基础,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库。
此外,无锡新区还将高薪吸引和聘用国外高级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引进国外知名服务外包培训机构,鼓励跨国公司独立或与教育机构合作创办人才培训机构,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树立起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机制。
无锡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成就喜人,发展前景看好,但无锡新区也清醒地认识到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服务外包产业无论是宏观上还是在中观和微观上,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无锡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有:
一、必须进一步明确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定位,完善政策法律环境。我国的服务外包行业虽然形成了一些地方法规,但还缺少比较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一些发展政策和措施在实践中遇到障碍。政府制定的有些优惠和补贴政策比较复杂,相关责任部门不甚明确,而且往往只对较大企业起作用,而对中小企业起不到激励作用。政府应该继续研究和落实好服务外包的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装备政策等,从而为服务产业更大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政府应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企业进行统一认定和科学管理。我国目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特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应以国家的形式来推广中国的外包,特别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外包。
三、进一步构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保障体系。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及民办院校与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大力发展“企业订单式”培训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服务外包适用人才,完善高、中、低服务外包人才的科学配置和结构优化的市场体系,增强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推动建立服务外包产业联盟,提升服务外包企业整体形象。组建服务外包企业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企业联盟。加强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国门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采取“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举行招商推介会、新闻发布会和人才招聘会。通过权威咨询机构、国际性媒体和专业期刊对我国信息服务和软件产业进行宣传,形成高频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效果。服务外包企业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企业联盟要建立国家级的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向国际经济体发展国内服务外包。
五、重视打造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的集聚效应。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集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扶持政策、完善的配套服务和完备的孵化功能于一身的产业同区。通过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等措施,大力吸引世界知名跨围企业将其一定规模服务外包业务转移进来,以形成集聚效应和积聚效益。
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建立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服务外包统计指标体系,以科学全面地反映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状态,为企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在实践中努力创造服务外包的品牌效应,这也是未来服务外包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无锡新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江苏省、无锡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沿阵地,是江苏省最早认定的离岸服务外包基地、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在省、市领导关心下,在省商务厅、市商务局等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无锡新区始终坚持“奋力打造中国国际服务外包新领军园区”目标定位,围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球服务外包100强、围内服务外包50强企业中已有20家投资无锡新区,37家服务外包企业取得CMMI等围际资质认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形成了企业快速集聚、业务快速增长、环境快速提升、产业不断优化的良好势头。
以政策为引导形成产业集聚。无锡新区在服务外包产业兴起之初,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发展要求,全面实施软件服务外包和新兴信息服务等产业新的认定办法,进一步确立扶优助强原则,建立并逐步完善项目引进评估体系,通过更大力度资源倾斜,积极推进服务外包企业的落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除了在政策制定方面殚精竭虑,无锡新区在落实政策上也掷地有声:以兑现服务外包产业的扶持资金为例,2010年,新区对各类园区、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的省级资金支持达2300万元,帮助申报并获得国家资金支持近1800万元。无锡新区财政每年也安排了不少于6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合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新区服务外包企业的集聚,推动了重点企业的扩张壮大。
以园区为载体提升产业环境。无锡新区十分重视产业环境对于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刻紧抓载体建设质量和速度,截至目前已经建成各类可用载体超过100万平方米。其中,作为无锡新区服务外包核心区的无锡(国家)软件园(iPark)一期、二期运营日趋完善,三期已正式启用;无锡新区与北科建集团、北京中关村软件同合作共建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也即将启动建设。此外,除了场地载体,无锡新区还不断积极打造以功能分类为标签的细分型载体,如国内领先的软件及外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接发包)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软件测评平台和知识产权平台等,其中,IBM软件创新孵化“盘古天地”平台首开了国内公共技术服务领域SAAS服务模式的先河。
“十二五”期间,无锡新区仍将以打造中国服务外包“Park园区”第一品牌为目标,全面规划启动无锡(国家)软件园四期、海辉软件同等建设项目;预计至“十二五”期末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载体达到3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立足“盘古天地”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包括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平台、软件服务创新孵化平台、IT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共性支撑平台、投资融资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等在内的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环境。
以项目为驱动加速产业成长。无锡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快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破题过程中,新区将针对性的招商引资作为主要途径,很抓龙头企业,加快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步伐,仅2010年无锡新区共引进各类知名服务外包企业120家,如海辉集团中国区总部、SONY软件开发中心、曙光计算机(中国物联网云计算中心)、中兴智能交通、大唐电信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0.5亿美元,执行金额8.1亿美元。
同时,针对本土实际情况,无锡新区在“十二五”期间将打造中国对日服务外包主阵地为目标,扩大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在日的知名度;并且了解和把握日本服务外包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对日承接能力;从而吸引一批来自日本的重大项目落户无锡新区,并鼓励日本知名企业在新区设立区域总部,加强服务外包双方联系:此举将极大拓宽无锡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布局,为服务外包产业的成长带来新的动力。
以人才为势能铸就产业优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人才供给是决定产业发展高度的重要因素。第一,无锡新区以国家“干人计划”和无锡市“530”计划为依托,实施“筑巢、引凤、还巢”计划,围绕服务外包流程的各项环节,吸引海归人士和优秀毕业生来新区创业、就业。第二,坚持教育培训量质并举,初步建立了由国家重点科研院所、著名高校、服务外包企业、职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多元化、多层次服务外包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第三,重点扶持定制培训、项目管理和系统工程师等高级人才培训,以无锡新区现有人才培训机构为基础,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库。
此外,无锡新区还将高薪吸引和聘用国外高级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引进国外知名服务外包培训机构,鼓励跨国公司独立或与教育机构合作创办人才培训机构,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树立起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机制。
无锡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成就喜人,发展前景看好,但无锡新区也清醒地认识到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服务外包产业无论是宏观上还是在中观和微观上,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无锡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有:
一、必须进一步明确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定位,完善政策法律环境。我国的服务外包行业虽然形成了一些地方法规,但还缺少比较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一些发展政策和措施在实践中遇到障碍。政府制定的有些优惠和补贴政策比较复杂,相关责任部门不甚明确,而且往往只对较大企业起作用,而对中小企业起不到激励作用。政府应该继续研究和落实好服务外包的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装备政策等,从而为服务产业更大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政府应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企业进行统一认定和科学管理。我国目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特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应以国家的形式来推广中国的外包,特别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外包。
三、进一步构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保障体系。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及民办院校与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大力发展“企业订单式”培训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服务外包适用人才,完善高、中、低服务外包人才的科学配置和结构优化的市场体系,增强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推动建立服务外包产业联盟,提升服务外包企业整体形象。组建服务外包企业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企业联盟。加强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国门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采取“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举行招商推介会、新闻发布会和人才招聘会。通过权威咨询机构、国际性媒体和专业期刊对我国信息服务和软件产业进行宣传,形成高频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效果。服务外包企业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企业联盟要建立国家级的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向国际经济体发展国内服务外包。
五、重视打造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的集聚效应。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集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扶持政策、完善的配套服务和完备的孵化功能于一身的产业同区。通过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等措施,大力吸引世界知名跨围企业将其一定规模服务外包业务转移进来,以形成集聚效应和积聚效益。
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建立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服务外包统计指标体系,以科学全面地反映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状态,为企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在实践中努力创造服务外包的品牌效应,这也是未来服务外包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