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是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继承性的特点。“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学校德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形式,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加强德育教育,最大限度减少市场经济对未成年人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客观要求,卓有成效地加强和改进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 初中德育工作 管理 方法 明确方向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潜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质量,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建设,下面谈谈本人对中学德育工作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目标管理,明确方向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要以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制定。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我们学校依据这个目标,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学期目标和长期规划,定向导航,稳步推进。
二、制度管理,保障执行
德育工作制定了目标和计划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实施。有了制度就有了约束力。制度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是计划得以实施的必要前提。我们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文明班评比方案》等多项管理制度,使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克服了德育工作中的随意性、临时性,具有规范性,保障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网络管理,营造环境
德育管理仅仅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学校、社会、家庭必须结合起来,共同配合,加强德育工作管理,形成社会化管理网络。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很多时间生活在家庭、社会,而且社会是生产实践的大课堂,实际多种多样,现象纷繁复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抓好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1、加强教师形象,为为学生树立楷模。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灵魂工程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思想观念。
2、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培养一样,仅靠书本,教师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将德育和社会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努力拓展学生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人生品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遵循新课程提出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一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立、自强和自我完善。
3、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进行品德教育,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4、以德育促发展,加强心理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其特点是情绪多变,容易冲动,起伏不定,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寓德育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之中,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这将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树立全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理念,从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优选符合中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⑴立足德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培养真正、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了解掌握他们的总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注重个性差异。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⑵立足德育的人文性和时代性。现代的中学生讲究实际,以自我为中心,迷恋网络……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孩子的问题,要正面加以引导,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引导他们辩证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力戒片面和偏激,使学校德育不失实效性;⑶立足德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现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德育工作要丰富多彩。
总之,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学校要把握德育的方向和本真,积极探索策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给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这样我们就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治校、超前认识,明确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个体价值,全方位创造学生成长的环境,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教育工作者无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措施,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初中德育工作 管理 方法 明确方向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潜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质量,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建设,下面谈谈本人对中学德育工作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目标管理,明确方向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要以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制定。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我们学校依据这个目标,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学期目标和长期规划,定向导航,稳步推进。
二、制度管理,保障执行
德育工作制定了目标和计划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实施。有了制度就有了约束力。制度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是计划得以实施的必要前提。我们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文明班评比方案》等多项管理制度,使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克服了德育工作中的随意性、临时性,具有规范性,保障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网络管理,营造环境
德育管理仅仅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学校、社会、家庭必须结合起来,共同配合,加强德育工作管理,形成社会化管理网络。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很多时间生活在家庭、社会,而且社会是生产实践的大课堂,实际多种多样,现象纷繁复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抓好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1、加强教师形象,为为学生树立楷模。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灵魂工程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思想观念。
2、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培养一样,仅靠书本,教师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将德育和社会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努力拓展学生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人生品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遵循新课程提出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一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立、自强和自我完善。
3、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进行品德教育,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4、以德育促发展,加强心理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其特点是情绪多变,容易冲动,起伏不定,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寓德育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之中,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这将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树立全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理念,从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优选符合中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⑴立足德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培养真正、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了解掌握他们的总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注重个性差异。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⑵立足德育的人文性和时代性。现代的中学生讲究实际,以自我为中心,迷恋网络……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孩子的问题,要正面加以引导,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引导他们辩证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力戒片面和偏激,使学校德育不失实效性;⑶立足德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现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德育工作要丰富多彩。
总之,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学校要把握德育的方向和本真,积极探索策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给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这样我们就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治校、超前认识,明确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个体价值,全方位创造学生成长的环境,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教育工作者无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措施,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