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与5岁以下的幼儿期。”所以在幼儿园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利用挫折教育提高幼儿独立能力
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问题。教会孩子独立生活是家庭挫折教育的起点,给孩子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很重要。我们可以先在一些小事上给孩子做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范围不断扩大,我们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自信和自律。例如:在一次桌面游戏的时候,幼儿都很高兴地在拼搭着玩具,老师拿出了一份自制的拼图玩具,因为孩子们都喜欢拼图,所以老师刚放下就围了过来。突然听见“嘶——”的一声,随后是一声大喊“老师——”,我朝声音的方向望过去,只见家家手里拿着半片拼图,小林手里拿着剩下的一半,两人还凶巴巴地对视着。看着这一情景,我也大概知道了刚才一瞬间发生的事。
师:怎么回事?
家家:他抢我的拼图!
小林(抢着说):是我先抢到的!
师:噢,拼图是抢来抢去的吗?
旁边的幼儿:不能抢的,不能抢的,要一起玩的。
(两人都没再说话,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家家和小林几乎同时说出:我们一起把拼图修补好吧!
师:修补好以后呢?
家家和小林:一起玩!
(于是他们俩便高兴地合作修补拼图去了)。
从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老师看到孩子出现矛盾的时候,没有直接进行批评,而是采用了分析引导的方法,通过小小的反问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所在,并且及时提问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和小伙伴重新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这洋不仅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的同时,同时也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让孩子帮忙做点“小事”,例如:整理被子、打扫房间、替父母买东西、洗自己的衣服等日常。因为这些小事正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提高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利用挫折教育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成功与挫折是完全相反的一对范畴。在孩子的早期经验中,“成功”固然有助于建立自信,但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挫折与失败,以使其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致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气馁。在早期的顺境中通过体验成功而培养起来的自信,并不一定能保证其经得起人生的种种考验而成为生活的强者。对于那些只能经历成功而不能承受失败的孩子来说,仅靠几次成功建立起来的自信心,难免不被以后的失败所冲垮。要使孩子将来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就不仅要让他们在人生之初体验成功,更要让他们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适度地承受挫折。持久顽强的自信心,是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
众所周知,孩子身体、心理发展成熟都是循序渐进的,在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活动中,要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会出现一些过失和失败的情况,比如在教孩子画画时,一部分孩子会根据老师的讲解,大胆地动手来画,而另一部分幼儿却以“我不会画”而无动于衷,这时候,老师就要根据孩子的表现耐心地讲解绘画的程序,而且还要给孩子信心,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或者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画一画,然后再放手,这样孩子会从老师的鼓励中得到自信心。再如,让大班的孩子做值日工作,有的孩子就能做好,有的孩子却不行,有的拿不住筷子,碗、盘子掉有地上也有。当这些情况发生时,这就要求老师做个有心人,要细心观察每个幼儿,分析产生以上行为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老师应当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没关系”,帮助幼儿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让孩子从自己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教会他们从小就要有自信心,不怕失败,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用孩子所见的事实,多鼓励,少批评,这样会使孩子变负面情绪为积极行为,才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三、利用挫折教育增强幼儿意志力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现在的幼儿长期生活在被服务的环境中,因而他们对各种困难的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力,一旦遇到挫折就被击垮了。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是老刀的磨砺石,是人生的一种“特殊财富”,所以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 “精神补品”,幼儿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开展日常活动中,要运用正确的指导语,鼓励幼儿大胆、勇敢、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困难。如在室外活动中, 有的孩子不敢玩滑梯,有的小朋友能够滑下去,就请能滑的小朋友象讲故事那样叙述自己敢滑滑梯的过程,不害怕,要勇敢,最后终于会滑了。这样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及克服困难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的意志力也得到提高。又如,剪纸活动中,通过孩子一次次的练习,孩子变得越来越认真,心越来越细,手也越来越巧,剪得越来越好。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多关注那些能力差的表现不好的孩子,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面向全体进行全面的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马司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挫折的态度,而挫折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孩子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和坚忍不拔的品质。孩子的耐挫折能力正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提高而增强的。在挫折教育中,在孩子经历挫折的同时成人应及时给予鼓励或肯定性评价,以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还应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让孩子在经历挫折时能主动对待挫折,在挫折的磨练中造就自己坚强的性格。
一、利用挫折教育提高幼儿独立能力
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问题。教会孩子独立生活是家庭挫折教育的起点,给孩子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很重要。我们可以先在一些小事上给孩子做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范围不断扩大,我们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自信和自律。例如:在一次桌面游戏的时候,幼儿都很高兴地在拼搭着玩具,老师拿出了一份自制的拼图玩具,因为孩子们都喜欢拼图,所以老师刚放下就围了过来。突然听见“嘶——”的一声,随后是一声大喊“老师——”,我朝声音的方向望过去,只见家家手里拿着半片拼图,小林手里拿着剩下的一半,两人还凶巴巴地对视着。看着这一情景,我也大概知道了刚才一瞬间发生的事。
师:怎么回事?
家家:他抢我的拼图!
小林(抢着说):是我先抢到的!
师:噢,拼图是抢来抢去的吗?
旁边的幼儿:不能抢的,不能抢的,要一起玩的。
(两人都没再说话,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家家和小林几乎同时说出:我们一起把拼图修补好吧!
师:修补好以后呢?
家家和小林:一起玩!
(于是他们俩便高兴地合作修补拼图去了)。
从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老师看到孩子出现矛盾的时候,没有直接进行批评,而是采用了分析引导的方法,通过小小的反问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所在,并且及时提问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和小伙伴重新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这洋不仅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的同时,同时也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让孩子帮忙做点“小事”,例如:整理被子、打扫房间、替父母买东西、洗自己的衣服等日常。因为这些小事正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提高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利用挫折教育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成功与挫折是完全相反的一对范畴。在孩子的早期经验中,“成功”固然有助于建立自信,但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挫折与失败,以使其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致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气馁。在早期的顺境中通过体验成功而培养起来的自信,并不一定能保证其经得起人生的种种考验而成为生活的强者。对于那些只能经历成功而不能承受失败的孩子来说,仅靠几次成功建立起来的自信心,难免不被以后的失败所冲垮。要使孩子将来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就不仅要让他们在人生之初体验成功,更要让他们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适度地承受挫折。持久顽强的自信心,是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
众所周知,孩子身体、心理发展成熟都是循序渐进的,在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活动中,要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会出现一些过失和失败的情况,比如在教孩子画画时,一部分孩子会根据老师的讲解,大胆地动手来画,而另一部分幼儿却以“我不会画”而无动于衷,这时候,老师就要根据孩子的表现耐心地讲解绘画的程序,而且还要给孩子信心,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或者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画一画,然后再放手,这样孩子会从老师的鼓励中得到自信心。再如,让大班的孩子做值日工作,有的孩子就能做好,有的孩子却不行,有的拿不住筷子,碗、盘子掉有地上也有。当这些情况发生时,这就要求老师做个有心人,要细心观察每个幼儿,分析产生以上行为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老师应当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没关系”,帮助幼儿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让孩子从自己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教会他们从小就要有自信心,不怕失败,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用孩子所见的事实,多鼓励,少批评,这样会使孩子变负面情绪为积极行为,才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三、利用挫折教育增强幼儿意志力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现在的幼儿长期生活在被服务的环境中,因而他们对各种困难的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力,一旦遇到挫折就被击垮了。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是老刀的磨砺石,是人生的一种“特殊财富”,所以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 “精神补品”,幼儿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开展日常活动中,要运用正确的指导语,鼓励幼儿大胆、勇敢、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困难。如在室外活动中, 有的孩子不敢玩滑梯,有的小朋友能够滑下去,就请能滑的小朋友象讲故事那样叙述自己敢滑滑梯的过程,不害怕,要勇敢,最后终于会滑了。这样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及克服困难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的意志力也得到提高。又如,剪纸活动中,通过孩子一次次的练习,孩子变得越来越认真,心越来越细,手也越来越巧,剪得越来越好。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多关注那些能力差的表现不好的孩子,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面向全体进行全面的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马司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挫折的态度,而挫折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孩子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和坚忍不拔的品质。孩子的耐挫折能力正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提高而增强的。在挫折教育中,在孩子经历挫折的同时成人应及时给予鼓励或肯定性评价,以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还应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让孩子在经历挫折时能主动对待挫折,在挫折的磨练中造就自己坚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