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无结构访谈、观察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基于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社区融入五个维度的结构化访谈,揭示无锡市某街道的一部分外来婚姻移民女性的城市融入经历和现状,结合区域具体案例,提出改善外来婚姻移民女性融入状况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外来女性;婚姻移民;城市融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8.045
1 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庞大的劳动力规模性地涌入城市,带来了大量女性务工人员。这种流动带来另一个结果就是人们可以在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内择偶,使得原本隔绝的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通婚数量有了明显增加。经过多年的积累,城市中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外来媳妇”人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
2 研究设计
研究选取无锡市黄巷街道年龄35~50岁十名外来常住女性为研究对象,构建由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社区融入五个维度构成的访谈提纲,考察该群体的城市融入现状。
3 就业融入
由于城市中的政策的限制和歧视和有限的人力资本,她们的职业起点很低。尽管就业机会不少,但是普遍层次较低。同时存在中途放弃就业的现象。这本身是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使得她们的就业融入受阻;另一方面不参加工作,远离组织化单位,也会使她們的社会融入受阻。
同时大部分被访者的第一次职业选择受自己主观意愿的影响较小,更多地受那些“带她们来到城市的人”影响,她们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获得自己在城市的第一份工作,这是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的支持网络在起作用。
被访的几位外来媳妇中只有一位有过职业上的升迁经历,由于本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限,她们自身对于管理层的工作较难胜任,甚至于说担任的意愿也比较低,她们忙于适应婆家的生活,适应城市的生活,过好当下的生活,不要为了工作影响家庭成为她们的主流思想。
她们具有较好的业缘关系,有的单位中的周边同事都是外来移民,相似的背景和经历使得她们很快产生共鸣。
4 行为适应
4.1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方面,“同事即朋友”“亲戚即朋友”是首要特征。她们最初来到城市,以业缘构建支持网络,进入婚姻家庭后,随着身份角色的转变,她们的交往重点转移到了家庭中,从亲戚中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对她们来说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事情,既可以维系家庭和谐又可以从中获得情感性和工具性的支持。
家人是她们求助的第一选择,中国传统社会的交往关系是差序格局,这意味着当外来媳妇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关系,而那种基于地缘关系的城市社区成员没有作为求助对象显现出来,这种内卷化的交往使得她们的支持网络比较单一。
4.2 婆媳关系
对于外来媳妇来说,她们在户籍上的弱势,可能让她们很难在婆家获得平等、尊重的对待和接纳。但婚姻对于外来媳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本地媳妇,她们更加不能接受婚姻的失败,因为婚姻失败意味着她们要离开婆家,丧失支持,而她们中的大部分又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不愿意回到农村,这使得她们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持与婆家的关系。
与年长的外来媳妇相比,年轻的外来媳妇更有可能会站起来反抗。她们接受的教育较多,具有一些独立的女性主义思想,比起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婚姻移民女性,她们会试图和婆婆讲道理或者寻求正式支持网络的帮助。
5 文化接納
除了对本地风俗习惯的渐进式学习和接纳,多年的城市生活让她们在方言上也有了代表性地融入。“听”几乎没有了阻碍,有的也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方言,相比刚开始进入城市的时候,语言已经不会成为她们生活的障碍了,一位被访者甚至觉得这是成为真正的无锡人的一张“绿卡”。这得益于婆家的语言环境,尽管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使得她们语言的标准程度有所差异、学习期有长有短。
从身份建构的角度看,这种方言的习得也有助于本地居民对她们的接纳和认同,在某些方面也减少了文化冲突,使得这群外来媳妇能够实现她们移民身份标志的祛除。
6 身份认同
6.1 心理距离
以回流意愿作为与城市的心理距离指标,被访者对于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家乡的看法基本是以经济作为标准的,从她们没有明确表示城市生活优于家乡生活推测出虽然她们接受了城市的生活,但是满意度却不能算高。
即使她们对于城市生活的满意度并不算高,但是选择留下退休养老的意愿仍是比较明确的。没有一位被访者明确表达要回到家乡。一位被访者选择了“不好说”。
在与家乡的心理距离方面,外来媳妇几乎都得到了娘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支持,但这种帮助随着在城市居住的日子的加长在逐渐减少,逐渐由物质兼精神转变为以精神为主,这一点可以被看作外来媳妇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可以明显见到的进步之一。
6.2 身份认同
受访者中有3位明确表达了“觉得自己是无锡人”、5位表达了“觉得自己是半个无锡人”、1位表达了“觉得自己不是无锡人”。当被问道“什么样才算是个无锡人时”,大部分都回答道“土生土长”。而被问道“外来人口如何才算是个无锡人”时,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占据了较多的回答。这群外来媳妇在多年的城市生活后,基本已经能够达到最起码的城市生活水平,因此她们中也会有人关注“方言”“饮食”等行为适应方面。
心理层面的融入是判断外来媳妇城市融入的最终标准,这些外来媳妇只有对城市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对文化观念接纳,顺应并自觉实践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融入。
7 社区互动
新建社区的受访者的社区参与程度情况都比较好,她们有向社区求助的经历并且切实获得了帮助。老旧社区的受访者由于获取社区服务信息途径的闭塞,对于社区服务不甚了解,因此接受服务比较少,但是她们也具有向社区求助的意识。 相比社区服务、社区活动,外来媳妇的社区政治参与程度显得低了很多。虽然大家都参与过投票的环节,但受访者中还没有人以参选人的身份参与过社区选举。
在社区管理方面,她们作为被管者对于社区秩序、社区建设、社区和谐环境的营造显示出比较被动的态度,缺少作为管理主体参与其中的经历,大部分认为“管理”二字与自己比较遥远,没有人人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她们的邻里交往程度不低,多多少少有过物物交换、互帮互助的经历,这与外来媳妇在家乡养成的纯朴的性格和从乡村社区带来的自觉和习以为然有关,这种帮助也能使得她们在城市中的存在感得到提升。
8 建议与思考
考虑到经济融入是城市融入的首要影响因素之一,政府应该重视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采用培训与推荐就业相挂钩的政策,保障她们的就业渠道、择业范围,从而提高外来媳妇的整体就业质量。
外来媳妇应该具有适应城市的心理准备同时对塑造具有城市文化的自我充满信心,提高语言适应力和熟悉習俗礼节,文化差异需要在时间中得到缓释。
社区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帮助外来媳妇实现城市融入,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对有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疏导的外来媳妇进行个案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她们解决实际的工作困难和家庭问题等;对具有共同经历,同质性程度较高的外来媳妇使用小组工作方法;帮助她们建立能够提供支持和实际建议的关系网络;通过社区工作方法,建立本地居民和外来媳妇的平等交往,增加社区归属感,形成良性互動机制。
9 结 论
城市中的外来媳妇通过婚姻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完成了身份上从农村向城市的改变。总的来说外来媳妇群体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障碍,也不乏消极的案例,但是最终在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社区融入方面基本仍是比较积极的表现。
她们所要实现的经济、社会、文化三大块的融入,在时间上不分仲伯,但是在逻辑上息息相关。经济融入是基础;社会层面的融入是一种工具;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的融入是最终的目标,这是外来媳妇完全适应城市并融入城市的标志。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很难在时间上分清先后,也会因个体而产生差异,但是却是必经的。外来媳妇的城市融入过程是漫长且充满感触的。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黄晓燕.新市民社会融入维度及融入方式——以天津市外来人口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0(3).
[关键词]外来女性;婚姻移民;城市融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8.045
1 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庞大的劳动力规模性地涌入城市,带来了大量女性务工人员。这种流动带来另一个结果就是人们可以在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内择偶,使得原本隔绝的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通婚数量有了明显增加。经过多年的积累,城市中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外来媳妇”人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
2 研究设计
研究选取无锡市黄巷街道年龄35~50岁十名外来常住女性为研究对象,构建由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社区融入五个维度构成的访谈提纲,考察该群体的城市融入现状。
3 就业融入
由于城市中的政策的限制和歧视和有限的人力资本,她们的职业起点很低。尽管就业机会不少,但是普遍层次较低。同时存在中途放弃就业的现象。这本身是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使得她们的就业融入受阻;另一方面不参加工作,远离组织化单位,也会使她們的社会融入受阻。
同时大部分被访者的第一次职业选择受自己主观意愿的影响较小,更多地受那些“带她们来到城市的人”影响,她们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获得自己在城市的第一份工作,这是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的支持网络在起作用。
被访的几位外来媳妇中只有一位有过职业上的升迁经历,由于本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限,她们自身对于管理层的工作较难胜任,甚至于说担任的意愿也比较低,她们忙于适应婆家的生活,适应城市的生活,过好当下的生活,不要为了工作影响家庭成为她们的主流思想。
她们具有较好的业缘关系,有的单位中的周边同事都是外来移民,相似的背景和经历使得她们很快产生共鸣。
4 行为适应
4.1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方面,“同事即朋友”“亲戚即朋友”是首要特征。她们最初来到城市,以业缘构建支持网络,进入婚姻家庭后,随着身份角色的转变,她们的交往重点转移到了家庭中,从亲戚中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对她们来说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事情,既可以维系家庭和谐又可以从中获得情感性和工具性的支持。
家人是她们求助的第一选择,中国传统社会的交往关系是差序格局,这意味着当外来媳妇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关系,而那种基于地缘关系的城市社区成员没有作为求助对象显现出来,这种内卷化的交往使得她们的支持网络比较单一。
4.2 婆媳关系
对于外来媳妇来说,她们在户籍上的弱势,可能让她们很难在婆家获得平等、尊重的对待和接纳。但婚姻对于外来媳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本地媳妇,她们更加不能接受婚姻的失败,因为婚姻失败意味着她们要离开婆家,丧失支持,而她们中的大部分又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不愿意回到农村,这使得她们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持与婆家的关系。
与年长的外来媳妇相比,年轻的外来媳妇更有可能会站起来反抗。她们接受的教育较多,具有一些独立的女性主义思想,比起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婚姻移民女性,她们会试图和婆婆讲道理或者寻求正式支持网络的帮助。
5 文化接納
除了对本地风俗习惯的渐进式学习和接纳,多年的城市生活让她们在方言上也有了代表性地融入。“听”几乎没有了阻碍,有的也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方言,相比刚开始进入城市的时候,语言已经不会成为她们生活的障碍了,一位被访者甚至觉得这是成为真正的无锡人的一张“绿卡”。这得益于婆家的语言环境,尽管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使得她们语言的标准程度有所差异、学习期有长有短。
从身份建构的角度看,这种方言的习得也有助于本地居民对她们的接纳和认同,在某些方面也减少了文化冲突,使得这群外来媳妇能够实现她们移民身份标志的祛除。
6 身份认同
6.1 心理距离
以回流意愿作为与城市的心理距离指标,被访者对于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家乡的看法基本是以经济作为标准的,从她们没有明确表示城市生活优于家乡生活推测出虽然她们接受了城市的生活,但是满意度却不能算高。
即使她们对于城市生活的满意度并不算高,但是选择留下退休养老的意愿仍是比较明确的。没有一位被访者明确表达要回到家乡。一位被访者选择了“不好说”。
在与家乡的心理距离方面,外来媳妇几乎都得到了娘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支持,但这种帮助随着在城市居住的日子的加长在逐渐减少,逐渐由物质兼精神转变为以精神为主,这一点可以被看作外来媳妇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可以明显见到的进步之一。
6.2 身份认同
受访者中有3位明确表达了“觉得自己是无锡人”、5位表达了“觉得自己是半个无锡人”、1位表达了“觉得自己不是无锡人”。当被问道“什么样才算是个无锡人时”,大部分都回答道“土生土长”。而被问道“外来人口如何才算是个无锡人”时,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占据了较多的回答。这群外来媳妇在多年的城市生活后,基本已经能够达到最起码的城市生活水平,因此她们中也会有人关注“方言”“饮食”等行为适应方面。
心理层面的融入是判断外来媳妇城市融入的最终标准,这些外来媳妇只有对城市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对文化观念接纳,顺应并自觉实践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融入。
7 社区互动
新建社区的受访者的社区参与程度情况都比较好,她们有向社区求助的经历并且切实获得了帮助。老旧社区的受访者由于获取社区服务信息途径的闭塞,对于社区服务不甚了解,因此接受服务比较少,但是她们也具有向社区求助的意识。 相比社区服务、社区活动,外来媳妇的社区政治参与程度显得低了很多。虽然大家都参与过投票的环节,但受访者中还没有人以参选人的身份参与过社区选举。
在社区管理方面,她们作为被管者对于社区秩序、社区建设、社区和谐环境的营造显示出比较被动的态度,缺少作为管理主体参与其中的经历,大部分认为“管理”二字与自己比较遥远,没有人人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她们的邻里交往程度不低,多多少少有过物物交换、互帮互助的经历,这与外来媳妇在家乡养成的纯朴的性格和从乡村社区带来的自觉和习以为然有关,这种帮助也能使得她们在城市中的存在感得到提升。
8 建议与思考
考虑到经济融入是城市融入的首要影响因素之一,政府应该重视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采用培训与推荐就业相挂钩的政策,保障她们的就业渠道、择业范围,从而提高外来媳妇的整体就业质量。
外来媳妇应该具有适应城市的心理准备同时对塑造具有城市文化的自我充满信心,提高语言适应力和熟悉習俗礼节,文化差异需要在时间中得到缓释。
社区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帮助外来媳妇实现城市融入,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对有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疏导的外来媳妇进行个案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她们解决实际的工作困难和家庭问题等;对具有共同经历,同质性程度较高的外来媳妇使用小组工作方法;帮助她们建立能够提供支持和实际建议的关系网络;通过社区工作方法,建立本地居民和外来媳妇的平等交往,增加社区归属感,形成良性互動机制。
9 结 论
城市中的外来媳妇通过婚姻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完成了身份上从农村向城市的改变。总的来说外来媳妇群体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障碍,也不乏消极的案例,但是最终在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社区融入方面基本仍是比较积极的表现。
她们所要实现的经济、社会、文化三大块的融入,在时间上不分仲伯,但是在逻辑上息息相关。经济融入是基础;社会层面的融入是一种工具;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的融入是最终的目标,这是外来媳妇完全适应城市并融入城市的标志。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很难在时间上分清先后,也会因个体而产生差异,但是却是必经的。外来媳妇的城市融入过程是漫长且充满感触的。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黄晓燕.新市民社会融入维度及融入方式——以天津市外来人口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