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我的青花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p880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美启智、以美养性、以美创新”已成为幼儿园现代美术教育理念。教师如何引导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促进幼儿认知、智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绘画技巧与知识,进行美术指导呢?现就教学活动“我的青花”谈谈个人的做法。
  青花瓷的清新脱俗、精致典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青花瓷” 也成为在幼儿园美术区域的一个活动内容,在开展活动时,更多教师们关注的是孩子是否涂上了丰富的色彩,线条是否丰富,而忽略青花瓷图案所蕴含的构图、造型、线条、图案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学活动,我们应该在游戏的基础上教给孩子一些绘画中关于图案的绘画技能,丰富幼儿的知识,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我的青花”这个教学活动,运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并认识青花的基本形状、图案名称。通过经验迁移的方法,总结图案形态的表现方法,在已有的绘画技法、绘画知识的基础上,用手中的画笔去表现美、创造美,完成花瓶青花图案的绘画创作。这体现了《纲要》中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精神。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青花瓷上不同形状青花纹的美,认识青花瓷上的纹饰(蕉叶纹、云纹、海纹、回形纹、缠枝花纹)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图案、花纹、线条来创作,表现自己对青花的审美后的感受和体验。
  3、启发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对传统青花瓷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不同形状花纹的青花瓷盘图片PPT课件
  2、绘画材料:蓝色记号笔,绘画纸等
  *知识准备:
  幼儿已了解二方连续图案(有规律地重复排列的方法)的知识。
  活动重点:
  运用多种图案、花纹、线条来创作,花纹的组合创意
  教学难点:
  纹饰(蕉叶纹、云纹、海纹、回形纹、缠枝花纹)的讲解
  活动过程:
  一 、欣赏青花瓷瓶实物、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让幼儿初步感受青花瓷盘的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
  1、教师出示青花瓷酒瓶(这里实物图片无法显示,否则效果会更好)
  师: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什么?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这个瓶子很像的图片资料,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瓶子、盘子是什么颜色?上面有些什么图案?这些图案和你生活中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像?
  2、幼儿分享交流,讨论青花瓷颜色特点:
  幼儿:我发现它的颜色是蓝色,我发现它的颜色是白色,……
  教师小结:原来这些盘子清新雅致都是白色的底,蓝色的花,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二、 认识青花图案名称、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绘画图案初步感受青花图案的艺术美。
  1、幼儿经验迁移认识图案,并进行图案练习
  (1) 认识蕉叶纹
  *观察瓶口,教师提问:
  师:瓶口的花纹像什么,我们以前画过的什么和它很像?
  幼儿:(树叶)
  *比较树叶与蕉叶纹的区别,进行图案练习
  教师小结:蕉叶纹绘画时蕉叶中茎留白不上色,主叶呈等腰细瘦的三角形,叶缘绘成锯齿状。
  *幼儿在长纸条上练习蕉叶纹
  (2)认识回形纹
  *观察瓶颈,教师提问:
  师:瓶颈的花纹像什么,看过和它像的物品吗?
  幼儿:(像汉字:回),幼儿(像游戏走迷宫的图)
  *幼儿在长纸条上练习回形纹
  教师小结:回纹是被民间称为“富贵不断头”的一种纹样。它是由横竖短线折绕组成的方形或圆
  形的回环状花纹,形如“回”字,所以称做回纹。有点像小朋友玩的迷宫图。
  教师示范图案画法,幼儿空画练习。
  (3)认识缠枝花纹,
  *观察瓶身,教师提问:
  师:瓶身的花纹上有什么,这些花纹你们认识吗?
  幼儿(有叶子,有花,有径)
  *将幼儿平时绘画树叶与小花和青花瓷上的花纹做比较,让幼儿观察相同之处。
  教师小结:这种由径、叶、花组成的图案叫缠枝花纹,缠枝花卉是以植物的枝干或藤蔓为骨架,向上下或左右反复连续形成二方连续图案。用作边饰的缠枝花卉主要表现为波线式的二方连续图案。缠枝花纹是主要花纹,占画面多一点。
  *幼儿在长纸条上练习缠枝花纹
  (4)结合幼儿已有经验,幼儿认识:海纹、云纹
  小结:青花瓷花纹精致优美,所有的图案和花纹都来自我们的生活,是生活中常见的,青花瓷不仅可以装东西还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主纹是缠枝花纹,次纹:蕉叶、回纹、云纹、海水等连续花纹。
  三、运用多种图案,变化的线条、合理布局,进行绘画创作
  1、抢答游戏:再次识别青花瓷上的图案名称。
  2、拼图游戏:幼儿利用之前练习的各种花纹纸条,在教师提供的花瓶图形上,进行花纹图案组合粘贴,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目的让幼儿学习画面布局,即主要图案、与次要图案在画面的布局安排。
  3、幼儿绘画(背景音乐:青花瓷)
  (1)教师向幼儿介绍绘画工具(花瓶图形和笔)。
  (2)提醒幼儿合理布局主要图案与次要图案。缠枝花纹是主纹,占画面多一点,回形纹、云纹是次纹,占画面小一点。   (3)鼓励幼儿选取多种图案进行装饰绘画。瓶口、瓶底多采用连续图案,指导幼儿注意连续花纹排列有规律、间隔要均匀。
  四、幼儿作品展示,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将幼儿绘画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幼儿模仿电视拍卖会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延伸活动:生活中的青花瓷PPT欣赏
  在生活中青花不仅可以运用在瓶子、盘子上,还可以运用到很多生活用品中,如今,我们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能看到青花的影子,足见“青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结。作为小小设计师的你们,希望等你们长大,能将我们中国的青花瓷发扬光大,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老师很期待看到你们的作品。
  六、活动反思:
  一位台湾的学者曾经感慨说:“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教得多了,幼儿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花开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有刺激而没有收获。”
  1、我们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候,即不能让幼儿一味地模仿学习,成为被动的学习者,没有范画,就不知道该怎么画;也不能让幼儿盲目地创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放任自由片面强调个人情绪情感的抒发,这样会使幼儿失去美术的兴趣,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表现技能,难于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为了让幼儿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许多幼儿园都创设了以青花瓷为主题的美术区域,作品展示区。但是,孩子的作品基本以简单线条画或者模仿图案为主,教师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否涂上了丰富的色彩,图案是否对称,画面有没有画满。“我的青花”这节教学活动,从专业的角度给幼儿传授了“青花”的专业知识,,将青花瓷中较复杂的图案,运用化繁为简的方法,让幼儿掌握了绘画的方法与技巧,既扩大了孩子的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3、在教学中,教师激活性启迪和引导性启发的指导方式,既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拼图游戏环节,让幼儿非常有成就感,激发幼儿再次创作的欲望。
  4、本节美术教学活动设计,充分挖掘了幼儿已有经验,将复杂的图案教学内容变为幼儿容易接受掌握的知识。比如:蕉叶纹——联想到树叶;缠枝花纹——联想到叶子和花等等,活动注重发挥儿童绘画的自主性,使幼儿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5、本节教学活动,教师传授了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识,教给幼儿观察事物的方法、分析概括事物形状的技法、合理安排构图的技法。体现了《纲要》中,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精神。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语文作为文化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应重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计划完善,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阅读;素质;目标;改革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在教学过程
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方法。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呢?  一、明确实验目的  以《点亮小灯泡》这节课为例,在实验前就要向学生说明做这个实验就是要研究电路。点在电路中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如小灯泡的亮与不亮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因此在观察 、实验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
我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已经有13个年头了,带过的毕业班将近10届。每年面对不同的学生,我绞尽脑汁想寻找一个合适的教学、复习模式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我曾尝试过“发现式”教学模式、“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包括现在学校正积极倡导的“五环自辅”教学模式,学生在变,教学的方式也在变,可没有一种模式让我入迷,让我满意。偶然的一次机会接触了英国人托尼.布赞发明的思维导图,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它。  托尼.布赞在
在农村,大多数学生根本不读课外书,尤其文学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作为语文老师面对这种现状,我有了以下思考。  一、提高学生阅读的路径:把语文当语文来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教是为了不教”。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和习题答案的唯一宣判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
在我国诸多税务条款中,个人所得税是覆盖人群面积最大的税种,这与每个企业和每个人的工作收入都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国家经济发展决定国家税负制度,个税政策的改革将给个人收
摘 要:文章结合新课标要求,主要探讨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从初高中的过渡,到课堂导入、学习兴趣、交际活动等多方面提出了教学要求。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英语 教学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使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新的高中课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英语课程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我国人民却被因为社会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日益增大的生存压力和各种社会问题所困扰,人民
计划生育国策实施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数量不断攀升,产生了大批中国特色弱势群体——失独老人。随着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及老龄化的加快,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