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方法
企业在兼并扩张过程中常常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企业家们在是否选择一体化战略上的主要考量就是是否能节约交易成本。
(一)资产专用性
交易成本经济学用以解释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乃是资产的专用性。假设没有这个因素,市场可以联接生产的各个阶段,由外部供应商提供各个环节所需的资源,实现生产成本的提高。然而,一旦资产专用性较强,内部组织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是通过市场采购还是企业自行生产其所需资源,主要看谁的治理成本更低。在假设规模经济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决定企业自产还是外购的因素有两个:1、对生产成本的控制;2、即时适应的难度。在企业内部的适应性比市场的适应性强的条件下,当资产专用性很小时,企业治理成本比市场治理成本大很多;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企业治理成本逐渐减少,而市场治理成本逐渐增大,并在一点成本差为0。由此可以发现,当资产专用性不强时,企业应通过市场采购其所需资源;当资产专用性足够强时,企业可以寻求自给自足的方式。
从规模经济角度考虑,当资产专用性不强的时候,企业根据需求状况进行生产的成本远远高于从市场购买同一资源的成本。随着这一资源的独特性增强,即资产的专用性增强,市场再也无法利用其组织联合优势得到规模经济的效果,企业自行生产的成本将低于从市场购买资料的成本。
一般来说,企业的生产成本会高于市场,当资产专用性很高时或者企业自行生产资源可能带来后续的一系列竞争优势时,企业才会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
(二)效率边界
在资源专用性的基础上,威廉姆森提出了效率边界。有这样一个企业,它主要有三个不同的生产阶段,三个阶段都在同一个企业之内,场地是专用的。场地是核心技术,假定各个生产环节所需材料企业均不能生产,只可以到市场上购买。每个生产环节都可以选择把生产资料改变形态卖出,或者流水线作业形成最终产品。最后假定,企业可以选择自行销售或者通过市场销售。用图形表示如下:
三个矩形S1、S2、S3表示企业生产的三个阶段,圆形R表示原材料。如果所需部件由企业自己生产,就用M1O、M2O、M3O来表示;如果所需部件选择从市场上购买则用N1P、N2P、N3P表示。最终产品若让企业自行销售则用DO表示;若选择让市场分配则用DP表示。黑色表示发生的实际交易,红色表示可能发生的交易。最后就可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表示企业自行生产的各种行为,这就是企业的边界。
由于S1、S2、S3确定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所以被组织内企业内部,原材料选择从市场上购买。对于部件M1、M2、M3的获得以及最终销售环节,企业应考虑其资产的专用性以及交易成本,来选择是依靠市场采购或者销售,还是进行企业自己行为。上图表示企业选定部件M2以及最终销售环节为企业核心,从而进行企业自己行为,这就导致了纵向一体化的发生,最终把核心环节都纳入企业内部,节约交易成本。企业边界的衡量主要还是从资产专用性发面进行的。
二、案例解释
中国船舶集团的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行主要是通过改组整合置入各種相关资产。一方面子公司通过(自筹资金)收购母公司旗下资产实现缩短核心资产距离的目的。比如上海外高桥造船向母公司中船集团收购其所持有的长兴造船65%的股权;另一方面通过定向增发置入资产实现增加资产价值的目的。如沪东重机收购上海外高桥造船100%股权、澄西修船100%股权和远航文冲54%股权。通过此次收购,沪东重机主营将变成造船、修船和主机配件。产业链完整后,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一) 上海外高桥收购长兴造船
随着长兴造船的逐步发展,长兴造船和外高桥之间因存在产品交叉问题,很可能形成同业竞争关系,而此时外高桥选择收购长兴造船,这样就能实在资源的统一配置,大大提高其生产效率。本次交易完成后,外高桥和长兴造船合计的产能将达到700万载重吨左右,将拥有岸线超过2.8公里,30万吨级的船坞4个,600吨以上大型龙门起重机8个,舾装码头6个,材料码头2个,资源条件及硬件设施与日韩等国的大型造船企业相当。外高桥造船在大型散货船、油轮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加强。
从资产专用性方面分析,同一资产的所有权应集中在一个企业,这样就可以由这个企业对所有资源进行统一安排。正是由于避免资产被“锁定”,中国船舶集团把优质资产转让给上海外高桥。上海外高桥吸收了长兴造船以后,降低了成本,更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此时上海外高桥的效率边界就应该是吸收长兴造船以后的边界。
(二)沪东重机收购上海外高桥、澄西修船和远航文冲
沪东重机此次收购不仅完善产业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使其作为中船整体上市的平台初步形成,未来进一步置入资产的空间巨大。中船集团的造船资产主要分布在上海长三角地区和广州珠三角地区,此次置入船舶资产仅是中船集团上海资产的一小部分。中船集团的其他资产若能进行有效整合,势必带给其更大的发展前景。
因资源的有限性,往往限制了企业的扩张,也就限制了企业的效率边界,而中船集团选取沪东重机作为整体上市的平台,增强了其融资能力,为企业扩张提供了条件。从资产专用性方面分析,沪东重机此次收购,属于核心资产中特定用途的资产,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因此,对于获利性良好的资产经过评估若能变成企业的核心资产,都应被划入企业的效率边界之内。
(三) 选取案例的不足所带来的启示
效率边界理论认为,企业生产所需的部件除了自给自足这一方式之外只能选择从市场上购买,而中国船舶集团的案例均是内部兼并整合,资产从集团内一公司转移到另一公司,可能忽略了从市场采购的交易费用,提高了纵向一体化的成功率。毕竟从市场上采购,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企业内部进行整合就不存在这一问题,资产的优劣是一目了然的,企业只会选择优质资产进行整合。然而,不论企业整合选择的是自筹资金还是增发股票,均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的,只是克服了错误信息导致的错误决策,更直接促进资产的优胜劣汰。所以说大企业内部的兼并整合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这也为中央国有企业的兼并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彭怡岑,1986年生,江苏邳州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与应用)
企业在兼并扩张过程中常常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企业家们在是否选择一体化战略上的主要考量就是是否能节约交易成本。
(一)资产专用性
交易成本经济学用以解释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乃是资产的专用性。假设没有这个因素,市场可以联接生产的各个阶段,由外部供应商提供各个环节所需的资源,实现生产成本的提高。然而,一旦资产专用性较强,内部组织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是通过市场采购还是企业自行生产其所需资源,主要看谁的治理成本更低。在假设规模经济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决定企业自产还是外购的因素有两个:1、对生产成本的控制;2、即时适应的难度。在企业内部的适应性比市场的适应性强的条件下,当资产专用性很小时,企业治理成本比市场治理成本大很多;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企业治理成本逐渐减少,而市场治理成本逐渐增大,并在一点成本差为0。由此可以发现,当资产专用性不强时,企业应通过市场采购其所需资源;当资产专用性足够强时,企业可以寻求自给自足的方式。
从规模经济角度考虑,当资产专用性不强的时候,企业根据需求状况进行生产的成本远远高于从市场购买同一资源的成本。随着这一资源的独特性增强,即资产的专用性增强,市场再也无法利用其组织联合优势得到规模经济的效果,企业自行生产的成本将低于从市场购买资料的成本。
一般来说,企业的生产成本会高于市场,当资产专用性很高时或者企业自行生产资源可能带来后续的一系列竞争优势时,企业才会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
(二)效率边界
在资源专用性的基础上,威廉姆森提出了效率边界。有这样一个企业,它主要有三个不同的生产阶段,三个阶段都在同一个企业之内,场地是专用的。场地是核心技术,假定各个生产环节所需材料企业均不能生产,只可以到市场上购买。每个生产环节都可以选择把生产资料改变形态卖出,或者流水线作业形成最终产品。最后假定,企业可以选择自行销售或者通过市场销售。用图形表示如下:
三个矩形S1、S2、S3表示企业生产的三个阶段,圆形R表示原材料。如果所需部件由企业自己生产,就用M1O、M2O、M3O来表示;如果所需部件选择从市场上购买则用N1P、N2P、N3P表示。最终产品若让企业自行销售则用DO表示;若选择让市场分配则用DP表示。黑色表示发生的实际交易,红色表示可能发生的交易。最后就可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表示企业自行生产的各种行为,这就是企业的边界。
由于S1、S2、S3确定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所以被组织内企业内部,原材料选择从市场上购买。对于部件M1、M2、M3的获得以及最终销售环节,企业应考虑其资产的专用性以及交易成本,来选择是依靠市场采购或者销售,还是进行企业自己行为。上图表示企业选定部件M2以及最终销售环节为企业核心,从而进行企业自己行为,这就导致了纵向一体化的发生,最终把核心环节都纳入企业内部,节约交易成本。企业边界的衡量主要还是从资产专用性发面进行的。
二、案例解释
中国船舶集团的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行主要是通过改组整合置入各種相关资产。一方面子公司通过(自筹资金)收购母公司旗下资产实现缩短核心资产距离的目的。比如上海外高桥造船向母公司中船集团收购其所持有的长兴造船65%的股权;另一方面通过定向增发置入资产实现增加资产价值的目的。如沪东重机收购上海外高桥造船100%股权、澄西修船100%股权和远航文冲54%股权。通过此次收购,沪东重机主营将变成造船、修船和主机配件。产业链完整后,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一) 上海外高桥收购长兴造船
随着长兴造船的逐步发展,长兴造船和外高桥之间因存在产品交叉问题,很可能形成同业竞争关系,而此时外高桥选择收购长兴造船,这样就能实在资源的统一配置,大大提高其生产效率。本次交易完成后,外高桥和长兴造船合计的产能将达到700万载重吨左右,将拥有岸线超过2.8公里,30万吨级的船坞4个,600吨以上大型龙门起重机8个,舾装码头6个,材料码头2个,资源条件及硬件设施与日韩等国的大型造船企业相当。外高桥造船在大型散货船、油轮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加强。
从资产专用性方面分析,同一资产的所有权应集中在一个企业,这样就可以由这个企业对所有资源进行统一安排。正是由于避免资产被“锁定”,中国船舶集团把优质资产转让给上海外高桥。上海外高桥吸收了长兴造船以后,降低了成本,更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此时上海外高桥的效率边界就应该是吸收长兴造船以后的边界。
(二)沪东重机收购上海外高桥、澄西修船和远航文冲
沪东重机此次收购不仅完善产业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使其作为中船整体上市的平台初步形成,未来进一步置入资产的空间巨大。中船集团的造船资产主要分布在上海长三角地区和广州珠三角地区,此次置入船舶资产仅是中船集团上海资产的一小部分。中船集团的其他资产若能进行有效整合,势必带给其更大的发展前景。
因资源的有限性,往往限制了企业的扩张,也就限制了企业的效率边界,而中船集团选取沪东重机作为整体上市的平台,增强了其融资能力,为企业扩张提供了条件。从资产专用性方面分析,沪东重机此次收购,属于核心资产中特定用途的资产,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因此,对于获利性良好的资产经过评估若能变成企业的核心资产,都应被划入企业的效率边界之内。
(三) 选取案例的不足所带来的启示
效率边界理论认为,企业生产所需的部件除了自给自足这一方式之外只能选择从市场上购买,而中国船舶集团的案例均是内部兼并整合,资产从集团内一公司转移到另一公司,可能忽略了从市场采购的交易费用,提高了纵向一体化的成功率。毕竟从市场上采购,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企业内部进行整合就不存在这一问题,资产的优劣是一目了然的,企业只会选择优质资产进行整合。然而,不论企业整合选择的是自筹资金还是增发股票,均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的,只是克服了错误信息导致的错误决策,更直接促进资产的优胜劣汰。所以说大企业内部的兼并整合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这也为中央国有企业的兼并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彭怡岑,1986年生,江苏邳州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