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人的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
1.1 创新能力的涵义
概括地说,创新能力就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或重新组合而集成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能力。或者说,创新能力是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新颖而独特的心理、思维和方法的能力。事实上,不同行业、部门、单位的整体创新能力,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学校的教学创新能力、政府机关的行政创新能力等等,其涵义内容和要求是各有不同的。同样,对于个体人来说,从事不同专业或在不同工作门类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如科技人员、教师、演员、公务员等等,其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然而,任何行业、部门、单位或个人,要想求取创新的成功,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因为一切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是人。故本讲主要讨论个体人的创新能力。
1.2 构成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创新能力是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能力。人们对创新能力实质的认识还在深入研究之中,在心理学界有一种比较被认可的观点,认为创新能力主要由人的“特殊创造才能”、“一般创造力”和“创新动机”三大要素构成。其中:
特殊创造才能——是指创新者对应其创新领域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技能和特长,是属于特定活动领域的创造力。例如:创作一部交响乐,必须具有音乐方面的特长和才能;创作一幅油画,必须具有美术方面的特长和才能;研发新产品,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特长和设计才能等等。特殊创造才能是构成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因素,是创新者在其专业领域中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的一般创造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创造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首创出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新设想和新事物的能力。它不像“特殊创造才能”只在与创新者专业相关的领域中起作用,而是在一切领域的创新活动全过程中起作用,是一种最普遍的创造力,因而称其为“一般创造力”。它是构成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人的创新能力主要决定于人的一般创造力。
创新动机——创新是需要高度发挥个人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其强弱与创新者的努力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而创新动机是决定创新者努力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创新能力起着强化和支撑作用。一个人如果对创新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内在动机,将会激励他努力开发和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2 人的一般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是多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整合与升华,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综合和优化。是成功地完成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是一种最富特色的能力。
2.1 创造力中的智力因素
创造力中的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多种能力,其中主要有察觉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五种能力:
1) 察觉能力——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观察能力,人主要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器官来感受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觉察能力可进一步分为感觉能力、观察能力、直觉能力和洞察能力等。在创新活动中,这些能力对于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创新需要灵敏的感觉能力、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敏锐的直觉能力和深邃的洞察能力。
观察能力——感觉形象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为观察是认识世界、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离不开坚持不懈的观察和实践。世间万物,纷繁复杂,并不是轻易就能看清楚的。科学观察是直接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具有明确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因此,不能局限于仅凭人类的自然感觉器官进行,而要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思维方法。锻炼观察能力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基础。
洞察能力——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察觉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是一种所谓“入木三分”的感觉穿透力。
直觉能力——一般指不须经过逻辑思维就直接认识真理或本质的能力。人的直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一种非常迅速的识别和综合的判断,是从整体上做出的直接把握。例如:民警侦察盗窃分子、海关人员识破走私犯罪嫌疑人等,在许多情况下首先靠直觉。在科技工作、营销工作等方面,当情报、信息不足,时间又紧迫,选择方案需要当机立断时,往往就要凭借自己思维的洞察力和既有的知识与经验对事物本质的直接把握来进行决策,这时就需要直觉能力来发挥作用。
2 )思考能力——是人们在已感知的概念、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能力,它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一般可分为习惯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提高就在于对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不懈锻炼。
3 )记忆能力——其实质是人类头脑对自身曾经感知过、认识过、思考过、操作过、体验过的经验和概念等信息进行存储和反映的能力。记忆是人类学习与积累知识的重要基础,是人类思维活动中从观察或感知向想像和思考过渡的重要中间环节。人类在进行创新思考时所需信息原料的保留和提取,关键取决于记忆能力。记忆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记忆的快速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稳定性和记忆的储存性。提高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主动学习,不断记忆。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有巨大的记忆储存量,可容下2~3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信息。
4 )想象能力——指人们在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的形象或设想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在大脑中以原有的经验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对信息的重新组合、变换和加工,在头脑中制造出尚不存在或未曾感知的事物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辞海》关于想象的解释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从实质上看,想象来源于现存事物,它是一种“新”的产生,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想象一般具有创造性、超前性、易变性、模糊性等特点,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联想、幻想和猜想都是想象的反映。可以说:想像是创新的生命之源。而想象能力则堪称创新思维的翅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5 )实践能力——也称完成能力,是指不畏艰辛、一丝不苟地完成创新想法的实践能力。对于一般企业科技创新人员来说,完成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能力、绘图能力、工艺制作能力、实验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对工作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能力等等。
人的一般创造力是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其重要性在于它是人们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对属于一般创造力智力因素的诸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只要我们平时在实践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勤奋的自我锻炼,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得到不断提高。
2.2 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与道德情操以及创新环境、创新实践活动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增强人的创新能力,同样十分重要,创新者应具有如下的品格特征:
1) 兴趣:对创新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既有广泛兴趣,又有中心兴趣;
2) 情绪:乐观向上,情绪稳定、持久,对创新充满热情,同时又能控制自己的激情;
3) 意志: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不达目的不罢休;
1.1 创新能力的涵义
概括地说,创新能力就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或重新组合而集成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能力。或者说,创新能力是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新颖而独特的心理、思维和方法的能力。事实上,不同行业、部门、单位的整体创新能力,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学校的教学创新能力、政府机关的行政创新能力等等,其涵义内容和要求是各有不同的。同样,对于个体人来说,从事不同专业或在不同工作门类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如科技人员、教师、演员、公务员等等,其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然而,任何行业、部门、单位或个人,要想求取创新的成功,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因为一切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是人。故本讲主要讨论个体人的创新能力。
1.2 构成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创新能力是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能力。人们对创新能力实质的认识还在深入研究之中,在心理学界有一种比较被认可的观点,认为创新能力主要由人的“特殊创造才能”、“一般创造力”和“创新动机”三大要素构成。其中:
特殊创造才能——是指创新者对应其创新领域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技能和特长,是属于特定活动领域的创造力。例如:创作一部交响乐,必须具有音乐方面的特长和才能;创作一幅油画,必须具有美术方面的特长和才能;研发新产品,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特长和设计才能等等。特殊创造才能是构成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因素,是创新者在其专业领域中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的一般创造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创造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首创出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新设想和新事物的能力。它不像“特殊创造才能”只在与创新者专业相关的领域中起作用,而是在一切领域的创新活动全过程中起作用,是一种最普遍的创造力,因而称其为“一般创造力”。它是构成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人的创新能力主要决定于人的一般创造力。
创新动机——创新是需要高度发挥个人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其强弱与创新者的努力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而创新动机是决定创新者努力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创新能力起着强化和支撑作用。一个人如果对创新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内在动机,将会激励他努力开发和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2 人的一般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是多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整合与升华,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综合和优化。是成功地完成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是一种最富特色的能力。
2.1 创造力中的智力因素
创造力中的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多种能力,其中主要有察觉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五种能力:
1) 察觉能力——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观察能力,人主要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器官来感受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觉察能力可进一步分为感觉能力、观察能力、直觉能力和洞察能力等。在创新活动中,这些能力对于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创新需要灵敏的感觉能力、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敏锐的直觉能力和深邃的洞察能力。
观察能力——感觉形象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为观察是认识世界、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离不开坚持不懈的观察和实践。世间万物,纷繁复杂,并不是轻易就能看清楚的。科学观察是直接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具有明确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因此,不能局限于仅凭人类的自然感觉器官进行,而要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思维方法。锻炼观察能力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基础。
洞察能力——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察觉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是一种所谓“入木三分”的感觉穿透力。
直觉能力——一般指不须经过逻辑思维就直接认识真理或本质的能力。人的直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一种非常迅速的识别和综合的判断,是从整体上做出的直接把握。例如:民警侦察盗窃分子、海关人员识破走私犯罪嫌疑人等,在许多情况下首先靠直觉。在科技工作、营销工作等方面,当情报、信息不足,时间又紧迫,选择方案需要当机立断时,往往就要凭借自己思维的洞察力和既有的知识与经验对事物本质的直接把握来进行决策,这时就需要直觉能力来发挥作用。
2 )思考能力——是人们在已感知的概念、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能力,它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一般可分为习惯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提高就在于对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不懈锻炼。
3 )记忆能力——其实质是人类头脑对自身曾经感知过、认识过、思考过、操作过、体验过的经验和概念等信息进行存储和反映的能力。记忆是人类学习与积累知识的重要基础,是人类思维活动中从观察或感知向想像和思考过渡的重要中间环节。人类在进行创新思考时所需信息原料的保留和提取,关键取决于记忆能力。记忆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记忆的快速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稳定性和记忆的储存性。提高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主动学习,不断记忆。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有巨大的记忆储存量,可容下2~3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信息。
4 )想象能力——指人们在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的形象或设想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在大脑中以原有的经验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对信息的重新组合、变换和加工,在头脑中制造出尚不存在或未曾感知的事物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辞海》关于想象的解释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从实质上看,想象来源于现存事物,它是一种“新”的产生,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想象一般具有创造性、超前性、易变性、模糊性等特点,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联想、幻想和猜想都是想象的反映。可以说:想像是创新的生命之源。而想象能力则堪称创新思维的翅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5 )实践能力——也称完成能力,是指不畏艰辛、一丝不苟地完成创新想法的实践能力。对于一般企业科技创新人员来说,完成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能力、绘图能力、工艺制作能力、实验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对工作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能力等等。
人的一般创造力是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其重要性在于它是人们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对属于一般创造力智力因素的诸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只要我们平时在实践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勤奋的自我锻炼,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得到不断提高。
2.2 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与道德情操以及创新环境、创新实践活动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增强人的创新能力,同样十分重要,创新者应具有如下的品格特征:
1) 兴趣:对创新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既有广泛兴趣,又有中心兴趣;
2) 情绪:乐观向上,情绪稳定、持久,对创新充满热情,同时又能控制自己的激情;
3) 意志: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不达目的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