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课前备课,写出教案和课堂讲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的过程,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在课前准备得不充分、不到位、不全面。课后总结更是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要么总结得不认真、不详细。尤其是年轻教师,由于对英语教学整体认识不足,缺乏教学经验,因此,若要提高教学更需要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
以下是笔者在“把握课前、课后两个环节”方面的一些看法及做法:
一、课前准备(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案。因此,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思考。
1.思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也体现了具体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是通过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来实现的,教材在教学中所形成的关系为“教师——教材——学生”,只有当三者和谐融为一体,才能达到英语教学的最佳境界。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孕育了“新”的教材,教材之“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功能上。新教材不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而是凭借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思维与创新。因此,新教材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所阐发的道理,所讲述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教师要不断开发教材内在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维。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要掌握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掌握课程标准,理解课标的实质,把握指导思想。二是掌握教材内容。弄清教材结构,明确教学任务。三是掌握重点难点。分析教材,理清重点、难点,着重讲练。四是掌握教材特点。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五是掌握教改信息。吸纳新的教学理念和思维,促进教学。
2.思学生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師与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指导下。若要达到师生双赢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班级基本状况,整体基础水平,学生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接受能力,充分掌握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差异:女生擅长记忆单词、语法规则,男生擅长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擅长书面表达或笔试。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就要考虑到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3.思教法
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所以教师首先要熟悉各种传统教法,如讲授法、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其次要根据高中英语学科特点,改革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教学法、趣味教学法、诱导教学法等。在准备环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英语情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思资料
(1)背景资料。英语教学是外国语言教学,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英语背景知识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储备相关知识,如国家的历史、地理、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交际习惯以及广为人知的风俗传统和经典故事等。课前准备的相应文字、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不仅可以补充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一举多得。
(2)阅读资料。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准备阅读材料,开展课上的限时阅读,课后补充阅读,兴趣阅读,或任务阅读等形式的阅读教学。
二、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也称教学笔记、教学心得或教学后记,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及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见课后总结的重要性。
那么,课后总结记什么,如何发挥其作用呢?
1.记所得
每一节课都有闪光之处,课堂教学中的收获所得是教师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是以后教学的借鉴依据。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实施课前准备的教学计划,而且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因此,讲解教材重点内容时所选择的深刻生动的例证,突破知识难点时所引用的巧妙鲜活的比喻,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灵感,学生在解答问题时的独到见解,都是课前无法预料的,教师在课后回想时要仔细进行推敲,整理归纳,并及时记录。日积月累,集腋成裘。
2.己所失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同样,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忽失误之处,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记所失就是把课堂中发现的不足,问题处理不当之处,或内容安排不妥之处记录下来,及时总结教训,并认真思考,进行矫正,补救,调整,优化,以便今后引以为戒,逐渐提高教学质量。
3.思效果
课后教师应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及是否取得了教学效果。比如说,一方面要记录学生对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得较好,另一方面要分析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差;同时要分析所准备的资料是否适合,评价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和安排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效。教学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验收测验和对部分学生的询问调查等手段来获取。对获取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教学效果方便我们扬长避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依据。
4.想改进
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的自我反思,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客观分析,可以进一步思考造成教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在哪里,并努力想出有力的改进措施,把更好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这两方面的工作,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笔者在“把握课前、课后两个环节”方面的一些看法及做法:
一、课前准备(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案。因此,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思考。
1.思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也体现了具体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是通过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来实现的,教材在教学中所形成的关系为“教师——教材——学生”,只有当三者和谐融为一体,才能达到英语教学的最佳境界。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孕育了“新”的教材,教材之“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功能上。新教材不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而是凭借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思维与创新。因此,新教材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所阐发的道理,所讲述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教师要不断开发教材内在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维。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要掌握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掌握课程标准,理解课标的实质,把握指导思想。二是掌握教材内容。弄清教材结构,明确教学任务。三是掌握重点难点。分析教材,理清重点、难点,着重讲练。四是掌握教材特点。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五是掌握教改信息。吸纳新的教学理念和思维,促进教学。
2.思学生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師与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指导下。若要达到师生双赢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班级基本状况,整体基础水平,学生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接受能力,充分掌握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差异:女生擅长记忆单词、语法规则,男生擅长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擅长书面表达或笔试。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就要考虑到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3.思教法
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所以教师首先要熟悉各种传统教法,如讲授法、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其次要根据高中英语学科特点,改革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教学法、趣味教学法、诱导教学法等。在准备环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英语情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思资料
(1)背景资料。英语教学是外国语言教学,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英语背景知识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储备相关知识,如国家的历史、地理、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交际习惯以及广为人知的风俗传统和经典故事等。课前准备的相应文字、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不仅可以补充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一举多得。
(2)阅读资料。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准备阅读材料,开展课上的限时阅读,课后补充阅读,兴趣阅读,或任务阅读等形式的阅读教学。
二、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也称教学笔记、教学心得或教学后记,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及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见课后总结的重要性。
那么,课后总结记什么,如何发挥其作用呢?
1.记所得
每一节课都有闪光之处,课堂教学中的收获所得是教师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是以后教学的借鉴依据。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实施课前准备的教学计划,而且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因此,讲解教材重点内容时所选择的深刻生动的例证,突破知识难点时所引用的巧妙鲜活的比喻,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灵感,学生在解答问题时的独到见解,都是课前无法预料的,教师在课后回想时要仔细进行推敲,整理归纳,并及时记录。日积月累,集腋成裘。
2.己所失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同样,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忽失误之处,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记所失就是把课堂中发现的不足,问题处理不当之处,或内容安排不妥之处记录下来,及时总结教训,并认真思考,进行矫正,补救,调整,优化,以便今后引以为戒,逐渐提高教学质量。
3.思效果
课后教师应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及是否取得了教学效果。比如说,一方面要记录学生对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得较好,另一方面要分析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差;同时要分析所准备的资料是否适合,评价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和安排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效。教学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验收测验和对部分学生的询问调查等手段来获取。对获取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教学效果方便我们扬长避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依据。
4.想改进
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的自我反思,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客观分析,可以进一步思考造成教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在哪里,并努力想出有力的改进措施,把更好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这两方面的工作,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