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人生”亦灿烂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鹤发童心在,花甲莫谓迟。修史扬正气,撰文颂今时。恒心集旧报,妙手编新诗。笔耕永不止,朋辈赞为师。”这是一位好友赠予我的诗,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退休后的工作与生活。2005年我退休后,仍然过着忙碌充实的日子,或收藏报纸,或撰文编书,并参与了《横峰县民政志》的编撰工作。有人说我的一生以书报为友,与笔墨结缘,堪称“文字人生”。
  集报藏报
  说起集报,我完全是出于爱好。由于投稿的需要(以便掌握报社的地址)和报社用稿需求,我萌发起集藏报纸的念头。另外,报纸集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集藏报纸后便于查资料、学历史、求知识。通过购买、交换、向单位索要等办法,我收藏了全国各省、市、县,各行各业的不少报纸。为了购得喜爱的报纸,有一次我花了300多元在南昌报友黎裕盛那里购买了各种试创报、号外几十份。当看到2000年1月1日出版的《广州日报》,我爱不释手:这份200个版面、100多万字的报纸,介绍了广州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新旧变化、风土人情等,简直是“百科全书”。该报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代表了新世纪报纸业的较高水平。另外,我还花了1500余元购得用丝绸印制的《香港回归报》和1949后每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等。如今我收藏到各类报纸8000余种,其中试、创刊号几百种,另有各种专题报、号外、周刊等。
  我集报的目的不是为收藏而收藏,而是为了运用。在重要节日或纪念重大事件时,我将自己集藏的报纸按类别拿出来展览。2001年7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我先后举办了两次个人报展,受到全县各界的好评,几任县委书记还为我的报展题词。
  通过集报,我集藏了资料,积累了知识。几年来,我还编辑出版了《古今联话选编》、《古今诗话选编》和《报缘》3本书。
  撰文编书
  我从学生时代起就爱好写作,参加工作后,我发表过教学论文、特写、散文、小说,曾被别人戏称为“杂家”。早在1983年,我在《天津日报》副刊发表过一篇文学作品,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从此,我便有感而发,经常写身边的事、熟悉的人和切身感受,每年都发表一些短小的散文、随笔。有时为完成一篇文章,我会遗忘妻子交待的家务;有时灵感来了,我会半夜起来奋笔疾书。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我将自己多年来发表和撰写的文学作品,整理编辑成集,取名为《抹不去的记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问世后,受到许多文学爱好者的称赞。有人在书评中称我是“一株扎根在红土地上不争天时、不争地利、无私奉献的葛……具有葛一般的情怀”。这主要缘自我写文章不矫揉造作,感情真挚,就像我做人一样,朴实无华。
  “烂熟于心,厚积薄发,平时多写,随时待用,不为发表而写,更不要急于发表”,这是我写作的体会,也是我同年轻作者交流的经验。2005年,我的第二本书《闲言碎语》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我退休后写的散文、随笔。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已年过六旬,有人认为人过60便什么也做不成了,但我以为这个年龄是成熟、收获的年龄。我体脑并用、文武结合,写作时如果有了灵感,写很长时间都不知疲倦。如今我担任了县老年体协副主席、老年科学学会会长之职,为宣传普及老年体育健身活动,时而撰写论文,时而帮人改稿;我还担任了县作家协会主席,身边常常围着一些年轻朋友,我给他们讲课、辅导。不久前,我的一位老同学为我书写并装帧了一副对联:“集报藏报,集藏古今文化;编文撰文,编撰美好人生。”
  是的,有的人一生在经济浪潮中奋力拼搏,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令人赞叹;而我一生与书报结友,辛勤耕耘,“文字人生”也闪耀光辉!
其他文献
有个关于牵手的顺口溜,前几句忘了,最后两句是:牵起老婆的手,好像左手握右手(意思是:摸着老婆的手没感觉了,没有了恋人的激情)。可是我倒觉得这种左右手的关系很好,道出了夫妻关系的真谛,也是一种境界。每个人都有左右手,运用自如,做起事来该出哪只手就出哪只手,配合默契,不会有哪只手感到失落或不公。   我从小受到母亲的娇惯,什么家务活儿母亲都不要我做。后来成家了,因为眼睛不好,又受到妻子的优待,衣来伸手
期刊
前一阵子,我到美国探望在那里定居的女儿。   一见面,女儿就惊呼:“老爸,你怎么回事?几年不见,你胖了好几圈!”   的确,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关系,我的身体明显发福。上一次见到女儿是3年前,和那时相比,现在的我简直判若两人。   到美国的第二天,女儿就替我请了“减肥警察”。女儿说,美国的肥胖人士非常多,因此“减肥警察”就应运而生了。“减肥警察”实际上是一些减肥专家,应客户的要求,会经常到客户家
期刊
绝不能辱没父亲生前的好名声,天崩地裂也要还上父亲的欠债      郑宜栋是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麻墩村人,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宽厚、温和的人。他开办的油坊深得周边乡亲们的信任,乡亲们每每挑来茶籽、菜籽来郑家的油坊榨油,父亲都认真记录在案,乡亲们从来不要收条。父亲的勤劳、能干换来了一家人宽裕的生活,但在郑宜栋17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给他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1942年8月27日下午,
期刊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重申,对于退下来的老同志,要求做到“六个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我是1992年从人大岗位上离休的。离休后,组织上安排我担任资溪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至今已18周年。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我感悟到“老有所为”就是要根据老年人自身的条件,如身体状况、特长爱好,力所能及地为党做点工作,为人民做点好事,为社会做点奉献,为国家做点贡献。
期刊
泸水河发源于武功山,在我家门前经过,终年流水潺潺,不知疲倦地唱着欢乐的歌。   在外多年,而今每每念及家乡总是梦绕魂牵,而最不能忘却的,是那条陪着我从童年到小学,再到中学,周而复始日日趟过的泸水河。   那是一条我们从家去学校的必经之河。河面很宽,却没有桥。幸亏有些河段的水不算深,挽起裤脚儿就可趟过去。每天我们都来到河边,先脱掉鞋袜,用一只手拎着,再把裤脚挽到大腿根,手牵着手下河。河里的鹅卵石又大
期刊
一天,孩子和父亲一起去种树。把树种下后,孩子问父亲:“爸爸,小树能长多高?”父亲笑着说:“你看,天有多高,它就能长多高。”“能撑起一片蓝天吗?”父亲严肃地看着孩子说:“能,一定能!”孩子疑惑地看着父亲,但没有再说了。   一年过去了,小树换上了新装,个头也长高了,并时常与在它身上休息的小鸟聊天,孩子也成了它的新朋友。   10年过去了,小树已经成为大树了。枝繁叶茂,朝气蓬勃。树上,一群小鸟在你追我
期刊
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林区公路上的冰霜,我们来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溪县马头山林场。在该场的杨树坑山场,笔者采访了年过古稀的退休工人赵宝信。   老人今年72岁,55岁那年因特繁工种提前退休后,在县城置了一套住房,供儿女读中学用。后儿女考上大学外出,房子就长期空着。赵宝信和老伴17年来一直在这大山窝里义务造林护林不辍。林场张副场长告诉我们,老人这么多年共造林1000多亩。   握着赵宝信满是厚茧
期刊
公公去世后,82岁的婆婆搬到城里来和我们同住。婆婆小脚,不识字,82年从来没有走出过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想儿子的时候,她会到村头等待,踮着脚张望,却从来没有提过来我们家看看。   婆婆来了。尽管她内心有千种不愿。   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丈夫把主卧让出来,特意换了新的被褥,加厚了床垫。   为了让婆婆过得省心,丈夫给儿子约法三章,一个宗旨就是以婆婆为主。   为了让婆婆过得放心,丈夫特意为我“缝制”
期刊
是卷尽黄沙后的洁净,是直逼视线的沧桑,是历史沉淀的厚重,是一生的诉说。   已经老了,满是深凹的洞穴,看不见底了。然而泛在面上的岁月怎么也挡不住干涩的滋味,松了,将要落下来的屑片已经分成不同层次的黑褐色,等候结束。   如何能直面这一种生存?就像我们预想自己的暮年,那时的血液不再澎湃,那时的声音不再洪亮,那时的肤色不再润泽,还有思想,还有情感,都将不复有现在的敏锐和热烈。   的确是老了,许多的根
期刊
在我的一本陈旧的日记本中,珍藏着一张江西红都糖厂生产的苹果硬糖包装纸。这张极为普通的糖纸,伴随我度过了40多个春秋。每当我欣赏它的时候,我的思绪总会回到那遥远的抗美援越战场。   那是1966年春节期间,中央军委派出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组成的慰问团来到越南,代表全军指战员和祖国人民慰问援越抗美的将士。慰问团不仅带来东方歌舞团为我们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还送给我们每人一袋(1市斤)水果糖。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