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什么是学习拖延呢?指的是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往往把学习任务不断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它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延迟倾向,是人们对计划要做的事情的不断延期。这种行为倾向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很多学生在生活上也总拖拖拉拉。严重的拖延行为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很多青少年的拖延行为是泛化的,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有拖延行为。事实上,生活上拖延的人更容易在学习上也拖延。
关键词:拖延;自控能力;时间观念;监督;鼓励
一、背景描述
王同学,男,8岁,独生子,性格活泼好动,任性,父母溺爱,在学校经常上课迟到、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等行为。主要表现在:
日常生活行为的拖延
每天早晨都要妈妈把他从被窝里拽起来,然后慢吞吞刷牙洗脸,等着奶奶做好早餐,催他匆匆忙忙吃完,帮他收拾书包后才离家上学。
学校学习生活行为的拖延
不管是写作业还是平时测验考试,动作都比较慢。比如,课堂做练习,别人已经做完,他经常连题目都没有看完,还经常玩笔、画画,要么同桌说话,要么趴桌上一动不动,甚至宁愿发呆也不愿意抓紧时间动手写作业,直到放学了还有很多作业没完成,即使老师反复提醒也无济于事,有时回家继续做,有时索性不做,老师反复提醒也无济于事。在家写作业的过程中也会右顾右盼,摸东摸西。写的字缺笔少点,遇到难题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只会向妈妈求助完成。他经常玩手机、看电视,很少看书学习。
二、分析问题
年幼时的王同学动作缓慢,做事很拖沓,母亲和奶奶很心急,常常催促,于是王某学会了等待,等大人帮他完成任务。这种包办恰恰剥夺了他锻炼的机会,惰性因此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没有责任心,不知道在什么时间段该干什么事情。
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工作繁忙,父母把更多事情托付给奶奶,这更助长了王某的拖延。无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自控能力弱,同样影响了他的学习,更可怕的是逐渐影响到了他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使他在学习上低期望,没有价值感 。
同时,如影随形的焦虑感也不断困扰着他。学业的挫败感和非理性信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很强的焦虑情绪。越觉得自己做不好,就越担心;越是担心,越是着急,越是焦虑,就越拖延。
缺乏自控能力,使他的行为完成受冲动的控制。王同学经常在开始学习时,会先做点暂时轻松的事,比如玩一会儿游戏。游戏很简单,但魔力超大,抵挡不住诱惑,最终学习被搁置。
三、辅导过程
什么是学习拖延呢?指的是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往往把学习任务不断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它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延迟倾向,是人们对计划要做的事情的不断延期。这种行为倾向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很多学生在生活上也总拖拖拉拉。严重的拖延行为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正如王同学,很多青少年的拖延行为是泛化的,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有拖延行为。事实上,生活上拖延的人更容易在学习上也拖延。让我们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能够对症下药。
(一)改变非理性信念
鼓励王同学做一些替代性信念的练习,通过把“ 我应该”“ 我无法”“ 我该怎么办”“我老是”“ 都失败 ” 的痛苦之语带来的孤独无助感,转换为“ 我能够”“我打算”“我知道能够应付它”“我其实”“保证不出问题”的力量之语,勇于承担,增强力量。
首先,要端正面对作业的态度,写作业不仅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因此写作业是对学习负责的一种表现。作业内容大多数都是巩固教师上课的内容,同时,我们可以帮助王同学调整期望,选择一个真正感兴趣的科目,然后努力尝试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一点点。在建立起自信后,可以尝试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知识点。
(二)帮助他们建立时间观念
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呢?对孩子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与颜色,看不见、摸不着,很多时候孩子总觉得自己很忙,时间根本不够用,也自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复习、预习等。事实上,生活中很多碎片化时间都被浪费掉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去分析每一天的时间安排,找到时间都去哪了?如何充分利用时间,讲究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某件事做得最好。
孩子更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1、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最好是具体到细节,比如什么时间起床,洗漱需要多长时间,吃饭需要多长时间,放学后做作业和看电视多长时间,几点休息等,都要严格制定,这样会对孩子起到约束和监管的作用。孩子将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才能明确地认识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良好的作息习惯还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守秩序。
2、建立任务清单,要事优先
在感到事情太多,无从下手时,就先把清单列出来吧,这样,才能决定哪一个是重要的,才能做到要事优先,做好规划,重点突出。首先,我们按照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将其划分归类。也就是分为四类:①重要而紧急的;②重要但次紧急的;③次重要但紧急的;④既次重要也次紧急的。
3、一次完成“一块”事情
时间观念以划分的方式交给学生,他们能理解得更好。通常这意味着留出一段特定的时间,“一大块”时间,去做一个特定的任务。分解成块的任务能让学生把一部分特定的时间分配给这个活动,从而减轻他们的压力。他们只需在短期内记忆特定的活动或步骤,而不用同时记住好几个行动。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理解和接纳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表现拖拉的孩子,其内心是无助的,情绪是不愉快的。父母过多的干涉和训斥,容易使孩子产生敌意。 父母亲对孩子一定要充满信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家长不能因为孩子经常不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而用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的语言,对他表现出无奈、厌烦、冷漠的情绪。家长要让孩子表达自己,认真倾听,理解和接纳孩子。耐心的等待,可以先给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用爱心和责任唤起孩子的信任,避免给孩子造成更多的精神压力,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四)监督与鼓励
表现拖拉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和监督,订立行为契约。契约所体现的平等和尊重能强化行为改变的效果。与家长商定后确定行为契约,在吸引王某的不良行为和不愉快后果之间建立联系,要求其家长进行监督,完成任务则及时表扬,未完成则明确提出批评意见。
老师尽力为他营造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他安排与一个成绩优异学生坐在一起,便于帮助他。课堂上有意识多关注他,一旦发现他注意力不集中及时提醒。在作业本上多写一些表扬、鼓励的话,多在全班学生面前肯定他,给他信心。
四、辅导效果
通过训练辅导对王某的持续性效果,王某训练辅导后二个月的拖延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以前相比长了很多,做作业时也较专心。作业书写工整,完成作业后能主动给老师批改,有错题也会及时订正,学习成绩有了一定提高。
在辅导结束后两周,虽然发现王某拖拉行为有所回升,同时还发现对不感兴趣的任务,仍有较明显的拖延。但王某持续效能得到加强,巩固效果显著,学业成绩得到稳定提升。
五、经验和反思
学业拖延是广泛存在于学生当中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这种行为如果不及时得到纠正,延续到成年,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效率低下,降低自尊和自信心,并伴随焦虑、内疚等消极情绪体验,对人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极为不利。但试图改变一个人多年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确实是不容易的,彻底摆脱学习拖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在早期,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具体可行的指导,加上有力的监督,及时的反馈和总结。逐渐提升孩子的时间观念,对于行为的自控能力,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逐渐建立时间观念,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樹立积极地自我信念。
关键词:拖延;自控能力;时间观念;监督;鼓励
一、背景描述
王同学,男,8岁,独生子,性格活泼好动,任性,父母溺爱,在学校经常上课迟到、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等行为。主要表现在:
日常生活行为的拖延
每天早晨都要妈妈把他从被窝里拽起来,然后慢吞吞刷牙洗脸,等着奶奶做好早餐,催他匆匆忙忙吃完,帮他收拾书包后才离家上学。
学校学习生活行为的拖延
不管是写作业还是平时测验考试,动作都比较慢。比如,课堂做练习,别人已经做完,他经常连题目都没有看完,还经常玩笔、画画,要么同桌说话,要么趴桌上一动不动,甚至宁愿发呆也不愿意抓紧时间动手写作业,直到放学了还有很多作业没完成,即使老师反复提醒也无济于事,有时回家继续做,有时索性不做,老师反复提醒也无济于事。在家写作业的过程中也会右顾右盼,摸东摸西。写的字缺笔少点,遇到难题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只会向妈妈求助完成。他经常玩手机、看电视,很少看书学习。
二、分析问题
年幼时的王同学动作缓慢,做事很拖沓,母亲和奶奶很心急,常常催促,于是王某学会了等待,等大人帮他完成任务。这种包办恰恰剥夺了他锻炼的机会,惰性因此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没有责任心,不知道在什么时间段该干什么事情。
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工作繁忙,父母把更多事情托付给奶奶,这更助长了王某的拖延。无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自控能力弱,同样影响了他的学习,更可怕的是逐渐影响到了他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使他在学习上低期望,没有价值感 。
同时,如影随形的焦虑感也不断困扰着他。学业的挫败感和非理性信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很强的焦虑情绪。越觉得自己做不好,就越担心;越是担心,越是着急,越是焦虑,就越拖延。
缺乏自控能力,使他的行为完成受冲动的控制。王同学经常在开始学习时,会先做点暂时轻松的事,比如玩一会儿游戏。游戏很简单,但魔力超大,抵挡不住诱惑,最终学习被搁置。
三、辅导过程
什么是学习拖延呢?指的是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往往把学习任务不断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它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延迟倾向,是人们对计划要做的事情的不断延期。这种行为倾向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很多学生在生活上也总拖拖拉拉。严重的拖延行为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正如王同学,很多青少年的拖延行为是泛化的,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有拖延行为。事实上,生活上拖延的人更容易在学习上也拖延。让我们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能够对症下药。
(一)改变非理性信念
鼓励王同学做一些替代性信念的练习,通过把“ 我应该”“ 我无法”“ 我该怎么办”“我老是”“ 都失败 ” 的痛苦之语带来的孤独无助感,转换为“ 我能够”“我打算”“我知道能够应付它”“我其实”“保证不出问题”的力量之语,勇于承担,增强力量。
首先,要端正面对作业的态度,写作业不仅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因此写作业是对学习负责的一种表现。作业内容大多数都是巩固教师上课的内容,同时,我们可以帮助王同学调整期望,选择一个真正感兴趣的科目,然后努力尝试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一点点。在建立起自信后,可以尝试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知识点。
(二)帮助他们建立时间观念
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呢?对孩子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与颜色,看不见、摸不着,很多时候孩子总觉得自己很忙,时间根本不够用,也自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复习、预习等。事实上,生活中很多碎片化时间都被浪费掉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去分析每一天的时间安排,找到时间都去哪了?如何充分利用时间,讲究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某件事做得最好。
孩子更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1、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最好是具体到细节,比如什么时间起床,洗漱需要多长时间,吃饭需要多长时间,放学后做作业和看电视多长时间,几点休息等,都要严格制定,这样会对孩子起到约束和监管的作用。孩子将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才能明确地认识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良好的作息习惯还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守秩序。
2、建立任务清单,要事优先
在感到事情太多,无从下手时,就先把清单列出来吧,这样,才能决定哪一个是重要的,才能做到要事优先,做好规划,重点突出。首先,我们按照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将其划分归类。也就是分为四类:①重要而紧急的;②重要但次紧急的;③次重要但紧急的;④既次重要也次紧急的。
3、一次完成“一块”事情
时间观念以划分的方式交给学生,他们能理解得更好。通常这意味着留出一段特定的时间,“一大块”时间,去做一个特定的任务。分解成块的任务能让学生把一部分特定的时间分配给这个活动,从而减轻他们的压力。他们只需在短期内记忆特定的活动或步骤,而不用同时记住好几个行动。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理解和接纳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表现拖拉的孩子,其内心是无助的,情绪是不愉快的。父母过多的干涉和训斥,容易使孩子产生敌意。 父母亲对孩子一定要充满信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家长不能因为孩子经常不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而用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的语言,对他表现出无奈、厌烦、冷漠的情绪。家长要让孩子表达自己,认真倾听,理解和接纳孩子。耐心的等待,可以先给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用爱心和责任唤起孩子的信任,避免给孩子造成更多的精神压力,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四)监督与鼓励
表现拖拉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和监督,订立行为契约。契约所体现的平等和尊重能强化行为改变的效果。与家长商定后确定行为契约,在吸引王某的不良行为和不愉快后果之间建立联系,要求其家长进行监督,完成任务则及时表扬,未完成则明确提出批评意见。
老师尽力为他营造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他安排与一个成绩优异学生坐在一起,便于帮助他。课堂上有意识多关注他,一旦发现他注意力不集中及时提醒。在作业本上多写一些表扬、鼓励的话,多在全班学生面前肯定他,给他信心。
四、辅导效果
通过训练辅导对王某的持续性效果,王某训练辅导后二个月的拖延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以前相比长了很多,做作业时也较专心。作业书写工整,完成作业后能主动给老师批改,有错题也会及时订正,学习成绩有了一定提高。
在辅导结束后两周,虽然发现王某拖拉行为有所回升,同时还发现对不感兴趣的任务,仍有较明显的拖延。但王某持续效能得到加强,巩固效果显著,学业成绩得到稳定提升。
五、经验和反思
学业拖延是广泛存在于学生当中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这种行为如果不及时得到纠正,延续到成年,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效率低下,降低自尊和自信心,并伴随焦虑、内疚等消极情绪体验,对人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极为不利。但试图改变一个人多年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确实是不容易的,彻底摆脱学习拖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在早期,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具体可行的指导,加上有力的监督,及时的反馈和总结。逐渐提升孩子的时间观念,对于行为的自控能力,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逐渐建立时间观念,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樹立积极地自我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