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人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裂缝原因是设计、材料、施工等相互影响的综合性问题,解决裂缝控制问题应当采取综合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一、设计方面
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当无法回避时,应做局部处理,如转角处做圆角,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同时加强构造配筋,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
在结构设计中,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应该遵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内容;特别是对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例如混凝土设计规范上规定当混凝土保护层大于40mm时应设置Ø6@150的抗裂构造网片;按双向板配筋:为使楼板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一致,现浇楼板应按双向连续板计算配筋。为减少开裂,宜采用双面配筋,增加表面配筋量。楼板最小配筋率,且应采用细直径螺纹钢筋。例如在单向板满足受力情况下选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双面配筋,可减小间距,加大配筋率,满足受力要求。
增加楼板厚度:考虑到楼板双面配筋,并且楼板内暗敷电线管线较多,再加上楼面上30mm细石混凝土地坪常被取消等因素,现浇楼板厚度应为120mm。控制混凝土强度:多层、小高层住宅楼板预拌混凝土强度应≤C30,高层应≤C35。加强构造配筋:为克服墙角45°斜裂缝,应在墙角配置放射筋(特别在建筑物端部),长度大于1/3跨(不少于1.5~2.0m)。上部支座处负弯矩钢筋宜每隔1根设置1根通长筋,以抵抗板中裂缝及端头裂缝。除受力筋满足要求以外,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间距150~200mm。使楼板受力均匀,增强混凝土抵抗温度、干缩变形能力。当选用冷轧扭钢筋时,最小配筋率应满足规范要求。
重视对结构薄弱部位、易开裂部位的处理,例如深基础与浅基础结合处、高低跨处、 高层与底层结合处以及不同结构形式结合处等。
设计中处理好柔性和刚性的关系。结构中所有构件都是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所受约束越强,产生足够变形的余地就越小,就越容易开裂。所以,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结构中相连构件的约束关系。不能一味的追求柔性或刚性,应灵活运用,达到柔性和刚性并重。
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使用新型混凝土材料:补偿收缩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或用膨胀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膨胀剂依靠本身的化学反应或与水泥其他成分反应,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限制膨胀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以干缩、冷缩为主),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效果。
二、材料方面
材料原因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
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
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
4.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
5.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三、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制定详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应确定一定浇筑量、施工缝间距、施工工艺、位置及构造、浇筑时间、运输及振捣等。一次浇筑长度由垂直施工缝分割,最好是设置在变截面处或承受拉、剪、弯应力较小的部位。除控制一次浇筑厚度外,分层位置即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也应加以注意,一般来说,因尽量留在变截面处,或远离受拉钢筋部位而设在砼的受压区,确定浇筑时间的原则应尽量避开炎热天气和昼夜温差大的日子,应选择当天气温较低时浇筑。如果必须在夏季施工,则应采取材料降温措施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当低于周围环境温度)。
浇筑大方量混凝土前应事先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并在经有关方面
批准后实施。土施工方案中要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浇筑方向、一次浇筑的方量、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以及处理办法等,避免形成冷缝和因新、旧混凝土未完全咬合而形成局部薄弱界面,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大体積混凝土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所以还要制定相关的泵送计划,另外还必须进行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从已有施工经验的测温情况看,混凝土内部温升的高峰值一般在3.5d内产生,3d内温度可上升到或接近最大温升,内外温差值在20℃以内,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片起抵抗混凝土受拉作用。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设置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混凝土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A、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内,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分批吊运少量小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B、在模板安装时,吊运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载和振动。 C、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模板支撑的加强措施,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木板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防止裂缝的发生。
四、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一旦裂缝发生后,应在装修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例如楼地面上部的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加强抗裂或采用细石砼进行找平,问题较小。但板底则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所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结构性裂缝应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复合增强纤维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五、结束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徐荣年,徐欣磊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法”应用事例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何星华,高小旺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韩素芳,耿维恕.钢筋混泥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一、设计方面
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当无法回避时,应做局部处理,如转角处做圆角,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同时加强构造配筋,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
在结构设计中,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应该遵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内容;特别是对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例如混凝土设计规范上规定当混凝土保护层大于40mm时应设置Ø6@150的抗裂构造网片;按双向板配筋:为使楼板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一致,现浇楼板应按双向连续板计算配筋。为减少开裂,宜采用双面配筋,增加表面配筋量。楼板最小配筋率,且应采用细直径螺纹钢筋。例如在单向板满足受力情况下选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双面配筋,可减小间距,加大配筋率,满足受力要求。
增加楼板厚度:考虑到楼板双面配筋,并且楼板内暗敷电线管线较多,再加上楼面上30mm细石混凝土地坪常被取消等因素,现浇楼板厚度应为120mm。控制混凝土强度:多层、小高层住宅楼板预拌混凝土强度应≤C30,高层应≤C35。加强构造配筋:为克服墙角45°斜裂缝,应在墙角配置放射筋(特别在建筑物端部),长度大于1/3跨(不少于1.5~2.0m)。上部支座处负弯矩钢筋宜每隔1根设置1根通长筋,以抵抗板中裂缝及端头裂缝。除受力筋满足要求以外,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间距150~200mm。使楼板受力均匀,增强混凝土抵抗温度、干缩变形能力。当选用冷轧扭钢筋时,最小配筋率应满足规范要求。
重视对结构薄弱部位、易开裂部位的处理,例如深基础与浅基础结合处、高低跨处、 高层与底层结合处以及不同结构形式结合处等。
设计中处理好柔性和刚性的关系。结构中所有构件都是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所受约束越强,产生足够变形的余地就越小,就越容易开裂。所以,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结构中相连构件的约束关系。不能一味的追求柔性或刚性,应灵活运用,达到柔性和刚性并重。
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使用新型混凝土材料:补偿收缩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或用膨胀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膨胀剂依靠本身的化学反应或与水泥其他成分反应,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限制膨胀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以干缩、冷缩为主),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效果。
二、材料方面
材料原因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
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
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
4.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
5.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三、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制定详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应确定一定浇筑量、施工缝间距、施工工艺、位置及构造、浇筑时间、运输及振捣等。一次浇筑长度由垂直施工缝分割,最好是设置在变截面处或承受拉、剪、弯应力较小的部位。除控制一次浇筑厚度外,分层位置即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也应加以注意,一般来说,因尽量留在变截面处,或远离受拉钢筋部位而设在砼的受压区,确定浇筑时间的原则应尽量避开炎热天气和昼夜温差大的日子,应选择当天气温较低时浇筑。如果必须在夏季施工,则应采取材料降温措施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当低于周围环境温度)。
浇筑大方量混凝土前应事先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并在经有关方面
批准后实施。土施工方案中要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浇筑方向、一次浇筑的方量、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以及处理办法等,避免形成冷缝和因新、旧混凝土未完全咬合而形成局部薄弱界面,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大体積混凝土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所以还要制定相关的泵送计划,另外还必须进行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从已有施工经验的测温情况看,混凝土内部温升的高峰值一般在3.5d内产生,3d内温度可上升到或接近最大温升,内外温差值在20℃以内,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片起抵抗混凝土受拉作用。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设置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混凝土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A、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内,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分批吊运少量小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B、在模板安装时,吊运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载和振动。 C、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模板支撑的加强措施,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木板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防止裂缝的发生。
四、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一旦裂缝发生后,应在装修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例如楼地面上部的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加强抗裂或采用细石砼进行找平,问题较小。但板底则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所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结构性裂缝应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复合增强纤维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五、结束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徐荣年,徐欣磊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法”应用事例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何星华,高小旺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韩素芳,耿维恕.钢筋混泥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