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路中国》出版以来,迅速登上了中国各大影响力书榜,而作者彼得·海斯勒(何伟),这个蓝眼睛的外国人对“转型中国”的观察和记录,更像滚雪球一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而他的另一本《江城》的到来,又一次搅动了中国人对“变革”二字的思考。实际上,这本书的写作早在《寻路中国》之前。因此,比起后者,它更粗粝、朴素。结合两者,我们能看到海斯勒在摸索中成长的痕迹。
1 窄窄的河谷上回荡着船只的汽笛声,发动机噼啪作响,搏击江流,驳船上不时传来丁丁当当的敲击声,那是工人们正把河沙卸到停在岸边的马达轰鸣的卡车上。
《寻路中国》和《江城》之所以受到读者待见,与彼得·海斯勒的外籍身份不无关系。海斯勒很早就有成为作家的梦想。他先在普林斯顿大学修文学,1992年获得罗德奖学金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96年他作为“和平队”队员到中国涪陵支教,和平队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创立的一个志愿者组织。这次支教还有两个更实际的目的:第一是体验生活,让写作才华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激发出来;二是学习汉语—他对中国的兴趣可以追溯到曾希望到中国做传教士而未能成行的祖父。
海斯勒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普利策奖的获得者约翰·麦克菲。约翰·麦克菲擅长写作地质学题材的非虚构作品,其观察视野十分开阔。彼得·海斯勒继承了他的视角,这在《江城》一书中展露无遗。他用开阔的视角来考察涪陵人文地理,着力去写“江”与“城”两种文化的交汇性。这使他的写作既生动,又有深邃的科考精神。
涪陵位于长江和乌江的交点,既是山城又是江城,地质上富有特点,海斯勒支教的涪陵师专与主城区隔江相望。他所住的公寓旁边有一个门球场,一群退休老人每天都来此打球,轻柔的击球聲常使周围显得异常安宁。《江城》中海斯勒对涪陵的描述就是从聆听和观察中开始的,带着地质学的风格,“涪陵是个腿的城市—棒棒军粗糙弯曲的腿,老人的罗圈腿,小姐们柳条般的细脚踝。爬阶梯时你得看着自己的步子;你会看到你前面那人的腿。很有可能,在涪陵花了一上午买东西,你也没看一眼这里的建筑。这城市就只是台阶和人腿。” 在他的笔下,这座小城有种未受干扰的寂静。
2 在这里既有人类的历史,也有长江的历史,而当两者相互冲突、将这个地方永远改头换面之时,我尤其不想置身其中。
海斯勒到中国后只受过两个月的短期培训。他读过马可·波罗的游记和爱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有所认识,但在涪陵居住之后,中国的现实让他处处感到惊奇了:校园围墙上的宣传口号就像古文明的咒语;推不掉的酒局法则和酒量排名显得神秘难测;校领导以难以拒绝的淡淡微笑对他们实行特殊照顾;出租车司机大街上毫无道理地一路鸣笛,等等。直到他从大学新生的军训中听到中国的爱国主义在一系列历史事件中的回音,才逐渐理解了中国人的生活要素和精神特点。
海斯勒参加了涪陵新年长跑并获得第一名,当地人却为此感到羞耻,报纸也以此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香港回归的种种宣传活动,更使他对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印象深刻。但在三峡移民和公共生活中,中国人群情激愤的爱国激情背后消极的集体围观主义,“在涪陵,经常会有群众围聚,但我很少看到他们在某种道德意识的驱动下,形成一个团体在这儿,好像一般市民对陷入麻烦的人的反应是:那个不是我的兄弟,不是我的朋友,不是我认识的人,看他受罪挺有意思的。当这里出现了严重的车祸时,人们会冲过来,边跑边热切大叫道,‘死了吗?死了吗?’”
“消极的集体围观”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劣根性,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就曾谈到它,但直到此时仍让一个美国人为之惊讶。海斯勒在这里用了很大篇幅来反思中美文化的差异。但他的结论是:“这里有人类的历史,有长江的历史,当它们相互冲突,永远改变这个地方时,我不是特别想呆在这儿。”
3 盲人拉着他的二胡。从蛇皮筒里传出的乐声起伏跌宕,盖过了汽车奔流的噪音,行人走过的脚步声,以及旁边店铺里嘈杂的电视声。拉着拉着,他停了下来。
在那之后,彼得·海斯勒突然看穿了中国人,他笔下的小城生活都变得清晰而且有据可依。当他的学生自杀,他也能准确地推断出她遭受到了什么样的命运或环境影响。他开始有意识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物,深入他们的生活。这些人在他笔下逐渐拥有了一种典型化的光芒,而且与那些经典文学中的典型人物遥相对应起来。我们从中认出了新时期的阿Q、祥林嫂、闰土、范爱农、孔乙己等等,还有从《伟大的盖茨比》中走来的爱慕奢华的黛西。
中国的面貌就通过这些人的生活一点点展示出来,而中国的发展,也将在这些人此后的经历中一点点显现。海斯勒非常细心地关注学生们毕业后的生活动向,有的去了深圳,有的去了浙江。他与学生的通信非常频繁,真诚而且严肃。这些学生也很优秀。他此后又写了《甲骨文》和《寻路中国》。《甲骨文》有一部分内容建立在这些学生们的经历上。
《寻路中国》写于2009年,《江城》十年后。这本书涉及的主题甚多:自驾游、奇瑞汽车、长城、乡村生活、浙江经济开发区、丽水的艺术家和打工者等。那时,海斯勒已经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并且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他写作上仍然保持着将人文和地理结合考察的凝炼视角,这使他即使面对极为庞杂的题材,也能找到一条像地质带一样贯通而沉稳的叙事线。特别是通过跟踪一条内衣配件生产线的创建和运营,将丽水开发区错综复杂的繁忙景像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人叹服。
1 窄窄的河谷上回荡着船只的汽笛声,发动机噼啪作响,搏击江流,驳船上不时传来丁丁当当的敲击声,那是工人们正把河沙卸到停在岸边的马达轰鸣的卡车上。
《寻路中国》和《江城》之所以受到读者待见,与彼得·海斯勒的外籍身份不无关系。海斯勒很早就有成为作家的梦想。他先在普林斯顿大学修文学,1992年获得罗德奖学金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96年他作为“和平队”队员到中国涪陵支教,和平队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创立的一个志愿者组织。这次支教还有两个更实际的目的:第一是体验生活,让写作才华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激发出来;二是学习汉语—他对中国的兴趣可以追溯到曾希望到中国做传教士而未能成行的祖父。
海斯勒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普利策奖的获得者约翰·麦克菲。约翰·麦克菲擅长写作地质学题材的非虚构作品,其观察视野十分开阔。彼得·海斯勒继承了他的视角,这在《江城》一书中展露无遗。他用开阔的视角来考察涪陵人文地理,着力去写“江”与“城”两种文化的交汇性。这使他的写作既生动,又有深邃的科考精神。
涪陵位于长江和乌江的交点,既是山城又是江城,地质上富有特点,海斯勒支教的涪陵师专与主城区隔江相望。他所住的公寓旁边有一个门球场,一群退休老人每天都来此打球,轻柔的击球聲常使周围显得异常安宁。《江城》中海斯勒对涪陵的描述就是从聆听和观察中开始的,带着地质学的风格,“涪陵是个腿的城市—棒棒军粗糙弯曲的腿,老人的罗圈腿,小姐们柳条般的细脚踝。爬阶梯时你得看着自己的步子;你会看到你前面那人的腿。很有可能,在涪陵花了一上午买东西,你也没看一眼这里的建筑。这城市就只是台阶和人腿。” 在他的笔下,这座小城有种未受干扰的寂静。
2 在这里既有人类的历史,也有长江的历史,而当两者相互冲突、将这个地方永远改头换面之时,我尤其不想置身其中。
海斯勒到中国后只受过两个月的短期培训。他读过马可·波罗的游记和爱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有所认识,但在涪陵居住之后,中国的现实让他处处感到惊奇了:校园围墙上的宣传口号就像古文明的咒语;推不掉的酒局法则和酒量排名显得神秘难测;校领导以难以拒绝的淡淡微笑对他们实行特殊照顾;出租车司机大街上毫无道理地一路鸣笛,等等。直到他从大学新生的军训中听到中国的爱国主义在一系列历史事件中的回音,才逐渐理解了中国人的生活要素和精神特点。
海斯勒参加了涪陵新年长跑并获得第一名,当地人却为此感到羞耻,报纸也以此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香港回归的种种宣传活动,更使他对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印象深刻。但在三峡移民和公共生活中,中国人群情激愤的爱国激情背后消极的集体围观主义,“在涪陵,经常会有群众围聚,但我很少看到他们在某种道德意识的驱动下,形成一个团体在这儿,好像一般市民对陷入麻烦的人的反应是:那个不是我的兄弟,不是我的朋友,不是我认识的人,看他受罪挺有意思的。当这里出现了严重的车祸时,人们会冲过来,边跑边热切大叫道,‘死了吗?死了吗?’”
“消极的集体围观”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劣根性,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就曾谈到它,但直到此时仍让一个美国人为之惊讶。海斯勒在这里用了很大篇幅来反思中美文化的差异。但他的结论是:“这里有人类的历史,有长江的历史,当它们相互冲突,永远改变这个地方时,我不是特别想呆在这儿。”
3 盲人拉着他的二胡。从蛇皮筒里传出的乐声起伏跌宕,盖过了汽车奔流的噪音,行人走过的脚步声,以及旁边店铺里嘈杂的电视声。拉着拉着,他停了下来。
在那之后,彼得·海斯勒突然看穿了中国人,他笔下的小城生活都变得清晰而且有据可依。当他的学生自杀,他也能准确地推断出她遭受到了什么样的命运或环境影响。他开始有意识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物,深入他们的生活。这些人在他笔下逐渐拥有了一种典型化的光芒,而且与那些经典文学中的典型人物遥相对应起来。我们从中认出了新时期的阿Q、祥林嫂、闰土、范爱农、孔乙己等等,还有从《伟大的盖茨比》中走来的爱慕奢华的黛西。
中国的面貌就通过这些人的生活一点点展示出来,而中国的发展,也将在这些人此后的经历中一点点显现。海斯勒非常细心地关注学生们毕业后的生活动向,有的去了深圳,有的去了浙江。他与学生的通信非常频繁,真诚而且严肃。这些学生也很优秀。他此后又写了《甲骨文》和《寻路中国》。《甲骨文》有一部分内容建立在这些学生们的经历上。
《寻路中国》写于2009年,《江城》十年后。这本书涉及的主题甚多:自驾游、奇瑞汽车、长城、乡村生活、浙江经济开发区、丽水的艺术家和打工者等。那时,海斯勒已经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并且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他写作上仍然保持着将人文和地理结合考察的凝炼视角,这使他即使面对极为庞杂的题材,也能找到一条像地质带一样贯通而沉稳的叙事线。特别是通过跟踪一条内衣配件生产线的创建和运营,将丽水开发区错综复杂的繁忙景像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