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的学习也是充满诗意的,这里有李易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凄切,有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丽绵长,有东坡居士“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洒脱。一本语文书,为学生展现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场场波澜起伏的人生。
可惜,学生丝毫没有感觉到其中的美好和诗意,他们被动地、枯燥地、满怀怨言地将语言的瑰宝弃之如敝屣。这个时候,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杜牧诗云“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即学习不能停留于表面的热闹,而要深入探求事物内部的规律,说的实际就是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怎样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呢?
一、课前预习布置任务,督促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实现学习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大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学习观念的影响,知识的获取完全依靠教师,形成了依赖心理,遇到疑难问题,不懂得依靠工具书来获取,不懂得通过个体的思考来解决。即便教师要求课前预习,也只是把课文草草看一遍了事。因此,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前,要布置好下堂课的预习任务。比如,在基础知识积累方面,要求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利用工具书对其注音、释义。如果是小说,就要求熟悉内容,能做到熟练复述;如果是散文,就要求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如果是文言文,就要求通读课文,能理解大意。在第二天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并给予相应的鼓励、评价。
二、课堂教学巧设问题,引导自主思考
北师大教授肖川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宾特里奇教授也给自主学习下了一个较为相似的定义,他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综合国内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是:学生主体,积极调适,教师指导,达成目标。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巧妙地运用提问,不仅能保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精神,从而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智慧,发掘潜能,培养学生强有力的内在学习动机。很多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是纯粹跟着教师走的,自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李政道曾经说过:“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把握自主思考的方向。
三、课后巩固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也是迅速激增,因而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或教师的传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必要的补充,而自主学习是一种最佳的途径。“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话,就可以不断地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学生课堂听起来有劲,课后不会复习巩固,教学收效甚微。因此,在布置任务,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选题要既与课文相关又高于课文,对重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课外问题。
可惜,学生丝毫没有感觉到其中的美好和诗意,他们被动地、枯燥地、满怀怨言地将语言的瑰宝弃之如敝屣。这个时候,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杜牧诗云“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即学习不能停留于表面的热闹,而要深入探求事物内部的规律,说的实际就是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怎样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呢?
一、课前预习布置任务,督促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实现学习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大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学习观念的影响,知识的获取完全依靠教师,形成了依赖心理,遇到疑难问题,不懂得依靠工具书来获取,不懂得通过个体的思考来解决。即便教师要求课前预习,也只是把课文草草看一遍了事。因此,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前,要布置好下堂课的预习任务。比如,在基础知识积累方面,要求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利用工具书对其注音、释义。如果是小说,就要求熟悉内容,能做到熟练复述;如果是散文,就要求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如果是文言文,就要求通读课文,能理解大意。在第二天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并给予相应的鼓励、评价。
二、课堂教学巧设问题,引导自主思考
北师大教授肖川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宾特里奇教授也给自主学习下了一个较为相似的定义,他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综合国内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是:学生主体,积极调适,教师指导,达成目标。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巧妙地运用提问,不仅能保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精神,从而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智慧,发掘潜能,培养学生强有力的内在学习动机。很多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是纯粹跟着教师走的,自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李政道曾经说过:“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把握自主思考的方向。
三、课后巩固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也是迅速激增,因而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或教师的传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必要的补充,而自主学习是一种最佳的途径。“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话,就可以不断地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学生课堂听起来有劲,课后不会复习巩固,教学收效甚微。因此,在布置任务,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选题要既与课文相关又高于课文,对重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课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