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如何才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参与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激情呢?在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课堂上,我和我的学生们体验了一次自主学习,一齐收获了惊喜、激动与创造。
片断一
生1:老牛突然说话了,为什么牛郎不感到惊讶?
生2:牛郎和老牛关系密切,不会感到惊讶。
生3:牛郎对老牛很好,他知道老牛会说话也不会伤害他。
生4:牛郎很孤独,正希望老牛能跟他说说话呢。
生5:在牛郎看来,老牛说话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因为,在平时,牛郎闷得慌,哼小曲儿,老牛侧着耳朵,好像听得很有味儿;牛郎有什么心里话,嘴里就说出来,老牛咧开了嘴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心事。这说明老牛很通人性,牛郎心里也许早就认为老牛会说出话来。今天终于说出来了,不是很自然的事儿吗?
【反思一】
我们都知道“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相互体谅,关系非同一般。牛郎所思所想,老牛亦必得之。牛郎与老牛各以其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心思,其灵魂相通之处,已非同一般。老牛的说话,对于牛郎而言,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学生的解读到了这个份上,还需要教师说多少呢?
片断二:
生1:王母娘娘为什么要趁牛郎不在家抓织女呢?
生2:担心牛郎在家会阻拦她的行动。
生3:王母娘娘是仙人,还会斗不过凡人?
生4:王母娘娘不想把事情闹大。牛郎肯定不会眼看着织女被抓走,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织女,一旦打斗起来,事情就会闹大了。
师:有新意。但是,王母娘娘为什么会害怕把事情闹大呢?
生5:人家会笑话她。
师:为什么?
生:……
师:过去的婚姻谁做主?
生:父母。
师:俗话说,父母——
生:之命,媒妁之言。
师:现在牛郎和织女的婚姻通过父母和媒人了吗?
生:没有。
师:做父母长辈的会怎么想?
生6:这是不好的事儿。
生7:他们不孝顺。
生8:这是件丑事。
生9:家丑不可外扬。王母娘娘不想打起来,弄得沸沸扬扬,把事情传得到处都是。
师:在中国古人的传统意识里,牛郎织女的自由婚姻就跟私通、私奔一样,有辱门楣,有辱帝王家的门风,影响帝王家的尊严和威严,所以王母娘娘极力遮盖,才会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来抓织女。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说得太棒了。老师根本就没有想到这点。
生10(急迫地):老师,我还有疑问,王母娘娘法力应该很高强,为什么不能像孙悟空一样,把牛郎催眠了,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
片断三
生1:当牛郎追来的时候,王母娘娘为什么不干脆杀了牛郎,反而划条银河来隔绝牛郎织女呢?
生2:王母娘娘担心牛郎被她杀死了,织女也会寻死,织女可是她最宠爱的外孙女啊。
生3:王母娘娘担心牛郎死了,两个孩子没人照顾。
师:王母娘娘还挺有人性的。
生4:王母娘娘要让他们可望而不可及,让他们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
生5:王母娘娘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师:王母娘娘真狠毒啊。
师:王母娘娘为什么这么狠毒?不是说织女是她最宠爱的外孙女吗?
生6:因为织女触犯了天条。
生7:因为织女丢了天庭的脸。
师:是啊,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万恶的旧社会里,平时对子女们宠爱有加的父母,一旦子女违反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就认为冒犯了他们的尊严,认为是家门不幸,就会灭绝人性地残忍地伤害子女。在这一点上,不知大家有没有鲜活的例子作佐证呢?
生8:我们学过《孙中山破鄙习》,古人都给自己的女儿裹小脚。裹脚的时候非常痛苦,而且从此以后,一辈子行走都很困难。是不是这些父母不爱自己的女儿呢?不是。他们认为这是为女儿好。如果谁不肯裹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师:是啊。是这么回事。在专制的社会里,一个再受父母宠爱的孩子,他的言行一旦违背了父母的意志和意愿,就会被视为给家庭、家族乃至国家民族蒙羞,就会受到极端无情的处罚。幸运的是,自由、平等、民主已经成为我们新时代的主旋律,旧社会一去不复返了。
【反思二】
一个不了解自己民族历史的人,其前行的步伐也不会高迈。不能欣赏民族文化的精粹意味着浅薄;不能正视民族文化的糟粕则意味着无知。我们每一个人的根就在民族之中,有精华的滋润,也有糟粕的侵害,只有正视它,解剖它,认识它的本质,这样,我们才能从传统的鄙俗中超脱而出,健康成长。这篇课文的教学,本无意于指向这样重大的课题,但是,令教者惊喜不已的是,在课堂生成中,学生们凭借自己的智慧,从文本的字里行间透析出了传统的毒汁。把课堂还给学生,也许更费时更费力,但是,收获却非传统课堂所能望之项背。
总评
如果说课始的质疑问难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文,激发起阅读探究的欲望,那么精读课文之后的质疑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甚至能够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的乐趣。教学中,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了很多疑问,包括对课文漏洞或瑕疵的检测。通过质疑和共同解疑,学生不仅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形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牛郎织女义无反顾追求自由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品格也有了更深的体认,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合作,个性化解读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尊重,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学生真正成为享受生命成长的人。
(责编 刘宇帆)
片断一
生1:老牛突然说话了,为什么牛郎不感到惊讶?
生2:牛郎和老牛关系密切,不会感到惊讶。
生3:牛郎对老牛很好,他知道老牛会说话也不会伤害他。
生4:牛郎很孤独,正希望老牛能跟他说说话呢。
生5:在牛郎看来,老牛说话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因为,在平时,牛郎闷得慌,哼小曲儿,老牛侧着耳朵,好像听得很有味儿;牛郎有什么心里话,嘴里就说出来,老牛咧开了嘴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心事。这说明老牛很通人性,牛郎心里也许早就认为老牛会说出话来。今天终于说出来了,不是很自然的事儿吗?
【反思一】
我们都知道“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相互体谅,关系非同一般。牛郎所思所想,老牛亦必得之。牛郎与老牛各以其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心思,其灵魂相通之处,已非同一般。老牛的说话,对于牛郎而言,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学生的解读到了这个份上,还需要教师说多少呢?
片断二:
生1:王母娘娘为什么要趁牛郎不在家抓织女呢?
生2:担心牛郎在家会阻拦她的行动。
生3:王母娘娘是仙人,还会斗不过凡人?
生4:王母娘娘不想把事情闹大。牛郎肯定不会眼看着织女被抓走,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织女,一旦打斗起来,事情就会闹大了。
师:有新意。但是,王母娘娘为什么会害怕把事情闹大呢?
生5:人家会笑话她。
师:为什么?
生:……
师:过去的婚姻谁做主?
生:父母。
师:俗话说,父母——
生:之命,媒妁之言。
师:现在牛郎和织女的婚姻通过父母和媒人了吗?
生:没有。
师:做父母长辈的会怎么想?
生6:这是不好的事儿。
生7:他们不孝顺。
生8:这是件丑事。
生9:家丑不可外扬。王母娘娘不想打起来,弄得沸沸扬扬,把事情传得到处都是。
师:在中国古人的传统意识里,牛郎织女的自由婚姻就跟私通、私奔一样,有辱门楣,有辱帝王家的门风,影响帝王家的尊严和威严,所以王母娘娘极力遮盖,才会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来抓织女。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说得太棒了。老师根本就没有想到这点。
生10(急迫地):老师,我还有疑问,王母娘娘法力应该很高强,为什么不能像孙悟空一样,把牛郎催眠了,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
片断三
生1:当牛郎追来的时候,王母娘娘为什么不干脆杀了牛郎,反而划条银河来隔绝牛郎织女呢?
生2:王母娘娘担心牛郎被她杀死了,织女也会寻死,织女可是她最宠爱的外孙女啊。
生3:王母娘娘担心牛郎死了,两个孩子没人照顾。
师:王母娘娘还挺有人性的。
生4:王母娘娘要让他们可望而不可及,让他们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
生5:王母娘娘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师:王母娘娘真狠毒啊。
师:王母娘娘为什么这么狠毒?不是说织女是她最宠爱的外孙女吗?
生6:因为织女触犯了天条。
生7:因为织女丢了天庭的脸。
师:是啊,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万恶的旧社会里,平时对子女们宠爱有加的父母,一旦子女违反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就认为冒犯了他们的尊严,认为是家门不幸,就会灭绝人性地残忍地伤害子女。在这一点上,不知大家有没有鲜活的例子作佐证呢?
生8:我们学过《孙中山破鄙习》,古人都给自己的女儿裹小脚。裹脚的时候非常痛苦,而且从此以后,一辈子行走都很困难。是不是这些父母不爱自己的女儿呢?不是。他们认为这是为女儿好。如果谁不肯裹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师:是啊。是这么回事。在专制的社会里,一个再受父母宠爱的孩子,他的言行一旦违背了父母的意志和意愿,就会被视为给家庭、家族乃至国家民族蒙羞,就会受到极端无情的处罚。幸运的是,自由、平等、民主已经成为我们新时代的主旋律,旧社会一去不复返了。
【反思二】
一个不了解自己民族历史的人,其前行的步伐也不会高迈。不能欣赏民族文化的精粹意味着浅薄;不能正视民族文化的糟粕则意味着无知。我们每一个人的根就在民族之中,有精华的滋润,也有糟粕的侵害,只有正视它,解剖它,认识它的本质,这样,我们才能从传统的鄙俗中超脱而出,健康成长。这篇课文的教学,本无意于指向这样重大的课题,但是,令教者惊喜不已的是,在课堂生成中,学生们凭借自己的智慧,从文本的字里行间透析出了传统的毒汁。把课堂还给学生,也许更费时更费力,但是,收获却非传统课堂所能望之项背。
总评
如果说课始的质疑问难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文,激发起阅读探究的欲望,那么精读课文之后的质疑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甚至能够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的乐趣。教学中,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了很多疑问,包括对课文漏洞或瑕疵的检测。通过质疑和共同解疑,学生不仅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形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牛郎织女义无反顾追求自由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品格也有了更深的体认,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合作,个性化解读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尊重,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学生真正成为享受生命成长的人。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