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与作者、与文本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下面,笔者以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为例,谈几点看法。
第一,理清情感线索——“定情”
此类文章都有明晰的情感主线,把握准确才能正确定位文本的情感目标。如果主线不明,整堂课势必给人支离破碎之感,不利于凝聚情感的洪流,更不会掀起情感的高潮。
《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我”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母亲入睡。整个“抱母亲”一事是紧紧围绕“我”展开的,抱后“我”的情感发生了变化,由“难过”、“愧疚”之情引发回忆,产生了“感恩”之情。
教学设计时要抓住“我”的情感变化,深入感悟“我”的“难过”、“愧疚”、“感恩”之情,这样才能上出语文味。
第二,品味情感载体——“激情”
文中字字句句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情感,这需要教师紧扣关键的词句来细度品味,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1.抓住动作描写,走进人物内心
紧扣文题,找出描写这件事件的语句品读。“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圈出一组表示“我”抱母亲动作的词语,再让学生演一演抱母亲的样子。这种换位体验拉近了学生与“我”的距离,使学生一下子体会到“我”难过的心情,是源于对母亲了解、关心不够。
2.抓住关键词“重担”,品读母爱
“重担”一词在文中出现过两次,它有两重含义:第一是指字面的意思,母亲肩膀上的100多斤的担子;第二是指生活的重担。对于生活的重担,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情况来揣摩文中母亲所担负的生活压力。这是教学中第一次走近母亲,了解母亲。
3.抓住数字对比,丰满母亲形象
“母亲说她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我对护士说: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在儿子心目中母亲应有100多斤重,母亲实则89斤,母亲在儿子心中之重与实际体重的反差突出了母亲的瘦小。然而,母亲以其瘦弱的身躯挑起肩上的人生重担,担负起沉重的人生责任。母亲自身身体之轻与肩上担负的责任之重形成鲜明的落差,勾勒出勤劳母亲的形象。
4.抓住人物语言,感悟伟大母爱
本文语言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平淡淡的叙述。全文母亲的话仅三句:第一句——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第二句——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第三句——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母亲做得多,说得少,不善言语表达,内心善良。品读母亲这仅有的三句话,却让我们想到了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如此:平凡、纯朴、善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伟大的母爱在学生心中自然流淌。
第三,巧设情感训练——“传情”
教材仅是一个情感教育的例子,在学生感悟到文本人物的思想感情时,教师还要做好情感的迁移和升华,让文本之情扎根学生心底。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学生朗读体验与想象说话来传递这种情感。
1.情真意切的朗读训练
文中写“我”怀着感恩之情再次抱母亲入睡时,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文本的情感内涵之间已经打开一座心灵之门,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内涵产生了共鸣。此时,教师可以配乐朗读课文,让那感人的画面在舒缓的音乐中烙印在学生脑海,再次给予全班学生自由配乐朗读的体验。这样,引导学生在情感世界里走个来回,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借助朗读来反复体验情感。此时的语言交流是多余的,一切的情感都融入了朗读中。
2.想象丰富的说写训练
课文结尾说道:“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这两行泪水和省略号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站在母亲的角度来感受,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学中,我这样设计:这是()的泪水,因为()。看似简单的填空,但真情体验却比空洞说教更有意义。
3.合理适度的拓展训练
合理适度的拓展训练能起到提升情感的作用,但要把握“度”的问题,设计时要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在学完全文后的三项作业设计:
(1)小调查:感恩、关心母亲,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母亲,你了解自己的母亲吗?快来完成这份小调查。(不会填的地方问问母亲吧)
母亲生日是______;血型是______;身高是______;体重是______。
母亲喜欢吃什么水果?( )
母亲喜欢看什么电视?( )
母亲平常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
母亲平常喜欢吃什么菜?()
母亲有什么兴趣或者爱好?( )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呢?请你写一写自己的打算。
(3)阅读和积累。推荐篇目:《妈妈的账单》,并收集关于母爱、亲情的名言、诗词、文章等,做好摘记。
这三个练习设计既有语文知识的积累,又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情感已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甚至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质——感恩。
(责编陈剑平)
第一,理清情感线索——“定情”
此类文章都有明晰的情感主线,把握准确才能正确定位文本的情感目标。如果主线不明,整堂课势必给人支离破碎之感,不利于凝聚情感的洪流,更不会掀起情感的高潮。
《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我”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母亲入睡。整个“抱母亲”一事是紧紧围绕“我”展开的,抱后“我”的情感发生了变化,由“难过”、“愧疚”之情引发回忆,产生了“感恩”之情。
教学设计时要抓住“我”的情感变化,深入感悟“我”的“难过”、“愧疚”、“感恩”之情,这样才能上出语文味。
第二,品味情感载体——“激情”
文中字字句句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情感,这需要教师紧扣关键的词句来细度品味,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1.抓住动作描写,走进人物内心
紧扣文题,找出描写这件事件的语句品读。“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圈出一组表示“我”抱母亲动作的词语,再让学生演一演抱母亲的样子。这种换位体验拉近了学生与“我”的距离,使学生一下子体会到“我”难过的心情,是源于对母亲了解、关心不够。
2.抓住关键词“重担”,品读母爱
“重担”一词在文中出现过两次,它有两重含义:第一是指字面的意思,母亲肩膀上的100多斤的担子;第二是指生活的重担。对于生活的重担,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情况来揣摩文中母亲所担负的生活压力。这是教学中第一次走近母亲,了解母亲。
3.抓住数字对比,丰满母亲形象
“母亲说她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我对护士说: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在儿子心目中母亲应有100多斤重,母亲实则89斤,母亲在儿子心中之重与实际体重的反差突出了母亲的瘦小。然而,母亲以其瘦弱的身躯挑起肩上的人生重担,担负起沉重的人生责任。母亲自身身体之轻与肩上担负的责任之重形成鲜明的落差,勾勒出勤劳母亲的形象。
4.抓住人物语言,感悟伟大母爱
本文语言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平淡淡的叙述。全文母亲的话仅三句:第一句——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第二句——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第三句——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母亲做得多,说得少,不善言语表达,内心善良。品读母亲这仅有的三句话,却让我们想到了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如此:平凡、纯朴、善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伟大的母爱在学生心中自然流淌。
第三,巧设情感训练——“传情”
教材仅是一个情感教育的例子,在学生感悟到文本人物的思想感情时,教师还要做好情感的迁移和升华,让文本之情扎根学生心底。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学生朗读体验与想象说话来传递这种情感。
1.情真意切的朗读训练
文中写“我”怀着感恩之情再次抱母亲入睡时,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文本的情感内涵之间已经打开一座心灵之门,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内涵产生了共鸣。此时,教师可以配乐朗读课文,让那感人的画面在舒缓的音乐中烙印在学生脑海,再次给予全班学生自由配乐朗读的体验。这样,引导学生在情感世界里走个来回,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借助朗读来反复体验情感。此时的语言交流是多余的,一切的情感都融入了朗读中。
2.想象丰富的说写训练
课文结尾说道:“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这两行泪水和省略号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站在母亲的角度来感受,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学中,我这样设计:这是()的泪水,因为()。看似简单的填空,但真情体验却比空洞说教更有意义。
3.合理适度的拓展训练
合理适度的拓展训练能起到提升情感的作用,但要把握“度”的问题,设计时要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在学完全文后的三项作业设计:
(1)小调查:感恩、关心母亲,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母亲,你了解自己的母亲吗?快来完成这份小调查。(不会填的地方问问母亲吧)
母亲生日是______;血型是______;身高是______;体重是______。
母亲喜欢吃什么水果?( )
母亲喜欢看什么电视?( )
母亲平常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
母亲平常喜欢吃什么菜?()
母亲有什么兴趣或者爱好?( )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呢?请你写一写自己的打算。
(3)阅读和积累。推荐篇目:《妈妈的账单》,并收集关于母爱、亲情的名言、诗词、文章等,做好摘记。
这三个练习设计既有语文知识的积累,又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情感已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甚至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质——感恩。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