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诸多不足和困难,本文分析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原因,并谈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提出合作任务,明确合作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合作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因此,它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校教学研究、教师交流、实践的“热门”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较发达的地区已得到成功实践,取得显著成绩。但在边远的农村小学仍处于摸索和实验中,仍然存很多不足,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尤为困难。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引发了笔者及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思考。
1.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和观察发现,笔者所在的农村地区小学低年级教学大多数还采用“满堂灌”、“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很多课堂仍然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后一样不会”的现状。也有一些教师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小组合作学习,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分工不明,任务不清,没有深入讨论、得不到高质量的合作成果,没有达到合作的真正目的。
2.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不愿采用或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效果不佳,缺乏有效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一些教师不善于学习研究,仍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不愿意尝试,不敢尝试,也不知道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停留在课堂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板书,学生抄写”“老师布置任务,学生独立完成”的理念。思想决定行为,因此,“满堂灌”依然成为当今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流也就不足为奇了。
2.2 在合作学习中,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只是对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理解,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和作用而导致合作讨论的目标不细、任务不明、分工不清,气氛不活的现象。
2.3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诱导不够。一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提出任务后就闲着等结果,在合作过程中,不查看、不参与、不启发诱导,也不肯定鼓励。
2.4 有些教师在分组时,没有兼顾好、中、差,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分组随意性大,导致分组不够合理,导致小组气氛不活跃,合作效果不好。
2.5 教师耐心不够,真正留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时间过少,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结束,与目标是否达成、结论是否得出关系不大。
2.6 农村学生大多没有接受学前教育时期的锻练,胆子小,不敢与人沟通交流,沟通能力普遍偏低。有的还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整天和祖父母呆在家中,直到入学才得以在群体中生活,因此低年级的学生合作能力都比较低,甚至不会合作。这就增加了低年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难度。
3.提高农村低年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思考
3.1 精心设计合作的过程和讨论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高低,教师的设计是关键。因此,在宣布合作任务前,教师要做好精心的设计。一般情况下,有效的小组合作,设计过程要精彩,要考虑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已知已能,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容有贴近学生实际,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要精选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问题要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更要有合作讨论的价值;问题的答案有多样化,有讨论的余地,甚至有争辩。反之,诸如数学中一个简单的计算、语文教学中一个字的音、形、义等学生一看就会的简单问题,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这样的合作就是“形式主义”上的合作。
3.2 科学分组,实现优化组合
为实现优化组合,活跃小组合作的氛围,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在分组时,需要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来组合分组,且每组都要有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安排组内分工,要有一个敢说、会说,善于表达的发言人。如:在教学中,我将一个36名学生的班级分为6个合作小组,每组的成员中就有能组织的组长、善于记笔记的记录员、能说会道的发言人、有善于思考的,充满自信的,也有不爱学习,不勤思考,自责自卑的,有成绩突出的、有成绩一般的,也有学习困难生。这样,各小组成员既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有合作。既让学优生在合作互助中发挥带动作用,也让他们在发挥所长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又让学困生从合作中树立自信,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3.3 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协调者
精彩纷呈的课堂如一部精彩的电影,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亦是如此。作为导演的老师,不能只拿出“剧本”就放任不管,而是要参与其中,并发挥关键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应当深入各个小组巡查合作交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引导;教师更应该是合作过程中的诱导者,在学生合作过程中不断给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深挖相关知识。
3.4 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掌声中树立合作、交流的自信
小学低年级学生偏爱赞扬,在掌声、欢呼声中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展现出他们的长处。因此,教师作为合作过程及结果的评价者、激励者,在巡查时发现亮点,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合作学习的主体。
3.5 多给学生传授一些课外知识,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提高合作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打下扎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量不足,知识面窄,在自主探究式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面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从何处探讨,致使合作无功而返,最终还是将问题还给老师。因此,鼓励、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亦对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要改变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的困境,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正确自我定位,从科学分组、精心设计内容和问题、赞扬和鼓励学生、拓宽学生知识面等方面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陆美红;谈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2] 王文胜;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工作;2011年25期
收稿日期:2013-11-21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提出合作任务,明确合作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合作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因此,它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校教学研究、教师交流、实践的“热门”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较发达的地区已得到成功实践,取得显著成绩。但在边远的农村小学仍处于摸索和实验中,仍然存很多不足,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尤为困难。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引发了笔者及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思考。
1.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和观察发现,笔者所在的农村地区小学低年级教学大多数还采用“满堂灌”、“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很多课堂仍然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后一样不会”的现状。也有一些教师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小组合作学习,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分工不明,任务不清,没有深入讨论、得不到高质量的合作成果,没有达到合作的真正目的。
2.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不愿采用或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效果不佳,缺乏有效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一些教师不善于学习研究,仍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不愿意尝试,不敢尝试,也不知道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停留在课堂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板书,学生抄写”“老师布置任务,学生独立完成”的理念。思想决定行为,因此,“满堂灌”依然成为当今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流也就不足为奇了。
2.2 在合作学习中,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只是对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理解,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和作用而导致合作讨论的目标不细、任务不明、分工不清,气氛不活的现象。
2.3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诱导不够。一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提出任务后就闲着等结果,在合作过程中,不查看、不参与、不启发诱导,也不肯定鼓励。
2.4 有些教师在分组时,没有兼顾好、中、差,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分组随意性大,导致分组不够合理,导致小组气氛不活跃,合作效果不好。
2.5 教师耐心不够,真正留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时间过少,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结束,与目标是否达成、结论是否得出关系不大。
2.6 农村学生大多没有接受学前教育时期的锻练,胆子小,不敢与人沟通交流,沟通能力普遍偏低。有的还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整天和祖父母呆在家中,直到入学才得以在群体中生活,因此低年级的学生合作能力都比较低,甚至不会合作。这就增加了低年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难度。
3.提高农村低年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思考
3.1 精心设计合作的过程和讨论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高低,教师的设计是关键。因此,在宣布合作任务前,教师要做好精心的设计。一般情况下,有效的小组合作,设计过程要精彩,要考虑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已知已能,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容有贴近学生实际,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要精选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问题要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更要有合作讨论的价值;问题的答案有多样化,有讨论的余地,甚至有争辩。反之,诸如数学中一个简单的计算、语文教学中一个字的音、形、义等学生一看就会的简单问题,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这样的合作就是“形式主义”上的合作。
3.2 科学分组,实现优化组合
为实现优化组合,活跃小组合作的氛围,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在分组时,需要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来组合分组,且每组都要有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安排组内分工,要有一个敢说、会说,善于表达的发言人。如:在教学中,我将一个36名学生的班级分为6个合作小组,每组的成员中就有能组织的组长、善于记笔记的记录员、能说会道的发言人、有善于思考的,充满自信的,也有不爱学习,不勤思考,自责自卑的,有成绩突出的、有成绩一般的,也有学习困难生。这样,各小组成员既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有合作。既让学优生在合作互助中发挥带动作用,也让他们在发挥所长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又让学困生从合作中树立自信,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3.3 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协调者
精彩纷呈的课堂如一部精彩的电影,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亦是如此。作为导演的老师,不能只拿出“剧本”就放任不管,而是要参与其中,并发挥关键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应当深入各个小组巡查合作交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引导;教师更应该是合作过程中的诱导者,在学生合作过程中不断给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深挖相关知识。
3.4 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掌声中树立合作、交流的自信
小学低年级学生偏爱赞扬,在掌声、欢呼声中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展现出他们的长处。因此,教师作为合作过程及结果的评价者、激励者,在巡查时发现亮点,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合作学习的主体。
3.5 多给学生传授一些课外知识,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提高合作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打下扎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量不足,知识面窄,在自主探究式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面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从何处探讨,致使合作无功而返,最终还是将问题还给老师。因此,鼓励、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亦对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要改变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的困境,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正确自我定位,从科学分组、精心设计内容和问题、赞扬和鼓励学生、拓宽学生知识面等方面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陆美红;谈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2] 王文胜;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工作;2011年25期
收稿日期:201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