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吴宓先生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5年,我考取了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外語系。离开家乡前,西师外语系毕业生、在我母校四川新都大丰中学任教的刘昌和先生前来道贺,并向我介绍说:西师校园很大,风景很美,师资力量很强,并特别向我介绍说:“吴宓先生就在那里执教,吴先生是著名学者、诗人、红学家、翻译家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父,钱钟书、曹禺、李健吾、赵瑞蕻、季羡林、李赋宁、赵梦蕤、徐中舒、姜亮夫、王力、吕叔湘、浦江清、贺麟、沈有鼎、王佐良、杨周翰、许国璋、许渊冲、何兆武、查良铮、杜运燮、李廷先等都曾受过他的教诲。你去了,一定要跟吴先生好好学。”刘先生的这番话,使我对吴宓先生肃然起敬,决意到校后,一定要去拜访他,向他请益。
  登门向恩师请教
  到了西师以后,我打探到吴宓先生有一个生活习惯,即每天晚饭后,都要从他的居所文化村出来,沿着大操场到三教楼这条路散步。于是,为一睹这位泰斗级学者的风采,我便邀约了同班同学唐永齐和我一起到大操场边“候驾”。那天,我们到了大操场边约摸半个多小时,吴先生果然现身了。他七十多岁,个子瘦小,面目清癯,秃顶,戴了副极为普通的眼镜,灰色布衫,圆口布鞋,毫无一点大教授的派头,俨然四川人所称的“糯米老头”。但若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散步时,左臂挂着拐杖,显得有点洋气。他散步不是慢慢悠悠的,而是一摇一晃地作细步,走得非常之快,酷似“神行太保”,且在走路时,双眼直盯路面,决不左顾右盼,精神之专注,有如做学问一般。
  入读西师外语系,教授我们汉语言文学的老师是中文系的教授杨欣安先生。由于我酷爱中国文学,成绩不赖,杨先生挺喜欢我的。当与杨先生混得较为熟络以后,我便想请杨先生带我去拜访吴先生。殊料杨先生却以“教务忙”为由,拒绝了我的请求。不过,老夫子毕竟是老夫子,终究他还是经不起我的死搅蛮缠,应允了带我去见吴先生。于是在没隔多久的一天晚上,杨先生便带我去了吴先生家。
  吴先生的居室不大,只有两间屋子,外住先生,内住保姆。先生所住的这间屋子,陈设极其简单,只有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个书柜和一把藤椅,看上去显得有些寒碜。杨先生向吴先生问安后马上切入“正题”:“这是外语系李生,我的学生,四川新都人。李生对宓公很崇拜,故今夜带他来看望你,向你聆教。”吴先生听罢直摆手说:“宓老朽无用,愧不敢当,欣公很有学问,要好好跟欣公学。”说罢转过话锋:“新都乃文昌之地,明代出了个状元叫杨升庵。升庵先生著述等身,是个大学问家,且很有气节,十分了不起。”随即又吟了升庵先生的一首诗:“僧房逢著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影斜。十二街头春雪遍,马蹄今去落谁家。”
  第二次到吴先生家是一个冬夜,我向先生请教怎么才能学好文言虚词。先生告诉我:“要掌握文言虚词,其实并不难,只要多读、多记、多用,特别是结合日常生活使用,就一定能学好。”旋即以“之”为例,给我讲授了它的若干种用法,使我受益匪浅。
  第三次到吴先生家是1966年的一个春夜。我将自己写的一篇两千字散文《春到缙云山》送先生批改。先生伏于灯下,将此文细细地看了两遍,然后笑着对我说:“散文难写,短篇散文更难写。这个短篇尚可,如若改用直书和繁体字就更好了。”先生之所以要我使用繁体字,后来我才知道是他对使用简化字持有异议。那时,我还太嫩,思想单纯,每去一次先生家回来都要将实情告诉同学。殊料这一“实情相告”却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出于对我的关心,班里一位“团干”告诫我:“你不是正在争取入团吗?共青团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吴宓很反动,前年‘四清’时挨了批,如果你继续和他搅在一起,就会丧失阶级立场,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团干”所说的这番话,着实把我吓坏了,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找吴先生。不过师思难忘,我仍经常通过别的渠道了解先生的情况,关注着先生的命运走向。
  “文革”中惨遭迫害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很快烧进了西师,宁静的校园顷刻间沸腾起来。斗争锋芒直指所谓的“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右派分子”和“暗藏”的“叛徒”、“特务”与“历史反革命”。无须分说,吴先生首当其冲,难逃一劫。据我所知,中文系“革命小将”给吴先生罗织的罪名大抵有这么5条:一是在上世纪20年代吴先生主编《学衡》,竟树起拂逆时尚、独领风标的大旗,与鲁迅打笔仗。当时,在“阶级斗争”的框架内,谁反对鲁迅就等于反对党和毛主席;二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吴先生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何况”一词的用法时,造句说“三两尚不足,何况二两乎”。结果被说成是“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恶毒攻击党的粮食政策”;三是先生授课、写文章,甚至写一则遗失启事,皆用繁体字,从不写简化字,不用简化字就是“反对党和政府的文字改革”;四是先生经常寄钱给亡友、著名诗人吴芳吉之子,帮其解决生活困难,并不时还周济一些有“历史问题”、生活窘迫的教师,于是就有人上纲上线,说他“拿人民的血汗钱去养活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五是先生在亡妻邹兰芳的生辰和忌日,吃饭时总要多摆一副碗筷来寄托哀思,有时到北碚去看电影,也要多买一张票放在自己旁边的座位上,以示陪夫人共享欢娱,结果被说成“迷恋小资产阶级生活情调”。以上“罪行”早在两年前的“四清”运动中,就已经被批判过,“文革”中,又被革命小将端出来“炒陈饭”,实属低能和无聊。为了抓“现行”,觅“钢鞭”,革命小将还抄了吴先生的家。可是“战绩”不佳,只从先生床席下面抄出一些用香烟盒纸记的日记,所记内容也全属“早餐稀饭一两,馒头两个,鸡卵两枚”之类的生活流水账。小将们看了哭笑不得,空着两手,悻悻离去。
  1966年夏天是革命小将开展“大揭发大批判”的狂热时段。我目睹了这样一些“批判”场景:一是“群丑亮相”。即将包括吴先生在内的全院数十个“走资派”和“牛鬼蛇神”弄到网球场挂黑牌、戴高帽,“坐喷气式飞机”,让烈日暴晒,一个个被折腾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苦不堪言;二是游街示众。即押着包括吴先生在内的全院数十个被打入另册的“黑帮分子”到北碚游街,进行人格侮辱,如若哪个不低头或走得慢了点,就会被呵斥,甚至挨打;三是“开小灶”,即在大礼堂单独批判。小将们一个个登台数落先生的“罪行”,台下不时高呼“打倒”、“火烧”之类的口号。这时,先生总是低着头,眯着眼,一声不吭。一位小将见先生如此“顽固”,便气急败坏地冲上台,挥起皮带朝他头上一阵猛抽。他痛苦地用双手捂住头顶,看着这位小将说:“同学,别打了,已经流血了。”于是几位小将一拥而上,在一片口号声中,将先生拖下台,弄到学校卫生科去包扎。   1966年9月,西师对立的两个红卫兵组织开始打派仗,彼此毫无心思继续开展“革命大批判”,于是其中一派便指派专人将关在“牛棚”里的院系“走资派”和“牛鬼蛇神”赶到校内桃花山劳动改造。斯时,外语系“右派分子”向思元先生曾写过一首打油诗:“桃花山上牛鬼多,打起黑旗上山坡,你挑粪来我挖窝,大家心头乐呵呵。”的确,对于这数十号“黑帮分子”来说,参加生产劳动总比挨批斗、受皮肉之苦好受得多。在这段时间里,吴先生和他的“牛”朋“鬼”友们一样,总算喘了口气,过了几天无惊无恐的安宁日子。
  1967年8月,由于派性斗争愈演愈烈,“内斗”升级,西师两派相互敌视,竟至兵戎相见,整个校园弥漫着血雨腥风。在这种情势下,吴先生再也无人管了,他每天坐在家里除了看书还是看书。1969年秋,根据西师“革委会”的安排,中文、教育、物理、音乐四系的师生开赴四川梁平县院办农场搞“斗、批、改”。有一次批斗吴先生,两名小将一人架著先生的一只胳膊跑步拖他上台,途中,两名小将陡然同时松手,只听“哎哟”一声惨叫,先生跌倒在青石板上,腿骨骨折。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竟遭如此追害摧残,天理何在?难道这就叫“革命洗礼”?
  奋力捍卫传统文化的圣洁和尊严
  1970年,我大学毕业,离开了西师,此后再未见过吴先生。先生后来的情况,我是从中文系的老师那里了解到的。据说在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中,中国学界敢于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批孔”的人不多,而吴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听说有一天中文系召开“批林批孔”大会,有个“造反派”跳起来要吴先生批判孔子的“克己复礼”,殊料先生竟然毫无畏惧地站起来高声颂扬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思想,并慷慨激昂地说:“‘克己复礼’是很高的道德标准,林彪是反革命,他永远做不到!”先生的这番话,弄得全场一片哗然。类似这样在批判会上“搅局”还有一次;有个“造反派”在批判吴先生时骂先生是“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先生听了马上站起来说:“请问革命同志,这‘不齿’二字是何意思?”“造反派”答曰:“‘不齿’嘛,就是看不起你这个狗屎堆。”先生听罢大笑起来:“谬矣,大谬矣,这‘不齿’实为‘不与同列’之意。‘齿’,列也。”批判会结束后,有位好心的老师劝说先生何须与这种不学无术之徒咬文嚼字,先生义正辞严地说:“学问大小姑且不论,重要的是辨其真伪,不可让‘不齿’二字谬种流传。”先生的这些表现,有人觉得“迂古”。若细心考量,我却以为这正是先生的可贵之处——身处逆境,却能置自己的荣辱和生死于不顾,奋力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圣洁和尊严。这种大智大勇,惊天地,泣鬼神,实在值得我们称颂!
  1977年,吴先生因患重病,加之右目失明,腿疾困扰,生活不能自理,只好由胞妹吴须曼带回老家陕西泾阳生活。殊料回到老家不到一年,吴先生就溘然长逝了。呜呼,一代宗师,偏逢“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惨遭迫害,备受摧残,晚岁凄凉,郁郁而终。时欤?命欤?
  诗曰:引领风标草木知,千红万紫竞称奇。暮年遭遇凌霜节,何奈秋风任所之。
其他文献
医生有时也像一个艺术家,病人则是艺术家手中的作品,当经过一番打磨、修理,一件艺术品从自己手中获得新生的时候,作为艺术品的创造者,他(她)们心中的快乐,是无法想象的。  本报记者 李雄峰 摄影 路宽  2015年3月24日下午,河北清苑县臧村镇农民郑艳良的电话响了,传来一段关切的话语:“经集团董事会研究决定,我们医院准备为你免费治疗。”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对于一个与病痛,甚至是死亡搏斗中的人,按理
期刊
最近微信圈盛传一组照片,说的是石家庄市一所中学居然开进两部收割机去校园里收麦子,这可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而这所中学就是我的母校——石家庄市二十四中学,我上学时,它叫北京军区七一学校。  七一学校是1952年7月由中央军委批准、分配并委托华北军区组建的军队干部子弟学校,校址面积约400亩。原名为华北军区七一学校,1953年9月1日开学。1955年4月改为北京军区七一学校;1964年7月改为河北石家庄
期刊
我们姐妹俩的生日只差一年零一天。小的时候,因为我们俩个头差不多,又穿着同样的衣服,所以妈妈常常被人们拦住友好的问:“是小双棒吗?”日月匆忙,弹指一挥间,我们两个人都退休了,开始了我们姐妹俩新的人生旅程:我们结伴陪同父母去游览他们心仪的地方,或是我们两个携手遍访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我们青春岁月时曾经流血流汗艰苦奋斗过的地方……
期刊
一日闲来无事,翻开家中的N多本相册,看到我不同时期入行“勤行”的工装照片,觉得它不折不扣地、流水账般地记录下了我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环境,不一样的服务对象。细节决定成败.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我的职业生涯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受,服务行业,特別是从事外事服务行业,细节更加至关重要,真的需要你心细如发才成!  耿秀刚文并供图  1971年尾。才入“勤行”时,看上去很青涩的我。  1983年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单位曾到山东修筑济青公路、济德公路,公路竣工之后,我随新闻单位的记者前往工地采访。两山之间,一桥飞架南北,颇为壮观,我站在大桥下拍了这张照片。当地老乡们都说:“北京的修路架桥工人真了不起,为我们修成了致富路,架起了幸福桥。”
期刊
江铸久的工作室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座写字楼里,大门上贴着的一个“碁”字,低调地显示出这里的不同。“这是‘棋’的古体字,围棋棋盘最早是用石头做的。”江铸久解释说。  工作室的墙上挂着江铸久手书的《围棋十诀》: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  每个周末,都会有二十几个孩子来这里学棋。这些孩子学习围棋的环境是江铸久那一代棋手所不能比的。  江铸久,1962年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围棋世家,祖父是个热
期刊
当28岁的王尔德坐船横跨大洋来到美国,海关人员问他有什么需要申报,他答道:“什么都没有,除了我的天才。”恃才傲物是这位英伦才子的本色。丘吉尔曾被问起,百年之后愿意和谁在天堂会面,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奥斯卡·王尔德,这也算是智者间的惺惺相惜吧。  1882年,28岁的工尔德坐船横跨大洋来到美国,进海关时工作人员问他有什么需要申报,他答道:“什么都没有,除了我的天才。”恃才傲物是这位英伦才子的本色,一生
期刊
2014年12月30日18时刚过,中科院一间能容纳200余人的阶梯大教室就座无虚席,讲台上,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激情四溢,向弟子们传授着他对基因工程的真知灼见。而在讲台的另一侧,同样一头银发的黄美娟教授则忙着为丈夫播放课件、擦黑板,不时笑着提醒丈夫所漏掉的知识点。  这样的场景只是吴乃虎教授和妻子20年来同台授课最普通的一幕,只不过,当晚是他在中科院任教的最后一课。  患难夫妻相伴度过非常岁月,夫妻
期刊
最近这两年,苗圃作品不多,她说其实一直在拍戏,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大强度了,她希望的是少而精。对于媒体着力刻画的“女汉子”标签,苗圃是这么看的:“我觉得这条路应该是我的一条不归路,这种比较强、比较硬的角色,可能这辈子也没有太多机会摆脱了,其实把这条路走踏实了,我觉得也未尝不可。再说了,女汉子和女汉子也有区别,我相信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只有相似的。塑造这种相似而不同的角色,其实对演员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期刊
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DJ。  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在离西湖不远的一条小弄堂里,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老宅里面还有四五户人家,跟那些叽叽喳喳讲着南方方言的人,我们少有往来。  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向有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把铁门上的钥匙。我们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