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筒里打出段祺瑞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n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至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历时十余年。
  “北洋之虎”段祺瑞是北洋第二号人物,他威风凛凛,一再出头,成为北洋军阀史上名噪一时的人物。
  段祺瑞从1885年开始接受炮兵教育,此后近20年时间内,他都与大炮紧密相连。他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离不开大炮。
  
  一、小康之家长大的段祺瑞很得意他的“一元钱起家”
  
  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1865年生于安徽六安,后举家迁到合肥,因此也有人称呼他为“段合肥”。
  他的祖父段佩与同乡刘铭传关系甚笃,曾一起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后来编入淮军,累官至记名总兵。
  1870年,段佩在合肥大陶岗买田百亩,为子弟开创了一个小康的家境。
  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老实厚道,只会种田,别无他长。
  段祺瑞是长子,下面还有一妹两弟。段祺瑞从小养在外婆家,稍长大些后,段佩将他携往江苏宿迁的任所,在军中为其延请塾师,平时常带在左右。
  1879年,段佩病卒于军营中,14岁的段祺瑞失去了这个靠山,扶柩归梓,开始务农,他的生活也日益窘困,变得拮据起来。
  1882年,段祺瑞决心去威海投奔在军中做管带的族叔段从德。因为没有钱,他只带了一块银洋,步行2000余里,跋涉到了威海。段从德安排他在营中做司书,段祺瑞从此开始了佩剑戎装的生涯。后来,他常对子女讲起这段艰难往事,不无得意地自称是“一元钱起家”。
  
  二、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段祺瑞三炮打红扬了名
  
  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紫竹林创办了武备学堂,拟从淮军士官兵弁中选拔生员。段祺瑞一考而中,成为第一期预备生,进入炮兵科。
  天津武备学堂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立学理念,不仅有西式的兵法、地利、军器、炮法、算法、测绘等课程,也有传统的经史教育。段祺瑞全力以赴,学习极其刻苦,成为炮科一等一的好学生。
  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李鸿章对自己亲手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十分重视,经常亲自去学堂视事。1886年的一天,李鸿章又去武备学堂,学堂专门为其准备了马、步、炮、工程兵等的操练以示训练成绩。
  下午进行炮科实弹演练,可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海面上风力达到四级,海上活动靶随着浊浪时隐时现。
  要在平时,遇上这样的天气,演练就取消了,学员们惮于天气恶劣,嘀咕着要求改期。教习也感到没有把握,于是一位管带硬着头皮见李鸿章,请求演练改期。
  然而李鸿章已经在山顶上临时搭起的观操棚内就座。尽管风雨交加,李鸿章却兴致勃勃,他一手拿起望远镜,瞄准靶场,一边对管带说:“一点小雨,何足挂齿?赶紧开始吧!”
  演练只好按时开始。果不出所料,成绩十分糟糕。开始射击的几门炮有的连靶边都没挨到。李鸿章的脸色仿佛天色一样黯淡下来,官员们也忐忑不安。
  接下去的几炮还是不成,李鸿章蓦地扔掉望远镜,站了起来。眼看着李大人怒气冲冲,就要离开观操棚,忽然听到有人喊:“打中了!打中了!”随后喝彩声不断。
  随从赶紧把望远镜递给李鸿章,李鸿章顺着炮声望去,这名炮手果然不凡,三发三中。
  演练结束后,李鸿章传话要见这名炮手,一个结结实实的青年走了上来。
  “你叫什么名字呀?”
  “学生段祺瑞。”
  “哪里人呀?”
  “学生是合肥人。”
  当时洋务派内部派别林立,有李鸿章的淮系,曾国藩、左宗棠的湘系,张之洞的湖广集团。李鸿章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特别注重同乡,尤其是青年才俊。现在,听到段祺瑞不仅是安徽人,而且还是合肥人,后来又得知段祺瑞的祖父和族叔均为淮军将领,祖父又曾随李鸿章剿过捻军,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对这个旧部子弟愈发有好感。
  他接着又询问了一些军事问题,段祺瑞对答如流,李鸿章大喜,夸奖他“熟知军事,俾其造就,是一个可用之才”,让手下人记住段祺瑞这个年轻人。
  
  三、李鸿章格外垂青小老乡,段祺瑞德国学火炮
  
  毕业后,段祺瑞被派到辽东半岛的旅顺港监修炮台。
  1889年,清政府拟选拔五个人去德国学习军事。名单送至李鸿章手里,李鸿章皱了皱眉,有些不高兴,因为名单上五个人有三个是山东籍的,安徽籍的才两人。他想到了武备学堂的段祺瑞,大笔一挥,划去一人,把段祺瑞列在名单之首。
  1889年春天,段祺瑞来到德国柏林陆军学院,学习军事理论和各种操练课程。一年后,他们又奉命到鲁尔区埃森克虏伯兵工厂,进行火炮实习。
  克虏伯家族各种威力巨大的先进火炮,让段祺瑞真正感受到“夷技”的魅力,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摆脱落后挨打、备受屈辱的局面,他和另外四名留学生拼命用功学习。
  段祺瑞和他的同学完成了学业之后,李鸿章又特批这位小同乡一人留在德国克虏伯炮厂学习弹壳加工、炮管膛削、铣磨来福线、灌注优质钢;检验钢材拉力、挤压力试验;各类火炮的型制构造、使用和保养等课程。
  李鸿章先后两次写信给段祺瑞,勉励他精学苦造,对他给予了很高的期许。
  
  四、“中国近代第一炮兵司令”
  
  1890年冬,段祺瑞学成回国,满心以为会大展才华,不料却被搁为闲职,一开始任职于北洋军械局,不久又被调回威海任随营教习。
  当时,新式军队尚未开始大量训练,行伍出身的将领们固步自封,哪里看得起什么留学生!朝廷花那么大气力和财力进行选拔和培养留学生,学成之后却弃如敝屣,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但段祺瑞就是段祺瑞,当学生是好学生,当教习也是个好教习。他倾其多年所学,兢兢业业,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在学员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中日甲午战争,使李鸿章惨淡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遭到了覆灭,淮军和湘军一败涂地,清军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一时朝野上下要求改革军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清政府决定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新型陆军。
  1895年,袁世凯奉旨在天津小站练兵,他广招贤良,选拔标准是“宿将及有根底之学生”,如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段芝贵等,皆云集麾下,真是云蒸霞蔚。他们当中许多人日后都成为民国的风云人物。
  段祺瑞在小站任炮营统带,兼随营学堂总监,麾下虽只有不足2000名炮兵,不足100门炮,却是中国第一支装备正规的炮兵部队,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炮兵司令”。
  除了炮兵部队的常务工作外,他还从事了建章建制的重要工作。
  段祺瑞治军十分严格,有一次,他的一个老乡有违军令,辗转托袁世凯向段祺瑞说情,段祺瑞回道:“此人是我同乡,我若放纵了他,今后将何以服众呢?”听了他的话,袁世凯对他更加爱重。
  1901年11月,经袁世凯保奏,段祺瑞升为补用知府,并加三品衔,同时兼充武卫右军各学堂总办、炮兵统带(团长)。此后,段祺瑞步步紧跟袁世凯,帮他带兵、练兵,镇压农民起义,同革命党斗争,协助袁世凯登上了总统宝座。■
其他文献
一、马通人性,“518”离开连长后,咆哮不安,一度绝食,以求饿死    1945年,我出去执行任务,腿受了伤,被国民党抓了差,因为没有暴露身份,被强拉在东北国民党某部的一个骑兵连当马夫。  连长拉玛扎佈的坐骑也受伤“被俘”了,它是我们内蒙骑兵师注册为“518”号的军马。马通人性,“518”离开连长后,咆哮不安,一度绝食,以求饿死。我来后,“518”闻到昔日战友的气味,这才进食。  我正好照顾它。 
期刊
1964年10月2日,赫鲁晓夫在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以后,立即飞往南方海滨疗养地度假。休养中的赫鲁晓夫仍然兴致勃勃,不停地过问各类国务活动。  10月12日,苏联的三名宇航员乘坐一艘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当宇宙飞船飞完第三圈时,赫鲁晓夫通过无线电话与宇航员通话,祝贺他们成功。  极度兴奋中他没有发现,其它电话已经打不通了,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已经中断。  这一天,在克里姆林宫,背着他召开的苏共主席团扩大会
期刊
一、年轻的“老同盟会员”陈公博创办了广东共产主义小组    陈公博原籍广东乳源,寄籍南海县,1892年出生于广州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陈志美是武举出身,任广西提督时,拥护孙中山反清革命,于1907年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陈志美被清政府逮捕,革去顶戴,打下死牢,后经兵部尚书铁良出面斡旋说情,终将死刑改判终身监押。  辛亥武昌起义胜利后,广东宣布独立,陈志美被革命党营救出狱。出狱后的陈志美,作为
期刊
清末亲贵自毁长城,汉人官僚不乐帮忙,武昌起义一举成功!    孙中山说,四川的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先声,是有道理的。  自1908年清廷的少年亲贵上台以来,有诸多的倒行逆施,影响最大的,就是收权,一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二把汉人权力收归满人。而所谓的铁路国有政策,就是这收权政策牵动面最大的一个行动。  原本发动立宪请愿的汉人士绅,是要借立宪跟满人进一步分权的,结果不仅没有分到权,连已经有的人家还要拿
期刊
一、写信诉实情,惹下塌天祸    1958年大跃进时期,我正是风华正茂的20多岁的青年,任湖北省应城县(现为市)共青团县委书记。开始时我也是大跃进的积极分子,也干了一些蠢事和笨事,但自从解开了“卫星之迷”,弄清楚放的高产卫星完全是弄虚作假后,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58年秋末冬初,我们所在点的粮食征购任务仍然未完成,群众已无口粮,生活十分困难,我就到红旗公社的西十、范河两个管理区调查。
期刊
1938年秋冬之际,我在八路军随营学校(对内为抗大六大队)八队担任政治指导员。  我们队有三名从南洋来的青年学生,其中一个叫杨少白,当时只有17岁。杨少白初来时热情很高,积极学习,但不到三个月,这个小杨就情绪低落,学习也不安心了。  我与班、排干部分析原因,有的说,小杨可能是有病,有时晚上看见他显得很难受;有的说,也可能是想家了;还有的说,是不是有坏人挑拨。  当时这个队有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
期刊
1938年4月,日本在中国建立了外交口的专门特务情报机构“特别调查所”,因该机关创建以来,一直是由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后来升为总领事的岩井英一负责,又被称为“岩井公馆”。  岩井英一不可能事必躬亲,便把主持“岩井公馆”的任务交给了“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袁殊。  日本人没有想到,袁殊竟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一、袁殊明为中统“效力”,暗地里为军统“效劳”    岩井英一是中国通,他虽然职
期刊
一、赵清彦从日本人手里跑到了苏联    1933年春天,19岁的川北小伙儿赵清彦与同村的几个伙伴报名参加了红军,聪明能干的赵清彦被分在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四团四连当文书。  1942年2月,已经成为冀中军区第十六军分区供给处军械股股长兼军械修理厂厂长的赵清彦奉命率几名战士乔装成老百姓,去冀中平原枣强县农村秘密筹集军粮和军工材料,途中遭遇日本鬼子“清乡”扫荡,不幸被俘。  因为他操着四川口音,被敌
期刊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以及许多亚洲国家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大致相似的。  在我国,端午节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天,家家户户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那么,端午的发源地是哪里呢?  考古发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吴地有一个名叫百越的部族,龙就是他们
期刊
一天,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一条陋巷遇到一个泥瓦匠,二人一席深谈,韩愈震惊不已,欣然为之作传。  泥瓦匠叫王承福,约有五、六十岁,穿得有些寒酸,脸色黑黑的,瘦瘦的,坐在早春的寒风中。  他引起了韩愈的同情,韩愈的心里隐隐不安,觉得这一定是个在生活中过得不好的人。韩愈的兜里有钱,想要周济一下他。  韩愈不禁也坐下来,靠近他,想听听他的故事。  原来,他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每天在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