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一开春,西方国家和伊朗围绕石油的争端加剧。据新华社2月4日报道,伊朗石油部长称,伊朗准备停止向部分欧盟成员国出口原油,以回应欧盟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消息出来后不久,中国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国家发改委坦言,伊朗核危机引发国际石油市场震荡,“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相对美国与欧盟,中国“心慌”了吗?随之而来的疑问是,万一有了紧急状况,中国的石油储备够用吗?
没有石油储备真不安全
石油历来是各国争夺的重要能源,也是一些石油富国的利器。1973年,阿拉伯国家为报复西方支持以色列,对其实行石油禁运,导致西方战后最大的经济危机,石油储备的重要性一下突显出来。吃一堑长一智,1974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手组建了国际能源署(IEA),敦促各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石油战略储备制度由此开启。当时,IEA要求各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用的原油,后来提升到了90天。
石油储备一般包括两部分,石油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战略储备主要是一国政府为应对突发事件进行的储备,而商业储备主要是企业为了生产运营进行的储备,一般用于平抑市场价格,保障市场供应。一些国家,像日、法、德等国,除了以上这两种储备,还有企业法定储备,即国家从法律上规定企业有储备石油的义务,并规定具体的储备量。
相比之下,中国的石油储备开始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是石油净出口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中国石油储备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石油储备基地多布局在东部沿海城市,即我国石油消费的主要地区。2004年3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浙江省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获批开工,2006年交付使用,形成了一定的储备能力。第二阶段从2009年全面展开,预计到2012年,将储备能力提高至2.74亿桶。分布地点也开始向中西部倾斜,试图布局均衡,能够照顾到各个地区。第三阶段正在规划中,预计把储备能力提高至5亿桶,远期目标是形成相当于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即国际能源署规定的“达标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解释:“建立石油储备是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出发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供应中断可能带来的威胁,在全球经济下还有平抑价格的作用。此外,我国石油消费持续增长,2011年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6%。当一个国家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0%时,没有储备就是不安全的了。”
中国10年后达到理想状态
现在,欧美不少国家的石油储备早已超越了90天的最低标准,但其储备石油的步伐没有停止,石油储备已经成了国际危机中的砝码和武器。据称,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高达7.27亿桶,商业储备也有3.5亿桶,能满足其国内158天的需求;而日本媒体称,日本的储备量已达到103天的原油进口量,与民间储备量相加,能满足其国内超过169天的需求。而中国目前的石油储备据估计可维持46天,甚至有人认为是30天。事实真是如此吗?
环球人物杂志:有专家称,我国的石油储备仅能维持46天,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
董秀成(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这都是推测出来的东西,意义不大。所谓多少天,是用一年的消耗量除以天数计算而出的。这对于石油使用量相对平稳的西方国家是有意义的,但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上升很快,每年都会有很大不同,用天数来衡量就没意义了。
林伯强:中国的石油储备量没这么少,但具体数字不能透露,因为这会造成市场压力。两年前就已经有30多天了,现在肯定不止这些。
环球人物杂志:一旦伊朗战争爆发,海湾地区石油供应出现问题,对全球石油供应、储备会有什么影响?
董秀成:这次危机对石油供给、储备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用担心买不到油。但危机会导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升,随之造成中国的输入性通胀。不过,中国石油进口一直强调供应渠道多元化,目前来源相对比较分散,中东进口比例是在逐渐减少的。
林伯强:我们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大概占到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8%到10%,其他国家补一补,就没问题了。油价波动,政府也不会让它无限制地涨,到时候肯定会管。
环球人物杂志:历史上,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否动用过石油储备?如果伊朗危机升级,各国,包括中国是否有可能动用石油储备?
林伯强:美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动用过战略石油储备,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及之后的几次自然灾害时也曾用过。在美国,只有在进口石油或国内石油出现供应中断或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才可以动用石油储备。但从决定用到投放市场,决策只需13天,一天最多能投放约430万桶储备,效率惊人。这回如果只是伊朗出问题,动用石油储备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整个中东出问题,那就会动,中国也一样。能撑多少天也不一定,因为油少了自然会限制用量,平常可能用五六十天,危机来时可能用上百天。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石油储备上的差距,是否说明我们国家安全程度也不如人家?
董秀成:石油储备越多,一旦出现中断时维持的时间就会相对长,是安全些。当然,带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储备石油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能撑多久,也不过是给解决问题创造一个缓冲期,关键还是国力的较量。
陈凤英:石油储备就是一种威慑力量,是最后一道防线。目前看,储备上的差距并不会有多大威胁。但要想真正安全,还是得靠自有资源和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与美国相比,中国确实有许多方面滞后。
环球人物杂志:要想解决中国石油储备困局,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董秀成:短期没有办法。石油储备要根据国家的财力状况、市场价格量力而为。首先,中国商业储备要加强,企业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闹油荒了,企业的这部分储备就可以动用了。这样储备规模就大了。而从长远看,还是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让消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进行替代能源的开发,做好节能,这才是根本。
陈凤英:战略储备不是一蹴而就,认为石油战略储备多国家就安全,是个错误的理念。我们的石油储备达到理想状态也许还需要10年,甚至更久。可以提前,但不能过于超前,这是个安全度的问题。
编辑:廖楠 美编:苑立荣 编审:丁子
没有石油储备真不安全
石油历来是各国争夺的重要能源,也是一些石油富国的利器。1973年,阿拉伯国家为报复西方支持以色列,对其实行石油禁运,导致西方战后最大的经济危机,石油储备的重要性一下突显出来。吃一堑长一智,1974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手组建了国际能源署(IEA),敦促各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石油战略储备制度由此开启。当时,IEA要求各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用的原油,后来提升到了90天。
石油储备一般包括两部分,石油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战略储备主要是一国政府为应对突发事件进行的储备,而商业储备主要是企业为了生产运营进行的储备,一般用于平抑市场价格,保障市场供应。一些国家,像日、法、德等国,除了以上这两种储备,还有企业法定储备,即国家从法律上规定企业有储备石油的义务,并规定具体的储备量。
相比之下,中国的石油储备开始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是石油净出口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中国石油储备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石油储备基地多布局在东部沿海城市,即我国石油消费的主要地区。2004年3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浙江省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获批开工,2006年交付使用,形成了一定的储备能力。第二阶段从2009年全面展开,预计到2012年,将储备能力提高至2.74亿桶。分布地点也开始向中西部倾斜,试图布局均衡,能够照顾到各个地区。第三阶段正在规划中,预计把储备能力提高至5亿桶,远期目标是形成相当于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即国际能源署规定的“达标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解释:“建立石油储备是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出发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供应中断可能带来的威胁,在全球经济下还有平抑价格的作用。此外,我国石油消费持续增长,2011年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6%。当一个国家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0%时,没有储备就是不安全的了。”
中国10年后达到理想状态
现在,欧美不少国家的石油储备早已超越了90天的最低标准,但其储备石油的步伐没有停止,石油储备已经成了国际危机中的砝码和武器。据称,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高达7.27亿桶,商业储备也有3.5亿桶,能满足其国内158天的需求;而日本媒体称,日本的储备量已达到103天的原油进口量,与民间储备量相加,能满足其国内超过169天的需求。而中国目前的石油储备据估计可维持46天,甚至有人认为是30天。事实真是如此吗?
环球人物杂志:有专家称,我国的石油储备仅能维持46天,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
董秀成(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这都是推测出来的东西,意义不大。所谓多少天,是用一年的消耗量除以天数计算而出的。这对于石油使用量相对平稳的西方国家是有意义的,但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上升很快,每年都会有很大不同,用天数来衡量就没意义了。
林伯强:中国的石油储备量没这么少,但具体数字不能透露,因为这会造成市场压力。两年前就已经有30多天了,现在肯定不止这些。
环球人物杂志:一旦伊朗战争爆发,海湾地区石油供应出现问题,对全球石油供应、储备会有什么影响?
董秀成:这次危机对石油供给、储备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用担心买不到油。但危机会导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升,随之造成中国的输入性通胀。不过,中国石油进口一直强调供应渠道多元化,目前来源相对比较分散,中东进口比例是在逐渐减少的。
林伯强:我们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大概占到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8%到10%,其他国家补一补,就没问题了。油价波动,政府也不会让它无限制地涨,到时候肯定会管。
环球人物杂志:历史上,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否动用过石油储备?如果伊朗危机升级,各国,包括中国是否有可能动用石油储备?
林伯强:美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动用过战略石油储备,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及之后的几次自然灾害时也曾用过。在美国,只有在进口石油或国内石油出现供应中断或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才可以动用石油储备。但从决定用到投放市场,决策只需13天,一天最多能投放约430万桶储备,效率惊人。这回如果只是伊朗出问题,动用石油储备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整个中东出问题,那就会动,中国也一样。能撑多少天也不一定,因为油少了自然会限制用量,平常可能用五六十天,危机来时可能用上百天。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石油储备上的差距,是否说明我们国家安全程度也不如人家?
董秀成:石油储备越多,一旦出现中断时维持的时间就会相对长,是安全些。当然,带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储备石油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能撑多久,也不过是给解决问题创造一个缓冲期,关键还是国力的较量。
陈凤英:石油储备就是一种威慑力量,是最后一道防线。目前看,储备上的差距并不会有多大威胁。但要想真正安全,还是得靠自有资源和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与美国相比,中国确实有许多方面滞后。
环球人物杂志:要想解决中国石油储备困局,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董秀成:短期没有办法。石油储备要根据国家的财力状况、市场价格量力而为。首先,中国商业储备要加强,企业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闹油荒了,企业的这部分储备就可以动用了。这样储备规模就大了。而从长远看,还是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让消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进行替代能源的开发,做好节能,这才是根本。
陈凤英:战略储备不是一蹴而就,认为石油战略储备多国家就安全,是个错误的理念。我们的石油储备达到理想状态也许还需要10年,甚至更久。可以提前,但不能过于超前,这是个安全度的问题。
编辑:廖楠 美编:苑立荣 编审: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