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1.8万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万份;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06个;创建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包括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5家,市级62家……自2016年“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宁波市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为重点,积极拓展法治宣传教育领域,创新法治宣传活动载体,为全面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多项普法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普法工作考核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2019年,宁波市普法办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强化服务效能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全力支持帮助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今年3月份,宁波市启动了“百家律所千名律师进万企”专项行动。截至8月底,2475名律师通过线上、线下走访服务企业15154家,發放企业法治体检报告单2000余份,发现法律方面问题(漏洞)491个,提供法律意见书或解决方案4287份,为全市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自“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宁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依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努力为法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优质服务。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法治宣传就要跟进到哪里。”“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启动后,宁波市深化分业、分类、分众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普法活动。围绕“平安护航十九大”、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服务‘G20’”、“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及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宁波市组织开展了6000余场法治宣传活动,编发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万册。
在普法过程中,宁波还注重将民生与法治宣传相结合。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食品安全、垃圾分类、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等,宁波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普法活动。在每年“三下乡”活动中,全市都会组织80余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基层,走进千家万户。2018年9月,宁波市司法局和宁波市律师协会启动了“百名青年律师千场法治讲座”主题宣讲活动。两年时间内,宣讲团律师深入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系列讲座1000余场,宣讲对象累计达6万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
制作《法治宁波宣传手册》,发布《致广大宁波市民一封信》和相关视频;开展地铁法治专列宣传活动,开通“法治宁波号”宣传专列;在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举办法治宁波建设工作成就展……“七五”普法期间,宁波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宁波”等目标,结合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全市动员、全民知晓、全员参与的法治建设浓厚氛围。
培育法治文化增强普法教育影响力
自今年5月份以来,浙江众诺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翔已在抖音平台上普及《民法典》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近50期,其内容聚焦离婚冷静期、彩礼问题、诉讼离婚、监护抚养、民间借贷、网络购物等众多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这些短视频在抖音平台上广受网友关注和好评,目前播放量已近600万次。
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是宁波培育法治文化,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宁波坚持巩固传承与创新手段相结合,注重凸显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宁波法治文化资源,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按照“一地一品”的要求,宁波各地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截至8月底,全市各地已建成县、镇、村三级法治文化示范阵地676个,数量居全省之冠。全市创建 “清廉+普法”“党建+普法”“消防+普法”“禁毒+普法”“税收+普法”等普及法律和行业知识的“双普”教育基地80余个。
在大力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的同时,宁波还积极推进特色法治文化场馆建设。2016年以来,宁波已建成江北区半樸园法治教育基地、镇海区宁波帮法治文化园和党内法规主题展馆、余姚市王阳明法治思想展示馆和黄宗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等42家特色法治文化场馆。这些场馆建成后,发挥了很好的法治教化功能。2017年,宁波特色法治文化场馆建设被评为全省法治宣传教育优秀项目。
为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影响力,宁波还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2018年5月,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司法局等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法治文艺工作的意见》,促进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大力加强法治文艺创作展演活动。同时,注重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在全市已建成的1729家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
除此之外,宁波在“七五”普法期间还积极打造法治文化传播体系。今年,宁波市委依法治市办在宁波电视台三套《讲大道》栏目开设《法治督察员来了》节目,在宁波电台新闻综合频道开设《法治督察》节目,以传播法治文化,引导市民共同参与法治建设。宁波各地也充分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宣传法治理念,在公共场所的大型显示屏,公交、地铁移动视频,建筑围栏等媒介加强法治公益广告宣传。
落实普法责任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
2019年12月7日,由宁波市司法局、宁波市普法办主办,宁波大学法学院和宁波大学律风普法志愿者大队承办的宪法宣传周宁波系列活动之“峥嵘七十载,宪礼新时代”活动于南塘老街商区举办。小品、歌曲、小游戏、普法竞赛……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
据了解,宁波大学律风普法志愿者大队是一支以宁波大学法学院学生为核心力量,整合法学理论、法律实务界热心公益人士而组成的社会化普法团队。该团队自2014年成立以来,每年都会在“12·4”国家宪法日前后和宁波市司法局联合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以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
引导和发动社会资源参与普法教育,推进社会大普法工作,是宁波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工作项目。2014年,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文,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普法工作。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各方协同的宁波普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普法力量持续壮大,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
2016年,宁波在全省率先建立普法责任制,要求市直单位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强调在做好系统内普法的同时,要积极指导推动、鼓励培育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现如今,宁波市直机关每年面向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法治文化活动300余项,通过普法活动项目化推动各自系统和社会资源共同开展普法宣传,全市形成了“月月有活动、全年不打烊”的全民普法良好氛围。
为推进社会大普法,宁波专门印发了《关于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的实施意见》,将普法责任制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社会普法教育工作机制。同时,充分挖掘各类社会普法资源,推进普法主体多元化。目前,宁波共有社会普法工作室85家,普法志愿者队伍156支,普法志愿者73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七五”普法期间,宁波还大力开展以案释法工作,切实提升普法实效。2016年3月,宁波印发了《关于建立以案释法工作制度的通知》,建立了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发布机制、报送备案机制,积极推动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运用案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法治宣传。五年来,宁波依托宁波电视台的《法系乡邻》栏目,宁波电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检察官在线》、交通频道的《法治时空》、老少频道的《星星法治小课堂》等栏目,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案例释法说理,并在各级微信、微博公众号建立多个以案释法平台,及时发布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