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西方哲学传统影响,加之面对“工人不革命”这一新的历史困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以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主体”这一问题,那么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主体的研究有哪些共同出发点和不同点呢?以下主要着眼于“主体”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的新视域和新理解,结合其主要思想和文本,梳理出相似点与不同点,尝试将其进行分类,力图找出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潮中看似纷繁复杂却有某种一致性的理论逻辑,将其与自历史唯物主义以来的马克思本人关于“主体”问题的理解加以比较分析,进而从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上理出这一主体问题变化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
伴随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分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出现,理解马克思主义又有了新的视角。鉴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具体派别多样性,在研究主体问题之前,有必要做一回顾,根据这些派别进行主体问题的探索,以期能给全文一个稍加清晰的思路与构局。当然,由于行文的需要(尤其是主体问题研究的具体需要),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这些派别的顺序会稍有更改或穿插。总之,以派别分类为基础,适时根据需要改变行文逻辑,最终达到将问题讲清的目的,下文具体分析。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潮分类
1987年9月版的《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中曾提到:“美国的‘马克思学’的著名代表人物阿·吉尔德纳将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两类:‘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1]。并认为前者是他们已经评价过的“以实践哲学为核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新人本主义学派。而后者相反,他们强调历史的必然性,以科学为整个理论的核心,有人认为这是受实证主义影响的科学马克思主义。”[1]黄楠森主编的1998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主要分为人道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两大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女权主义的马克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的马克思主义等。自此以后,中国学术界虽有小方面的差异或不同,但基本上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两大主流倾向的思想。如在2003年10月版的由张一兵、胡大平合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中仍主要以“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哲学”这两大倾向进行分类阐述,只是在此之外将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起源分析上单列开来。书中,作者也将其他学者的分类做了一个分析,如认为:“佩里·安德森在其《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讨论了十来个人物,并在其后续著作《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把这些人物称之为‘原本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同时将其下限划到70年代中期。”(如将曼德尔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学研究、科恩等人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杰姆逊的文学研究等纳入其中。)“与安德森有所不同,本·阿格尔(Ben Agger)考虑了其自身所处北美环境,把‘东欧的修正主义’(即非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纳入讨论范围,而把阿尔都塞等人排除在外。”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要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类,而事实上这些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鉴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众多,且不一定都与本文的研究主旨有非常大的关系,因而学习前人,有选择性地选取代表性的人物加以分析,在更加鲜明的提出本文主旨的同时减小研究的范围和难度。
因此主要以上文中分析过的两大倾向即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线索,参照《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等书,有选择性地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分类如下:
1.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集中强调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表现出来的主体能动性等,如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
2.侧重社会批判的学者们的主体思想(立足于异化理论):关注社会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如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马尔库塞;法国学者列斐伏尔等。
3.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研究个人心理本能欲望的学者如弗洛姆、赖希、存在主义者萨特(梅洛-庞蒂)等。
4.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拉康引入语言、他者的精神分析;阿尔都塞结构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柯亨。
5.自称不是后结构主义者的德里达。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潮的“主体”类别
(一)按类别具体分析其主体问题
1.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主体思想
卢卡奇的主体思想:他早期和晚期主体思想有所变化,早期主要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具体的总体、总体的辩证法这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总体的人。将主体置于社会历史领域,并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物化、异化现象出发,与卢卡奇本人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从《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等中得出其物化思想一致。“在如何扬弃物化,实现主体和客体的重新统一的途径问题上,卢卡奇在不同时期解决的方法不完全相同。早期,卢卡奇通过使客体人化,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来实现;晚年,则更侧重劳动实践这一现实的实现主体和客体重新统一的途径。”[2]总之,卢卡奇的主体思想主要从主体-客体对立的范畴领域内强调主体性的复归、人的复归。其主体由早期的历史主体——无产阶级,到晚期的个人-社会中的个人,都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阐发的。
柯尔施与葛兰西的主体思想:二者的主体思想基本上是承继卢卡奇而来的,柯尔施是将总体性思想的范围加以扩大,着重从理论与实践这一对范畴加以研究,提出意识形态概念;葛兰西以文化霸权为切入点,这本身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其实践哲学深入人心。柯尔施和葛兰西都强调从主体的意识领域入手,以总体性为依托,着力实现主体的解放与回归。其理论本身就隐含了主客体对立的成分在里面。
综上所述,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都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层面为求主客体统一的“总体性”概念基础上,或从物化、主客体统一,或从理论与实践、意识形态入手进行研究,其思想史深处都是肯定人的作用,主体的回归。 2.侧重社会批判的学者们的主体思想(立足于异化理论)
这一学派的思想脉络大致一致:“法兰克福学派的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决定了其非传统哲学的学术关注角度。在其视野中,人的主体性地位被强调,实践成就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他们更倾向于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来理解人的现实世界。这样的思想显然来自于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劳动和实践的基本理解。他们一方面极力弘扬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本性,强调人的实践对于人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他们深刻批判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物化和异化力量。”[3]22总的来说,法兰克福学派都是从人的本质异化到客体的社会存在等等之中来看待主体问题的。主要集中在社会批判领域:
如本雅明主张“断裂”的历史观,批判了历史的连续性,时间性和历史进步的观念,尤其是“在本雅明看来,历史所谓的不断的进步,必然只是一场不断堆积‘废墟’的风暴。一方面:随着人道,即人的语言、人的主体的诞生,天然合一的自然状态的被破坏,人与自然、世界的分裂,随着人的理性的进化和征服自然的文明进程的发展,自然逐渐被人类主体化,对象化为客体”[6],以上批判历史进步的理由体现了本雅明的主体思想是主观形态的历史中的人,因而整个“主体”都是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并强调了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霍克海默着重从社会批判入手,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度,他对科学技术力量,资本主义经济等加以批判,从异化,物化的角度对技术理性等进行批判。而阿多诺通过否定的辩证法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批判和否定。1947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就是体现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的理论形态的代表作。其主旨是:“‘启蒙运动的目的总是在于人们摆脱恐怖,确立其统治权,但是被完全启蒙了的世界却处于福兮祸之所伏的境况中’。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人类社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走向了批判一切理性进步力量的窠臼,却仍旧是沿着其反对异化人性力量的宗旨,走向了敌视人类文化、反理性主义的归宿。”[3]23二人都是在人本主义影响之下通过对异化的人性力量的批判与否定,最终实现主体的人性本质的回归。
哈贝马斯从交往理性、社会权力和合法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生活世界和系统加以区分,探讨社会权力的来源基础是交往。其理论有其特殊之处,但仍然是从异化,物化层面来探讨主体。
马尔库塞的思想有很强的反证主义倾向,体现在对科学价值的否定上,把科学进步看成人本身的退化、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丧失。其《单向度的人》从人本主义技术理性批判角度,开创了科技异化理论的先河,其技术理性批判的理论基点是某种抽象的理想人性。
列斐伏尔的思想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题是从异化劳动批判到日常生活社会全面异化的哲学批判;第二阶段是从现代性的社会学批判到日常生活的消费主义与语言学转向的批判;第三阶段则是现代社会政治的异化批判与后现代社会的空间生产与空间化的解放问题。他在这三个阶段考察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异化现象,提出要消除人类的异化,必须实现走向“总体的人”的目标,进而进行日常生活批判。总体而言,他依然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来试图寻求人的本质力量的复归。
以上学者的主体虽有不同,但基本是从异化层面,即主体与客体分裂,人的主体性的丧失等角度来阐发的,是人本主义层面的主体。
3、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研究个人心理本能欲望的主体思想
弗洛姆对异化、人的本质层面的探讨的切入点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在于他通过对现代人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方式,来寻找正确的路径与方法来解决精神异化问题。他集中关注人性的探讨,认为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都有其局限性,着重从个体的精神分析转向了“分析的社会心理学”[7],主张人即潜能,是对自然物质状况、人自身的超越,而其潜能本身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其主体从个体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中的人,是受弗洛伊德关注个体与马克思关注“现实的个人”是分不开的。
赖希试图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结合起来,着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理解人性,进而提出性革命。由这些可知赖希研究的主体是人的精神、心理领域。
1939年以前萨特倾向于绝对自由论,认为“我是孤独的人”,即是一个因其思想的独立性而与社会相对抗的人,此人不欠社会任何情分,是绝对的人。试图将人独立于社会关系之外。但在其接触社会之后发现人离不开社会后有所转变。并于《存在与虚无》之后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而“存在先于本质”这一理论的探讨,一定意义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深入的。萨特对具体环境中特殊的个人的关注,受到西马主流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人的空场”之类反思的影响。萨特的主体——具体环境中的特殊的人,是倾向于日常生活、具体经验层面的研究:此处的人亦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如“他人即地狱”中对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关注。
4、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之“主体”思想
广义上包括拉康、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柯亨等。上文初步分析的从卢卡奇到萨特的三大点中的主体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从人的本质的丧失或异化的角度出发以寻求人的本质的复归的人本主义。
拉康在其著名的《镜像阶段》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从弗洛伊德偏生物学的研究转向了类似结构主义的方法,如他将语言学引入精神分析。因而倾向于运用科学的异质的精神分析方法研究“人”或“主体”这一问题,着重从“症候”这一医学用语入手加以哲学性的改造运用,福原太平在《拉康:镜像阶段》中提到:“从在那以前作为无意识的形成物被分析的、作为可能解读的隐喻的症状,到最后时期,演变成向自身课以自身根据的、作为不可言说的填补的症状——症候。”[8]关于拉康涉及“症候”的整个哲学历程,张一兵根据福原太平的这句话提出“拉康的症候说有三个异质的发展阶段。一是早期作为弗洛伊德症候说补充的观点,即症候作为无意识形成物的分析对象;二是作为可能被解读的隐喻的症候;其三是晚年作为不可言说之物(Thing)填补的本体论症候,”[9]80笔者以为,从关于症候一词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拉康是在自身思想变化中逐渐开始试图消解抽象主体哲学的。但随着晚年本体论症候的出现,可以看出他试图在其中寻找出一种“真我”的存在,这说明他仍然是一种人本主义,其看似不谈主体而转而分析无意识形成物、隐喻、能指等,实质上却又在晚年的本体论症候中暴露出自己隐性人本主义的本质。因而仍然是一种主体的人本主义的探讨。 阿尔都塞是公然宣称历史无主体的典型人物,其思想由问题式、症候阅读、多元决定论、意识形态等重要方面组成。他承继弗洛伊德、拉康的症候一词,却在很大程度上以自己的理解运用了它,这主要体现在症候阅读法中,阿尔都塞认为症候阅读是马克思的“第二种阅读”,即“依据一种文本中并不能直接把捉的症候(空白和沉默),更深地捕捉到文字和一般言语之后的理论问题式”[9]79。问题式又译为问题结构、问题设定。张一兵老师将其译为问题式(理论问题的生产方式):“一是因为阿尔都塞重点确证的实际上是一种怎样追问的理论生产方式,这明显与他上承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方式有关。二是问题式的语境内涵与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语言学结构主义思潮和现代科学认知研究中突现出来的生成性理论构架有明显可比之处。”[9]25在此思想基础上,阿尔都塞提出根本不存在抽象的人类主体这一思想,认为历史的“主体”就是特定的人类社会。如认为“在经济过程中,人只是一种客观功能的代理者,即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和资本的人格化,而绝不是主体,不是‘人’。总的来说,阿尔都塞认为历史无主体。
5、自称不是后结构主义者的德里达的主体思想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历史脱臼的时代’,人们正在被逐出千百年来内居其中的主体(理念、我思、自我意识和此在)”[9]52。与阿尔都塞不同,德里达看到了新人本主义主体哲学的失败和结构主义的历史性崛起,但却没有将这种历史性的替代看成一种绝对真理或类似的东西,而是界定为与主体哲学同样不正当的相反一极。
“对于德里达来说,所谓解构,就是通过语言游戏增殖文本意义的方法来揭示哲学文本已经蕴涵但又被遮蔽的东西,揭示哲学文本因逻各斯中心主义而被压抑、掩盖和遮蔽的东西。由于传统形而上学所具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教条不利于人们突破这些被遮蔽的东西,所以,德里达才要颠覆、解构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10]由此可见,德里达从文本入手想要揭示出隐藏的某种“力”,其主体思想与福柯被监禁的疯狂力、巴特从结构中挣脱出来的色情式意欲有类似之处,却又不是完全的否定结构主义,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在认为结构主义较之新人本主义的主体哲学是更深层次的逻各斯的内化的基础上的对二者主体思想的承继,只是是以一种“是与不是”的双重逻辑基础上对主体思想的承继。
(二)将其主体问题进行归类及其逻辑
总体而言: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对于“主体”问题的探讨纷繁多样,但归总起来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即有主体(显性和隐性——拉康)和无主体,其间有主体主要表现为个体。上文中关于“主体”问题的五点分类中,前三点都是关于人本主义的主体哲学的,明确从历史有其主体出发,拉康试图消解任何主体却又陷入追寻“真我”这一隐性的历史主体之中,所以也属于探讨人本主义主体哲学的行列。阿尔都塞一反常态,开辟了历史无主体的先河。他从结构主义哲学出发,强调“问题式”,是受马克思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影响较深的。而德里达是其中特殊的一位,可以说其思想看到了个体之主体与无主体二者之间的内在异同点,并试图进行揭示,他认为:新人本主义的主体哲学仍然是受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影响的,是从理性、主体的理性等出发对个体重视的。与此同时,针对宣称历史无主体而试图彻底消解任何主体的结构主义,德里达独树一帜的认为结构主义并没有真正的消解掉主体,而是从另一层面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深层次的强化,类似于这种逻各斯内化或深化到看似与主体无关的结构中去了。
这无疑是在“是”与“不是”之间建立了一个“是与不是”辩证合一的东西。在笔者看来,德里达将结构主义归结为更深层次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强化,这本身是受西方传统哲学思想脉络影响所致,尤其是受自柏拉图的理念以来的对于理性等的关注这一思想脉络影响的。
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传统就是关注人、理念、主体、此在等的,从本体论的研究到认识论的转向,期间都涉及到人对整个社会存在以及思维本身的认识,加上自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等以来,对于个人的关注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主旋律。再从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亦包含了人类对于自己生存或存在状态的认识。在这样一条思想史的变化路径中,马克思可以说是一位符合历史发展特殊情况而特殊的思想家。在前人对哲学、政治的关注基础上,马克思适时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势头,转而引入政治经济学(并不是首开先河,只是顺应时代潮流),在对从经济学中饱含的资本逻辑的挖掘与对于现实社会的关注的倾向中,马克思从早年开始就一直关注的人类命运或人类解放出发,将研究的触角伸入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的内部,从而将其早年从人本主义出发的视角转入了从现实的维度出发的视域。因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以来,马克思关于历史主体的研究就是从“现实的个人”这一前提出发的,这样一个“现实的个人”更多的渗入了物质生产领域的因素,从而逐渐“格化”了,这在晚期《资本论》中提出资本的人格化等思想中体现了出来。可以说,此时的马克思是对之前的西方哲学思想中对人的关注如人本主义主体哲学思想路径的一个背离。在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部分学者在传统西方哲学影响之外受马克思关注现实这一思想维度的影响,从异化、物化、人的丧失、历史主体不革命等角度入手提出了他们的新人本主义主体哲学,这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向传统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复归,却也看到了资本逻辑主宰社会中新的问题如人的异化、科技异化等现象,部分地发展了马克思“异化劳动”这一方面的思想。这其中要考虑到西方哲学史上存在论的转向,这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存在的探讨使得他们的思想又偏向了日常生活领域,如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等思想。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思想,可以说是对存在于马克思思想中深入资本逻辑的那种东西的发展,结构主义倾向于从问题式的转换等保卫马克思,却又提出历史无主体,这就与马克思不同,而是沿着另一极深陷进去了。此时,德里达的“是与不是”又出现了,他一方面对以上二者进行批判,却又对二者的思想有某种程度的肯定,其解构主义中也就包含了肯定,并不是完全的否定。他认为结构主义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更深层次的强化,笔者以为这本身就是受西方传统哲学思想脉络影响的。其所谓的“解构,就是通过语言游戏增殖文本意义的方法来揭示哲学文本已经蕴涵但又被遮蔽的东西,揭示哲学文本因逻各斯中心主义而被压抑、掩盖和遮蔽的东西。”[10]从中可以看出德里达用阿尔都塞的方法来试图揭示出被压抑的“力”。与后结构主义的福柯阐述的被监禁的疯狂力、巴特从结构中挣脱出来的色情式意欲等类似,因此不免给人德里达是后结构主义者的迷惑与误解。而后结构主义的“疯狂力”、“色情式的意欲”又与个人有关,这本身也是一种主体性哲学的变体。由此可知德里达“是与不是”的哲学逻辑所在。 结论:
综上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潮中的主体问题可大致分为三类:新人本主义的主体哲学(显性和隐性-拉康),阿尔都塞结构主义中的历史无主体和德里达的“是与不是”逻辑主导下对于二者主体问题的继承与发展。结合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笔者以为马克思是对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对个体、人的关注这一传统脉络的背离;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如主体哲学的倡导者们是在结合现实、结合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异化劳动”思想的基础上对于整个西方哲学对于人的关注的一个回归,期间涉及到历史当时情况与存在论的转向的影响,倾向于从立足于日常生活的个体、人的价值等维度讨论;而同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阿尔都塞则是立足结构主义的“问题式”,在对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等深层逻辑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无主体,是马克思思想另一极的发展;德里达的“是与不是”逻辑是这两种发展倾向的一个综合与发展。言说到此,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主体问题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分析,虽然其主体问题多样,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于马克思的历史主体问题的继承与发展,在否定的废墟上建立了看似新却只是继承发展的基地。
参考文献:
[1] 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M].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1987.第43页.
[2] 吕艳红.卢卡奇主体性思想概述[J].理论界2008.12.哲学百家版第118页.
[3] 魏薇,苏百义.霍克海默的理性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第22-23页.
[4] 张一兵,胡大平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5]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版.
[6]曲瑞华.本雅明的历史思想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第12卷第5期,第25页.
[7] 单华艳.弗洛姆人学思想的形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月.
[8] 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248页.
[9]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7月.25,52,79-80
[10] 刘魁.德里达解构思想理论旨趣的重新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7月第12卷第4期,第35页.
【关键词】: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
伴随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分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出现,理解马克思主义又有了新的视角。鉴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具体派别多样性,在研究主体问题之前,有必要做一回顾,根据这些派别进行主体问题的探索,以期能给全文一个稍加清晰的思路与构局。当然,由于行文的需要(尤其是主体问题研究的具体需要),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这些派别的顺序会稍有更改或穿插。总之,以派别分类为基础,适时根据需要改变行文逻辑,最终达到将问题讲清的目的,下文具体分析。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潮分类
1987年9月版的《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中曾提到:“美国的‘马克思学’的著名代表人物阿·吉尔德纳将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两类:‘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1]。并认为前者是他们已经评价过的“以实践哲学为核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新人本主义学派。而后者相反,他们强调历史的必然性,以科学为整个理论的核心,有人认为这是受实证主义影响的科学马克思主义。”[1]黄楠森主编的1998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主要分为人道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两大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女权主义的马克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的马克思主义等。自此以后,中国学术界虽有小方面的差异或不同,但基本上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两大主流倾向的思想。如在2003年10月版的由张一兵、胡大平合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中仍主要以“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哲学”这两大倾向进行分类阐述,只是在此之外将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起源分析上单列开来。书中,作者也将其他学者的分类做了一个分析,如认为:“佩里·安德森在其《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讨论了十来个人物,并在其后续著作《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把这些人物称之为‘原本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同时将其下限划到70年代中期。”(如将曼德尔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学研究、科恩等人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杰姆逊的文学研究等纳入其中。)“与安德森有所不同,本·阿格尔(Ben Agger)考虑了其自身所处北美环境,把‘东欧的修正主义’(即非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纳入讨论范围,而把阿尔都塞等人排除在外。”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要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类,而事实上这些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鉴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众多,且不一定都与本文的研究主旨有非常大的关系,因而学习前人,有选择性地选取代表性的人物加以分析,在更加鲜明的提出本文主旨的同时减小研究的范围和难度。
因此主要以上文中分析过的两大倾向即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线索,参照《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等书,有选择性地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分类如下:
1.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集中强调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表现出来的主体能动性等,如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
2.侧重社会批判的学者们的主体思想(立足于异化理论):关注社会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如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马尔库塞;法国学者列斐伏尔等。
3.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研究个人心理本能欲望的学者如弗洛姆、赖希、存在主义者萨特(梅洛-庞蒂)等。
4.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拉康引入语言、他者的精神分析;阿尔都塞结构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柯亨。
5.自称不是后结构主义者的德里达。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潮的“主体”类别
(一)按类别具体分析其主体问题
1.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主体思想
卢卡奇的主体思想:他早期和晚期主体思想有所变化,早期主要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具体的总体、总体的辩证法这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总体的人。将主体置于社会历史领域,并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物化、异化现象出发,与卢卡奇本人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从《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等中得出其物化思想一致。“在如何扬弃物化,实现主体和客体的重新统一的途径问题上,卢卡奇在不同时期解决的方法不完全相同。早期,卢卡奇通过使客体人化,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来实现;晚年,则更侧重劳动实践这一现实的实现主体和客体重新统一的途径。”[2]总之,卢卡奇的主体思想主要从主体-客体对立的范畴领域内强调主体性的复归、人的复归。其主体由早期的历史主体——无产阶级,到晚期的个人-社会中的个人,都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阐发的。
柯尔施与葛兰西的主体思想:二者的主体思想基本上是承继卢卡奇而来的,柯尔施是将总体性思想的范围加以扩大,着重从理论与实践这一对范畴加以研究,提出意识形态概念;葛兰西以文化霸权为切入点,这本身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其实践哲学深入人心。柯尔施和葛兰西都强调从主体的意识领域入手,以总体性为依托,着力实现主体的解放与回归。其理论本身就隐含了主客体对立的成分在里面。
综上所述,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都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层面为求主客体统一的“总体性”概念基础上,或从物化、主客体统一,或从理论与实践、意识形态入手进行研究,其思想史深处都是肯定人的作用,主体的回归。 2.侧重社会批判的学者们的主体思想(立足于异化理论)
这一学派的思想脉络大致一致:“法兰克福学派的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决定了其非传统哲学的学术关注角度。在其视野中,人的主体性地位被强调,实践成就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他们更倾向于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来理解人的现实世界。这样的思想显然来自于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劳动和实践的基本理解。他们一方面极力弘扬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本性,强调人的实践对于人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他们深刻批判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物化和异化力量。”[3]22总的来说,法兰克福学派都是从人的本质异化到客体的社会存在等等之中来看待主体问题的。主要集中在社会批判领域:
如本雅明主张“断裂”的历史观,批判了历史的连续性,时间性和历史进步的观念,尤其是“在本雅明看来,历史所谓的不断的进步,必然只是一场不断堆积‘废墟’的风暴。一方面:随着人道,即人的语言、人的主体的诞生,天然合一的自然状态的被破坏,人与自然、世界的分裂,随着人的理性的进化和征服自然的文明进程的发展,自然逐渐被人类主体化,对象化为客体”[6],以上批判历史进步的理由体现了本雅明的主体思想是主观形态的历史中的人,因而整个“主体”都是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并强调了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霍克海默着重从社会批判入手,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度,他对科学技术力量,资本主义经济等加以批判,从异化,物化的角度对技术理性等进行批判。而阿多诺通过否定的辩证法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批判和否定。1947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就是体现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的理论形态的代表作。其主旨是:“‘启蒙运动的目的总是在于人们摆脱恐怖,确立其统治权,但是被完全启蒙了的世界却处于福兮祸之所伏的境况中’。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人类社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走向了批判一切理性进步力量的窠臼,却仍旧是沿着其反对异化人性力量的宗旨,走向了敌视人类文化、反理性主义的归宿。”[3]23二人都是在人本主义影响之下通过对异化的人性力量的批判与否定,最终实现主体的人性本质的回归。
哈贝马斯从交往理性、社会权力和合法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生活世界和系统加以区分,探讨社会权力的来源基础是交往。其理论有其特殊之处,但仍然是从异化,物化层面来探讨主体。
马尔库塞的思想有很强的反证主义倾向,体现在对科学价值的否定上,把科学进步看成人本身的退化、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丧失。其《单向度的人》从人本主义技术理性批判角度,开创了科技异化理论的先河,其技术理性批判的理论基点是某种抽象的理想人性。
列斐伏尔的思想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题是从异化劳动批判到日常生活社会全面异化的哲学批判;第二阶段是从现代性的社会学批判到日常生活的消费主义与语言学转向的批判;第三阶段则是现代社会政治的异化批判与后现代社会的空间生产与空间化的解放问题。他在这三个阶段考察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异化现象,提出要消除人类的异化,必须实现走向“总体的人”的目标,进而进行日常生活批判。总体而言,他依然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来试图寻求人的本质力量的复归。
以上学者的主体虽有不同,但基本是从异化层面,即主体与客体分裂,人的主体性的丧失等角度来阐发的,是人本主义层面的主体。
3、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研究个人心理本能欲望的主体思想
弗洛姆对异化、人的本质层面的探讨的切入点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在于他通过对现代人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方式,来寻找正确的路径与方法来解决精神异化问题。他集中关注人性的探讨,认为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都有其局限性,着重从个体的精神分析转向了“分析的社会心理学”[7],主张人即潜能,是对自然物质状况、人自身的超越,而其潜能本身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其主体从个体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中的人,是受弗洛伊德关注个体与马克思关注“现实的个人”是分不开的。
赖希试图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结合起来,着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理解人性,进而提出性革命。由这些可知赖希研究的主体是人的精神、心理领域。
1939年以前萨特倾向于绝对自由论,认为“我是孤独的人”,即是一个因其思想的独立性而与社会相对抗的人,此人不欠社会任何情分,是绝对的人。试图将人独立于社会关系之外。但在其接触社会之后发现人离不开社会后有所转变。并于《存在与虚无》之后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而“存在先于本质”这一理论的探讨,一定意义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深入的。萨特对具体环境中特殊的个人的关注,受到西马主流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人的空场”之类反思的影响。萨特的主体——具体环境中的特殊的人,是倾向于日常生活、具体经验层面的研究:此处的人亦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如“他人即地狱”中对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关注。
4、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之“主体”思想
广义上包括拉康、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柯亨等。上文初步分析的从卢卡奇到萨特的三大点中的主体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从人的本质的丧失或异化的角度出发以寻求人的本质的复归的人本主义。
拉康在其著名的《镜像阶段》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从弗洛伊德偏生物学的研究转向了类似结构主义的方法,如他将语言学引入精神分析。因而倾向于运用科学的异质的精神分析方法研究“人”或“主体”这一问题,着重从“症候”这一医学用语入手加以哲学性的改造运用,福原太平在《拉康:镜像阶段》中提到:“从在那以前作为无意识的形成物被分析的、作为可能解读的隐喻的症状,到最后时期,演变成向自身课以自身根据的、作为不可言说的填补的症状——症候。”[8]关于拉康涉及“症候”的整个哲学历程,张一兵根据福原太平的这句话提出“拉康的症候说有三个异质的发展阶段。一是早期作为弗洛伊德症候说补充的观点,即症候作为无意识形成物的分析对象;二是作为可能被解读的隐喻的症候;其三是晚年作为不可言说之物(Thing)填补的本体论症候,”[9]80笔者以为,从关于症候一词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拉康是在自身思想变化中逐渐开始试图消解抽象主体哲学的。但随着晚年本体论症候的出现,可以看出他试图在其中寻找出一种“真我”的存在,这说明他仍然是一种人本主义,其看似不谈主体而转而分析无意识形成物、隐喻、能指等,实质上却又在晚年的本体论症候中暴露出自己隐性人本主义的本质。因而仍然是一种主体的人本主义的探讨。 阿尔都塞是公然宣称历史无主体的典型人物,其思想由问题式、症候阅读、多元决定论、意识形态等重要方面组成。他承继弗洛伊德、拉康的症候一词,却在很大程度上以自己的理解运用了它,这主要体现在症候阅读法中,阿尔都塞认为症候阅读是马克思的“第二种阅读”,即“依据一种文本中并不能直接把捉的症候(空白和沉默),更深地捕捉到文字和一般言语之后的理论问题式”[9]79。问题式又译为问题结构、问题设定。张一兵老师将其译为问题式(理论问题的生产方式):“一是因为阿尔都塞重点确证的实际上是一种怎样追问的理论生产方式,这明显与他上承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方式有关。二是问题式的语境内涵与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语言学结构主义思潮和现代科学认知研究中突现出来的生成性理论构架有明显可比之处。”[9]25在此思想基础上,阿尔都塞提出根本不存在抽象的人类主体这一思想,认为历史的“主体”就是特定的人类社会。如认为“在经济过程中,人只是一种客观功能的代理者,即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和资本的人格化,而绝不是主体,不是‘人’。总的来说,阿尔都塞认为历史无主体。
5、自称不是后结构主义者的德里达的主体思想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历史脱臼的时代’,人们正在被逐出千百年来内居其中的主体(理念、我思、自我意识和此在)”[9]52。与阿尔都塞不同,德里达看到了新人本主义主体哲学的失败和结构主义的历史性崛起,但却没有将这种历史性的替代看成一种绝对真理或类似的东西,而是界定为与主体哲学同样不正当的相反一极。
“对于德里达来说,所谓解构,就是通过语言游戏增殖文本意义的方法来揭示哲学文本已经蕴涵但又被遮蔽的东西,揭示哲学文本因逻各斯中心主义而被压抑、掩盖和遮蔽的东西。由于传统形而上学所具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教条不利于人们突破这些被遮蔽的东西,所以,德里达才要颠覆、解构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10]由此可见,德里达从文本入手想要揭示出隐藏的某种“力”,其主体思想与福柯被监禁的疯狂力、巴特从结构中挣脱出来的色情式意欲有类似之处,却又不是完全的否定结构主义,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在认为结构主义较之新人本主义的主体哲学是更深层次的逻各斯的内化的基础上的对二者主体思想的承继,只是是以一种“是与不是”的双重逻辑基础上对主体思想的承继。
(二)将其主体问题进行归类及其逻辑
总体而言: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对于“主体”问题的探讨纷繁多样,但归总起来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即有主体(显性和隐性——拉康)和无主体,其间有主体主要表现为个体。上文中关于“主体”问题的五点分类中,前三点都是关于人本主义的主体哲学的,明确从历史有其主体出发,拉康试图消解任何主体却又陷入追寻“真我”这一隐性的历史主体之中,所以也属于探讨人本主义主体哲学的行列。阿尔都塞一反常态,开辟了历史无主体的先河。他从结构主义哲学出发,强调“问题式”,是受马克思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影响较深的。而德里达是其中特殊的一位,可以说其思想看到了个体之主体与无主体二者之间的内在异同点,并试图进行揭示,他认为:新人本主义的主体哲学仍然是受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影响的,是从理性、主体的理性等出发对个体重视的。与此同时,针对宣称历史无主体而试图彻底消解任何主体的结构主义,德里达独树一帜的认为结构主义并没有真正的消解掉主体,而是从另一层面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深层次的强化,类似于这种逻各斯内化或深化到看似与主体无关的结构中去了。
这无疑是在“是”与“不是”之间建立了一个“是与不是”辩证合一的东西。在笔者看来,德里达将结构主义归结为更深层次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强化,这本身是受西方传统哲学思想脉络影响所致,尤其是受自柏拉图的理念以来的对于理性等的关注这一思想脉络影响的。
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传统就是关注人、理念、主体、此在等的,从本体论的研究到认识论的转向,期间都涉及到人对整个社会存在以及思维本身的认识,加上自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等以来,对于个人的关注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主旋律。再从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亦包含了人类对于自己生存或存在状态的认识。在这样一条思想史的变化路径中,马克思可以说是一位符合历史发展特殊情况而特殊的思想家。在前人对哲学、政治的关注基础上,马克思适时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势头,转而引入政治经济学(并不是首开先河,只是顺应时代潮流),在对从经济学中饱含的资本逻辑的挖掘与对于现实社会的关注的倾向中,马克思从早年开始就一直关注的人类命运或人类解放出发,将研究的触角伸入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的内部,从而将其早年从人本主义出发的视角转入了从现实的维度出发的视域。因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以来,马克思关于历史主体的研究就是从“现实的个人”这一前提出发的,这样一个“现实的个人”更多的渗入了物质生产领域的因素,从而逐渐“格化”了,这在晚期《资本论》中提出资本的人格化等思想中体现了出来。可以说,此时的马克思是对之前的西方哲学思想中对人的关注如人本主义主体哲学思想路径的一个背离。在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部分学者在传统西方哲学影响之外受马克思关注现实这一思想维度的影响,从异化、物化、人的丧失、历史主体不革命等角度入手提出了他们的新人本主义主体哲学,这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向传统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复归,却也看到了资本逻辑主宰社会中新的问题如人的异化、科技异化等现象,部分地发展了马克思“异化劳动”这一方面的思想。这其中要考虑到西方哲学史上存在论的转向,这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存在的探讨使得他们的思想又偏向了日常生活领域,如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等思想。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思想,可以说是对存在于马克思思想中深入资本逻辑的那种东西的发展,结构主义倾向于从问题式的转换等保卫马克思,却又提出历史无主体,这就与马克思不同,而是沿着另一极深陷进去了。此时,德里达的“是与不是”又出现了,他一方面对以上二者进行批判,却又对二者的思想有某种程度的肯定,其解构主义中也就包含了肯定,并不是完全的否定。他认为结构主义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更深层次的强化,笔者以为这本身就是受西方传统哲学思想脉络影响的。其所谓的“解构,就是通过语言游戏增殖文本意义的方法来揭示哲学文本已经蕴涵但又被遮蔽的东西,揭示哲学文本因逻各斯中心主义而被压抑、掩盖和遮蔽的东西。”[10]从中可以看出德里达用阿尔都塞的方法来试图揭示出被压抑的“力”。与后结构主义的福柯阐述的被监禁的疯狂力、巴特从结构中挣脱出来的色情式意欲等类似,因此不免给人德里达是后结构主义者的迷惑与误解。而后结构主义的“疯狂力”、“色情式的意欲”又与个人有关,这本身也是一种主体性哲学的变体。由此可知德里达“是与不是”的哲学逻辑所在。 结论:
综上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潮中的主体问题可大致分为三类:新人本主义的主体哲学(显性和隐性-拉康),阿尔都塞结构主义中的历史无主体和德里达的“是与不是”逻辑主导下对于二者主体问题的继承与发展。结合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笔者以为马克思是对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对个体、人的关注这一传统脉络的背离;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如主体哲学的倡导者们是在结合现实、结合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异化劳动”思想的基础上对于整个西方哲学对于人的关注的一个回归,期间涉及到历史当时情况与存在论的转向的影响,倾向于从立足于日常生活的个体、人的价值等维度讨论;而同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阿尔都塞则是立足结构主义的“问题式”,在对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等深层逻辑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无主体,是马克思思想另一极的发展;德里达的“是与不是”逻辑是这两种发展倾向的一个综合与发展。言说到此,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主体问题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分析,虽然其主体问题多样,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于马克思的历史主体问题的继承与发展,在否定的废墟上建立了看似新却只是继承发展的基地。
参考文献:
[1] 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M].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1987.第43页.
[2] 吕艳红.卢卡奇主体性思想概述[J].理论界2008.12.哲学百家版第118页.
[3] 魏薇,苏百义.霍克海默的理性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第22-23页.
[4] 张一兵,胡大平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5]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版.
[6]曲瑞华.本雅明的历史思想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第12卷第5期,第25页.
[7] 单华艳.弗洛姆人学思想的形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月.
[8] 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248页.
[9]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7月.25,52,79-80
[10] 刘魁.德里达解构思想理论旨趣的重新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7月第12卷第4期,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