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描中的具象与抽象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_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描作为一种造形基础用于美术教育,它是在纯艺术表现的观念下,注意以再现为原则的技能训练,并以此延续至今。然而,当我们开始进行素描创作的时候,思维的转换似乎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在素描学习中,具象与抽象概念起到很重要的意义,即在强调具象观察的同时,不能忽视抽象思维语言运用。
  关键词:具象;抽象;创造性思维
  
  在素描的训练与学习中,素描被认为是一切绘画基础,但却停留在临摹和写生上。因此,我从最基础的素描中的具象和抽象方面来阐述素描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什么是素描中的具象和抽象
  
  素描是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和构想的艺术形式。素描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指单纯用线条描绘、临写物体的意思,强调以线条加以视觉化。它通过对物体的形态表现和绘画,继而形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它是通过对客观物体的观察、感悟、理解、并融人了个人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朴素的描绘,能准确生动地概括并深刻反映对象,它把思维感念凝结起来,在多数情况下,依靠变形、夸张给与对象必要的强调和丰富。
  素描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紧紧围绕着对自然物象的研究和再现,以此培养学生造型的基本技能。这种技能就是要如实地反映视觉映像,并将这视觉映像通过手眼的协调性转化为绘画的能力。
  审美是画家对于物象的心理感受,是理性活动。而创造和表现则是需要理性的思维去转换,则是感性活动,是具象和抽象的结合。
  文艺复兴之后,以再现为原则的绘画已达到系统性的完整,而对技巧与风格的追求的视觉艺术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成为具有单纯审美价值的纯艺术。我在论述具象与抽象时,只能从具象开始,以为它既是我们的前提,也是我们的基础。从具象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发现规律,通过具象去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并让我们在其中心领神会。从具象绘画人手,在进入微观世界的描绘,通过微观去认识自然的基本元素和生成规律,从中发现抽象,从而使素描涉及自然的国度。
  具象,基本概念是画面中有具体形象和形状,它提供了客观事物结构、肌理、光影、空间、转折等研究内容。其在二维空间塑造三维空间立体幻象的表现过程,对于再现客观事物能力的培养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被我们多年的素描所证实的。然而,传统的具象素描对设计和绘画创新能力具有隐性束缚作用。具象素描严格的写实训练,为我们准确再现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的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传统的具象素描,对于造型能力和观察方法的培养作用,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具象素描,往往偏向于客观地再现事物的物理特征,而忽视了事物知觉特征的转述和学生的审美观念的培养,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可以逼真描绘客观物象而与艺术一知半解的现象。素描中的具象研究,是以可视的现实形态为依据和范型所进行的造型研究,它通过对现实物象的研察、分析、表现等一系列训练过程,从表现所实际需要的造型能力出发,发展对具象形式及视觉要素的领悟和表现能力,以此为表现提供必要的造型语汇和视觉化的技巧。在具象素描中,我们往往对具象的形态非常重视,而忽略虚形的存在,因为具象的形态是主体,有内容比较容易产生文字联想。虚形是抽象的、无内容的,容易被忽略。
  抽象,从字面理解,即抽去具体形象,消解掉形象,采用构成具象素描的形式语言本身来进行作画,如构成轮廓形状的点线面,形成明暗的黑白灰,组成体积感、体量感的几何造型。抽象绘画语言是由符号形象构成,运用疏密对比、曲直对比、明暗对比、快慢对比等手段造成可视的韵律、节奏,是精神情绪起伏的踪迹。它不同于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和生活内容,它主张用抽象的语言表现纯精神的,纯理念的精神世界。抽象视觉艺术就是在造型的视觉形象中,看不出在我们通常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形体,并且也看不到任何客观存在的视觉形象。看到的是几何形体所组成抽象的色彩和线条,看到的是情感波动的韵律。自然世界是杂乱中的有序,我们应该从中发现它的有序性,这有序性是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内置因素,寻找到它们内在的联系,我们将它们强化或分析加以整理出美的因素,就能看出它的本质的意义,传达出更有序的视觉信息,以超越自然的审美理想,呼唤出世界的内质力量。
  抽象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所以无论是从可视性,还是从精神性它都是无限的,没有固定的空间和时间概念,没有固定的形象。抽象艺术产生的不确定性具有神秘的意义。人类需要对未知世界去探索,去幻想。所以人类在世界上不但创造了科学而且创造了神话。
  
  二、具象与抽象在表达方式上界限是模糊的
  
  作品的形式是具象还是抽象的,对于精神的表达都是一致的。如德国画家汉斯·荷尔拜因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其造型十分严谨,线条是如此准确,没有让人感觉到丝毫的多余,很好地利用了线条的粗细、浓淡、转折及恰到好处的调子创造了一种浮雕感。他就是以理性、严谨、客观、细致人微的技法描绘了对象的诸多细节,将一种平淡、简约的图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如此逼真的存在,哪怕一个眼神,微微颤动的嘴角,飘动的发丝,在具体的细节特征都可以纳入画面。不去说他的精湛的技法,其画面对深层价值取向及精神的探索则显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而瑞士著名雕刻家贾克梅第的素描作品极具抽象性,延续了其对抽象雕塑的研究,艺术语言更加简练概括,不是着眼于细节,而是着眼于画面的整体的连贯性。其作品是“不断生成,不断流动”的真实写照,他说过:“每次看到这只杯子的时候,它好像在变,也就是它的存在变得很可疑,因为它在我的大脑里是很可疑的,不完整的,我看它时它好像正在消失,再出现,再消失,再出現,它正好总是处于存在于虚无之间,这正是我所摹写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杜绝一切先人为主的观念,抛去了“一切”,使用最单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恰恰这一点,彻底解放了人的思想,扩展了素描的外延。“一个艺术家用的是写实还是抽象的形式,其意义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它的作品具有生命的,就是好的。”无论具象还是抽象都试图从对象的共性中解放出来,赋予它们某种个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融会贯通。
  
  三、把具象与抽象的观念融合到素描的学习中
  
  长期画素描基础,老师总是说没有深入进去,那么没有深入到底是指什么?
  所谓的“没深入”,是理解为还有多少东西没有画完,还是一只手或脚还没有细致,“没深入”是所描绘的东西与画面又没有达到所预想的那样,是整体对比的效果而非细部深人的问题。因此,“深人”是画面的整体关系的协调,是抽象的概念,它可能是黑、白、灰的问题,也可能是线条粗细的问题,所以深入的意义不在于画得多少,而在于对度的把握到位与否。
  另一个有关“深入”的问题,是如何在深入的过程中保持语言的有效性,长期化写实塑造性的素描会养成一种惯性,那就是一切围绕表面转,所以在创作中缺乏创作感受,出现语言乏力的现象。
  在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侧重了从抽象的角度去研究对素描“感”的认识,在刚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里,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对具象形的分析研究上。而实际上,对于一个最终从事现代艺术创作的画家而言,这个阶段的具象素描训练是足够的,它将三维空间中具象形状向二维空间转换的规律和技巧。
  这是一种心理的调整过程,从习惯的思维模式中走出,逐渐趋向于个人潜意识的释放和发挥,素描是不断寻找感觉的过程印记。在这个过程中,能产生一些把握得住的稍纵即逝的所谓灵感,被记录下来,而有更多的东西是偶发的,迷糊不清难以把握的,恰恰这些东西正是我们最为鲜活的真实的流露,也是产生灵感的主要因素。
  其实不论具象素描还是抽象素描,表现画面的生气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把生命赋予艺术品无疑是画者最为重要的任务。面对这个问题,画面每一个构成的排列组合都应为自己所要表达、表现的东西服务。马蒂斯曾说:“根据我的看法,表现并非仅仅指反映在人的面部的激情,也不单指强烈的姿态所留露出的激动,我想整张画的安排是表现性的,人体与物体所占据的位置,他们四周空虚的空间,以及各种比例,每一件东西都是表现的一部分。”
  美国画家吉姆·戴恩关于他的绘画,有一句经典的话“咀嚼它,然后再吐出来”。他形象地描绘了绘画的转换过程和他的目的:绘画是人性化的过程,我们消化的目的是为了再生,因而绘画也具有它自身的本体价值。素描同样是这样,它不仅仅是为基础而基础,它伴随着创造的因素。因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更有创造的勇气,抛开所谓素描的束缚,利用一切手段为我所用,那么它才是一种有活力的东西,一切有发展的东西。
其他文献
摘要:由国外到国内以乡村田园题材入画的画家有很多。在他们的笔下展示给我们的已经不仅仅是水彩画所特有的形式语言,更多的则是画家们的内心情感世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与他们同处的环境里,和他们面对面一般,倾听着他们的诉说。自幼生活在乡村多年,又被乡村田园题材的绘画所吸引,于是便对它产生了不解的情结。  关键词:水彩画创作;技法;来源;题材;情感    水彩画创作的艺术来源    “我画查兹佛德附近的山丘,
期刊
摘要:“翻译等值”这个问题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许多翻译家均把“等值”这一概念作为自己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进行详细论述。当然。等值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能解决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是。随着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中的障碍也会慢慢減少,对于等值的认知与理论的应用将日趋深入、完善。因此,等值理论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适用度也会随之提高。  关键词:翻译等值;商务英语;应用
期刊
摘要:艺术设计教育是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设计教育自身发展为目的,通过构建设计教育内在的投入与产出机制,加强产、学、研各环节的相互结合,建立设计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是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革新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建设与发展好这种教育模式定会在艺术教育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也定会培养出社会上急需的合格的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产学研;人才培养    一、艺术设计教育概述    艺
期刊
一、色彩认识论与方法论概述    从色彩语言纯粹性角度上看,不同的色彩语言构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纯粹的色彩语言互相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演变过程。各种不同的色彩语言秩序在世界历史文化变迁中发展变化着。通过分析和解读西方美术史,我们可以获知:色彩语言可以分为固有色体系、条件色体系、观念色(主观色)体系等几大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色彩体系占据着审美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同的应用方法。也
期刊
美学是具有哲学性质的一门科学,它也是艺术哲学。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自然美,也包括艺术美,而艺术美又是最高度地集中了美的表现,舞蹈美学当然不能例外。舞蹈是美丽的,舞者是美的,舞蹈教育更是美丽的。舞蹈教育就是一种美的教育,中国现代教育的倡导者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以美育代宗教”,可见“美育不仅有补与体,有补与智,而且有补与德”。美育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德育教育的有机组成。    一、肢体语言的美    舞蹈是
期刊
摘要:演讲是通过有声语言作为媒介的,而每个人声音条件禀质各异。本文从提高音量、调节语速和音调以及巧妙运用停顿3个方面浅析了如何调控声音以达成演讲的更好效果。  关键词:演讲;音量;语速;音调;停顿    我们每个人生而有着各异的嗓音,或深沉宏亮,或尖细高扬,有人声如软玉,也有人鼻音浓重,不一而足。无论我们的声音禀质如何,它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而声音又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演讲过程以至演讲效果。但是,
期刊
摘要:写生既是中国画教学的主要内容,又是培养学生艺术感受、激发创作热情的重要途径。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说:“写生,是画家面向生活,积累直接经验,丰富创作感受,汲取创作源泉的重要环节。”通过写生教学和实践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独立观察、取舍、分析和创作的艺术能力,使他们在理论和实践、生活和技巧、临摹和创作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中国画;师造化;写生;教学    当今中国画的教学依然沿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文字设计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传递信息,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可以说越是优秀的文字设计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同时也让我们在数不清的信息海洋深深记住了商品的品牌,它在品牌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品牌;品牌广告;品牌形象    一、文字设计与品牌之间的关联    无论是中文字还是英文字,文字是人类相互沟通的载体,是传播信息的视觉符号。我们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
期刊
近些年,水彩画的飞速发展、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自水彩画传人中国到10届全国美展,中国水彩队伍不断壮大,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水彩画从工具材料、技法、观念、语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变化。而很多人对水彩的认识和了解还是停留在“轻音乐”、“小品”的层面上。  水彩专业教学应该客观地重新全面分析新形势下的中国水彩,更新观念,准确、客观把握当代中国水彩的发展方向。这样使学生对于中国水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确定明
期刊
美术成绩,特别是绘画技巧的提高,主要靠画而元任何捷径可走。时间,对于以专业好坏为标准来衡量优劣的美术专业的学生更显得珍贵。这就决定了美术专业作文的特殊性。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作文教学,收到显著效果。    一、看画作文    如果采用与普通高中一样的看画作文方式进行作文教学,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说来不太适宜。第一,美术专业的学生分析画喜欢从专业角度去看它的风格、特点、构图、绘画技巧等,而不愿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