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课堂,我们还是会很遗憾地发现,品德课教学存在不少“闷”课。师生简短而机械的对话、平淡无趣的设问和照本宣科的回答常常充斥其间。而查看老师的教学设计又似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问题。若究其缘由,我们就会发现,问题主要出在教学调控乏术,以致师生的情意活动处于半睡眠状态,教与学的双边没有真正进入“学习过程”。解决“闷”课首先必须让教学过程得到充分展开,只有让动态的学习过程充分展开了才会生成有意义的东西,包括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下面,我们就围绕如何“充分地展开教学过程”展开阐述。
一、让问题与对话充分展开
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即“以问启思”。问题也是对话的主要内容,教学中若有一两个富有价值的问题,加上老师的巧妙运用则可盘活整个课堂。下面我们来赏析一则教例。
有位老师在教学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课《认识新朋友》中的“请让我来帮助你”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下雨了,有位同学没带伞,回不了家,你是他的同学,会怎么办?大部分学生都说应该关心同学,把伞让给同学用,自己可以冒雨回家;有的说共同打一把伞,先把同学送回家,自己再回家……应该说,问题能展开到这一步,已经是比较深入的了。
可是这位老师并不满足,她继续与学生展开了“对话”:大家都认为应该帮助同学,非常好。可是怎样帮助最好呢?假如这个同学的家和你的家不是一个方向?假如你把伞让给同学而自己被淋感冒影响上学?假如你的做法会受到家长的批评?假如……大家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原有的思想束缚被打开了,生活经验也被调动出来了。于是,又有了许多答案:我可以帮助他,但必须告诉他,下次遇到恶劣天气一定要有防备;可以打电话让家长送伞来;同一方向的同学和打一把伞,匀出一把给那位同学……
如果老师就在第一轮的对话中就此打住,如果没有老师第二轮对话和一连串的假如和追问,也不可能有后来达成的效果。由此看来,只要将问题与对话充分展开,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达到“浅入深出”的学习效果。
二、让活动与操练充分展开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倡导开展综合性的活动。如果将活动的方式分开来讲,常用的有:讨论辩论、资料搜集、
采访调查、竞赛争先、填表计算、创意设计、判断辨析、角色表演、游戏欣赏、绘画制作等等;除了在课堂内完成的活动外,还可以将活动延伸到课外。下面的教例是中图版二年级下册的“我与小动物”一课的部分实录,我们可以从中寻找任何展开活动的答案。
活动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能和你们一块学习,真高兴。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猜谜语,比比谁是谜语大王。
师:手是脚来脚是手,屁股红红脸儿丑,调皮捣蛋真可爱,爬竿上树是能手。
生:猴子。
师:你真聪明。你们看,多顽皮的小猴,我们就叫它“乐乐猴”吧!奖给你,乐乐猴就是你们这一组的学习伙伴了。
(以下略)
活动二、游玩动物王国
师:动物王国的居民想邀请我们去他们那儿旅游,请大家快快闭上眼睛,系好安全带,我们乘坐的飞机起飞了。
1.播放音乐。
2.师:睁眼看看,动物王国到了,快下飞机吧!动物们在城堡里迎接我们呢!
3.出示挂图,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
师:这里的动物可爱吗?说一说,你最喜欢谁?
生1:我最喜欢青蛙,因为青蛙可以捉害虫。
生2:我最喜欢小猫,因为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生3:我最喜欢老虎,因为老虎很威武。
师:你能不能给我们学学老虎威风凛凛的样子?
生:做出咆哮的姿势。
师:哇,真威风。果然是百兽之王。
(以下略)
活动三、与小动物交朋友
1.学一学。请四名同学上台,按老师出示的动物图片(山羊、猴子、小狗、小白兔)模仿动作或者声音。
2.猜一猜。
师: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猜出动物的名字。
生:学生纷纷举手说出答案。
3.分组观察小动物。
师:你们这样熟悉小动物,喜欢小动物,小动物真的要来和你们交朋友啦!(老师将笼装的小白兔、鸽子和盆装的小蝌蚪、乌龟分发给四个小组)
生:兴奋得手舞足蹈,一个个左瞧瞧、右盼盼。
师:你们想不想也和这些小动物交朋友呢?和它们交朋友时应注意些什么?
生1:不能伤害小动物,声音要轻,动作要柔软。
生2:也不能让动物伤害我们。
师:是呀,我们要有礼貌地对待动物,也不能让它们伤害我们。
(以下略)
活动四、真心帮助小动物
师:动物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1.出示小蝌蚪。
师:这些小蝌蚪不开心,说说它们为什么不开心。
生1:它们离开了自己的妈妈,被捉到瓶子里,不开心。
生2:老师替它们搬了家,它们不开心。
师:它们的家应该在哪儿呢?
生:(齐答)小溪里。
师:我们怎么帮它们呢?
生:把小蝌蚪放回小溪里。
生:让小动物回到自己的家。
师:你说得真好。呆会儿下课了老师就把它们放回小溪里。
(以下略)
本节课由四个层次的活动贯穿始终,环环相扣,孩子们手脑并用,多感官协同参与,学得情趣盎然,学生认知、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要让“活动与操练充分展开”,必须在活动方式的链接和组构上下功夫。
三、让情感与体验充分展开
让情感与体验充分展开的先决条件有两点,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打动人心的真实情境,无论是直观的画面,还是口头的描摹;其次,学生要进入情境,要被情境所打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渲染氛围”“推波助澜”,要让学生卷入其中,动情地谈感受,深刻地说体会,不断推动情感的传递和升级。下面,请看山东菏泽王春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我学会了尊重》的第二部分“真实的感受——受到尊重真好”。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受到过别人的尊重吗?能说说吗?
生:记得一次忘记带课本了,上课时正着急呢,这时同桌看到了,急忙递过手中的书本说:来,咱们一起读吧!
师:那你们两个还能再现当时的一幕吗?
生:好啊。(说着两个人便表演起来,而且忘记带课本的学生非常激动)
生:一次去超市买东西,一进门就被踩了一脚,当时真是又痛又急,正想发火,只听到一声:“对不起,小朋友,要不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这时我竟然面带微笑地说了声“没关系”。我也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生:在家写完作业后,就跟妈妈商量可否出去打球,妈妈同意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老师,你可不可以与我配合一下?
师:好啊,能当你的妈妈太荣幸了,那我们开始吧!
生:妈妈,我要出去踢球,我走了。
师:不行,快回来,看书去。
生:(面带不悦)哼!不去就不去。
师:怎么,生气了?我这个妈妈是不是不受欢迎呀!
生:妈妈才不是这样呢!
师:在座的同学,你们认为这个妈妈当得怎么样?
生1:让人伤心。
生2:让人气愤啊!
师:是啊,我这个妈妈没当好,让大家感到气愤了,真对不起。孩子,要不再给我一次机会,重来一次好吗?
生:好啊!妈妈,我写完作业了,可以踢会儿球去吗?
师:好啊,孩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别玩太久了!
生:知道了,妈妈,放心吧!
师:怎么样,孩子,满意了吗?
生:太好了,这才是我的好妈妈。
师:孩子,你也很有礼貌地征求了妈妈的意见啊!谢谢你,(握手)能得到你的认可,我太高兴了。
师小结:(播放课件)是呀,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必须尊重别人!
以上的教例十分精彩,它从唤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切入,然后在课堂上再造现场体验,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体验的不断深入;接着,抓住一个典型的问题(母子之间的对话),通过创设对比情境进行体验,从而再次提升了体验的质量。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学习兴趣只有在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只有在过程中得到锻炼,教学目标也只有经过由此及彼的过程才能实现。“展开即生成”的意义在于:如果你的教学得以成功的展开,那么你的教学就会进入佳境,甚至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让问题与对话充分展开
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即“以问启思”。问题也是对话的主要内容,教学中若有一两个富有价值的问题,加上老师的巧妙运用则可盘活整个课堂。下面我们来赏析一则教例。
有位老师在教学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课《认识新朋友》中的“请让我来帮助你”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下雨了,有位同学没带伞,回不了家,你是他的同学,会怎么办?大部分学生都说应该关心同学,把伞让给同学用,自己可以冒雨回家;有的说共同打一把伞,先把同学送回家,自己再回家……应该说,问题能展开到这一步,已经是比较深入的了。
可是这位老师并不满足,她继续与学生展开了“对话”:大家都认为应该帮助同学,非常好。可是怎样帮助最好呢?假如这个同学的家和你的家不是一个方向?假如你把伞让给同学而自己被淋感冒影响上学?假如你的做法会受到家长的批评?假如……大家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原有的思想束缚被打开了,生活经验也被调动出来了。于是,又有了许多答案:我可以帮助他,但必须告诉他,下次遇到恶劣天气一定要有防备;可以打电话让家长送伞来;同一方向的同学和打一把伞,匀出一把给那位同学……
如果老师就在第一轮的对话中就此打住,如果没有老师第二轮对话和一连串的假如和追问,也不可能有后来达成的效果。由此看来,只要将问题与对话充分展开,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达到“浅入深出”的学习效果。
二、让活动与操练充分展开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倡导开展综合性的活动。如果将活动的方式分开来讲,常用的有:讨论辩论、资料搜集、
采访调查、竞赛争先、填表计算、创意设计、判断辨析、角色表演、游戏欣赏、绘画制作等等;除了在课堂内完成的活动外,还可以将活动延伸到课外。下面的教例是中图版二年级下册的“我与小动物”一课的部分实录,我们可以从中寻找任何展开活动的答案。
活动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能和你们一块学习,真高兴。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猜谜语,比比谁是谜语大王。
师:手是脚来脚是手,屁股红红脸儿丑,调皮捣蛋真可爱,爬竿上树是能手。
生:猴子。
师:你真聪明。你们看,多顽皮的小猴,我们就叫它“乐乐猴”吧!奖给你,乐乐猴就是你们这一组的学习伙伴了。
(以下略)
活动二、游玩动物王国
师:动物王国的居民想邀请我们去他们那儿旅游,请大家快快闭上眼睛,系好安全带,我们乘坐的飞机起飞了。
1.播放音乐。
2.师:睁眼看看,动物王国到了,快下飞机吧!动物们在城堡里迎接我们呢!
3.出示挂图,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
师:这里的动物可爱吗?说一说,你最喜欢谁?
生1:我最喜欢青蛙,因为青蛙可以捉害虫。
生2:我最喜欢小猫,因为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生3:我最喜欢老虎,因为老虎很威武。
师:你能不能给我们学学老虎威风凛凛的样子?
生:做出咆哮的姿势。
师:哇,真威风。果然是百兽之王。
(以下略)
活动三、与小动物交朋友
1.学一学。请四名同学上台,按老师出示的动物图片(山羊、猴子、小狗、小白兔)模仿动作或者声音。
2.猜一猜。
师: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猜出动物的名字。
生:学生纷纷举手说出答案。
3.分组观察小动物。
师:你们这样熟悉小动物,喜欢小动物,小动物真的要来和你们交朋友啦!(老师将笼装的小白兔、鸽子和盆装的小蝌蚪、乌龟分发给四个小组)
生:兴奋得手舞足蹈,一个个左瞧瞧、右盼盼。
师:你们想不想也和这些小动物交朋友呢?和它们交朋友时应注意些什么?
生1:不能伤害小动物,声音要轻,动作要柔软。
生2:也不能让动物伤害我们。
师:是呀,我们要有礼貌地对待动物,也不能让它们伤害我们。
(以下略)
活动四、真心帮助小动物
师:动物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1.出示小蝌蚪。
师:这些小蝌蚪不开心,说说它们为什么不开心。
生1:它们离开了自己的妈妈,被捉到瓶子里,不开心。
生2:老师替它们搬了家,它们不开心。
师:它们的家应该在哪儿呢?
生:(齐答)小溪里。
师:我们怎么帮它们呢?
生:把小蝌蚪放回小溪里。
生:让小动物回到自己的家。
师:你说得真好。呆会儿下课了老师就把它们放回小溪里。
(以下略)
本节课由四个层次的活动贯穿始终,环环相扣,孩子们手脑并用,多感官协同参与,学得情趣盎然,学生认知、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要让“活动与操练充分展开”,必须在活动方式的链接和组构上下功夫。
三、让情感与体验充分展开
让情感与体验充分展开的先决条件有两点,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打动人心的真实情境,无论是直观的画面,还是口头的描摹;其次,学生要进入情境,要被情境所打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渲染氛围”“推波助澜”,要让学生卷入其中,动情地谈感受,深刻地说体会,不断推动情感的传递和升级。下面,请看山东菏泽王春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我学会了尊重》的第二部分“真实的感受——受到尊重真好”。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受到过别人的尊重吗?能说说吗?
生:记得一次忘记带课本了,上课时正着急呢,这时同桌看到了,急忙递过手中的书本说:来,咱们一起读吧!
师:那你们两个还能再现当时的一幕吗?
生:好啊。(说着两个人便表演起来,而且忘记带课本的学生非常激动)
生:一次去超市买东西,一进门就被踩了一脚,当时真是又痛又急,正想发火,只听到一声:“对不起,小朋友,要不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这时我竟然面带微笑地说了声“没关系”。我也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生:在家写完作业后,就跟妈妈商量可否出去打球,妈妈同意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老师,你可不可以与我配合一下?
师:好啊,能当你的妈妈太荣幸了,那我们开始吧!
生:妈妈,我要出去踢球,我走了。
师:不行,快回来,看书去。
生:(面带不悦)哼!不去就不去。
师:怎么,生气了?我这个妈妈是不是不受欢迎呀!
生:妈妈才不是这样呢!
师:在座的同学,你们认为这个妈妈当得怎么样?
生1:让人伤心。
生2:让人气愤啊!
师:是啊,我这个妈妈没当好,让大家感到气愤了,真对不起。孩子,要不再给我一次机会,重来一次好吗?
生:好啊!妈妈,我写完作业了,可以踢会儿球去吗?
师:好啊,孩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别玩太久了!
生:知道了,妈妈,放心吧!
师:怎么样,孩子,满意了吗?
生:太好了,这才是我的好妈妈。
师:孩子,你也很有礼貌地征求了妈妈的意见啊!谢谢你,(握手)能得到你的认可,我太高兴了。
师小结:(播放课件)是呀,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必须尊重别人!
以上的教例十分精彩,它从唤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切入,然后在课堂上再造现场体验,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体验的不断深入;接着,抓住一个典型的问题(母子之间的对话),通过创设对比情境进行体验,从而再次提升了体验的质量。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学习兴趣只有在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只有在过程中得到锻炼,教学目标也只有经过由此及彼的过程才能实现。“展开即生成”的意义在于:如果你的教学得以成功的展开,那么你的教学就会进入佳境,甚至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