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建立强烈的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明确的思维取向;要致力于探索“具体的真理”。学校要创造有利于强化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组织制度与组织形式。
[关键词]教师发展;独立思考;具体的真理;创造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7-0048-03
独立思考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最为缺乏的一个专业素养。教师对课改的种种不适应以及教师个人成长的缓慢都与这一要素的严重缺失直接相关。
北京教育学院有关研究人员在一次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教师在工作中独立思考的成分很少。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有的教师用这样几个字来概括自己的工作——忙(忙碌),盲(盲目),茫(茫然);繁(繁重),烦(烦躁),凡(平庸)。你觉得,这样的说法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现在的工作状态。A.完全符合。B.基本符合。C.只有一部分符合。D.基本不符合。E。完全不符合。”调查结果是:选A的占69.5%,选B的占28.3%,选C的占2.2%。在个别访谈中,几乎每位被访教师都谈到工作繁忙的问题。当被问及“忙着做这些事,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时,绝大多数教师的回答是“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只有少数人的回答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等。在追问“这些工作(如应付检查)怎样提高了办学质量”时,一般的回答是“来不及细想。”这说明,教师的行动带有明显的盲从性。
课程改革使教师进入了一个多选择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独立的判断与省思。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想自己的问题”呢?笔者仅在教师和学校层面提几条不成熟的建议。
1.建立强烈的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明确的思维取向
人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定义。一个人只有“想成为这样的人”才可能为“成为这样的人”做出种种努力。只有建立了强烈的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具有较高的独立思考品质的人。
教师还必须建立明确的思维取向。我们常说,思维应是开放的、多向度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思维可以是随意的、无目的的、无限发散的。笔者认为,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必须建立两个至为重要的思维取向:一是批判反思的取向。二是实践的取向。
2.在探索“具体的真理”的过程中,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真理总是具体的,人在认识过程中,只能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和具体的结构系统中掌握事物的规定和关系,从而获得具有确定内容的具体的真理。这在思维中表现为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的过程。
对教师来说,把握“理性的具体”的过程也就是关照与研究自己时时面对的充满丰富性、复杂性和可能性的特殊的实践情境与实践难题的过程。它要求教师由关注一般性问题转向关注具体问题;由探究一般性法则、对事物作抽象的分析,转向探究具体的真理,研究特殊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方案;由关注“是怎样”转向关注“怎样做”。这一转换过程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也正是这种挑战,为教师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了条件和可能。首先,教师从现有的理论中不能简单推论出适合“这一个”问题或“这一个”对象的答案。他们必须对实践所包含的多样的规定性和多重关系、要素进行分析,才能达到对具体实践的真理性的认识。其次,别人无法代替教师思考。因为“我”所面对的问题,只能由“我”来破解。这“逼迫”教师作出独立的判断和决策,“逼迫”教师独立地解决复杂情境下的问题,“逼迫”教师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而这一过程也就是教师独立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因为思维总是对象性的,思维能力就是在解决问题(特别是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与提高的。因此,教师只要把研究的“根”扎在自己实践的土地上,就不仅“大有文章可做”,而且能“做好自己的文章”。
此外,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单纯的演绎(如对他人的理论进行三段论式的推演)对教师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十分有限的。而在研究具有特殊性、丰富性与复杂性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和运用的思维方式更多,比如:独立地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这一相对复杂的过程对教师的思维训练更有意义。
3.创造有利于强化独立思考能力的组织制度与组织形式
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因此,学校应着力创造有利于强化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组织制度与组织形式。这种“思想场”的存在,是一个较高的境界,需要组织做出持续的努力。
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做法。比如:北京小学建设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师文化,用具体的实践问题凝聚教师的关注点,用研究手段实现工作目标。一些学校摸索出一些有利于强化教师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如组织教师恳谈会、教师沙龙、教师论坛等。还有不少学校采取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或树立典型、发挥身边榜样的引领作用等策略,鼓励教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发挥独创性,找出解决实践难题的办法。有些地区建立了名师工作室,为高水平教师产生思维“共振”、在较高层次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创造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改造学校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有很多,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两个原理。(1)压力原理。它告诉我们,人们的创造力只有在各种主客观要素结构的强大的压力场内,才能真正释放出全部能量。这里所说的压力有很多。其中包括工作压力——人只有在适度的工作压力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还包括自我压力——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真正感兴趣,就会产生内在的自我压力。压力原理提示我们,应正确把握压力的“度”。据此,学校既要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同时也要适当给教师“施压”,包括给他们提出通过常规性的思维难以解决的带有冲突性、矛盾性的问题,“逼迫”教师在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难题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使其产生强大的自我压力。(2)轰击原理。它告诉我们,人们的思维要用信息去触发。人只有在大量的、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场中,才能激发思维的活力,提高思维的水平。所以,要设法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的质量,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学校要尽一切可能让教师多看、多听、多写、多记,特别是多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能够强化独立思考和创新动因的组织形式有很多。如我们较为熟悉的头脑风暴法就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其发明者奥斯本给头脑风暴法作了4条规定:(1)不许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反驳,也不许作结论。(2)欢迎自由奔放地思考,思路越广越新越好。(3)设想的方案数量越多越好。(4)谋求改进和联合别人的设想。这一方法强调不受约束、独立自由地思考。学校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应注意,每次会议的人数不宜太多,以五六人为宜。如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则可分成几个小组。
与头脑风暴法类似的组织形式还有不受约束的讨论会。那么,讨论会怎样才能激发人们创造的火花呢?以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以他们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第一,不受权威的约束。玻尔向一切国籍的科学家敞开大门。在他的讨论班里,人才济济,不拘一格。第二,不受年龄的约束。在玻尔组织的讨论会上,甚至当两个人的年龄相差二十几岁时,也不能阻止年轻者对年长者的指责。第三,不受专业的约束。第四,不受学派的约束。可见,摆脱了一切束缚,创造性的思想就会随之而来。
以上几种组织形式都为运用群体激智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创造学理论认为,多数创造方法都是一种群体激智的方法。人们在受到外界影响后,往往会对有关事物产生一种求知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受激”。在“频率”相近的情况下,“受激”引起的兴趣不断增加,最后进入“共振”状态。
学校可选用适当的组织形式,以实现“群体激智”,为教师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
(编辑 沙培宁)
[关键词]教师发展;独立思考;具体的真理;创造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7-0048-03
独立思考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最为缺乏的一个专业素养。教师对课改的种种不适应以及教师个人成长的缓慢都与这一要素的严重缺失直接相关。
北京教育学院有关研究人员在一次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教师在工作中独立思考的成分很少。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有的教师用这样几个字来概括自己的工作——忙(忙碌),盲(盲目),茫(茫然);繁(繁重),烦(烦躁),凡(平庸)。你觉得,这样的说法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现在的工作状态。A.完全符合。B.基本符合。C.只有一部分符合。D.基本不符合。E。完全不符合。”调查结果是:选A的占69.5%,选B的占28.3%,选C的占2.2%。在个别访谈中,几乎每位被访教师都谈到工作繁忙的问题。当被问及“忙着做这些事,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时,绝大多数教师的回答是“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只有少数人的回答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等。在追问“这些工作(如应付检查)怎样提高了办学质量”时,一般的回答是“来不及细想。”这说明,教师的行动带有明显的盲从性。
课程改革使教师进入了一个多选择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独立的判断与省思。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想自己的问题”呢?笔者仅在教师和学校层面提几条不成熟的建议。
1.建立强烈的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明确的思维取向
人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定义。一个人只有“想成为这样的人”才可能为“成为这样的人”做出种种努力。只有建立了强烈的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具有较高的独立思考品质的人。
教师还必须建立明确的思维取向。我们常说,思维应是开放的、多向度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思维可以是随意的、无目的的、无限发散的。笔者认为,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必须建立两个至为重要的思维取向:一是批判反思的取向。二是实践的取向。
2.在探索“具体的真理”的过程中,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真理总是具体的,人在认识过程中,只能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和具体的结构系统中掌握事物的规定和关系,从而获得具有确定内容的具体的真理。这在思维中表现为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的过程。
对教师来说,把握“理性的具体”的过程也就是关照与研究自己时时面对的充满丰富性、复杂性和可能性的特殊的实践情境与实践难题的过程。它要求教师由关注一般性问题转向关注具体问题;由探究一般性法则、对事物作抽象的分析,转向探究具体的真理,研究特殊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方案;由关注“是怎样”转向关注“怎样做”。这一转换过程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也正是这种挑战,为教师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了条件和可能。首先,教师从现有的理论中不能简单推论出适合“这一个”问题或“这一个”对象的答案。他们必须对实践所包含的多样的规定性和多重关系、要素进行分析,才能达到对具体实践的真理性的认识。其次,别人无法代替教师思考。因为“我”所面对的问题,只能由“我”来破解。这“逼迫”教师作出独立的判断和决策,“逼迫”教师独立地解决复杂情境下的问题,“逼迫”教师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而这一过程也就是教师独立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因为思维总是对象性的,思维能力就是在解决问题(特别是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与提高的。因此,教师只要把研究的“根”扎在自己实践的土地上,就不仅“大有文章可做”,而且能“做好自己的文章”。
此外,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单纯的演绎(如对他人的理论进行三段论式的推演)对教师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十分有限的。而在研究具有特殊性、丰富性与复杂性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和运用的思维方式更多,比如:独立地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这一相对复杂的过程对教师的思维训练更有意义。
3.创造有利于强化独立思考能力的组织制度与组织形式
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因此,学校应着力创造有利于强化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组织制度与组织形式。这种“思想场”的存在,是一个较高的境界,需要组织做出持续的努力。
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做法。比如:北京小学建设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师文化,用具体的实践问题凝聚教师的关注点,用研究手段实现工作目标。一些学校摸索出一些有利于强化教师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如组织教师恳谈会、教师沙龙、教师论坛等。还有不少学校采取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或树立典型、发挥身边榜样的引领作用等策略,鼓励教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发挥独创性,找出解决实践难题的办法。有些地区建立了名师工作室,为高水平教师产生思维“共振”、在较高层次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创造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改造学校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有很多,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两个原理。(1)压力原理。它告诉我们,人们的创造力只有在各种主客观要素结构的强大的压力场内,才能真正释放出全部能量。这里所说的压力有很多。其中包括工作压力——人只有在适度的工作压力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还包括自我压力——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真正感兴趣,就会产生内在的自我压力。压力原理提示我们,应正确把握压力的“度”。据此,学校既要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同时也要适当给教师“施压”,包括给他们提出通过常规性的思维难以解决的带有冲突性、矛盾性的问题,“逼迫”教师在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难题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使其产生强大的自我压力。(2)轰击原理。它告诉我们,人们的思维要用信息去触发。人只有在大量的、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场中,才能激发思维的活力,提高思维的水平。所以,要设法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的质量,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学校要尽一切可能让教师多看、多听、多写、多记,特别是多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能够强化独立思考和创新动因的组织形式有很多。如我们较为熟悉的头脑风暴法就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其发明者奥斯本给头脑风暴法作了4条规定:(1)不许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反驳,也不许作结论。(2)欢迎自由奔放地思考,思路越广越新越好。(3)设想的方案数量越多越好。(4)谋求改进和联合别人的设想。这一方法强调不受约束、独立自由地思考。学校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应注意,每次会议的人数不宜太多,以五六人为宜。如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则可分成几个小组。
与头脑风暴法类似的组织形式还有不受约束的讨论会。那么,讨论会怎样才能激发人们创造的火花呢?以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以他们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第一,不受权威的约束。玻尔向一切国籍的科学家敞开大门。在他的讨论班里,人才济济,不拘一格。第二,不受年龄的约束。在玻尔组织的讨论会上,甚至当两个人的年龄相差二十几岁时,也不能阻止年轻者对年长者的指责。第三,不受专业的约束。第四,不受学派的约束。可见,摆脱了一切束缚,创造性的思想就会随之而来。
以上几种组织形式都为运用群体激智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创造学理论认为,多数创造方法都是一种群体激智的方法。人们在受到外界影响后,往往会对有关事物产生一种求知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受激”。在“频率”相近的情况下,“受激”引起的兴趣不断增加,最后进入“共振”状态。
学校可选用适当的组织形式,以实现“群体激智”,为教师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
(编辑 沙培宁)